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唯物史观视域下当代历史虚无...语叙事的批判策略及纠治之道_梁雪玉.pdf

上传人:哎呦****中 文档编号:2732406 上传时间:2023-10-13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1.1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唯物史观视域下当代历史虚无...语叙事的批判策略及纠治之道_梁雪玉.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唯物史观视域下当代历史虚无...语叙事的批判策略及纠治之道_梁雪玉.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唯物史观视域下当代历史虚无...语叙事的批判策略及纠治之道_梁雪玉.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23年第2期理论建设NO.2.2023哲学 文化唯物史观视域下当代历史虚无主义话语叙事的批判策略及纠治之道梁雪玉(安徽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安徽 合肥 230601)摘要:历史虚无主义话语试图以柔性化的手段对唯物史观的论证逻辑、阶级主体和研究方法发起挑战,然而唯物史观话语自创立起就直指这类虚无主义话语内在的等级偏见、抽象逻辑和扩张本性的弊病。为了使历史话语叙事适应新的历史背景和时代条件,文章以历史话语现实成因的揭橥、论证对象的纠偏和传播路径的阻断为讨论重点,在唯物史观视域下对现存的历史虚无主义话语进行批判和纠治。关键词:唯物史观;历史虚无主义;话语冲突;话语挑战;话语批判中图分类号:D09

2、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7-4767(2023)02-0106-07收稿日期:2022-11-11基金项目:教育部“一省一策思政课”集体行动项目(教社科厅函 2020 14号-12)作者简介:梁雪玉(1995),女,安徽蚌埠人,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与价值观。目前学界对于历史虚无主义的批判性分析,多是凭借唯物史观的分析方法,探讨历史虚无主义思想的生成路径,并剖析其内在的冲突和意识形态属性,或是结合唯物辩证法的相关原理和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现实背景,指明抵御和对抗历史虚无主义观念渗透的当代实践策略。然而,对历史虚无主义批判若仅仅局限于思想的内容,而忽视对于话语的生成

3、缘由、表达方式、传播路径、论证方法等方面的剖析,则无法合理准确地运用唯物史观这一“批判的武器”。鉴于此,本文首先阐明历史虚无主义造成的话语冲击,然后揭示历史虚无主义背后的话语陷阱,最后针对当代历史领域的话语现状,从话语的成因、对象、传播路径三个方面提出相应的纠治之道。一、当代历史虚无主义话语对唯物史观的现实冲击随着历史虚无主义话语的现代性嬗变,它对唯物史观的论证逻辑、阶级主体和研究方法形成新的冲击,如以历史偶然性抨击人类文明形态的必然性、以阶层话语消解人民的历史创造主体地位、以实证主义研究方法替代批判性的历史分析方法。深入剖析历DOI 10.19810/j.issn.1007-4767.202

4、3.02.013-106史虚无主义话语造成的现实冲击不仅能够帮助我们理解和把握其话语的内在逻辑和叙事手法,而且有助于我们进一步揭示话语叙事的阶级属性和潜在威胁。(一)以历史偶然性抨击人类文明形态演变的必然性历史偶然性成为当代虚无主义者“摆弄”公众舆论的话语工具,以其随机性、任意性、或然性与争议性,来不断制造话语议题的多发性热点,企图回避和对抗主流话语体系的规制。首先,历史“情节论”沉浸于野史中的趣闻轶事、戏说杂谈,以道听途说的方式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在泛娱乐化的时代,浏览量、点赞量、转发量逐渐成为衡量话语影响力的主要指标,而历史编纂、剪辑、排版的方法也受其诱导,以夺人眼球的技术、荒诞可笑的

5、情节、低俗媚世的内容试图妖魔化、戏谑化历史事实,引导受众陷入感官刺激、价值错乱、言语扭曲的境地。其次,历史“假设论”迷失于现代性状况,以当下立场评判与裁决历史选择和历史趋向。用事后观念去假设革命道路的不同选择、革命领袖的不同策略、革命思想的不同遵循,实际上是试图以错误的逻辑预设解构我国革命、建设与改革的真实的历史逻辑,以肆意捏造、无中生有的话语颠覆、抹杀主流意识形态的正当性与合理性。最后,历史“拆分论”架空话语叙事的历史语境,随意裁剪或拼贴历史情境和历史事件。通过任意拼贴与肢解历史事实,使历史话语叙事成为虚无时空背景下解构历史真相的工具。常见的手法有:嫁接个体行为与历史选择、勾连成长背景与行事

6、风格、杂糅话语实践与目标指向等。其后果是,浅表化的叙事方式往往驱使人们停留于言语表象,无意识地接受潜藏其中的错误观念及价值指引。(二)以阶层话语消解人民的历史创造主体地位阶层话语区别于阶级话语,历史虚无主义者利用二者的诸多表象差异试图证明历史话语的超阶级性。其一,阶层话语叙事不断加剧与阶级话语叙事的对立。在消费社会,身份符号的象征形式不再仅仅表明物质占有,还表现为消费品的选择、所有物的操弄、时尚品味的更新等。这些潜在的话语表征形式无不彰显着新形式的话语交锋,它们以阶层话语对抗阶级话语,以阶层共识抵制社会普遍性的话语认同,阶级话语原先的批判性、人民性、历史性被阶层话语神秘性、层级性、此在性所磨灭

7、。其二,阶层话语泛化了阶级话语的主体范围。在新的历史时期,阶级话语似已被阶层话语所取代,社会成员不再能简单地归为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两大对立阵营,众多新生的社会角色及其话语权利需要在新的价值体系中得到统筹和规约。然而,历史虚无主义者却利用话语主体的泛化趋势,融入某些偏激性的奇谈怪论贬低英雄人物的光辉业绩、歪曲军民的团结一心、漠视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上的累累硕果。其三,个体性的阶层话语模糊了集体性的价值原则。人的个体差异性因现代社会日益阶层化得到增强,但也使历史话语变得“去本体化”“去权威化”和“去宏大化”。在此背景下,历史虚无主义话语移形变相,以市场逻辑逢迎不同受众的口味,如以“低级红”的噱头消耗集

8、体同理心,以“高级黑”的戏谑磨损社会正能量,集体性的严肃价值立场在“闹剧”中被消解,价值底线在“笑料”中持续下移,崇敬之情在“亵渎”中逐渐消散。(三)以实证主义研究方法替代批判性的历史分析方法一方面,实证主义方法强调以话语材料解读历史事实。“于是,历史可知的整个领域唯物史观视域下当代历史虚无主义话语叙事的批判策略及纠治之道-107便被分割成无数细微的事实,每件事实都要单独予以考虑。”1历史虚无主义话语正是凭借这种所谓“科学”策略,试图以琐碎话语冲击史实的固有联系,同时,又以任意选择的话语片段炮制出历史的整体逻辑。历史上的政治事变总是错综复杂的,若无视主要矛盾的存在和历史事件的普遍性联系,而任由

9、个体主观意志随意摆置微观话语因子,这不仅会使话语受众陷入细枝末节的泥沼之中,而且可能误导他们以实用性态度去主观看待与评价历史。另一方面,实证主义方法拒绝基于历史事实预判社会发展趋向。在实证主义视域下,历史被看作是一系列彼此外在的事件的集合体,历史学家的任务是历史材料的收集与考证,而非弄清历史联系和历史发展趋势。历史虚无主义者以此为借口强调历史话语的“去政治性”与“去引导性”,并借此否认社会形态演变的基本规律。然而,解读历史话语的过程事实上同样是书写历史话语的过程,解读者的逻辑推演过程包含着价值选择的过程。人们以实践创造历史的规律虽然会遭到意识形态偏见的遮蔽或拒斥,却不会减少其话语本身的正确性和

10、合理性。二、以唯物史观话语建构策略揭示当代历史虚无主义的话语陷阱虽然历史虚无主义话语对唯物史观造成了一定的冲击,但不可否认的是,唯物史观的论证逻辑、价值取向、政治立场是当代历史话语叙事的根本指导原则,也是抵御历史虚无主义话语侵袭的重要理论武器和实践指南。应当从唯物史观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出发揭露历史虚无主义背后的话语弊病和话语偏见,继而为真实历史话语的延续和发展扫清障碍。(一)以唯物史观话语的实践根基与人本指向揭露历史虚无主义话语的等级偏见当代历史虚无主义话语隐蔽的精英主义、个人英雄主义的倾向,是对唯物史观实践根基和人本指向的诋毁与背离。唯物史观话语的实践根基表现为:其一,历史话语的社会性。正如

11、马克思所言:“不仅我的活动所需的材料甚至思想家用来进行活动的语言是作为社会的产品给予我的,而且我本身的存在就是社会的活动”2 188但历史虚无主义话语将社会性消融于个体性之中,以期抹掉话语的凝结力量和集体维度,从而动摇人的存在的社会性根基。其二,历史话语的实践性。词句之间的联系并不是概念的自我生成和逻辑的自行建构的结果,而是对社会存在持续变动的反映。历史虚无主义的空洞词句意在架空物质利益和经济关系,以观念景观重建现实联系。其结果是,话语主体沦为空谈者,话语叙事沦为陈词滥调和凿空立论的“庇护所”。至于唯物史观话语的人本指向则表现为:其一,历史话语的人本属性。在马克思的学术语境中,话语是确证“类本

12、质”力量的中介物,它为人的对象化实践活动增添了感性工具。然而,当前的历史虚无主义者仅仅将话语当作愚弄人、控制人的异化媒介,以惯性思维和娱乐化思维将扬虚避实的历史话语灌输进话语受众的头脑之中。其二,历史话语的人民属性。不管历史虚无主义者是否承认,社会历史始终植根于人民物质实践及其交往关系发展的进程。当代虚无主义话语强化个别英雄人物的主导地位,旨在贬低人民大众的创造力;它们突出西方精英教育的优越性,旨在将等级意识强加给人民群众。(二)以唯物史观话语的民族基因与文化传承批驳历史虚无主义话语的实践幻景历史虚无主义话语的虚假性体现在:以价值中立掩盖意识形态偏见,以科学论证遮蔽价值输出,以文化交流掩饰话语

13、霸权。而唯物史观视域下当代历史虚无主义话语叙事的批判策略及纠治之道-108与其对立的唯物史观话语则真正站在各民族差异性、多样性和融合性的立场上探究史料与史实,总结历史规律。首先,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历史方法引入话语体系。马克思认为,一般历史哲学是虚假的“万灵药”,它的超历史性质限制了它的实践指导性。基于此,话语应当与本国实践相结合,使其反映民族的语言特性、文化的知识底蕴、群众的表达习惯。而历史虚无主义者通过不断套用西方话语体系、理论体系、价值体系频繁植入、剪切我国历史话语叙事,企图重组话语权优势打击大众的道路、理论、制度与文化自信。其次,将历史必然性与主观选择性的统一融入话语叙事。历史必然性与

14、主观选择性二者的结合为各民族争取自身的民族解放奠定了理论基础。历史虚无主义话语正因忘却了二者的辩证关系,才使话语叙事缺乏深刻的历史根基和精神积淀,纯粹为了通俗而低俗化,为了趣味而失真化,为了蛊惑而空泛化。最后,将“知行统一”的思维纳入话语叙事。从马克思恩格斯对待黑格尔哲学的态度中,能够看到话语的生成不是一蹴而就的,批判性的历史思维给予它们以充分的开放性。“扬弃”的过程植根于实践上把握事物之间的本质联系,理论上将历史科学与唯物主义的基础相协调。历史虚无主义者却将话语的开放性与历史的连续性、话语的反思性与历史的实践性割裂开来,继而完全放弃了历史话语斧正与完善的可能。(三)以唯物史观话语的政治属性与

15、全球视野抨击历史虚无主义话语的狭隘视域唯物史观话语自创立之日起,就自觉地围绕在人的生存境况的周围,为国际无产阶级发声,为世界底层民众争取权利;而历史虚无主义话语则始终站在人民群众的对立面,利用全球化进程进一步扩张西方话语霸权。历史话语无法回避自身的政治定位。唯物史观话语的政治属性是“阶级性”“党性”“群众性”“人民性”,因为“唯物主义本身包含有所谓党性,要求在对事变做出任何估计时都必须直率而公开地站到一定社会集团的立场上”3。唯物史观话语的政治属性非但没有弱化历史话语的客观性与科学性,反而因其实践性冲破了历史虚无主义话语造成的政治“死胡同”。历史虚无主义者宣扬的“价值中立”“顺应潮流”,实则旨

16、在躲避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媒体的监督与管控,以便悄然引入西方资本主义的价值观。唯物史观话语的全球视野是世界历史、国际共产主义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观的有机结合。马克思创立的唯物史观话语虽起源于资本主义社会的政治经济状况,但它面向的始终是全球语境,因为他不仅深刻认识到资本的全球化扩张及其伴随的文化输出趋势,而且意识到“无产阶级只有在世界历史意义上才能存在,就像共产主义它的事业只有作为 世界历史性的 存在才有可能实现一样”2 539。正是因为唯物史观话语从未摒弃过内在的超越性和预见性维度,所以马克思才得以提出“自由人联合体”4的构想。然而,当代历史虚无主义者打着“破除崇高,融入生活”的口号,不但未能真正融入日常生活实践当中,却反而使历史话语庸俗化、恶俗化、媚俗化,也未能保留超越性语境下的批判性可能,使历史认知流于形式、落入窠臼。三、唯物史观视域下当代历史虚无主义话语的纠治策略当代历史话语认同危机既来源于差异性话语叙事的出现,也是物质基础的急剧转变、传播路径的迭代更新、解读标准的各执己见、话语对象的莫衷一是等社会境况造成的结果。由此,冲破虚无主义话语壁垒,生唯物史观视域下当代历史虚无主义话语叙事的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业资料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3 wnwk.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ICP备202405992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