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微生物菌剂对紫甘蓝的施用效果研究_陈海玲.pdf

上传人:哎呦****中 文档编号:2732415 上传时间:2023-10-13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2.2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微生物菌剂对紫甘蓝的施用效果研究_陈海玲.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微生物菌剂对紫甘蓝的施用效果研究_陈海玲.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微生物菌剂对紫甘蓝的施用效果研究_陈海玲.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23.2 试验研究EM(Effective microoganism)菌剂即有效微生物菌剂,在日本、美国、泰国、巴西等国已被广泛应用于农业、环保等领域,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应1。王其传等2及张志刚等3的研究表明,微生物菌剂能有效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质,平衡土壤微生态系统,促进作物生长。微生物菌剂中所含的大量活性有益菌群能有效改变作物根际微生物群落结构,增加根系细菌数量,有利于形成高肥的“细菌型”土壤4-5,同时,微生物菌群能调控作物生长,提高作物对水肥的吸收利用效率,抑制土壤中有害微生物的生长,菌剂中的微生物在土壤中繁殖代谢过程所分泌的大量胞外多糖能促进土壤团粒结构的形成,增强土壤肥力6

2、-8。近年微生物菌剂已在多种作物上施用,在番茄、小白菜、甜瓜等蔬菜上的施用已见报道9-12,而在紫甘蓝上的应用未见报道。紫甘蓝作为彩色蔬菜,因具有艳丽的色彩及较高的营养价值,已成为世界潮流蔬菜之一,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在我国除南方炎热的夏季、北方寒冷的冬季外,均能栽培种植。通过对紫甘蓝施用几种不同的微生物菌剂,进行施用菌剂对紫甘蓝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研究,以期为紫甘蓝高产绿色栽培提供借鉴意义。1材料与方法1.1供试材料供试紫甘蓝品种为紫甘85。供试菌剂分别为:地力旺复合微生物菌剂(山西临汾尧都区汾河氨基酸厂生产)、天意EM原露(江西天意生物技术开发有限公司生产)、农富康种植菌液(河南农富康生物科技

3、有限公司生产)。供试有机肥由宁夏伊品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总养分含量10%,有机质含量45%;复合肥由山东金沂蒙生态肥业有限公司生产,N+P2O5+K2O54%,3种养分等量。1.2试验地点概况试验于2021年9月至2022年4月在莆田市农业科学研究所试验田进行,土质为黏壤土,前作为苦瓜。定植前020 cm土层养分:有机质含量14.8 g/kg,全氮含量0.106%,全磷含量0.122%,碱解氮含量61.4 mg/kg,有效磷含量92.4 mg/kg,速效钾含量432 mg/kg,pH 7.5。1.3试验设计及方法试验共设5个处理。T1:常规施肥+地力旺复合微生物菌剂(简称地力旺);T2:

4、常规施肥+天意EM原露(简称天意);T3:常规施肥+农富康种植菌液(简称农富康);T4:常规施肥;T5:不施化肥和菌剂。试验微生物菌剂对紫甘蓝的施用效果研究陈海玲黄强颜墩炜陈芝黄枝郑国栋郭媛贞林秀霞(莆田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福建莆田351100)摘要:本试验研究3种微生物菌剂对紫甘蓝农艺及产量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T1处理、T2处理、T3处理的紫甘蓝产量均高于T4处理,增幅依次为17.1%、10.9%、9.0%;T1处理、T2处理、T3处理的紫甘蓝产量与T5处理相比,增幅依次为99.1%、88.4%、85.2%。可见,施用微生物菌剂可较好地改善土壤结构,促进紫甘蓝生长,提高产量。由于菌剂及人工成本

5、的增加,3种施用微生物菌剂处理的产投比均比T4处理低,产投比以T4处理最高,为6.46;其次为T1处理,为6.31;再次为T3处理,为5.91;T2处理最低,为4.32。关键词:微生物菌剂;紫甘蓝;施用效果;产量基金项目:福建省特色现代农业发展专项基金。作者简介:陈海玲(1974-),女,本科,副研究员,从事蔬菜育种及栽培技术研究。E-mail:通讯作者:郭媛贞(1968-),女,硕士,副研究员,从事蔬菜育种及栽培技术研究。E-mail:114-试验研究 2023.2图1不同处理的紫甘蓝株高、株幅、新叶展开数生长动态采用随机区组设计,3次重复,随机排列,小区面积20 m2,畦带沟1.1 m,株

6、距40.4 cm,双行错位定植。紫甘蓝2021年9月7日播种,10月11日移栽,移栽前每亩基施有机肥200 kg。常规施肥每亩施复合肥130 kg。紫甘蓝移栽后14 d施用菌剂,接下来每隔10 d施用1次,根据各微生物菌剂的性能特点及使用说明,菌剂处理内容及施用日期见表1。每小区田间定点10株,移栽后16 d、23 d、37 d、44 d、51 d、58 d追踪观察植株生长状况。叶球采收期,每小区随机取样10株进行植株农艺及产量性状测定。据叶球膨大紧实情况,分批适时采收,统计总产量。1.4数据分析试验数据采用Microsoft Office 2003和DPS统计软件进行处理分析,方差分析采用D

7、uncans新复极差法。表1微生物菌剂不同施用方式处理10月25日11月4日11月15日11月25日T190 mL菌剂500倍液灌施90 mL菌剂500倍液灌施-T230 mL菌剂1 000倍液灌施30 mL菌剂1 000倍液灌施30 mL菌剂800倍液喷施30 mL菌剂500倍液喷施T330 mL菌剂500倍液灌施30 mL菌剂500倍液灌施30 mL菌剂200倍液喷施30 mL菌剂200倍液喷施T4-T5-2结果与分析2.1不同处理对紫甘蓝生长的影响2.1.1株高生长动态由图1可知,紫甘蓝的株高生长呈慢快慢的上升趋势。移栽后1623 d,各处理的株高日增长量差距不大,此期间紫甘蓝处于苗期,

8、生长较缓慢,各处理株高增长量为2.22.9 cm。移栽后2330 d,各处理的株高生长速度最快,除T5处理外,其他处理的株高增长量均5 cm。移栽后3037 d,紫甘蓝由苗期进入莲座期,处于生长旺盛期,各处理的株高生长速度较快,增长量为8.410.0 cm。移栽后3758 d,紫甘蓝进入结球期,进行生殖生长,各处理株高的生长速度减缓,增长量为2.02.8 cm。整个生育进程T1处理的株高日增长量最大,表现为T1T2T3T4T5,可见施用微生物菌剂处理紫甘蓝的株高生长速度均比施用全量化肥的处理快,说明微生物菌剂对紫甘蓝株高生长有促进作用。2.1.2株幅生长动态紫甘蓝的株幅生长呈快慢的上升趋势。移

9、栽后1623 d,各处理的株幅日增长量差距不大,且株幅生长速度最快,呈快速上升趋势。移栽后2337 d,株幅日增长量保持较大的增长趋势。移栽后3758 d,株幅日增长量渐趋缓和。各处理移栽后1623 d的株幅日增长量以T1处理最大,每天增长2.7 cm;T5处理最低,每天增长2.4 cm。整个生育进程中各处理株幅日增长量表现为T1T2T3T4T5。移栽后1623 d、2337 d、3758 d,即苗115-2023.2 试验研究期、莲座期、结球期施用菌剂的处理与施用全量化肥的处理相比,株幅均有不同程度提高,T1处理的株幅日增长量分别提高6.8%、11.3%、7.3%,T2处理的株幅日增长量分别

10、提高2.3%、4.0%、1.2%,T3处理的株幅日增长量分别提高1.1%、2.0%、3.7%。由此可见,施用微生物菌剂处理的株幅日增长量均比施用全量化肥处理的大,说明微生物菌剂可促进紫甘蓝叶片的伸长,使田间群体植株株型变大。2.1.3新叶展开数生长动态紫甘蓝的新叶展开数呈快速上升渐慢下降趋势。移栽后1623 d,各处理的新叶展开数日增长量差距不大,且新叶展开数增长最大,呈现快速上升趋势。移栽后2337 d,各处理的新叶展开数稍降低。移栽后3758 d,各处理的新叶展开数渐趋缓和。T1处理、T2处理、T3处理、T4处理、T5处理移栽后1623 d的新叶展开数分别为3.3片、3.1片、3.0片、3

11、.0片、2.8片。整个生育进程各处理新叶展开数日增长量表现为T1T2T3T4T5,说明施用菌剂可促进紫甘蓝新叶生长,即可在营养生长期促进良好苗架结构的形成、在生殖生长期促进叶球的形成,以达到较高的产量水平。2.2不同处理对紫甘蓝农艺性状的影响不同处理紫甘蓝的农艺性状表现见表2。施用菌剂处理的株型及外叶性状值均较大,T1处理的株型最大,其株高、外叶长、叶脉长均较大,分别为27.3 cm、40.6 cm、21.3 cm,显著高于其他处理;T1处理的外叶宽为35.4 cm,与T2处理、T3处理相比差异不显著,与T4、T5处理相比差异显著。T2处理、T3处理的各农艺性状差异不显著,T2处理与T4处理、

12、T5处理相比,株高分别大1.0 cm、2.0 cm,外叶长分别大0.6 cm、3.0 cm,外叶宽分别大0.7 cm、2.2 cm,叶脉长分别大0.1 cm、2.2 cm;T3处理与T4处理、T5处理相比,株高分别大1.0 cm、2.0 cm,外叶长分别大0.5 cm、2.9 cm,外叶宽分别大0.3 cm、1.8 cm,叶脉长分别大0、2.1 cm。各处理的株幅、茎粗、叶柄宽、叶柄厚除T5处理外,其他处理差异不显著,说明施用菌剂与施用全量化肥相比,对紫甘蓝的株幅、茎粗、叶柄宽、叶柄厚影响不大。2.3不同处理对紫甘蓝产量性状的影响不同处理紫甘蓝的产量性状表现见表3。施用菌剂处理的产量明显较高,

13、T1处理、T2处理、T3处理的叶球纵径分别比T4处理大1.0 cm、0.4 cm、0.1 cm,分别比T5处理大2.6 cm、2.0 cm、1.7 cm;叶球横径分别比T4处理大0.9 cm、0.2 cm、0.5 cm,分别比T5处理大2.3 cm、1.6 cm、1.9 cm。单球重、单株重均以T1处理最大,分别为1.381 kg、2.573 kg,净菜率叶球净重/(叶球净重+外叶质量+外球外短缩茎质量)100则以T2处理最大,为53.9%。施用菌剂的处理均能较大幅度地提高产量,T1处理、T2处理、T3处理的注:同列不同小写字母表示各处理间在0.05水平上差异显著。下同。表2不同处理紫甘蓝农艺

14、性状处理株高(cm)株幅(cm)茎粗(cm)外叶长(cm)外叶宽(cm)叶柄宽(cm)叶柄厚(cm)叶脉长(cm)T127.30.26a67.71.01a4.150.20a40.60.46a35.40.49a3.850.47ab1.670.30a21.30.44aT226.10.30bc66.80.63a4.080.38a37.90.57b34.30.43ab3.930.64a1.600.39ab19.50.35bT326.20.36b66.40.55a4.160.46a37.80.52b33.90.48ab3.970.69a1.600.24ab19.40.33bT425.10.41cd65.

15、80.53a4.130.49a37.30.56b33.60.58b3.890.49ab1.600.36ab19.40.32bT524.10.43d61.50.92b3.880.39b34.90.76c32.10.58c3.720.65b1.530.35b17.30.42c表3不同处理紫甘蓝给产量性状处理叶球纵径(cm)叶球横径(cm)单球重(kg)单株重(kg)净菜率(%)亩产量(kg)T115.60.16a14.30.14a1.3810.33a2.5730.52a53.60.57a4 300.256.64aT215.00.20b13.60.20b1.2790.43ab2.3670.69b53

16、.91.70a4 069.989.41bT314.80.19b13.90.18ab1.2640.45b2.4080.68ab52.40.92a4 000.289.81bT414.60.16b13.40.15b1.2010.36b2.3400.64b51.40.88a3 671.364.21cT513.00.13c12.00.24c0.6830.20c1.7840.58c38.13.14b2 160.149.89d116-试验研究 2023.2产量比T4处理分别增产17.1%、10.9%、9.0%,比T5处理分别增产99.1%、88.4%、85.2%。2.4不同处理对紫甘蓝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不同处理紫甘蓝的产量及经济效益分析见表4。T1处理亩产值最高,为8 600.4元,T5处理最低,为4 320.2元。肥料、菌剂、人工三者投入总成本以T2处理最高,为884元/亩。与T5处理相比,T1处理、T2处理、T3处 理、T4处 理 每 亩 分 别 增 收4 280.2元、表4不同处理产量及经济效益分析处理亩产量(kg)与T4比亩增产(kg)与T5比亩增产(kg)产值(元/亩)投入成本(元/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业资料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3 wnwk.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ICP备202405992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