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网络语言伦理教育的策略选择_方艳.pdf

上传人:哎呦****中 文档编号:2731935 上传时间:2023-10-13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1.2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网络语言伦理教育的策略选择_方艳.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网络语言伦理教育的策略选择_方艳.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网络语言伦理教育的策略选择_方艳.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网络语言,是一种新的语言存在方式。其伦理角色具有更强的主体性,伦理空间更具开放性,伦理意识的自律性要求更高。网络语言伦理是人们在网络空间(社会)交流中所产生、使用的一种满足于网络交流的约定俗成的符号样式与规范。网络语言伦理建设不仅关乎网络文明建设,还是新时代语言文字工作的内容之一。面对网络社会语言生活实践的复杂性,需要“加强语言文明教育,强化对互联网等各类新媒体语言文字使用的规范和管理,坚决遏阻庸俗暴戾网络语言传播,建设健康文明的网络语言环境。”(国务院办公厅2021-11-30发布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语言文字工作的意见)网络语言伦理教育是其实现的重要手段。网络语言伦理教育应确立伦理教育目标,创

2、设伦理教育环境,建构科学的伦理教育体系,进行持续优化的伦理评价和伦理行为实践。本文从建家校社分布式协同育人格局、大中小幼一体化教育体系建构、科普赋能于网络语言伦理教育、事前事中事后闭环式风险管理四个方面探讨网络语言伦理教育的策略选择。伦理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将伦理道德准则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以此规避伦理风险,明确伦理规则,规范伦理行为。一、建家校社分布式协同育人格局(一)家校社三位一体伦理教育格局建构的必要性网络由各个节点组成,作为社会的细胞,家庭是“初级群体”,学校社区是“次级群体”,加上社区的网格化管理,我们可以利用各个节点的力量,发挥每一个节点的功能,进行网络语言伦理教育,建家校社分布式协同

3、育人格局。分布式,是借用的计算机术语,是从分布计算来的。后来在新闻传播领域有了分布式新闻和分布式传播,强调多主体的共同参与。主体甚至由人拓展到物。网络语言伦理教育可以充分发挥现代技术的优势,借用平台进行传播,利用VR/AR等技术让网民有更丰富的体验和真切的感受,甚至可以利用机器人、各种场景进行相关教育。同时需要注意的是,网络伦理教育,其对象不仅仅是在校学生,而是所有网络使用者,其网络语言伦理教育的策略选择方艳,刘兵(湖北第二师范学院信息传播伦理研究所,武汉430205)摘要:在深度技术化、深度媒介化的时代,网言网语成为人类文明和价值的承载体,是网民行为的生成物。提升全民网络素养,建构网络使用者

4、和人类决策者行为的伦理和道德标准,需要进行伦理教育。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帮助人们树立善良、正直、公正等正确的价值道德标准。本文从建家校社分布式协同育人格局、大中小幼一体化教育体系建构、科普赋能于网络语言伦理教育、事前事中事后闭环式风险管理四个方面探讨网络语言伦理教育的策略选择。伦理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将伦理道德准则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以此规避伦理风险,明确伦理规则,规范伦理行为。关键词:网络语言伦理;伦理教育;策略选择中图分类号:B82-05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344X(2023)01-0037-05收稿日期:2022-12-02基金项目:2019年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

5、目“互联网时代的社会诚信建构”(19FXWB027)作者简介:方艳(1981-),女,湖北恩施人,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传播伦理。刘兵(2001-),男,重庆云阳人,湖北第二师范学院信息传播伦理研究所团队成员。2023年1月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Jan.2023第40卷第1期Journal of Hubei University of EducationVol.40 No.137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23年第1期对象遍布每一个现实社会和网络社会的言语社区,可以说是所有的社会人都有需要进行网络伦理教育和网络语言伦理教育。针对不同的对象应该采取不同的措施,给予不同的知识补给。“教育的意义是让人明白

6、作为一个人需要对人类社会的责任和义务。一个人只有明白自己的责任和义务,才能有成为一个有用的人的前提,只有完成自己责任和义务的人才能成为一个有用的人。”对于国家、社会、个人而言,教育的意义都是非常重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 2022年1月1日开始正式实施,规定“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紧密结合、协调一致”“各级人民政府指导家庭教育工作,建立健全家庭学校社会协同育人机制”,形成三者育人合力。网络语言伦理教育,需要将三者有机结合,在知事、明理、动情、践行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形成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有效联系的机制,不断巩固教育成果。(二)学校教育促进网络语言伦理教育

7、的可能与可为学校是教育的主阵地,它利用专业性的便利条件进行体系化、规划性的教育,建设资源体系和方法体系,并且辐射到校内校外。网络语言伦理教育是思政教育、伦理教育以及学生综合素养的一部分。针对当前网络化社会对人的方方面面的影响,网络语言伦理教育有必要被单独提出来进行针对性的教育。从学校课堂教育即“第一课堂”来讲,可以完善语言伦理相关的学科建设,合理适时开设网络伦理、语言伦理、科技伦理、语言生态伦理、信息传播伦理等相关的课程,按照国家课程标准出版相关教材,利用相应的教材资源、讲座资源针对性地进行相应的语言伦理教育。在课程教学中渗透课程思政的相关内容,比如在传授语用学相关知识时,补充语言规范使用的相

8、关知识,以避免中英文夹杂和谐音梗等;在讲解标题制作时,通过标题党的学习培养网络语言伦理素养,遵循真诚、真实原则等。除此之外,学校教育也要充分利用“第二课堂”,即校内除了“第一课堂”之外的校内资源,发挥学校育人和服务的功能,比如通过一些讲座文化活动、社团活动、赛事等进行相关的伦理教育,创设和营造一种文化氛围,让学生耳濡目染,提高重视程度。最后,通过“第三课堂”加强伦理教育,是指走出校门利用社会实践学习锻炼的场所进行,比如通过“三下乡”活动去进行网络伦理知识科普讲座服务,师生团队共同参与,由校内拓展到校外,让教育惠及到更多人。这里还可以通过高校与中小学间的联动帮扶活动来实现。(三)社会教育促进网络

9、语言伦理教育的可能与可为社会教育对网络语言伦理教育的意义在于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进而为人们规范的语言使用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教育是一个整体,而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只是教育整体中的两种教育形态。社会教育对学校教育给予有力的支持,而学校教育则在某种程度上为社会教育奠定了一定的基础。把社会教育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有机结合起来,这是教育的理想境界。”“社会教育应与学校教育平行并进。”它们是在不同场所进行的教育活动,应互为补充,相互促进。1除了上述提供“第三课堂”资源之外,可以常规化地建设科普基地,开展(学)校社(会)合作,用社会资源弥补学校教育的不足,为学生拓展实践的机会和场所,进一步发挥科技馆、图书

10、馆的作用,培养和提升学生的伦理能力。伦理教育具体的方式是多元化的,在社会教育、公民素养教育、数字教育、终身教育等理念下,让每个社会单元协同起来发力。比如网络语言伦理教育进社区;利用图书馆的公益讲座,针对不同的群体开展相关知识的培训。有条件的情况下,比如科技馆,可以利用虚拟技术、沉浸体验,设置网络使用情境,通过正向的网络语言伦理引导和教育,让人们做出伦理选择,使相关语言伦理规范深入人心。同时,我们还要关注特殊群体的语言伦理状况,比如农村留守儿童,对留守儿童进行针对性的网络语言伦理教育和引导,对留守家庭成员进行相关帮扶和指导,建构文明和谐的乡村语言伦理秩序。特殊群体的网络语言伦理教育比如聋哑学校学

11、生的网络语言转化,政府、学校、社会等应该给予他们更多的语言伦理关怀,而不至于让他们在网络社会中无所适从。(四)家庭教育促进网络语言伦理教育的可能与可为中国传统的家庭教育最注重伦理道德教育,所以中国的传统家庭伦理相对发达。2家庭教育方面,主动配合学校教育,充分利用可以利用的社会资源,培养学生的网络使用能力、信息传播能力,克服网瘾,引导文明的网络使用习惯的养成。家长以身作则,不沉迷网络,不被手机等电子产品奴役等,积极提升网络媒介素养,加强网络伦理教育。另外还要注意代际反哺,关注老人群体,弥合代际认知差异,比如在网络流行语的认知、使用等方面,通过信息共享、技能共促、共学共进等方式提升数字素养。同时多

12、一些包容,注意到技术鸿沟、知沟、智能鸿沟等带来的差异以及由此带来的困惑。构建学校和家庭的沟通机制,共同打造网络语言伦38方艳,刘兵:网络语言伦理教育的策略选择理教育阵地。除此之外,家庭教育还要积极配合政府相关的语言规划布局,特别是在语言习得规划上做出家庭语言规划,处理好共通语与多语之间的关系,注意方言与普通话的关系。二、大中小幼一体化教育体系建构现实社会的教育效果会直接影响到网络社会的文明状况,网络文明的程度也会对现实社会造成影响。构建大中小幼一体化德育体系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 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 提出“要健全立德树人系统化落实机制。

13、要构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的大中小幼一体化德育体系。针对不同年龄段学生,科学定位德育目标,合理设计德育内容、途径、方法,使德育层层深入、有机衔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每一个学段都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功能。(一)幼小阶段的伦理教育在幼儿教育和小学教育阶段,主要是培养幼儿交流的能力,交流中的礼貌原则、真诚原则,发展语言理解能力,学校、家庭提供语言交流环境,使幼小儿童熟悉、听懂并学会普通话,掌握语言交流规范。这对网络语言使用的规范、使用的原则都有着很大的影响。2022年9月19日,河南许昌一小学老师批改作业时发现学生作文写“栓Q”并有一段看不懂的歌词,引发了网友的热烈讨论

14、。很多网友表示了担忧,认为应该正确引导,严肃对待网络语言的使用问题。当然,这首先需要确立正确的评价标准,理性地认知网络语言的使用情境,并进而加强小学生对网络语言使用场景的适宜性选择的教育。(二)中学阶段的伦理教育在中学阶段,解读语言、感悟语言、领悟语言、积累语言、运用语言是语言教育的主要内容。中学生已经开始形成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要把所学的语言知识和网络使用行为结合起来,将价值观、人生观以及道德伦理意识贯穿于网络使用当中,养成健康的网络使用习惯,提升学生的媒介素养、信息素养。(三)大学阶段的伦理教育在相关的调查研究中,网络已成为大学生主流的休闲方式甚至是生存方式。网络给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带来

15、便利的同时,也对其原有的道德体系产生了冲击。“当前,大学生在网络伦理方面不同程度地存在对自我、他人和社会的责任缺失等问题。究其原因,主要在于互联网的高度隐蔽性和虚拟性、大学生自身心智尚未完全成熟、相关法律法规与监管不完善、网络社会责任教育严重缺位。”3高校要提高重视程度,改善网络伦理教育方法,提升网络伦理教育质量,完善网络素养教育,加强相关法规的学习和宣传。要充分发挥各级各类学校作为网络道德养成教育的主阵地作用,突出价值引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领互联网内容建设,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网络文化建设,结合党史学习教育等,高校通过课堂教学、主题党日、班团活动、社会实践等加强网

16、络安全形势政策教育,始终确保以主流价值引领“Z世代青年”的网络媒介道德规范,深化网络媒介道德认同,指引网络媒介道德实践,推动核心价值规范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引导“Z世代青年”自觉成为网络媒介道德的践行者、传播者、弘扬者。4总之,大中小幼一体化教育体系要根据教育对象的不同特征进行针对性的教育,实现有效的衔接。同时,和上文所说的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理念结合起来,形成合力。三、科普赋能于网络语言伦理教育基于网络技术和网络社会空间的网络语言伦理,有其特殊性,特别是其区别于现实社会的特点,以及技术带来的理解障碍、认知障碍对于网民的行为会产生影响。甚至因为某些方面的不了解、不知晓、不理解,网民可能无意中产生违背语言伦理的行为,又或者对其他主体及平台产生误解。这不仅不能有效解决网络语言伦理问题,还可能带来网民对平台的误解或敌意,降低平台或其他主体的公信力,甚至引发社会冲突等问题。所以,科普是一种有效的沟通和赋能网络语言伦理教育的方式。(一)对互联网相关常识的普及对互联网相关常识的普及,使网络用户对网络环境乃至互联网社会有一个科学理性的认知,比如了解技术的局限性、不确定性和风险后果。科普主体可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业资料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3 wnwk.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ICP备202405992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