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创 新 实 践INDUSTRIAL INNOVATION 产业创新研究37基金项目:1.2020 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技术治理视角下西南民族地区乡村治理体系重构”(项目编号:20XMZ048);2.2021 年贵州省教育厅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技术治理视角下贵州乡村治理体系重构:以贵州省余庆县、福泉市、盘州市试点为个案”。作者简介:1.邱嫒雯,女,贵州遵义人,贵州民族大学民族地区行政管理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民族地区公共政策;2.卫松,男,贵州遵义人,贵州民族大学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贵州民族大学社会学院副院长,研究方向:社会政策、社会保障理论与政策。我国乡村产业融合的经验、痛点及
2、路径研究邱嫒雯 卫 松(贵州民族大学,贵州 贵阳 550000)摘要:乡村产业融合是产业兴旺的重要途径,是促进农民走向共同富裕的关键一招。本文梳理了我国近十年乡村产业融合的经验,总结我国乡村产业融合进程中的主要痛点,并结合国内外乡村产业融合的经验,试探性提出我国乡村产业融合发展的未来路径,以期为乡村振兴添砖加瓦。关键词:产业融合;可视化;乡村振兴农业农村现代化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组成,乡村产业兴旺关系着乡村如何走向共同富裕。2020 年农业农村部印发的全国乡村产业发展规划(20202025 年)中指出: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路径是大力发展乡村产业,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基础1。可见乡村产业的
3、融合发展是农村发展和农民增收的关键举措,是弥合城乡发展差距的重要路径。一、近十年我国乡村产业融合的经验近十年来,我国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乡村产业革命等宏观政策的推动下我国乡村产业融合发展取得了巨大成绩,为我国取得脱贫攻坚的伟大胜利奠定的坚实的物质基础。肖卫东将产业模式总结为农业内部产业交叉融合模式、农业产业链延伸融合模式2,孟玉静3和朱信凯4将其分为先进要素渗透融合模式和功能拓展融合模式,姜长云总结出服务引融合模式5。总结发现:中国广大农村的具体实践也是围绕着这些模式进行开展。第一,农业内部交叉融合模式主要是涉农主体利用农业的优势资源,实现内部农林牧副渔业之间的重新整合,例
4、如种养结合、生态养殖循环等,打造循环农业旨在促进农业资源的高效利用6。张俊峰等通过研究北京山区循环农业模式,保障生态屏障不被破坏的同时利用独特的自然条件种植有机蔬菜、名优花卉和有机林果,发展集约型绿色产业7。另外,发展循环农业的代表性地区还有浙江省的生态循环发展模式,崔艺认为养殖粪污循环处理和秸秆综合利用可以实现农业资源的高效利用8。湖南宁乡采用“水稻+生态”的种植模式,将鱼虾等与水稻混合种养,建设葡萄、柑橘观光采摘园也是该模式典型。第二,农业产业链延伸融合模式主要以农业为载体,向产业链的中上游延伸,例如农产业深加工、体验农业等模式,强调产业链的全套服务。汤洪俊认为这与农业功能拓展融合模式相似
5、,拓宽农业功能,增加生态、社会等功能,使得农业与工业、旅游业等融合起来,主要是社会教育、观光采摘、休闲度假等形式展现农业的多能性9。这种模式在全国范围内都在积极开展,贵州利用自身的天然条件和特有的民族风情发展旅游业,黔西南州晴隆县的阿妹戚托小镇及鸡场镇的脐橙采摘融合为特有的精品路线。江苏淮安推进传统农业与旅游、教育、文化、健康养生等产业深度结合,完善“公用品牌+产品品牌”建设体系,公用品牌“淮味千年”与“洪泽螃蟹”“淮安大米”“盱眙龙虾”等多个品牌组成“联合舰队”,促进产业融合提质增效。第三,先进要素渗透融合模式主要以信息技术为支撑,将生物技术、航天信息、互联网技术等有机渗透进农业发展,形成智
6、慧农业、生物农业和“互联网+”的新业态10。王颜齐等通过在黑龙江省 6 个贫困县进行调研,分析其产业创 新 实 践产业创新研究 2023.1 第2 期38发展的困境提出实现产业融合要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业,积极利用“互联网+”的电商平台,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实现三产融合。河南西平融入“一带一路”,利用智能制造承接产业转移,推动服装产业链建设,服装新城吸引了巴拉巴拉、海澜之家、优衣库孟舒雅、领秀、安踏等国内外品牌入驻,实现了产业融合的精细化管理。以上三种模式为各地实践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价值。二、我国当下乡村产业融合中的痛点(一)农民主体参与程度不高汤洪俊等认为,农村产业融合主要还受到“人钱地”的限制,面
7、临着新型经营主体发育缓慢、行业发展水平低的约束问题11。大量农村产业融合的主体主要集中在龙头企业、合作社等经营主体,农民参与率较低,很难实现农业资源高度整合、要素精准聚集。一是农民参与广度范围狭小,仅有少数职业型农民能够参与到农村一、二、三产业的发展中。程玲燕认为,农村产业融合中的协调机制不健全使得处于弱势地位的农民很难与新型经营主体等新生力量共同协作产业融合12。二是农民自身参与能力低很难跻身产业链中上游创造更高价值,参与产业深度较弱。孙广武分析了“互联网+”在现代化农业中必要性,建议促进农业经营的规模化、智慧化与信息化,以确保农户能及时了解农技、涉农政策与信息,指导农户参与农业的各个精深环
8、节,如加工储存、流通销售、产品研发等13。但是当下农户由于知识水平的参差差异及对于新兴技术的接受程度不一,农户很难涉及产业融合的技术型岗位,致使农民面临被边缘化的风险。(二)利益联结机制不健全夏荣静表明,新型经营组织、技术对于农业的渗透力以及利益联结机制都是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影响因素14。朱信凯等认为产业融合面临的桎梏就是农民增收的利益机制不健全,还应打造一个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共同体4。城乡之间劳动力流动速度之快,农村劳动力严重流失,当地农户参与能力不足。胡高强通过对产业富民的理论构建,认为农民去组织化的趋势明显,农民对基层组织信任缺失,无力承接社会资本导致利益联结机制很难建立健全15。然而外
9、来企业带动力不足,部分领军企业凭借资金优势与政府的政策倾斜垄断市场,未能将农民、合作社吸纳进利益联结共同体中。陈慈构建差别化的产业融合利益联结机制,总结出要素融合领域、产业融合领域和服务融合领域的联结机制,在产品融合领域的企农关系较弱,企业与农户之间的经营规模与信息不对称等因素使得农户处于弱势,合同对于双方约束力不够16,很难形成利益共同体。(三)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能力仍薄弱农村的发展相较于城市还比较落后,囿于历史上持续已久的农村支持城市发展格局,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在近年脱贫攻坚的大力支持下获得巨大发展,但是相对于城镇而言仍较落后、公共服务总体能力也偏低,这些都阻碍了农村产业化发展。一是姜天龙
10、认为信息化建设的落后,电商平台的普及远低于城市,城乡发展的不平衡格局阻碍了城乡之间的要素流动17。魏后凯等也认为乡村通信和交通的不便捷增加了乡村产业发展的风险,影响产销平衡18,然而当下农村的发展局限还体现在道路、卫生、网络通信等水平落后。二是国晓杰认为民俗文化等要素开发不足19,主要还在于公共服务能力不足,使得农业功能很难拓展,延伸至文化旅游层面,发展农旅行业、采摘农业、体验农业落后。三、乡村产业融合的未来之路(一)大力培育新型经营主体产业融合中主体的参与能力是产业兴旺关键基础,领军企业、合作社、职业农民、种植大户是产业融合的主干力量,因此要大力培育大量富有创新能力的新型经营主体。第一,要加
11、强对农户的专业技能培训,对种植技术、市场经营、专业技术等方面免费开展培训,李小静认为在农村建设农村职业教育与农业大学20。许贵舫提出应该建立用才、育才、惜才的长效机制,在教育、医疗、文化服务和社会保障方面提供支持,构建新型职业农民队伍21。第二,引导工商企业和社会资本创新合作模式,给予政策支持。第三,增加经营主体的创新合作意识,使一、二、三产业主体合作创新资源,建立集群化经营模式。同时崔凯等认为应保障农林方面的智库供应,积极引进高校相关专业学生、专家学者为其服务22。同时还要保障农民创新的平台建设,发挥国家支农惠农政策的能动作用,完善农民人才培养法律制度13。(二)优化利益联结机制第一,深化产
12、业融合利益联结机制,建立股份合作制,对于农村集体经济分股到户,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紧密合作。建立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强化各主体之间的契约精神,完善利润返还和分工到户,避免经济利益流向社会精英、工商资本。第二,建立科学的利益分配机制,保障合理的分配利润,缩小农户差距,朱进芳认为应当避免利益分配极化,谨防小农利益被侵犯23。叶庆亮认为探索利益联结机制也要构建科学合理的收益分配机制,加强风险防范管理,并且应该明确农户的产权股份,明确责任归属,保障农户的涉农经济利益24。第三,加强多元主体之间的互惠合作,建立差异化联结机制。姜长云认为应鼓励各类经营主体、服务主体参与产业融合,加强信任24。董梦寒通
13、过对江苏农村的利益联结机制研究,认为处理好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关系,政府要规范企业与农户之间的权利义务,创新利益分配机制,例如“保底分红+按股分红”与二次返利等25,并且农民要积极转变自身观念,促使他们积极接受现代农业利益联结,加强自身的主体地位。创 新 实 践INDUSTRIAL INNOVATION 产业创新研究39(三)提升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黄祖辉认为,可以将农村公共建设成品转化为旅游精品,村容风貌、环境设施、生态宜居是发展农旅结合的前提,应该整合农村资源,加强环境管理,为产业融合发展创造良好条件26。破除农村产业融合基础建设掣肘需要从多方面入手。第一,政府加大财政投入和政策倾斜,扩
14、大对农村基础设施的财政覆盖,丰富公共服务类型。引入社会资本共同创造发展条件,提供水电气、交通通信、物流仓储等基础设施的高质量保障。第二,因地制宜,根据客观发展增加公共服务,经济发展是基础,因此首先加大对产业发展和经济建设相关的基础建设,再逐步增加与乡村治理的服务建设。第三,农村基础设施的维护机制是保障产业融合发展可持续运转的必要条件。应建立维修养护机制,确定养护主体,定期对相关设施进行检修,做到基础设施的“检验一体化”16。同时,在大数据、云计算的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农村产业融合的长足发展需要信息技术的支撑。余欣荣认为农村应该完善互联网基础建设、技术配备,促使信息技术应用到产业融合从生产加工到销
15、售过程的每一环27,尤其是要将“大数据”“云计算”“生物技术”等先进的智能技术推进农村,实现技术的有机渗漏。第一,产业融合集约化发展中加大科技投入,利用生物技术培育良种,实行科技管理动态监测,研发无毒绿色农肥,使用机械化农具,利用科技创新实现精准化管理。第二,政府积极吸收资源开展农业技术创新交流,为各发农业主体提供技术交流平台,农协会进行技术应用推广宣传。第三,利用地缘优势加强与周边科技平台之间的合作,对外引进相关专业复合型人才,对内积极培育农林科技人才,保障科技创新的人力资源供给。参考文献:1 覃诚,方向明,陈典.中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研究现状与展望基于 CiteSpace 文献计量分析 J.
16、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21,26(10):198-208.2 肖卫东,杜志雄.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内涵要解、发展现状与未来思路 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19(06):120-129.3 孟玉静.我国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构建路径研究基于产业分工与融合的视角 D.成都:西南财经大学,2014.4 朱信凯,徐星美.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04):9-12+145.5 姜长云.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路径和着力点 J.中州学刊,2016(05):43-49.6 李治,王东阳.交易成本视角下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问题研究 J.中州学刊,2017(09):54-59.7 张俊峰,杨红,李虎,陈晨,王秀东,闫琰,魏宏娜.北京山区循环农业发展模式与展望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7,38(11):109-116.8 崔艺凡,尹昌斌,王飞,李想.浙江省生态循环农业发展实践与启示 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6,37(07):101-107.9 汤洪俊,朱宗友.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若干思考 J.宏观经济管理,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