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书书书 年月当代教育与文化 第 卷第期 收稿日期 基金项目全国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新时代统编教科书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郭戈(),男,河南信阳人,教育学博士,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研究员,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学分会理事长,主要从事课程教材教学研究王微对语文教育的贡献郭戈(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北京 )摘要王微()是 世纪我国语文教育家、书法家,既是优秀的国文教员,更是出色的语文编辑。他从新中国成立之前到改革开放之后,参与编写或主编了多套中学语文教材,参与起草了 、年的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并组织编出 古代散文选等一系列语文著作,还撰写了有关汉字演
2、进和书法艺术方面的论著,对革命老区和新中国语文教育事业作出了积极贡献。关键词王微;语文教育家;书法家;中学语文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 ()王微(),山西新绛人,语文教育家、书法家,是从革命圣地延安走出来的优秀教育工作者。先后就读于北平中国大学、第二战区民族革命大学和陕北公学,历任 文化前线月刊编辑,延安中山图书馆馆员、副主任,延安中学(行知中学)教员、教务主任,中央军委编译局外国语学校国文教师,陕甘宁边区教育厅编审科编辑,陕西省立一中、西安高中教务主任,西北大学中文系副教授、语文专修科主任,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编辑室副主任、主任,西北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人教社特聘编审等。其突出业
3、绩是:长期担任国家统编中学语文教材编辑部门负责人,参与或主持了多套中学语文教材的编写和两部教学大纲的起草工作,对当时读中学的亿万青少年产生了重要影响;还组织编辑出版了 苏联文学教学论文选 文学教学法 中学语文教学经验选辑 论语文学习 汉语知识 古代散文选以及“语文学习丛书”等,为语文教师研修和专业成长提供了重要的精神食粮。在 王微书法作品选()中,教育家董纯才在序言中称赞他是“一生献身党的教育事业,主 要 从 事 语 文 教 材 编 写 工 作”的“语 文 教 育家”。民间文学家贾芝在 我所认识的王微中说:“他博学多才,知识渊深,从延安时代起至建国后的 多年中,多次编著中学教材,从无到有,精益
4、求精,功绩是卓著的。他默默无闻地埋头工作,倾心于集体事业,功劳少为局外人所知。”王微是“述而不作,信而好古”者,很少发表自己的观点和论著,仅有的 中学语文教材研究 中学语文教学法 汉字问题研究等讲义,及其翻译的托尔斯泰的 尼基塔的故事、契科夫的 牡蛎 公爵夫人等也都未正式出版,所以知晓他的人并不多,现在互联网上查询也很难发现其踪迹。因此,他的老部下散文家张中行在“跋”中说:“相知的许多人,对他的有千里之才而惯于伏枥不动,都有惋惜之意。”这里对王微一生的事迹和贡献做些考述,虽微不足道,却也是补白工作。一、从延安走出来的优秀教育工作者王微,原名王福恩,别名黄棣、顽石,年月 日生于山西省新绛县古交乡
5、中社村一户地主家庭。其曾祖父、祖父都是做官的,父亲王克宽为前清秀才,后又毕业于山西省立法政学堂,做过本县财政局长、教育会长,但一生主要从事教育工作,曾在县高中教了 年国文。王微自幼聪敏DOI:10.13749/62-1202/g4.2023.01.015好学,先后在县立小学和第一高小读书,奠定了国学基础。年考入临汾山西省立第六中学,开始关注新思想,与同学成立了一个文学研究读书会,看了不少新文学作品,并交流阅览 东方杂志 妇女杂志 小说月报等刊物的体会。年升入太原云山高级中学,这是一所以法政学科见长的私立中学,校长冀贡泉就是当时山西法学界的权威。王微的父亲、兄长都是搞文学的,他们认为学文学用处有
6、限,即便从事文学也要有一个职业,因而建议他选择当时最时兴的法律专业。在校期间,对他影响最深刻的还是社会科学和治学方法书籍,以及参加抗日救亡的活动经历。年,出于就业考量,岁的王微考取北平中国大学法律系。该校具有革命传统,在这里他开始接触马克思主义,阅读了不少有关著作,还积极参加了“一二九”运动和抗日救国示威游行。在大学里,文学仍是其最爱。他回忆说:“我在中国大学却把大部分的时间都花费在其他学科上 特别是文学。在初入中大的第一年以社会科学的书籍读得较多,而且社会科学在我第一年课程上就占着相当大的比重,各课的教授也很有名气,如社会学的李达、经济学的马哲民、政治学的刘侃元,还有吴承仕、陈伯达、黄松龄、
7、许凌青、吕振羽、孙席珍等。”“我也读了一些关于文学的书,记得当时几位同班同学也喜欢弄弄文学,这就更鼓励了我,使我爱好文学的心情更加高涨起来。最初我喜欢胡乱涉猎,我读莎士比亚、屠格涅夫、泰戈尔、托尔斯泰、尼采,也读福楼拜、莫泊桑、普式庚、高尔基、索洛科夫等等的作品之后,就选择了鲁迅、郭沫若、茅盾、叶圣陶诸人的作品来读,特别是鲁迅先生的深刻、叶圣陶先生的严谨,尤使我敬佩。诗我则喜欢卞之琳、何其芳、李广田、曹葆华、戴望舒的,尽管当时有人批评他们的诗 晦涩难懂,但我却非常爱好,也许是因为我曾弄过几天旧诗的缘故吧,总觉得他们的作品很适合我的胃口,有时候自己也写些短诗在小杂志上发表,但写得很少,好坏自然更
8、谈不到。”笔者仅查到王微写过一首短诗 胜利的微笑,发表在 年的 现代评坛上。年暑假,王微返乡探亲,时逢“七七事变”爆发,留居家中,未能回北平完成最后学业。年冬,考入校址在临汾的国民党第二战区民族革命大学,后在该校 文化前线月刊担任编辑(主编梁纯夫)。年 月,王微与叶实、余峥、茅白珩、胡磊等一起,冲破种种阻力,投奔延安参加革命,入陕北公学社会科学部学习。经过抢救运动和改编甄别后,于 年月被分配到延安中山图书馆工作(馆 长 林 伯 渠),曾 任 部 门 副 主 任、主 任。年,调任延安中学(行知中学)语文教员,后担任教务主任。据该校政治委员贾芝回忆说:“他为人忠厚,工作认真负责”,“工作之余攻读俄
9、语”,“并且取得了在战争时期凭两手空空、自选教材进行语文教学的宝贵经验”。后又担任中央军委编译局外国语学校国文教员。年,王微被选调到陕甘宁边区政府教育厅教材编审科任编辑,与辛安亭、刘御、霍得元等为同事,参与编写了 中等国文和 活页文选等,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年月,王微由西北教育部分配到陕西省立一中任国文教员,半年后调任西安高中教务主任兼团总支书记。年月,又调任西北大学师范学院(院长刘泽如)中文系副教授、语文专修科主任,兼“三反”委员会秘书主任。二、辛勤耕耘、默默无闻的编书人新中国成立后,一批曾在革命老区从事教育的优秀工作者先后被选调进京。年 月,王微被选调到人民教育出版社主持中学语文编辑室的工
10、作。在叶圣陶、辛安亭领导下,他与编辑蔡超尘、王泗原、李光家、姚韵漪、张中行、张传宗、杜草甬等,对 年版的 初级中学语文课本(册,原编者宋云彬、朱文叔等)与 高级中学语文课本(册,原编者为周祖谟、魏建功等)进行修订完善。年,新中国第一次统编教材会战开始,中央决定文学、汉语分科教学,于是教育部选调东北教育学院副院长吴伯箫担任人教社副社长兼副总编辑,分管中语室;中科院语言研究所副所长吕叔湘兼任人教社副总编辑,分管汉语教材编辑工作,华东师大教授张毕来(原东北师大中文系主任)任中语室主任,语文学习杂志主编张志公任新成立的汉语编辑室主任。同时调来的中学语文专家,还有冯钟云(兼职)、董秋芳、刘国正、韩书田、
11、吕冀平、洪心衡、郭翼舟、周振甫(兼)、陈治文(兼)等。他们与中语室原有人马组成了一个强有力的编写团队。他们一起先策划和拟订文学和汉语教学大纲,接着编写了相应的教科书和教学参考书,这也是新中国第一套统编中学语文教材。因此,王微改任中语室副主任兼编辑部第一联合党支部书记。他也是这套初、高中文学教材的主编之一,与另外两位主编张毕来、蔡超尘经过充分调研,于 年夏提出了 中学文学教材的编写计划(草案),规定了文学教学的目的和任务、教材的范围和标准、教材体系(含初中、高中各三个年级)、编辑体例、编辑工作进度等。他们认为,中国文学教材包括中国民间文学、古典文学、现代文学和一部分世界文学作品,体裁应包括诗歌、
12、小说、戏剧、散文、传记、随笔、杂文、报告、游记、书信、寓言、论文等。入选作品的标准必须具有高度的思想性、政治性和艺术性,富有教育意义,堪作学生学习的典范,还必须适合于学生的年龄特征与接受能力。中国古典文学、现代文学和世界文 学 作 品 在 初 一 课 本 的 比 例 是、,在初 二 课 本 的 比 例 是、,在初三课本的比例是、,民间文学分别包括在古典文学与现代文学之中。年月,完成了初、高中全部 册的篇目未定稿,初中教学大纲及说明草案草稿。在当年秋季学期开始,初中课本文学第一册在全国各地区 个学校进行试教,据此,王微等撰写了一个综合报告。归纳起来,王微参与起草的有 初级中学文学教学大纲(草案)
13、稿和 高级中学文学教学大纲(草案)稿,年由教育部审定颁布;参与主编的有 初级中学课本文学(册)及其教学参考书,高级中学课本文学(册,计划册)及其教学参考书,以及 师范学校语文课本(册)及其教学参考书。这些教材均由署名张毕来、王微、蔡超尘主编,叶圣陶、吴伯箫、朱文叔审订,人教社 年出版。这套文学教材出笼后,一片叫好声,也出现了一些反对者,引起了中央领导关注,要求教育部拟订一个具体的改进办法。教育部便责令人教社草拟稿子应对,人教社决定此稿由王微代拟。对此,叶圣陶日记 年月 日有所记载:“与社中同人座谈语文教学问题。中学文学课本大受外间批评,上级领导颇为注意,令教育部拟订具体改变办法。部中交社中草一
14、报告,其稿由王微同志拟就,今日社中首次讨论此稿。拟取得社中同人一致意见而后,再请外界共商,然后送往部中,作为社中之正式意见。年月,中学文学、汉语分科教学改革实验停止,恢复原来的中学语文课程设置。于是,王微与张毕来、蔡超尘等便投入新教材的改编工作,分别编出了 初级中学课本语文(册,)及其教学参考书、高级中学课本语文(册,)及 其 教 学 参 考 书。随 后,又 编 出 了 年十年制学校中学语文实验教材。年,张毕来调民盟中央工作,王微开始担任中语室主任。到 年“文化大革命”开始,他带领刘国正、郭翼舟、王泗原、朱堃华、张葆华、张传宗、鲍永瑞等,参与了 年月教育部颁布的 全日制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草案)
15、的起草工作,并编出 年版十二年制学校初、高中语文教材(何其芳、吕叔湘等审阅),从而为新中国成立后前 年的中学语文教材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此外,为了配合中学语文教材使用和教学,王微还参与主持编辑出版了 苏联文学教学论文选()、文学教学法()中学语文教学经验选辑()、论语文学习()、汉语知识()、古代散文选(上中册,、)以及“语文学习丛书”()等。其中 古代散文选主要是供中学语文教师研习,以便改进文言教学,也适合喜欢文史的大中学生阅读,曾在读者中仍产生很大影响,被认为是可以常看常新而管用的书。除了业务工作之外,王微一直担任支部书记、总支书记和社党委委员,做了大量的思想政治工作。在历次运动中,他能够
16、站稳立场,敢于批评与自我批评,严格按照党的指示工作,没有发生过大的偏差和错误。同时对轻政治重业务的思想、资产阶级的文艺观等都曾多次在编辑室和支部展开过批评讨论。工作上遇到困难,他能够坚持原则,坚决按照上级的意图办事。如 年,批判文学课本后,编写语文课本,编辑室有思想阻力,有的同志对文学课本的错误认识不明确,个别同志对编写语文课本思想上有抵触,修订语文课本时,有的同志对“少慢差费”有不同的看法,为此,他尽力设法澄清思想,消除阻力。与别的单位合作,他的做法一般是照顾整体利益,如支援小学语文编辑室工作,尽量抽调能力较强的得力干部;帮助北京师大编写十年制语文课本,他选派了骨干参加这项工作。处理书稿遇到的重要问题,特别是学术有争论的主要问题,他能够与有关的同志反复商量研究,求得妥善解决。关于王微的工作作风和特点,张中行曾经这样评价他的领导(他称王微为“老帅”):“工作中交往,多半是我们起草什么,他审。他细心,常常提出疑问,而较少表示自己的意见。速度不快,表现为稳而不干干脆脆。这有优点,是出大错的危险比较少。对人呢,像是原则性加儒家的恕道,说轻些是奉命做什么,不忘对方的情面,说重些是居心厚,也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