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新时代大学生低碳意识培育路径探究_汪金英.pdf

上传人:哎呦****中 文档编号:2731617 上传时间:2023-10-13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1.0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时代大学生低碳意识培育路径探究_汪金英.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新时代大学生低碳意识培育路径探究_汪金英.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新时代大学生低碳意识培育路径探究_汪金英.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博士论坛2022 年 1 月 24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六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是党中央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1。实现碳达峰与碳中和体现着中国作为国际大国的责任与担当,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一项复杂长期的艰巨任务,需要凝聚社会各界、各层级的力量共同奋斗。大学生肩负着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历史重任,把握“双碳战略”目标,内化低碳意识,践行低碳行为决定着生态文明建设的历史进程。因此,加强对大学生低碳意识培育,形成身体力行的低碳意识,是实现“双碳战略”

2、目标的应有之义。一、低碳意识培育的基本内容新时代,低碳意识培育应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基本遵循,主要涉及大学生价值观的养成、责任感的培养、实践力的锻炼等方面内容。低碳意识的培育离不开系统化的教育内容,具体而言,低碳意识培育的基本内容包含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意识、生态文明责任意识、绿色消费经济意识和知行合一实践意识。(一)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意识面对全球环境治理所面临的困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国际社会要以前所未有的雄心和行动,勇于担当,勠力同心,共同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2”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强调人与自然之间是一种互惠互利的依存关系,我们在享受大自然给予我们丰厚成果时,也要警惕自己的行为是否会对

3、大自然造成不可逆的伤害。加强对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意识教育是低碳意识培育的重要内容。时刻明确人类对大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人类自身,这是无法避免的规律,并认识到人与自然是和谐共生的关系,人类对大自然的活动不能只是一味的占有和剥夺。要把不破坏人类与大自然生命共同体的完整性作为大前提,要摒弃以人类为中心、人类优先的狭隘观念,树立科学的生态文明观,从而使大学生不要为了自身发展而破坏自然,要像呵护生命一样呵护自然环境。(二)生态文明责任意识生态文明责任意识来源于人与自然之间的一种道德规范与行为准则养成。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它伴随着人类自身发展和自我意识提升不断延续丰富,促进与追求着人与自然的和解、和谐与共生

4、3。生态文明责任意识并非浅层次认识到个人对生态文明负有责任,更重要的是深层次认识到人与自然“天然”平等,时刻秉持以生态为中心的理念,而并非狭隘的人类中心主义。生态责任意识是现代社会公民意识的一项重要内容,缺乏生态责任意识的大学生,不是一个全面发展的大学生4。大学生生态文明责任意识并非先天而来,必须通过后天系统的低碳意识培育引导逐步形成,从而内2023 年第 2 期(总第 1414 期)No.2,2023Serial No.1414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HEILONGJIANG EDUCATION(Research and Evalu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收稿

5、日期:2022-06-17作者简介:汪金英(1973),女,辽宁开原人,东北林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主要从事生态文明研究。基金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毛泽东邓小平生态文明思想研究”(2572021DF08);黑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群建设研究”(GJB1421254)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生态文明的重视达到新的高度,开创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新局面。大学生是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建设者、接班人,培育大学生低碳意识对完善生态文明教育体系以及实现“双碳战略”目标具有重大意义。培育大学生低碳意识,要立足培育大学生人与自然生命

6、共同体意识、生态文明责任意识、绿色消费经济意识、知行合一实践意识,继而加强低碳教育融入思政课程建设,注重校园低碳文化建设,丰富社会低碳实践模式,增强学生自我教育能力,不断提高大学生低碳意识培育成效。关键词:低碳意识;生态文明;大学生;双碳战略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4107(2023)02-0014-04新时代大学生低碳意识培育路径探究汪金英,赵建华(东北林业大学,黑龙江 哈尔滨 150040)14新时代大学生低碳意识培育路径探究化于心、外化于行,使自身得到全面发展。生态文明责任意识要求大学生自觉主动遵守生态道德伦理规范,不触犯任何生态文明法律法规,自觉履行生态文

7、明建设责任义务,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三)绿色消费经济意识绿色消费是满足公众对美好生活向往和良好生态环境期盼的消费方式,而低碳、环保、节能、循环的绿色生活方式也越来越被公众所接受和认可5。绿色消费经济意识主要是指培养大学生转变奢侈浪费的消费理念,转而贯彻理性消费、适度消费、合理消费的理念。绿色消费经济意识是倡导适度节制消费,避免或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崇尚自然和保护生态等为特征的新型消费意识,主要包括物质层面的经济意识和精神层面的经济意识。物质层面的经济意识主要指使用无公害、有益环保的物品,而精神层面的经济意识则注重自我精神世界的满足,使用自然、低碳的精神产品来满足自我的精神需求,避免陷入西方消

8、费主义的陷阱。培养大学生绿色消费经济意识,不仅要转变学生传统的消费观念,更要注重对消费观念的践行。(四)知行合一实践意识知行合一实践意识要求大学生不仅要知晓低碳意识基本内容,更重要的是将理论付诸实践,在生活中参与低碳实践,做到节能减排,低碳环保。大体而言,知行合一实践意识包括浅层实践意识和深层实践意识两个方面。浅层实践意识具有偶然性和盲目性,如遵守政策规定参与低碳实践等。深层实践意识具有自觉性、主动性,如生活中主动践行绿色消费等。培育大学生低碳意识,要培养大学生从浅层实践意识到深层实践意识的转变,将低碳实践贯穿始终。知行合一实践意识注重专业技能的培养,其最大特点便是实践性,需要大学生自主体验、

9、探索实践、亲身感悟,才能将低碳意识逐步转化为自身的核心素养与基本能力。大学生参与低碳实践,身临其境感受与低碳实践相关的人、事和物,使精神受到洗礼,思想受到感染,行为受到影响,实现“载体育人”。二、大学生低碳意识培育的时代价值低碳意识来源于人与大自然在长期发展中形成的道德规范以及自身行为准则。作为一种新时代先进的思想意识,在伴随人类不断发展中逐步完善,从而促使人与大自然和谐共生、友好相处。培养大学生低碳意识,在国家战略角度、生态文明教育角度、大学生个人角度都具有重要意义。(一)大学生低碳意识培育是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的应然之义理念是行为的先导,大学生是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大学生只有

10、具备低碳意识,在日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方能付诸低碳行为。培育大学生低碳意识,引导大学生参与低碳实践,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现实需要。大学生在低碳意识驱动下,加强科研创新能力,开展零碳负碳关键核心技术科研攻关,创造出大量绿色低碳创新成果,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打下坚实的人才基础。培育低碳意识能够提高大学生的生态文明综合素养,增强我国生态软实力,有利于将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共同愿景转化为全体大学生的自觉行动,在校园内形成绿色生活和低碳生活的绿色文化,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打下牢固的文化基础。(二)大学生低碳意识培育是高校生态文明教育体系建设的必然要求生态文明教育体系就是以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

11、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教育形态,它要求施加教育的一方和受教育的一方在追求教育收益和效用最大化过程中实现教育的相对平衡6。低碳意识是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内容,是生态文明教育体系与时代紧密结合当中最为先进的一部分。培养大学生低碳意识,引导大学生树立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意识、生态文明责任意识,绿色消费经济意识、知行合一实践意识,并通过低碳意识引导,积极主动参与生态文明建设,如此是对生态文明教育内容的发展与完善。对学生进行低碳意识培育,培养学生养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自主自发践行绿色低碳理念,做到知情意行相结合,从而提升生态文明素养。(三)大学生低碳意识培育是大学生绿色生活方式

12、形成的重要途径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反对奢侈浪费和不合理的消费方式。7”生活理念决定了生活方式,而要形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就需要先进的低碳意识作为引导。低碳意识是一种绿色、环保、可持续的新型生活理念。绿色生活方式能够保障大学生身心健康,同时避免无效的攀比给家庭乃至社会带来的沉重负担;环保的生活方式能够规范学生日常行为,学生以环保生活方式为准则,自觉主动参与环保实践活动,从而助力国家生态文明建设与发展;可持续的生活方式有益于大学生养成简约适度的生活习惯,贯彻可持续发展理念,在日后的消费过程中做到绿色消费、适度消费。通过低碳意识培育,使学生深刻认识到,“简约适度,绿色环

13、保”是正确的生活方式,值得提倡并在生活中践行。反之,“奢侈浪费和不合理消费”是错误的生活方式,要坚决抵制摒弃。三、大学生低碳意识培育的现实路径新时代,面对实现“双碳战略”目标的伟大重任,高标准、高质量地培育好大学生低碳意识,既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高校培养符合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人才的必要举措。15新时代大学生低碳意识培育路径探究(一)加强低碳教育融入思政课程建设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一定要跟现实结合起来。8”将低碳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关键是将低碳教育学习内容与高校思政课教学内容深度融合。推动低碳教育内容融入教材体系和教学体系。教材是低碳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的关

14、键,是思想政治教学内容的基本载体。将低碳教育内容融入教材体系和教学体系,能够促进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将低碳教育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贯穿于思政教学全过程。一方面,将低碳教育内容融入教材体系。低碳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要根据各门思政课的课程目标来合理优化教学内容,既要将低碳教育内容合理融入各科思政教材,又要使其精髓与实质系统而又全面贯穿到教材中,为日后思政教学提供丰富的理论依据。要以低碳知识内容为纲,以思政课内容为目,形成逻辑严谨、内容完善、层次分明的结构体系。另一方面,将低碳教育内容融入教学体系。如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中,结合实践与认识发展及其规律章节,深化大学生对参与低碳实践重要性

15、的认知,培养大学生知行合一实践意识;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中,结合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相关章节,深化大学生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以及生态文明建设重要性的认识,从而培养大学生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意识、生态文明责任意识;在“思想道德与法治”课中结合遵守道德规范、锤炼道德品格章节,深化大学生对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绿色消费的认识,从而培养大学生绿色消费经济意识。丰富教学方法,提升教学效果。教学方法是把思政教材中低碳教育知识体系转化为学生的认知,为教学目标顺利实现搭建桥梁。低碳教育融入思政课程建设的关键,就是要积极丰富教学方法,推陈出新,推动低碳教育入耳、入脑、入心。一方面,创设低碳教

16、育网络平台。低碳教育借助现代化网络平台,将枯燥的思政课生动形象又富有启迪意义地展示出来,可有效提升思政课教学效果。高校应开发本土低碳教育文化资源,搭建低碳教育资源网络学习平台,进行资源共享,提倡大学生在互联网平台随时随地学习低碳知识。另一方面,高校应将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发展、齐头并进。“课程思政”是指在专业课知识教学过程中,同时完成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实现“知识教育和价值观教育相统一”的全员育人目标9。高校要将低碳教育融入课程思政建设,特别是在文学、艺术学、工学等相关学科专业知识教学中,潜移默化地融入低碳教育相关知识。例如,在对林学相关专业大学生授课时,可以引导学生思考所学知识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以及林学相关研究对生态环境系统改善所起的帮助,在对本学科专业学习的同时,加深对低碳教育知识的学习与巩固。(二)注重校园低碳文化建设培育大学生低碳意识,离不开良好的校园低碳文化。良好的校园低碳文化能够为培育过程提供优质的环境基础,具有价值引导、规范行为等功能,对大学生低碳意识的培养起到纲举目张的作用。有效利用高校低碳教育文化元素。大学生的成长发展需要良好校园文化支撑,高校应营造良好文化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业资料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3 wnwk.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ICP备202405992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