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书书书第 39 卷第 1 期2 0 2 3 年1 月自 然 辩 证 法 研 究Studies in Dialectics of NatureVol 39,No 1Jan,2023 当代科学技术与哲学前沿重大问题研究(一):西方博物学文化与公众生态意识关系研究【主持人语】博物、博物志、博物者古已有之。世界任何之地任何族群都有自己的博物之学,考古学家米森(SMithen)甚至有“博物智能(natural history intelligence)”的概括。传统社会中博物之学以独特的方式缓慢演化着,只是到了最近才因不够深刻、不够有力量、效率不高而式微。变焦看世界,博物之学或许仍当传习。在调整“人与自
2、然关系”、进行生态文明建设之际,古老的博物之学又成为人文学术关注的对象,这种研究要回答的基本问题包括博物与自然科学的关系、博物学发展脉络、博物致知的优缺点、从博物角度审视传统文化(包括艺术史)能有哪些新发现、博物活动对于“天人系统之可持续生存”有怎样的意义等;这些话题涉及前现代、现代和后现代,涉及众多学科的交叉,复杂而有趣,当下的研究刚刚展开,问题远多于结论,还需要更多学人关注,参与研究和争鸣。本组专题文章来自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西方博物学文化与公众生态意识关系研究”(13ZD067)研究成果。三篇文章从文明演化与“平行论”定位、博物学在基础教育中的地位、传统清宫绘画中的博物因素等侧面,
3、展示了课题研究几个不同向度的探索,更多案例考察和系统成果可参看课题组已出版的 西方博物学文化 一书。(刘华杰)文章编号:1000 8934(2023)1 0003 08文明大尺度演化中的博物之学刘华杰(北京大学 哲学系,北京 100871)收稿日期:2022 11 12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西方博物学文化与公众生态意识关系研究”(13ZD067);“自然辩证法中国化及其当代创新研究”(20ZD043)。作者简介:刘华杰(1966),吉林通化人,哲学博士,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科学哲学、博物学文化、科学社会学。摘要:在科技高度发达的今日,看到并欣赏古老的博物之学,需要有“变
4、焦思维”。研究博物学有多种进路,其中科学史和博物学文化进路与“自然辩证法”关系密切。重启博物学,将为“人与自然关系”之讨论和实践注入新活力,是对惟科学主义的有效反思,意义甚至可与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相比。博物学与自然科学之间的关系定位,是众多难题中最重要的一个,“平行论”着眼于人类文明的大尺度演化和天人系统的生态平衡。关键词:博物学;平行论;文明演化;生态平衡中图分类号:N031文献标识码:A在近一百多年的快速现代化过程中逐渐被边缘化的“博物之学”,最近重新引发多领域学者的关注。在高科技、数字化、人工智能、基因编辑的时代,重提肤浅、老旧的博物之学,显得怪异,需要做许多铺垫。即便做些铺垫,囿于“科学
5、主义缺省配置”有人依然理解不了,这涉及判断力、价值观或品味。“博物学是我个人非常看重的一种知识形态,一种生存方式。只有放在较大的时空尺度中,放在文明形态的视野中考虑,才能看清它肤浅却高贵的真身。”1 受刘孝廷教授的邀请,这里坦率陈述我们对博物之学的一点理解,会直接述及一般学术论文中不宜展示的背后动机、思路。如果说我们做的工作有点特别,主要体现在有意识采用“变焦思维(varifocal thinking)”,既看到当下的急切需求,也从大尺度关注了文明的延续。价值观要有重大调整,要有意淡化小尺度的“起伏”,对打着理性招牌实则不够理性的“现代性奋斗”持更多的批评态度;当下诸多学科未加反思地加强此番奋
6、斗,美其名曰通过3DOI:10.19484/ki.1000-8934.2023.01.004自然辩证法研究第 39 卷第 1 期竞争取得“进步”,对此需要反思。目前学术研究和实践涉及博物学,大致包括如下领域:(1)环境史研究。(2)与波兰尼默会知识和个人致知、胡塞尔现象学“科学危机”有关的科学哲学与认识论。(3)科学文化、科学史与科技编史学。(4)生态文明、环境哲学、环境美学和可持续发展研究。(5)自然教育理论与实践。(6)自然文学研究。(7)物质文化、文化史和生活史研究。(8)人类学与科学实践哲学中地方性知识研究。(9)民族学与边疆史等研究。(10)“人与自然关系”研究和自然哲学研究。(11
7、)公众理解科学与科学传播研究。(12)艺术史、视觉文化、图像史学研究。我个人只“遭遇”了其中一小部分,开始时纯粹基于个人的兴趣爱好。直白点说是“喜欢玩”,在大自然中玩,这一点要特别感谢我的父亲。博士毕业后,才将博物之玩与科学哲学、科学史、植物学史、博物学文化的学术研究结合,过程中刘兵、吴国盛、黄世杰先生对我的提示起了关键作用,也得到许智宏、叶朗、王文采、江晓原、刘孝廷、吴彤的鼓励。相结合的第二阶段涉及科学编史学、可持续生存和文明批判,这一过程中法兰克福学派、胡塞尔、利奥波德、田松、贾雷德戴蒙德、E O 威尔逊对我的影响较大。一、发现与建构“博物”这个词做学术既要向前看,也要向后看。发现或者选择
8、“博物”(bowu,约等于 natural history)这一词组大致上是“向后看”,十分重视历史传承。反思现代性,找到了“博物”。这不同于“向前看”、赶时尚的学术追求。但前与后是牵连的,翻检历史是为了筹划未来。哲学、历史研究需要在不同尺度(scales)上反复使用“变焦思维”,提出在微观和宏观、短期和长远均有一定解释力和预言力的核心概念。寻找“博物”这个核心概念大约用了十几年,始于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在大学任教不久。正式确认它就是自己要找的概念,并相信它有足够的“厚度”可以支撑起对诸多问题的阐发,要到 2005 年左右了。期间也尝试更换其它概念,但都不理想。第一步是带着时代的问题广泛阅读、
9、思考,在“主流学术”之外寻找突破。第二步是找到古老的“博物”之学并试图复活它,做出新的阐发。为何舍近求远,不求助于时髦概念?这与信念有关:老者,久也。博物看似低级(从学院派哲学的角度看),积累却很多,这样的概念才接地气,才可让各领域各层次的普通人操练起来。现代高科技已经专业化和异化,早已远离公众,被权力和资本裹胁、绑架。接下来,不断检验“博物”这个概念的解释力。一个“老掉牙的”的概念能够承担起巨大的历史、文化使命吗?实际上是古为今用,既是发现也是发明(这一点深受 SSK 的启发),整体而言相当于“复活”一个旧概念。有人问,博物真的如你所述?以建构论的观念看,这种提问意思不大。实际上,谁都没把握
10、确认完全“符合”,可观察可检验的是解释之融贯性、学术同行及社会大众的接受度。经过十多年的检验,“博物”概念真的有活力,在相当长时间内会保持活度。这不全是某些人的功劳,任何个体和组织都没有这个本事,重要的是“借势”,对当下全球和社会发展问题做出清晰的识别和判断,对未来展示有吸引力的憧憬,把愿景描述出来,同时要恰当地引导舆论。二、重返大地:不忘一阶实践有人说博物是“过去之学”,是过去时过去式。如果仅是这样,它根本没有吸引力,不会让我们着迷、寄以厚望。博物无疑有当下和未来。今日复兴博物之学有可能改变未来世界之走向,田松说它是“人类拯救灵魂的一条小路”。2 凡是关注现实、在乎实践的学术努力,就不可避免
11、地包括理论论说和现实实作两个部分。博物之学亦可简单分一阶博物和二阶博物。对于自然辩证法研究 的读者而言,好像只有后者才算合法的学问(暂不管重要性如何),我在哲学系带的研究生也只有做后者才有可能拿到学位,它们涉及博物活动之历史、认知、文化、政治学等。以实践为导向的一阶博物对于哲学、社会学、历史学探究来说可有可无,反正不是主要的,一些人还以缺乏这方面的经验和能力而得意,毕竟与文本、史料、文物对话才算这些学人的真本事,与大自然直接互动是浪费时间,是学术不入流的表现。但是,一阶与二阶实质性地关联着,这既是一般学术的普遍要求(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也有博物之学特殊性的要求,即在科技如此发达之今日,涉及大自
12、然的探究即使是二阶讨论也必须辅之以一阶验证。一项学术规划,要考虑与科学的相容4文明大尺度演化中的博物之学性(科学世界一致性)也要处理与日常经验的相容性(生活世界一致性)。在全世界范围,单纯做一阶和单纯做二阶的人都非常多。我个人一阶和二阶都做一点点,一是不肯放弃兴趣二是想取得平衡。相比于二阶工作,一阶工作极其“浪费时间”,有多少时间都不够用,但收获也是巨大的。博物人生第一章主要谈二阶,最后一章与一阶有关。天涯芳草 檀岛花事 青山草木 勐海植物记 基本上是一阶作品。3 6 这些一阶作品销量不错,获得诸多奖项。中国国际广播电台 2015 年 9 月 9 日以英文报导了檀岛花事,2015 年 7 月
13、20 日中央电视台制作了专题节目。我本人不认为它们是科普作品,希望它们比科普长寿,比如 50 年后仍有读者阅读,它们有可能成为环境史研究者的资料。它们是在二阶关怀之下书写的一阶作品,细读的话从中也能发现少量二阶的内容,这符合我一再指出的“分形”结构。于个人而言,休闲是一项重要考虑,也特别想通过一阶书写过程检验自己提出的倡议是否行得通。此过程中,接触一些一线的科学家、植物研究者,也在自然科学期刊发表文章,甚至就具体 的 植 物 分 类、生 态 问 题 直 接 与 科 学 家 争论。7 9 检验的结果是,复兴博物之学的道路行得通,公民博物学大有前途,普通人有权利也有能力博物地生存(living a
14、s a naturalist)。一阶和二阶结合,相得益彰。没有二阶浸润和指导,一阶走不远;没有一阶锚定和支撑,二阶处于飘浮状态。二者划分本来只是为了述说方便、便于行为者圈定自己的领地,历史上许多博物学家两者都做。分类学家既与大自然、标本打交道也与文献、理论打交道,大到林奈小到某个发表新种的年轻学者都不得不如此。达尔文、迈尔、利奥波德、古尔德、劳伦兹、E O 威尔逊的作品一阶与二阶内容都包含。博物学家所做的一阶工作让一些“角落”成为历史名胜,具有丰富的自然与文化内涵,如塞耳彭/怀特、三里口/米特福德、加拉帕戈斯/达尔文、马来群岛/华莱士、瓦尔登湖/梭罗、约塞米蒂/缪尔、沙郡/利奥波德、汀客溪/狄
15、勒德、丽江/洛克。当下的中国文化人,可以扎根现实,在地书写记录历史并影响社会的优秀作品。推动创办的“博物学文化论坛”(首届在北京大学举行,到 2019 年已经举办 4届)一开始就希望一阶与二阶工作者汇聚一堂,互通有无,彼此借鉴,共议博物学文化大事。此论坛有学术严肃性,也不失嘉年华的喜庆和欢乐。对于中国自然辩证法界而言,关注现实、为改革开放呐喊、谋画中国社会未来发展是近四十多年来的一个重要学术传统,此时重启博物学也是不想丢弃这个传统。仅满足于发表二阶论文和专著是不够的,理论、思想必须付诸实践检验,学者必须介入现实社会。两者有互惠的方面,也有竞争和矛盾,需要平衡。中国自然辩证法界从延安时期、建国初
16、期开始,特别是在改革开放研究会成立后,十分重视参与社会生产、文化建设,“人与自然关系”始终是重要议题,“自然观”的教学与研究曾有相当的地位,但是后来情况起了变化。学者理论水平、研究专业化程度提高了(与学习西方有一定关系),仅剩个别人的学术还“保持与大地、与生产生活的联络”,相当多学人习惯于空口论道、纸上谈兵。2005 年“敬畏自然”大争论时 10,衰相已显露,二阶学者无力或不愿意参与直接论战,导致本可以影响中国社会变革、生态文明建设的颇有价值的学术思想被决策者忽略,新观念延迟15 年之久。自然辩证法研究会下成立博物学文化专业委员会时,也遇到一些反对声音,刘兵、刘孝廷站出来解释,认为它是本学会中少有的可以直接影响公众、直接联络大地的一个新领域,批准其成立有利于二阶学术研究是一个方面,团结并引导一阶实践者,直接介入现实是另一个方面。“博物学文化专委会”试图沟通一阶与二阶,不只顾及一个层面。相应地,中国博物学评论 也克服困难,坚持一阶与二阶同时出现,希望拓展视野、取长补短,避免办成供小圈子人发论文、自娱自乐的阵地。重回大地、自由访问大自然的重要性,可用马丁路德宗教改革作类比,强调它为一项特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