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伟大建党精神融入高中思政课...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的原则_张婉莹 (1).pdf

上传人:哎呦****中 文档编号:2732169 上传时间:2023-10-13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1.2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伟大建党精神融入高中思政课...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的原则_张婉莹 (1).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伟大建党精神融入高中思政课...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的原则_张婉莹 (1).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伟大建党精神融入高中思政课...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的原则_张婉莹 (1).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2302基金项目:漳州市第二期“八个相统一”精品思政课专项课题“伟大建党精神融入新时代高中思政课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的教学研究”(SZK202125)摘要:伟大建党精神融入高中思政课教学,有利于挖掘党史教育价值、拓展思政课程资源,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提升思政教学效果,落实立德树人任务、培育学科核心素养。基于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的原则探析伟大建党精神融入高中思政课教学的路径:发挥教师在政治方向、资源建构、教学设计、课堂组织等方面的主导作用;通过关注学生需要、丰富课堂体验、优化评价方式、课后适当延展等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双主体作用,实现引导性和互动性、预设性和生成性、学科性和育人性的统一。

2、关键词:新课标;伟大建党精神;高中思政课;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中图分类号:G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4289(2023)02-0003-05张婉莹伟大建党精神融入高中思政课教学的路径探析基于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的原则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并对思政课提出了“八个相统一”的要求1,为思政课程改革指明了方向。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要求“构建以培育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为主导的活动型学科课程”,而“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

3、伟大建党精神不仅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2,也是“四史”教育融入高中思政课教学的重要资源,其运用同思政课程改革方向具有内在统一性,运用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的原则弘扬伟大建党精神、传承党的红色基因,是落实思政课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育思政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路径。一、伟大建党精神融入高中思政课教学的价值意蕴(一)挖掘党史教育价值,拓展思政课程资源新课标将高中思政课程定位为是思政学科核心素养主导的综合性、活动型学科课程,倡导开展议题式教学,要求精选正面典型的教学案例,创设丰富开放的教学情境。作为综合性学科课程,高中思政课的综合性不仅体现在学科内容上,也凸显于情境创设中,不仅可以依托本学科的素材,也应该实

4、现跨学科融合,借助综合性的素材进行情境创基于学科实践的教学改革深化研究3/202302设,拓展教学资源,丰富思政课堂。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百年来波澜壮阔、奋勇前行,从苦难到辉煌的思想之源、力量之源3,充分彰显了中国精神、中国价值和中国力量,是党和人民宝贵的精神资源和文化血脉,同高中思政课程的课程目标相一致。将伟大建党精神融入高中思政课教学,选取党史上的典型事件和经典镜头,探寻党的精神基因和精神品格,实现党史和思政跨学科融合,有利于充分挖掘党史红色资源价值,讲好建党故事,拓展思政课程教学资源和历史视野,将党的求真精神、践行精神、斗争精神和奉献精神与教材知识充分融合,提升党史学习教育的感召力和

5、实效性,增强新时代高中思政课的政治自信自觉和历史文化底蕴。(二)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提升思政教学效果伟大建党精神植根于党带领中国人民革命、建设和改革的百年风华历程,这不仅是学生在教材中能够阅读到的,也是学生在生活中能够真实感受到的。将伟大建党精神融入高中思政课教学,寻找伟大建党精神和高中思政课教材的契合点,有利于丰富高中思政课堂内容,对教材进行丰富和拓展,实现教材内容和党史故事的有效衔接,借助建党故事、党员品格来深化学生对于教材知识的理解,提高理性思辨能力,提升思政课堂教学的知识传授效果。将伟大建党精神融入高中思政课教学,就是要讲述真实的党史故事,塑造鲜活的党员形象,丰富党史血肉,让学生在历史和

6、现实中感受今天美好生活的来之不易,以此实现师生的良性互动,调动学生学习的感性认识并引导学生形成理性认识,厚植爱国主义情怀,锤炼顽强拼搏品格,活跃课堂学习氛围,提升思政课堂教学的价值引领效果。(三)落实立德树人任务,培育学科核心素养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明确了加强“四史”教育的重要性,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首次提出并深刻阐释伟大建党精神的内涵,强调要“继续弘扬光荣传统、赓续红色血脉,永远把伟大建党精神继承下去、发扬光大”2。高中思政课是落实高中阶段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在落实党中央对青少年开展“四史”教育的要求上具有重要意义,而伟大建党精神承载着党领导中

7、国人民奋勇前行的百年征程,与思政学科核心素养具有一致性,在高中思政课教学中具有独特作用。将伟大建党精神融入高中思政课教学,引导学生在党史中感受党的先进性和人民性,学习共产党员和革命先驱的崇高精神,理解社会主义道路的必然性和坚持党的领导的必要性,有利于学生坚定理想信念,提升担当意识,塑造坚韧品格,提升道德修养,从而落实高中思政课程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育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和公共参与的学科核心素养,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二、发挥教师在伟大建党精神融入高中思政课教学中的主导性(一)坚定政治方向,积极正面引导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提出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

8、、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的思政课教师“六要”标准1。其中政治要强是首要标准,思政课教师要将伟大建党精神融入高中思政课教学,首先必须拥有坚定的政治信仰,自觉成为伟大建党精神的传承者和弘扬者,在工作和生活中身体力行践行伟大建党精神,才能得到学生的认可和尊重,也才能提升伟大建党精神融入课堂教学的实效。伟大建党精神贯穿的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是高中思政课的重要资源,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坚持正面引导,多挖掘党史中的正面典型,发挥榜样教育的作用,坚持思政课的价值引领,感召学生自觉向优秀共产党员学习,在潜移默化中坚定理想信念、提升政治品格。(二)围绕教学目标,精选典型素材党的百年历程是高中思政课的丰富素材库

9、,而素材的运用和情境的创设是为教学目标服务的。因此,在备课中教师需要发挥主导作用,积极探寻伟大建党精神同教材知识的契合之处,精选符合思政学科核心素养的典型素材来创设情境。例如,可以基于学科实践的教学改革深化研究4/202302利用电影1921、电视剧觉醒年代等对历史故事的真实还原,讲解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通过对1954年在党的领导下制定第一部宪法到2018年再次修改宪法的历程,让学生感悟我国的法治历程和法治成就;借助对党的百年征程的探究得出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统一的结论;借助热播电影长津湖 的片段,让学生感悟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理解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及时代性;等等。而这些典型素材的选择,

10、需要教师在课余时间大量阅读党史相关书籍、点滴积累相应资源,才能够更好地精选并讲好伟大建党故事。(三)科学确定议题,精心设计问题高中思政课的议题对于整堂课起着引领作用,因而议题的确定是议题式教学首要的关键步骤,思政课教师在确定议题时一方面要凸显思政课的政治本色,另一方面又要体现的活动型学科课程的开放性特征。围绕“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为什么行”等确定总议题和分议题,既鼓励学生发散思维,结合党史的相关情境提出自己的认识和看法,又将伟大建党精神作为方向引导学生思考并形成科学的认识。同时需要坚持问题导向,根据教学目标的需要和学生发展的需求,精心设计环环相扣、层层深入的课堂探究问题,引导

11、学生先对具体的党史事例进行分析,再对共产党人的精神特质和共产党的政治品格进行概括,从而更深刻地理解教材知识,最后坚定理想信念和政治认同,即从主观感受中提炼教材知识,再将教材理论内化为价值引领。(四)把握课堂节奏,注重总结升华将伟大建党精神融入高中思政课教学,需要通过活动的开展让学生体味伟大建党精神的内涵意蕴和时代价值,而教师要注意在活动中和课堂上扮演好“总导演”和“主持人”的角色,做好开场的党史案例导学,维持课堂的良好秩序,把握整体的教学节奏,当学生讨论的方向偏离议题时及时衔接引导,提高课堂活动的实效性。学生受到年龄和思维的限制,在对党史案例进行讨论时,可能概括总结的更多的是感性层面的认识,采

12、用的更多的是零散的生活化语言,需要教师及时引导,用理论知识、专业术语进一步总结提炼,对学生的困惑之处及时给予指导和解答,并进行情感上的升华,以促进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和认同伟大建党精神,逐步形成科学的思辨能力,贯彻落实思政课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三、凸显学生在伟大建党精神融入高中思政课教学中的主体性(一)坚持问题导向,关注学生需要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问题是学生思考和课堂推进的导向和动力。伟大建党精神融入高中思政课教学,不是简单陈述党史史实,直接呈现伟大建党精神,而是要坚持问题导向,以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以问题引导学生探究与思考,才能充分发挥学生在高中思政课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思政课也才能不仅

13、讲清楚“是什么”,还揭示“为什么”和衍生“怎么办”,形成对党史的科学认识和对伟大建党精神的深刻认同。同时,伟大建党精神融入高中思政课教学还需要关注学生的需要,通过细节的讲述以小见大,满足当代青年学生对于历史真实感的需求,通过地方、校本红色资源的开发利用,主动贴近学生的生活和实际,并创造性地利用现代媒体丰富感性认识,关注伟大建党精神对学生生活学习的启示,增强思政课堂的亲和力和针对性,引导学生自觉思考、主动参与。(二)创新课堂形式,丰富课堂体验要提高伟大建党精神融入高中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可借鉴一些教育理论、教学模式和新兴概念创新思政课堂形式,通过体验式学习发挥学生在伟大建党精神融入高中思政课教学

14、中的主体地位。根据建构主义理论,构建知、情、意、行“四维协同”的思政课互动式教学模式4,实现知识为基、价值引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参照“对分教学模式”,按照教师精讲学生内化吸收小组分享交流全班讨论教师解答问题和总结的流程组织课堂5,在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中深化学生基于学科实践的教学改革深化研究5/202302对伟大建党精神的理解;借鉴教育戏剧理论,通过即兴演出、角色扮演等形式6再现党史故事,借“坐针毡式”“线索材料”“专家外衣”等教育戏剧的范式,增强学生的课堂体验,将伟大建党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三)优化评价方式,构建综合指标教学评价在教育教学中发挥着导向作用,而激励原则和主体原则是新世纪

15、新阶段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原则7,在伟大建党精神融入高中思政课教学的实践中要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需要按照激励原则和主体原则构建符合新时代思政课特色的教学评价指标体系。可以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及中国高考评价体系等为指导,以思政学科核心素养为导向,以正向激励为主,借鉴CIPP评价模式、FAHP模糊层次分析法等来进行,将定性和定量分析、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结合,在考察必备知识的基础上,重点关注学生核心价值、学科素养和关键能力上的成长,构建真正符合新时代思政课特色的指标体系。通过以评促学,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党史观,激发学生的内生动力。(四)课后拓展延伸,优化育人机制

16、在伟大建党精神融入高中思政课教学的过程中,应坚持“大思政课”理念,实现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一体化,除了在课堂上引述、讨论伟大建党精神的相关史料和问题,还可以适当进行课后的拓展延伸,以优化育人机制。一方面可以通过课后任务的布置持续发挥伟大建党精神对当代青年学生的引领作用,如鼓励学生在假期参观本地红色展馆,观看红色电影,开设党史宣讲小讲坛等;另一方面可以和德育活动相结合,鼓励学生自觉承担起继承和弘扬伟大建党精神的光荣任务,如指导学生组织筹划以伟大建党精神为主题的党团活动,开展党史相关的研究性学习,排演建党故事的文艺会演节目等。通过课后延伸,从课前到课堂、从课堂到课后,全方位让学生接受伟大建党精神的影响,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感染,为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提供精神动力。四、构建伟大建党精神融入高中思政课的新型教学关系(一)营造民主的氛围,引导性和互动性统一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坚持民主原则,是由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和规律决定的7,要实现主导性和主体性的统一,营造民主平等的课堂氛围是前提,要创新高中思政课的话语体系,师生在课堂教学中平等对话、和谐互助,共同分享探究伟大建党精神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业资料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3 wnwk.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ICP备202405992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