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年第 期 青 少 年 学 刊 ,(总第 期),基金项目:本文系共青团河南省委、河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年度专项调研课题(青少年工作研究)“新时代网络传播与青少年价值观塑造研究”(项目编号:)阶段性研究成果新时代网络传播视域下青少年价值观塑造研究刘玉新袁贵纯 摘要新时代网络传播呈现出传播方式交互化、传播内容多元化、传播媒介多样化、传播过程高效化、传播时空虚拟化等显著特征。网络传播对青少年价值观塑造具有双向作用,网络传播拓宽了青少年价值认知的空间、提升了青少年的道德品质、增强了青少年的明辨是非能力,同时也造成了青少年价值选择的困惑、审美价值观混乱与错位、人生价值观去崇高化、人文情感缺失等问题。青
2、少年时期是价值观的塑造期,要充分发挥网络传播的积极作用,加强网络传播内容建设、建立多元协同治理体系、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激发青少年主观能动性,引导青少年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关键词新时代;网络传播;青少年;价值观塑造作者简介刘玉新,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编辑部助理讲师,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袁贵纯,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编辑部讲师,研究方向:经济学、文化建设(河南 郑州)青少年时期是价值观的塑造期。年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要抓住青少年价值观形成和确定的关键时期,引导青少年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加强青少年价值观塑造,培育青少年报效祖国、服务人民的家国
3、情怀,关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民族复兴伟业。当代青少年群体是和互联网同生同长的一代,网络已经成为当代青少年学习和生活的重要活动场域,是青少年交流思想、抒发情感、休闲娱乐的重要平台。因此,新时代青少年价值观塑造呈现出新形势、新特点。年全国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情况研究报告显示,年我国未成年网民达到 亿,未成年人的互联网普及率为,由此可见,青少年已成为当今网络传播的重要主体。新时代,“互联网”战略是我国的重要国家战略之一。随着互联网与新媒体技术的进步,“人工智能蓬勃发展、媒介载体日新月异、两微一端广泛应用,形成了全民开放、全程参与、全时连续的传播形态”,深刻影响了人们的思维模式、交往方式和生活方式,但
4、是网络传播的消极影响也日益突出。当今社会“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等错误思潮不时出现,网络舆论乱象丛生,严重影响人们思想和社会舆论 环境”,网络传播生态也极大地影响着青少年价值观的塑造。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加强互联网内容建设,建立网络综合治理体系,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加强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塑造主流舆论新格局”,“健全网络综合治理体系,推动形成良好网络生态”。结合网络传播新形势,引导青少年塑造正确的价值观成为新时代加强青少年工作的重要时代课题。因此,新时代全面把握网络传播的显著特征和内在DOI:10.16399/ki.qsnyj.2023.0
5、1.004规律,综合提升主流媒体的网络传播力,充分利用网络传播引领和助力青少年价值观塑造意义重大。一、新时代网络传播的显著特征互联网和多媒体技术飞速发展,网络越来越成为新时代青少年的重要活动空间。网络传播的传播方式交互化、传播内容多元化、传播媒介复杂化、传播过程高效化、传播时空虚拟化等特征更加突出,深刻影响着青少年的网络认知和网络行为。全面把握新时代网络传播的显著特征对于塑造青少年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一)传播方式交互化随着 技术、大数据技术等现代科学技术的运用与优化,网络的即时性传播优势更加凸显,信息传播速度更快、时效性更强,极大地提高了信息传播的效率。网民可以随时随地在网上获取信息、发表见
6、解,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进行交流沟通和信息共享,为青少年提供了交互多维的教育空间、自由平等的交流平台。网络的实时对话功能也不断优化,充分满足人际交往需要、缩短人际交往距离,使青少年以平等、自由和互动的身份出现在网络环境中,充分行使表达和交流的权利。这种即时性传播优势和即时对话功能赋予了网络传播方式的交互化特征。青少年具有注重自我感知、渴望别人理解的心理特征以及敢想、敢说、敢做的年龄特征,他们的想法和态度变化常常具有跃进式、暴风雨般的特点,同时,一些青少年处于叛逆期,需要疏导和宣泄情绪的窗口和渠道。而传播方式的交互化特征契合了青少年的表达需求,使得一些青少年沉浸在网络空间,乐于借助网络表达自
7、身想法和诉求。这种交互性使青少年的认知方式由静态接受转向动态交流、由线下扩散转向线上交互,也影响和改变着作为网络空间“原住民”的青少年的人际交往方式,使他们更加强调和维护发表自己见解的权利和机会。(二)传播内容多元化互联网为全球多元文化交流赋能,促使网络传播的内容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当今,网络媒介已成为信息传播的主渠道,融合了文字、声音、图像、动画、视频等多种形式,具有图文并茂、形象生动的表达优势和低成本、容量大、传播快的载体优势,打破了传统媒介之间难以逾越的鸿沟。抖音、快手、小红书、哔哩哔哩等新媒体平台的兴起也推动网络传播的内容更加数字化、音频化、生活化。这符合青少年对于生动直观、新鲜独特内
8、容的感知要求,适应青少年的认知特点和认知规律。青少年处于思想更加活跃、对外界充满好奇、求知欲增强的时期,丰富多元的传播内容更容易激发青少年的猎奇心理、探索欲望、尝试想法,因此,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借助这些新媒体网络平台,以微视频、微电影、网络直播等方式分享生活日常,也通过网络平台获取信息资源、满足精神需要等,使得网络传播内容越来越公开化、大众化、多元化。网络为青少年提供学习交流和借鉴利用的网络资源以及丰富生动的思想理论素材,使广大青少年可以获得国内与国际、官方与民间、正面信息与负面信息等各种丰富的信息资源,扩展青少年的认知范围和视野眼界。(三)传播媒介复杂化在互联网时代,网络传播的媒介日益复杂化和
9、多样化。以青少年习惯使用的“两微一端一抖”为载体衍生出许多新的媒介,如微信公众号、视频号、今日头条、人民日报客户端等。一些青少年喜欢通过微博、微信朋友圈、空间等方式传递和交流信息,在腾讯、爱奇艺、优酷等视频平台观看各种视频,在“王者荣耀”“和平精英”等 中玩网络游戏,满足自身的交往和娱乐需要,丰富自己的精神生活。随着互联网技术以及移动互联网终端的迅速发展,新媒体、自媒体不断发展壮大,逐渐在网络传播领域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促使“人人都是自媒体”的网络时代特征更加凸显。快手、火山小视频、西瓜视频、哔哩哔哩、小红书、抖音等一些 应运而生,也催生了一些“网红”“大咖”“主播”“博主”等,使得网络传播环境
10、越来越复杂,对青少年的价值观塑造也产生了挑战。青少年的价值观处在可塑期,并在一定程度上会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他们的自我意识逐渐觉醒,内心世界逐渐复杂,与此同时,他们所接触的网络传播环境、传播媒介日益复杂,媒介内容质量也参差不齐,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青少年的价值观形成。(四)传播过程高效化与传统媒体相比,网络传播媒介的主要特点是自行随时发布,缺乏严格的层层“把关”环节,传播速度快、效率高,同时也具有“不可控”性。网络传播改变了传统媒体传不开、传不快的局面,网络技术使网络传播平台便捷化、传播速度迅速化、传播范围扩大化、传播效果最大化。只要信息一经发布,网民一次不经意的点击、评论、点赞、转发都会引发
11、网络上其他人的关注,信息便会得到快速传播,且传播范围巨大。网络传播的高效化、快捷性使思维活跃、反应灵敏、情感丰富的青少年对网络更加青睐,并使他们能够快速接收和掌握网络上的新知识和新信息。丰富多彩的传播内容、形式多样的传播方式能充分吸引更多青少年的广泛关注,使他们在潜移默化的话语传播中逐渐实现理论认知、情感认同和行动自觉,达到传播效果的最大化,促进传播过程的高效化。同时,网络传播的高效化也顺应了当今快节奏社会的发展,满足了一些急于求成、贪急求快的青少年对信息快速传播的要求,一小部分人以为较早掌握信息就能率先拥有话语权,成为意见领袖,影响或左右他人的观念和想法,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网络空间的意见
12、盲从现象。(五)传播时空虚拟化网络空间作为一种新的空间世界,没有任何边界或中心,也没有各种限制,每个人都可以作为这个空间的一部分,并通过无形的互联网将其联系起来,自由地徜徉在网络世界。在信息传播的过程中,各种信息通过各种新媒体、新平台等向青少年广泛传播开来,呈现出虚拟化、匿名化的特征,表现为空间虚拟、客体虚拟、行为虚拟等。同时,网络世界的存在形态是无形的、传播形态是虚拟的,以文字、图像、声音等符号作为表现形式,呈现出传播时空的虚拟化特征。此外,网络世界的虚拟性把现实生活中的各种身份都模糊化、符号化,这也为人们的各种网络行为和活动提供了更为便捷和隐蔽的条件,变得匿名化。青少年处于人生过渡时期,对
13、于自身的身份认知和自我认同还不够明确,在心理、情感等方面仍表现出过渡性、模糊化的特征。他们既存在着儿童、少年的幼稚性和依赖性,又表现出成年人的独立性和自觉性;既关心自己的内心世界,又特别重视别人的外部评价;既想表达自身的想法和诉求,又想隐藏自己的身份。而网络的虚拟化特征恰恰满足了青少年的矛盾性格和心理,使他们更愿意驻足在虚拟的网络空间进行人际交往等活动。其中有相当一部分青少年也形成了微信群、群、虚拟社区等虚拟化的社群组织,突破了时空的局限,使用虚拟身份进行网络活动,参与到网络信息的传播过程中,导致网络信息鱼龙混杂、良莠难分。二、网络传播助推青少年价值观塑造价值观对青少年的行为具有导向作用。青少
14、年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其价值观深刻影响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千秋伟业,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引导青少年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意义重大。(一)知识价值观:拓宽了青少年价值认知的空间青少年具有强烈的求知欲,对万事万物充满了好奇心,网络传播可以极大地满足青少年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互联网具有“开放性海量信息及时性检索”的特征,可以成为青少年“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学习工具,优化了青少年的知识结构,拓宽了青少年获取知识的渠道,开阔了青少年认识世界、认识社会的视野。网络传播的“个性化互动性”促使青少年从传统的被动学习模式转变为主动自主的学习模式,调动了青少年学习的积极
15、性,激发了青少年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意识。网络传播的综合性将“声音、颜色、图像、文字”有效地整合在一起,为青少年学习提供了形象直观的视觉效果。网络传播的即时性又让青少年能够通过网络快速获取多元化的新知识,促进批判思维的发展。网络传播为青少年了解社会现实、探讨社会现状、明晰社会责任提供了平台和渠道。价值观影响青少年对所接触的事物的认识和评价,影响青少年对接触到的人、事物的喜好和厌恶。青少年的价值观正处于塑造期,他们“喜欢什么、讨厌什么,高兴做什么、讨厌做什么”都与他们感觉是否有意思有关,与他们正在形成的价值观有关。网络传播以其独特的传播优势吸引着青少年的注意力,调节着青少年的情绪,调动着青少年喜欢的
16、热度,潜移默化地深刻影响着青少年的价值观,影响着青少年的行为选择,影响着青少年对世界的认识与评判。(二)道德价值观:提升了青少年的道德品质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中心环节。正向的网络传播有效助力青少年筑牢信仰基石、人生根基,为青少年成长发展奠定了立身之本。网络传播的正能量信息有助于青少年道德品质的提升,促使青少年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网络上关于社会热点问题的讨论,既坚定了青少年善的信念,又培养了青少年的维权意识;网络上广为传播的“感动中国”“时代楷模”等正能量节目,让青少年直观地感受优秀人物所彰显的自强、善良、敬业、诚信等优秀品质,同时也接受了精神的洗礼,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网络上对国家重大节点庆祝活动的宣传,增强了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情感,进一步激发和培养了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情怀。青少年在“清澈的爱,只为中国”中感受烈士深厚的爱国情感,在全民抗“疫”的视频、图片、文字中感受中国力量,增强了深厚的爱国情感。网络传播一定程度上发挥了思想引领作用,有力助推和强化了青少年价值观塑造,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传递社会正能量,促进了青少年道德品质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