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山西农经/2023 年 4 期DOI:10.16675/14-1065/f.2023.04.013乡村振兴背景下土地流转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概述 尹秀波摘要:乡村振兴战略是国家针对农村发展提出的策略,自提出以来,我国农村地区均根据自身资源特色探索振兴之路。受城市化进程影响,农村劳动力人口流失严重,土地利用率大幅下降,土地流转是必然趋势,是历史选择。文章从乡村振兴视角出发,分析目前我国土地流转中存在的问题,论述土地流转对农村经济的影响,探究促进农村土地流转工作顺利开展的有效策略,希望能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参考和帮助。关键词:乡村振兴;土地利用率;土地流转;农村经济文章编号:1004-7026(20
2、23)04-0048-03中国图书分类号:F321.1;F323文献标志码:A(农安县合隆镇综合服务中心,吉林长春130216)近年来,国家经济飞速发展,推动城市经济也随之迅猛发展,城市化进程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推进,城乡之间的发展差距导致农村大批青壮年劳动力流入城市,劳动力的逆流也让农村地区极度缺少劳动力,多数地区的土地仅由老人坚持耕种,甚至有地区出现农村土地因无人耕种大面积撂荒的情况,造成土地浪费,也极大程度抑制了农村经济发展1。为了增加农民收入,充分利用农村土地,国家提出土地流转政策,并在全国范围内积极倡导。1土地流转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1.1增加农民收入国家提出土地流转政策对农村发展大有裨
3、益,其最为显著也最为关键的影响是能为农村家庭带来更多收益,增加农民收入。长期以来,我国农村土地经营方式是家庭经营,受生产技术手段的制约,需要家庭中的全部劳动力参与到土地耕种中。同时,农民无其他谋生和创收的途径,将全部时间和精力投入到耕作劳动中。随着城市经济发展,农民到城市务工能获得更多经济收益,因此,越来越多的农民进城务工,这也导致我国农村地区出现前所未有的空巢现象,尤其是青壮年劳动力骤减,土地荒废情况也从无到有、从轻到重。荒废的土地在农民手里是资源浪费,如果将其进行流转,农民既可以从中获得土地的让渡收益,又不耽误进城务工赚钱,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是在现有经济收入的基础上增加农民收入。此外,土地
4、大规模流转后,也有助于实现农业现代化、机械化,激发土地活力,提升土地价值,进一步增加土地效益,土地价格也自然随之上涨,对作为转让方的农民而言,也可以在土地流转中获得更大利益。1.2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习近平总书记曾指示,要像保护大熊猫一样保护黑土地。我国土地面积尤其是肥沃土地面积十分有限,故而每一寸土地都弥足珍贵,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率十分关键。随着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三农”问题也得到人们的高度关注和重视,乡村振兴的蓝图也逐渐清晰。目前,实施土地流转政策能增加农民收入,也切实让无人耕种的土地再次变成春种秋收的“大熊猫”。同时,土地大规模流转后,集约化发展也成为主流趋势,现代化机械设备也成为土
5、地耕种的主要“劳动力”,改变了千百年来以人力为主的耕作模式,让土地资源得到合理配置,在极大程度上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充分发挥土地的经济价值,改善了农村留守老人和留守儿童的生活方式,提高其经济收入水平,同时提高了农业科技水平和农业发展水平2。1.3实现劳动力自由转移城市经济发展吸引了大批农村青壮年,自土地流转政策实施后,农业所带来的收益与农业劳动本身出现了分离,农民可以脱离农耕生产到现代化的城市中从事工业生产,并从中获得稳定收益。与此同时,农民所拥有的土地使用权还可为农民换取租金收入,农民虽然没有进行农耕劳动,却可以从中获得土地所带来的收益,对农民而言百益而无一害。更为重要的是,农村家庭中的劳动力
6、也有了更多选择空间,农民可以在农忙时回乡务农,农闲时到城市务工赚钱,亦或和大多数农民一样,通过土地流转的方式脱离农业生产,投身于更加现代化、更加稳定的工业生产中,即土地流转有利于农业劳动力的自由转移3。1.4促进农业现代化随着科技的发展,现代化高科技设备走进各行各业,解放了劳动力,提高了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现代化农业是农业发展趋势,一方面,能将农民从繁重的农作中解放出来;另一方面,能有效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农业现代化和机械化作业需要大面积土地,如果土地掌握在分散家庭中,每个家庭的农作物不同,作者简介:尹秀波(1977),女,汉族,吉林农安人,本科,中级经济师,研究方向为农业经济。48耕作方式不
7、同,难以集中采用现代化耕作方式,而土地流转后,可以将分散在各个家庭中的土地集中起来,进而实现规模化、机械化的农业生产,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提升农业发展水平。例如,昆明市斗南通过土地流转实现了规模化的花卉种植,形成了品牌效应,让斗南成为既有规模又有知名度的花卉产业基地4。同时,集中土地就是农村的“梧桐树”,可以吸引更多“金凤凰”,即更多优质的投资者,让农村经济更多元,促进传统农业转型。除此以外,通过土地流转能增加农民收入,也能有效缓解在城市居住的农民的困境。现代化的农业耕种可以为城市化发展留存更多的劳动力,推动城市一体化,为经济社会的稳定发展提供助力。1.5提高农民素质,更新农民观念现代科技在革新
8、各行各业的发展,农业也不例外,先进的农业发展理念和现代化的农业技术以及商业化的经营模式走进田间地头是大势所趋,不仅可以为传统农业注入活力,而且能规范农业生产。更为重要的是,如无人耕种方式、电子信息检测模式让农民看到了一种全新的农业耕作可能性,开阔了农民的眼界,也让先进的农业理念进入农村。看到既快捷又简便的种植方式,农民不可避免会受到影响,逐渐学习掌握新的农业技术和农业理念,农民在学习的过程中也能提高其自身素质。5 年前,免耕技术初入农业,多数农民是拒绝的心态,担心免耕技术影响农作物产量,而随着免耕技术在农村的进一步应用,农民也充分认识到先进农业技术所带来的好处,进而愿意自主更新农业经营理念5。
9、2土地流转中存在的问题2.1农民对土地流转的认知不足我国农民素质较低和思想上相对落后,农村地区的工作人员在文化层次和思想层面较城市工作人员而言较为落后,农村整体社会氛围较为保守和传统。在国家大力推行土地流转的背景下,农民以及负责相关工作的人员在意识方面都十分薄弱,具体而言,一是受传统小农思想的影响,在思想上难以接受新鲜事物,导致其对土地流转政策知之甚少。同时,受多种历史原因影响,土地性质和类型都较为复杂,在农村农业发展的历程中,还存在许多的历史遗留问题,大大影响了土地流转工作的开展进度。二是当前负责土地流转的工作人员,因其自身专业知识缺失,无法从专业角度及科学层面解答农民的问题,不能正确引导农
10、民,对相关法律法规掌握不足,无法让农民认识到土地流转的积极作用,也导致相关政策无法落实到位。更有甚者,违反土地流转相关制度,私自改变土地用途,违规违法操作屡见不鲜,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土地流转工作的顺利推进。因此,积极改变农民意识,提高工作人员专业能力,保证法律法规落实到位等至关重要。2.2缺乏制度体系管控土地流转是国家根据农村劳动力不足制定的长期性政策,此政策的实施首要之处就是制度体系管控。土地流转工作已经实施多年,但在实际的流转过程中,无经验、无规律等一些列问题都日渐凸显。在实际的流转环节中,不规范操作、不稳定的流转程序、流转后发生纠纷等情况时有发生,发生上述问题的根本原因是农民法律意识淡
11、薄6。同时,流转程序也多以转让方和承转方之间的口头协议为主,缺乏法律保障,为流转后发生的矛盾纠纷留下隐患。虽然我国出台法律保护和支持农民进行土地流转,但是法律中却没有明确流转的程序和价格,没有明确的法律条文指导,导致流转合同缺乏具体有力的法律支撑,出现土地流转合同问题。除此以外,政府部门对土地流转的制度管控较少,甚至存在某些政府部门为达到政绩要求,让土地流转形式化、表面化,有悖国家制定和推行土地流转政策的初衷,影响土地流转政策在农民心中的形象,并切实损害了农民权益。2.3缺乏长效保障机制土地流转政策是一项长期的、社会的、复杂的、系统性工作,此项工作的开展需要多方参与、多方努力,建立长效保障机制
12、,才能实现土地流转目标。从当前土地流转工作来看,政府层面对土地流转工作的监督十分有限,即使工作人员出现违法违规的情况,鲜少被追究责任,由于农民法律意识淡薄,法律知识掌握不足,也鲜少有人能发现工作人员出现违法违规现象。农民在面对土地流转时所拥有的选择权也受到限制,农村土地流转形式多种多样,比如,转包形式、转让形式、互换形式、出租形式,但是相关工作人员并未将这些形式如数告知农民,在流转过程中发生纠纷,申诉程序也并不清晰,在一定程度上会损害流转双方权益。农村地区的村主任在农民心中具有极强的威信,一些村领导受多种因素影响,会干预村民的土地流转,导致发生土地流转违背农民意愿的情况,损害农民权益7。3推动
13、农村土地流转的措施3.1加强土地流转宣传随着农村劳动力的流失,农村土地大面积撂荒,为解决这一问题,国家开始推行土地流转政策。但是受思想和文化水平限制,多数农民对土地流转的认知不足,对土地流转的积极性不高,严重影响着我国农村土地流转工作的开展。调查显示,我国多数农民尤其是北方农民有着严重的“恋地情结”,农民爱惜土地,/农经研究/49山西农经/2023 年 4 期不愿将土地转交到他人之手。同时,由于宣传不到位,致使许多农民对土地流转一知半解,因此,加强关于土地流转政策的宣传,能帮助农民充分了解土地流转程序,推动土地流转工作顺利开展。广泛宣传能扩大政策知晓度和知晓面,让农民了解土地流转为自身带来的种
14、种好处,打消顾虑。此外,还能帮助农民了解土地流转的法律法规,了解合同签订、了解维权程序,有利于农民依法依规进行土地流转,保障自身权益。加强相关宣传,不仅对农民有益,对于农村地区土地流转的有关工作人员而言,也能帮助工作人员掌握更多土地流转专业知识,了解开展和推进此项工作对农民和对农村的意义,促使其了解违规违法操作所造成的严重后果,督促工作人员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行事,保护农民权益,促进全国农村地区的土地流转工作有效实施8。3.2完善流转制度,明确责任意识我国土地面积广阔,土地流转工作的推进要建立在普查的基础上。具体而言,相关部门和主体应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国土资源调查工作,在这一过程中要对土地的使用
15、权进行造册登记。土地流转工作不仅仅是政策实施过程中的一系列操作,更要将侧重点放在土地流转工作的制度建设和监督考察之上。在制度建设方面,可以根据农村的实际情况,以服务中心、服务站的形式开展工作,并依此制定流转制度,其中应包括工作流程、工作职责、工作处罚条例等内容,能时刻为工作人员提供参考。流转站或流转中心的主要职责包括信息发布、合同鉴证、纠纷处理等。具体操作中,完整的土地流转应由转出方提出申请,并且说明流转原因、流转的形式以及流转的期限。责任部门即流转站或是流转中心,要组织流转双方进行合同签订,并做好归档及工作上报等相关工作。如果流转双方当事人提出鉴证需求,流转站或流转中心则应满足需求。对于委托
16、流转的土地,流转方需要出具书面纸质委托书,对于二次流转或互换流转的应及时变更相关合同。流转合同应由流转站或流转中心统一印制,规范文本格式,不同的流转形式应签订不同的流转合同,每份合同 1 式 4 份,转出方、承转方、转入方、鉴证方各 1 份,保证各方权益,避免纠纷。3.3加强政府监管和保障要想做好土地流转工作,还要发挥政府主体的监管和保障功能。建立健全流转制度,加强预警监管,加大政策扶持力度9-12。将农民权益放在首位,在保障农民权益的基础上,还要创新思维,深化土地流转改革,优化土地流转形式,最大程度上盘活剩余和荒废的土地资源。同时,政府要发挥引导作用,促使土地流转朝着规范化合法化方向进行。为推进土地有序流转,也可借助中介力量,促使土地流转工作逐渐程序化、公开化、透明化。更为重要的是,土地流转要建立在农民自愿基础上。对于土地转出后又没有其他收入并且找不到工作的农民,要建立健全保障体系,防止失地农民变成贫困农民。对于将土地流转出去的农民,要发挥监督机制,保证农民能因地获利,为因流转而权益受损的农民畅通维权通道。4结束语土地流转是必然的历史趋势,是农村经济发展的产物。土地流转能改变农村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