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文化遗产作为课程思政资源与高职艺术学科建设的契合性孙庆国沈海龙刘继莲(苏州健雄职业技术学院艺术设计学院,江苏 太仓 215400)【摘要】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与民族自豪感,树立文化自信,是课程思政的重要内容。艺术人才能力培养也应因此调整发展目标。文化遗产作为课程思政资源与艺术学科建设存在着契合关系,分析二者之间的契合逻辑,充分利用优秀文化遗产资源优势,与艺术学科建设相融合,不仅是课程思政教学实施的有效举措,也可着力推进艺术学科建设,以高质量优秀艺术人才的培养实效充分发挥高职院校的育人功能。【关键词】文化遗产;艺术学科;课程思政;契合;改革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3389(202
2、3)01-77-03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课程思政是当前高职教育课程发展的主要方向,如何将文化素养与知识传授相融合,引导学生提升民族自豪感,实现文化自信,进行优秀文化创作,就成为高职艺术学科建设的新挑战。文化遗产是历史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凝结了我国各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也是课程思政中重要的传承内容。将文化遗产融入至高职艺术学科的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等方面,不仅是响应国家传承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号召,同时文化遗产的融入对艺术人才培养能够起到赋能专业发展、形成办学特色、辐射社会服务的重要作用,这是文化遗产教育推进艺术学科建设的重要现实意义,也是艺术专业教育课程思政建设的主
3、要目标。要实现文化遗产资源助推学科建设,首先就必须了解文化遗产资源作为艺术教育资源与艺术学科建设之间的契合度,从纵向上梳理文化遗产课程思政资源与艺术学科的契合逻辑,以便为文化遗产资源课程思政提供建设依据,从而实现优秀文化的传承和高质量艺术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一、文化遗产资源的融入与课程思政建设的价值指向高度契合课程思政是将专业教育和思政教育相结合,其内涵丰富,不是单独针对某一或某一类特定的课程,而是一种教育理念,是育人与育才的高度统一。高职艺术课程分为专业通识教育课程、职业基础课程、专业课程、职业拓展课程、职业实践课程等内容,这些课程共同构成艺术学科课程体系,这一体系内的所有课程都具备向学生传
4、授知识、培养能力、价值引导的责任,共同承载着培养艺术专业学生的爱国情怀、社会责任、文化自信、人文精神、职业素养等价值观的作用。现阶段教育环境复杂多变,在此背景下,一方面,要坚定不移地以坚守民族文化自信为核心,引导学生建立正确世界观、价值观、文化观,发现中华传统文化的价值,认同并自觉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另一方面,面对新媒体背景下多元文化之间的界限日益模糊,以及文化的多样性与复杂性的特质,要求课程思政教育要引导学生学会辨别与分析多元文化、外来文化,形成客观、理性的文化认知能力,成为既具有民族情感,又具备国际视野的新时代艺术人才。文化遗产,从其存在形态来看,可分为物质文化遗产(有形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
5、化遗产(无形文化遗产)两种类型。物质文化遗产是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文物;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且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1。物质文化遗产以物的显性因素,较为真实全面地体现出特定时期特定地域的文化特征;非物质文化遗产,以蕴含在物外的隐性精神内涵,汇聚了各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与人文精神。可以说,文化遗产从物与精神双方面,见证了人类社会历史的变迁过程,是人类各历史时期生产生活的结晶,也是传承历史文化与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是一个民族、国家或群体的情感之所在、根脉之所系、力量之所源”。我国历史悠久,民族众多,文化遗产资源丰富多样。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出保护发展文化遗产
6、的重要性,并作出“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把继承传统优秀文化又弘扬时代精神、立足本国又面向世界的当代中国文化创新成果传播出去”的指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高度,就加强文化遗产保护,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文化遗产作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根脉,将其提取77辽宁丝绸百科第 1 期(总 183 期)转化为丰富的教育资源来进行人才培养,既是文化遗产实现当代社会价值的具体方向,也是培育中华优秀文化传承的专门人才的价值指向,在推进高职艺术学科建设过程中必不可少。将文化遗产资源纳入到艺术学科课程思
7、政中来,在保护与传承文化遗产的同时,更为重要的是能够在当代青年学生中传承中华文化,提升青年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坚定文化自信。事实上,艺术学科的课程思政建设可以从全面建立课程思政体系的高度来促进艺术学科课程思政的发展,对于艺术学科课程思政的具体领域既可以用宏观的课程思政理论加以指导并进行实践,也可以在艺术学科具体建设过程中融入课程思政理念,用微观的具体的艺术实践提升课程思政的效果,而文化遗产的融入,正是这种艺术实践的有利探索。最为重要的是,优秀文化遗产本身具有一种课程思政的天然性观照,艺术专业人才吸收文化遗产所包含的民族设计审美情思、民族信仰,有利于其更加宏观及深度地理解艺术设计,进而形成更加
8、宽广、坚实、深厚、兼容的艺术视野。二、文化遗产作为课程思政资源与艺术学科建设的内核存在一致性职业教育是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和提高国家竞争力的重要支撑,高职艺术类学科建设担负着培养输出大批高素质技能型设计人才的艰巨任务,而思政教育则关乎“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教育的根本问题,这就要求高职学校必须以课程思政理念为统领,对课程体系进行梳理与重塑,在学科课程教学过程中,将价值导向与专业知识传授融合,明确课程思政教学目标,在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的过程中将价值引领贯穿于育人全过程,增强学科育人功能。文化遗产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汇集所在,将其作为教学资源融入到高职院校的教学、实践、服务等方面,不
9、仅是对教学内容、课程设置、专业实践、社会服务项目等的内涵丰富,更是地方高职院校凸显办学特色、服务地方社会文化经济发展的重要实现途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课程思政的重要内容,将文化遗产作为课程思政资源,传达中华优秀文化的思想精华,教育引导学生传承中华文脉,从而提高民族自豪感和建立文化自信,达到认同并表达中华优秀文化先进性的课程思政教育目标。2022 年 4 月 25 日习近平主席在考察中国人民大学时强调:“要以中国为关照、要以时代为关照,立足中国实际,解决中国问题,不断推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指出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方向。提炼文化遗产中所蕴含
10、的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思想精华,将其渗透至艺术专业学科建设的各方面,使文化遗产成为艺术学科人才培养的赋能之源,带动引领艺术学科建设与改革实践,是艺术学科建设的方向。文化遗产中所蕴含的丰富中国文化内涵,既是建立中国艺术设计语言的起点,也是区别于西式设计的根本所在。将文化遗产作为教育资源,将其中所蕴含的文化价值转化为育人价值,是铸就中国设计师“中国文化自觉”的价值观念。实现设计实践本土化,是中国文化精神绵延不断的价值追求,也是艺术学科建设的价值指向,二者在价值追求中保持着高度的一致性。将文化遗产作为课程思政资源,有利于推进艺术学科的建设,有利于建设异于西方设计的中国本土
11、设计语言,“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把跨越时空、超越国界、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三、文化遗产作为课程思政资源与艺术学科建设共向发展文化遗产的继承不仅仅是指对其生存层面的保护,保护与传承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始生态面貌及精神是一方面,顺应时代发展要求,将时代风貌融入文化遗产创作中,使其融于生活、服务生活,并在现代生活中不断地进行新陈代谢也同样意义重大。文化遗产是传统的印证,也是曾经与人们的生活紧密融合的物质与文化,融合于生活,服务于生活,是文化遗产曾经的价值体现。当其生存根基逐渐消失之时,仅仅将其束之高阁地隔离保护,只会让
12、其更加远离当今社会生活,其价值体现更加衰弱。有幸的是,随着国家倡导、民众兴起的保护文化遗产的意识的增强,为构建文化遗产生存的当代社会基础逐渐显现,当然,文化遗产与现代社会生活的连接点仍然是服务生活,否则这种生存基础仍将是薄弱的。将文化遗产的工具性价值与精神性价值充分发挥出来,才能真正活态继承与发展文化遗产资源。文化遗产作为课程思政教育的资源,正是基于文化遗产本身的实用价值。2020 年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正式印发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实施方案,强调高校思政课课程目标重在增强大学生的使命担当,最终落实到躬行实践中,鼓励大学生将个人理想与国家理想结合起来,将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
13、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高职艺术学科所倡导的正是专业的实践应用性,使专业知识学习能够在社会生活实践中真正起到融合作用,解决现实生活中的设计实践问题。将文化遗产融入78辽宁丝绸百科第 1 期(总 183 期)(下转第 44 页)(上接第 78 页)课程思政,要求文化遗产教育必须根据现实生活需要不断调试与整合,不仅为院校提供专业建设与探索的源源不断的资源,还要与现代艺术设计实践深度融合,成为服务现实、适应现代生活的活态有用的传统文化,这正是高职艺术学科建设发展的推动力量。文化遗产作为课程资源是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举措,文化遗产课程思政
14、资源与高职艺术学科建设是高度契合的,这正是将其引入到艺术学科教育中来的重要前提。文化遗产作为课程思政资源,既是专业设置的新起点,也是艺术学科专业发展与实际应用的引导力量。通过文化遗产课程思政的引入,形成中国特色的文化教育,将有效实现专业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同向同行,提升学生对优秀文化内涵的认同并发挥其在设计实践中的辐射应用,促进高职艺术学科建设的发展与改革,实现专业教育与文化传承的共向发展。基金项目:本文系苏州市高等职业教师教育创新团队资助项目“文创设计课程思政创新团队团队”的阶段性 成 果;江 苏 省 高 等 教 育 教 改 2021 重 点 课 题(2021JSJG186)阶段性成果。
15、参考文献1令家轩.中韩文化遗产的关联、分化及保护现状分析J.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21,(06):42.简感(p=0.038棉0.05)。3.2年龄对线上线下感知的影响为探究年龄对线上线下感性差异认知的影响,分别统计 26 岁以上和 26 岁以下人群各自线上线下感性认识评分的均值差异,各自人群中性别、专业性比例保持一致。其中,排除同类项后可知,26 以下人群在耐用感(p=0.026蚕丝、0.011聚酯0.05)、奢简感(p=0.002羊毛、0.005棉0.05)两个维度上较 26 岁以上人群感知差异大,26 岁以上人群在保暖感(p=0.014蚕丝、0.001聚酯0.05)上较 26 岁以下人群
16、感知差异大。综上所述,由于 26 岁以上人群较 26 岁以下人群的购买力更强,对面料的要求更高,可认为 26 岁以上人群较 26 岁以下人群对于线上线下的的感知更接近,更容易购买到满意的商品。3.3性别对线上线下感知的影响为探究性别对线上线下感性差异认知的影响,分别统计男女各自线上线下感性认识评分的差值,各自人群中专业性、年龄比例保持一致。其中,排除同类项后可知,男性在明艳感(p=0.014羊毛0.05)、透气感(0.012棉0.05)两个维度上较女性感知差异大,女性在光滑感(p=0.003棉0.05)、柔软感(p=0.005羊毛、0.012蚕丝、0.000聚酯0.05)、耐用感(p=0.033蚕丝、0.016聚酯0.05)三个维度上较男性感知差异大。综上所述,由于男性对服装的舒适度要求低于女性,对面料细节的把控度不如女性,可认为男性较女性线上线下感知差异更相近,更容易购买到合心意的商品。3.4专业性对线上线下感知的影响为探究专业性对线上线下感性差异认知的影响,分别统计纺织服装专业和非纺织服装专业人群各自线上线下感性认识评分的差值,各自人群中性别、年龄比例保持一致。其中,排除同类项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