收藏 分享(赏)

印象派作品的音乐特征分析——以德彪西的《月光》为例_栗茹.pdf

上传人:哎呦****中 文档编号:2730601 上传时间:2023-10-13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2.6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印象派作品的音乐特征分析——以德彪西的《月光》为例_栗茹.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印象派作品的音乐特征分析——以德彪西的《月光》为例_栗茹.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印象派作品的音乐特征分析——以德彪西的《月光》为例_栗茹.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23.01一、印象派产生的相关背景1789 年的法国大革命是印象主义哲学思潮诞生的导火索,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确立了资产阶级政权。封建主义的打破使得原来固有的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无法满足人们对精神艺术的追求,于是产生了印象派这一新的艺术流派。此外,19 世纪末的非理性主义哲学也对印象主义的出现产生了较大影响。非理性主义哲学也是唯心主义哲学,否定理性思维能力。当时具有代表性的两种哲学理论分别是叔本华的“唯意志论”与尼采的“超人哲学”。叔本华认为意志决定一切,而尼采在叔本华哲学理论的基础上进行了进一步的探索,他们的哲学理论当时在欧洲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他们反对传统与道德,提倡“艺术形式美”的

2、观点,这对同时期欧洲的文学界也产生了影响,并为印象主义绘画和音乐的诞生奠定了基础。二、象征主义文学与印象派绘画对音乐的影响象征主义文学产生于 19 世纪中叶的法国,是侧重于描写个人感受,强调运用暗示、联想等手法的一种文学创作手法。象征主义文学与写实主义文学相对立,其反对以僵硬和死板的手法刻画事物,强调语言的韵律及形式美。德彪西音乐作品与象征主义诗歌存在密切的联系,法国诗人魏尔伦在其作品 诗的艺术 中主张:“诗歌应该首先具有音乐性,那是流动的、朦胧的、清澈的;选词上要求模糊与精确相结合;要色晕而不要色彩;不要格言警句、插科打诨类的东西。”由此可以看出,象征主义诗歌在当时与音乐密切相关。德彪西在当

3、时与象征主义音乐家的来往十分密切,因此他的音乐作品或多或少都受到了象征主义诗歌的影响。印象主义绘画产生于 19 世纪后期,表现出的是那些内容不明确、虚无缥缈、模糊的画面。印象派绘画作品大多产生于室外自然光线下,同时印象派画家认为世间万物没有美丑之分,绘画仅仅是记录当下看到的景色,这也是“印象”一词的由来。印象主义绘画追求的是一种模糊的画面,例如印象派画家克劳德 莫奈的作品 日出 印象 ,笔触潇洒、奔放,描绘的并不是具象的房屋、船只、建筑,而是通过记录这些画面来表达自身的真实感受,抒发自身的情感,这为印象主义音乐的发展提供了借鉴。从德彪西的作品 云 雾 大海 透过树叶间的钟声 等作品中可以看出,

4、他热衷于用音乐描写大自然,摒弃了理性的古典主义与感性的浪漫主义,追求自然界中能给他带来感官愉悦的事物。三、德彪西的印象主义音乐作品风格德彪西是法国 19 世纪末期印象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他在音乐风格与音乐创作上大胆创新,为音乐发展开辟了一条全新的道路,被称为“音乐新纪元里第一位激进的艺术家”。德彪西出生于法国圣日耳曼昂莱的一个工匠家庭,他的父亲喜爱歌剧,这使得德音乐与戏剧印象派作品的音乐特征分析以德彪西的 月光 为例栗茹摘要:印象主义音乐是受象征主义文学、印象主义绘画的影响而出现的一种音乐流派,其代表人物是法国音乐家德彪西。德彪西还被称为近代印象主义音乐的鼻祖和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洲音乐界颇

5、具影响的作曲家、革新家。19世纪末,德彪西在音乐创作的和声、旋律、织体等方面大胆创新,追求音乐的意境,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音乐风格。象征主义文学、印象主义绘画与德彪西的印象主义音乐密切相关,他创作的 贝加莫组曲 中的 月光 就借鉴了象征主义文学诗人保尔魏尔伦的同名诗歌 月光。因此,探讨 月光 这首作品的音乐特征,从印象主义产生的背景着手,分析象征主义文学及印象主义绘画对印象主义音乐产生的直接影响,探讨德彪西印象主义音乐作品的风格,以使人们更好地理解印象派音乐作品。关键词:印象主义音乐;德彪西;月光注:本文系2022年太原市疫情防控期间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专项项目“提高线上声乐课堂质量的策略研究”(YQ

6、JG202204)研究成果。542023.01彪西从小便受到音乐的熏陶,并因为妹妹的关系接触到了钢琴。虽然德彪西创作的音乐作品总量不多,但每一部都十分有分量,他的创作可以分为早期、成熟期及后期三个阶段。在创作早期,德彪西的代表作有艺术歌曲 浪子(1884 年)、春天(1887 年)等,钢琴曲有 两首阿拉伯风格曲(1888 年)、贝加莫组曲(1890年)、浪漫圆舞曲(1890 年)等,管弦乐有 牧神午后前奏曲(1894 年)。在早期的作品中,他的音乐风格尚处于探索阶段,受到了象征主义文学和印象主义诗歌的影响,并兼具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色彩。在创作成熟时期,他的代表作有钢琴曲 为钢琴而作(1901

7、年)、版画集(1903 年)、意象集(19051907 年)、儿童乐园(19061908 年)等,管弦乐有 大海(19031905 年)。德彪西的音乐在这一时期开始形成了印象主义音乐风格,其在创作过程中将音乐与印象主义融为一体,从而形成了个人独特的风格,并开始摆脱传统大小调系统,频繁使用增三减七和弦,着重强调音色。在创作后期,德彪西的印象主义音乐风格已固定下来,前期受到的象征主义文学与印象主义绘画的影响和积累的创新性作曲技巧也都在这个时期得以展现,充分体现了印象主义音乐的风格特征。四、德彪西代表作 月光 蕴含的印象主义音乐特征德彪西的钢琴曲 月光 是 贝加莫组曲 中的第三首,贝加莫组曲 共由四

8、首乐曲组成,带有浓厚的印象主义特点,并且有着朦胧、飘忽、神秘的意境。由于受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这一时期的部分音乐作品充满“幻灭感”,德彪西的音乐创作就深受这一时代背景的影响,形成了其独特的印象主义音乐风格。关于 月光 的创作背景共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取材于象征主义文学诗人魏尔伦的诗作 月光 ,这与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 欢乐颂 有着异曲同工之妙,都来自诗人的诗篇;另一种说法来源于德彪西的留学生活,他在 1890 年前后开始创作其著名代表作 贝加莫组曲 ,并在创作过程中受到当时文学家的影响,其中影响最大的便是象征派诗人吉罗的叙事诗 月光比埃罗 。这首叙事诗是讲在意大利有一个叫比埃罗的青年陶醉在

9、象征理想的月光下,因为沉湎于物质生活为月光所杀。最后,他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得到了月光的宽恕,又回到了人间。月光 这首乐曲的氛围轻松、愉快,把观众带入静谧的月夜中,舒缓轻柔的曲调贯穿整部作品,随着旋律的转变将整个故事推向高潮。印象主义音乐作品与其他音乐作品有较大区别,主要表现在和声及音质上。丰富的和声与旋律的组合,既能充分发挥和声的深层意义,又能使曲调更好地融入纵横交错的乐曲织体。德彪西音乐作品的特征为短的旋律片段在钢琴的伴奏下时而中断,时而连贯,随着乐曲的节奏变化而不断发展。具体而言,可分别从 月光 的意境、节奏、和声三个角度分析。(一)深邃的意境 月光 是一首三部曲加尾声,第三段是第一段的变

10、化再现。乐曲从 D 大调开始,以行板、轻柔缓慢的节奏勾勒出了一幅宁静的月色的图景。这种虚幻的意境很容易让人浮想联翩,没有了限制,更能体现出钢琴音色的魅力。月光 从第 37 小节转为 E 大调,然后在 43 小节回到降 D 大调上,运用了中古调式。整个第二乐段右手为主旋律,乐句都很短,不再是浪漫主义时期冗长的旋律,左手为流畅轻快的分解和弦。与第一段和第三段宁静的气氛相比,第二段给人以动态的感觉,比较活泼,好似一阵阵风吹过,月亮旁的云和湖中月的倒影开始泛起波澜。第三段基本上是第一段的再现,但在音型上发生了变化,比如左手从三度音程变成了琶音,力度也回到了最轻的状态。乐曲的末尾是一个尾声,渐慢渐弱,轻

11、柔的旋律和流畅、上扬的和弦,配合着主题,让月色下的梦幻之境充满了诗情画意。最后一个音落在主音上,充满终止感。月光 并不像一般的艺术歌曲那样有明显的人声和诗句,它是纯粹的钢琴作品,通过钢琴传达情感,旋律更加生动,充分将钢琴的效果体现了出来,使得层次更加丰富,形象更加鲜明。德彪西以一种非同寻常、纯粹的音乐,向我们展示了月光下的景象:波光粼粼的河水、河岸上的草丛、参天的大树、被风吹拂的树枝、皎洁的月光。在优美的旋律、美妙的和声、精巧的编织中,这些景象组成了一种朦胧、无边无际的意境,构成了充满诗意的画面。(二)丰富的节奏这首曲目是 9/8 拍,使用了多个双拍子,用来表音乐与戏剧552023.01达一种

12、悲伤、安静的心情。它应是有规律的八分音或十六分音,但它使用了许多连音,如二连音、三连音、六连音等非规则的音乐节拍,使乐曲变得丰富多彩,音乐的情绪和意象也更加多样且多变。乐曲中的空拍不仅代表着力量的减弱,还代表着演奏时的谨慎和月光的缥缈朦胧。第一段使用了很多二连音,给人以不稳定的感觉和别样的美感。从第 15 小节开始,节奏标记为 Rubato,意为自由或弹性节奏,这是从浪漫主义时期开始常见的处理方法。八分音符变得更加密集,并且伴随二连音和六连音来调配速度,用和弦强调旋律的重要性。这首作品的速度、情绪、内涵、构思很好地融合在了一起。比如,第一段主体部分采用了慢板,可让演奏者尽情释放自己的情绪,从而

13、描绘出心中独一无二的月光朦胧的画卷。第二段的节奏更加活跃,给人以动感。而第三段是对第一段的再现,回归了主体部分的速度。而尾声节奏变得缓慢,以使观众和演奏者可以尽情地欣赏音乐带来的宁静感。这种处理方式可以更好地让观众和演奏者体会到情感的跌宕起伏,在每个人的心中都留下一种别样的月色。(三)神秘的和声第一段为降 D 大调(第 126 小节),但在第一个乐句(第 18 小节)中出现了大量的离调和弦和变和弦,从而呈现出神秘的感觉。主体中大量运用小三度音程,通过小三和弦的下行旋律,将月光的温柔、平静和朦胧的意境发挥到了极致,使和声呈现出了浪漫细腻的色彩,展现了月光的朦胧感。而在第二段(第 2750 小节)

14、,从 37 小节开始,由降 D 大调转为 E 大调,第 43 小节又回到降 D 大调结尾。大小调与中古调式的混合运用,使得第二段乐曲充满了发展的动力和神秘的色彩。在德彪西的作品中,协和音程、不协和音程等的色彩表现最为突出,多种三和弦、七和弦相互搭配,形成了多变的音色。随着和弦结构的改变,和弦的张力也会改变,从而达到不同的声效。五、结语通过对 月光 进行分析可以看出,德彪西在传统音乐形式的基础上进行了多种独特性的创造。比如在调式运用上,他将中古调式、五声调式、交替调式等相结合,从而丰富了他作品中的“月光”意象,给作品渲染出一种朦胧的氛围;在和弦构造上,他在不同的音乐作品中采用不同的和弦,增强了音

15、色的反差感及和弦的音色,为神秘的“月光”增添了更多令人想象的空间。虽然德彪西是一个处于音乐风格过渡时期的作曲家,但三和弦这种形式体现在他的整个创作过程中,由此可见,他并没有完全背离传统音乐。早期,德彪西在创作中广泛应用三和弦、七和弦,后来频繁地使用高叠和弦、四度叠置和弦、附加音和弦,从纵向上改变了和弦的结构。月光 是德彪西早期创作出的乐曲,也是 贝加莫组曲 中影响最深远、情感最复杂的一首。月光 一曲显现出鲜明的印象主义音乐风格,在印象主义音乐作品中具有很强的代表性。德彪西的 月光 打破了传统音乐的限制,是一首具有创新性的乐曲,可使人们认识到音乐也能产生如画般的意象。从意境、节奏、和声三个角度对

16、 月光 进行分析,可使我们加深对 月光 的了解,从而进一步解读 月光 ,把握好其曲风,并对德彪西的音乐风格及印象主义音乐有进一步的认识。参考文献:1裴培.福雷与德彪西同词艺术歌曲 月光 的艺术特色及演唱风格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9.2王希.不一样的 月光:德彪西与福雷艺术歌曲 月光的比较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5.3刘洋.德彪西 贝加莫组曲 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13.4王珂.德彪西 贝加莫组曲 风格特点与演奏技法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8.5金学洙.浅谈德彪西音乐的特点及风格J.北方音乐,2015(19):53.6何鑫.浅议德彪西的音乐对当代音乐审美的影响J.大众文艺,2014(21):163-164.7田春雨.浅谈手指力度均衡的训练J.钢琴艺术,2006(10):35.8刘致畅.德彪西 月光 的艺术特征与演奏技巧研究J.北极光,2019(10):44-45.9巩晓彤.德彪西钢琴曲 月光 的印象主义特征和演奏技巧分析J.黄河之声,2022(11):130-132.10何思明.德彪西音乐与印象派绘画之关系研究D.北京:中国音乐学院,2019.作者单位: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业资料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3 wnwk.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ICP备202405992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