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文邵昕郝国江 摘要:伴随中国文博事业的发展,文博机构古陶瓷修复从业人员及其培养也发生了很大变化衣文以中 国文博机构发展下的古陶瓷修复从业人员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研究、数据分析、图表展示等方法,对其历史渊源、培养历程、现状调研和应对策略四个方面展开研究通过梭理其发展咏络,从教育水平、培养方式、規模结构和专业技能等层面分析不同社会清境下文博机构的古陶瓷修复从业人员的呈现状态,以期能结合当前现状,对未来的古陶瓷修复从业人才培养和选择做出规划。关键词:古陶瓷;文物修 复;文博人才培养一古陶瓷修复行业的起源与修复人员的基本情况中国的古陶瓷修复技艺历史悠久,从陶瓷的生产 使用并成为商品开始流通,就有了修复
2、破损陶瓷的需求。清代景德镇陶录?陶说杂编(上)中就详细记载了景德镇陶工的粘碗盏法,尤其到了世纪三四十年代,由于古玩行业的兴盛,为了谋取暴利,古董商们开始 找人修复一些破碎的文物,逐渐形 成了文 物修复行业,古陶瓷修复行业也是在此时形成的。随着化学工业的兴起,一些受聘于古董商人的修复艺人们,开始使用化学材料修复瓷器,当时的上海地区,就活跃着一批身怀绝技的修复高手气二年后文博机构古陶瓷修复从业人员的培养历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古陶瓷修复行业逐渐从为古董商牟利,转变为博物馆等 文化 事业服务。年底,国家文物局成立,当时中 国仅有 博物馆家改革开放后,中国的文博事业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年时全国共有博
3、物馆家。年底全国共有博物馆家。中国的博物 馆以平均每两天增加一家的速度在增长。随 着机构数量的不断增加,古陶瓷 修复从业人员也随之不断发生变化。世纪?年代的初始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饶鸿发、胡渐宜等陶瓷修 复技师 先后到上海博物馆从事古陶瓷修复工作,由社会从业人员走向体制内。年上海博物馆设立文物修复工场。这一时期修复 技艺的传承主要依 靠“师傅带徒弟”。这种“师承制”的传承模式,是该阶段博物馆古陶瓷修复师的主要培养 模式,其 优 点是一对一,点对点,经过长期的理论和实践结合的培训,古陶瓷修 复人员能较好地掌握修复技艺,但同时也存在局 限性及培养周期较长的缺点。由于每位修复技师个性化的因素,
4、所以缺乏科学的修 复评判标准。世纪年代的发展期 年,文物修复专业委员会在中国农业博物馆成立。年,应国家文物局邀 请,蒋 道 银 先生先后在扬州和云南做了为期个月的古陶瓷文物修复培训。此后,古陶瓷修复行业改 变了单一的师傅带徒弟模式,转变为专业技能培训“师承制”的模式。专业技 能培训 的优点 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且有统一的标准与明确的目的,能针对性地解决一些具体问题,并有相关的培训技能认证。但由于培训周期短,学员很难深入学习,学习的技能类 型比较单一,很 难触类旁通。文博机构古陶瓷修复从业人员状况研究作者单位:邵昕,景德镇中 国陶瓷博物馆;郝国江,景德镇市考古研究所 专题 文物天地世纪以来的成熟
5、期 年之后,许多院校都增设了文物保护 等相关 专业,致力于培养文物保护与修复人才。年,文物保护与修复专业首次被设为教育部目录外普通高 等学校本科专业。根据龚德才教 授的统计,截至年全国有余所高校开设了文物 修复等相关专业,属于理科体系、艺术体系及 全科体系,没有细致的分 类古陶瓷 修复涵盖其中。多数高校 文物 修复与保护 等专业实训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修复标本不足和学生缺乏实践操作的机会是很多高校面临的最主 要问题。这种情况使得高 校 培 养模式形成两个极 端:一种是古陶瓷修复的通识 教 育,修复实际操作少,与社会需求脱节?,另一种是学术化倾向明显,偏向于培养研究层面的人才,造成即使在古陶瓷修复
6、岗位,也难以完成相关工作的现状。三关于中国古陶瓷修复从业人员现状调研分析近年来中国文博事业蓬勃发展,随着全国文博机构数量的增加,文 物数量与文博从业人员数量也在不断增加。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 年统计,截至 年 底全国共有 各类文物机构家,其中文物保 护管理机构 家,博物馆家。全国文物机构从业人员达万人(图一),全国文物机构藏品万件(套),其中,博物馆文物藏品万件(套),占文物藏品总量的。单从数据 计 算,每 个机构平均从业人员仅有人,文物修 复师数量则更 少,而陶瓷类修复师少之又少。面对逐年增多 的文物数量,文物 修 复与保护专业 人员数量却增长缓慢。的全国调查显示,当年修复技术人员只
7、有 人,占全国文博从业人员的。年全国待 修复文物达万件,同年全国修复文物总量仅为万件,只占待修复总量卜年全国 文博机构 从並 人员情况 机构 数从业人数本科大专研宂生及以上高中中专图年全国文博机构 从业人员状况图二古陶瓷修复从业人员学历状况陶瓷相关 专业文物及 艺 术 品 保护与修复考古学博物 馆学。美 术相 关专业其他 年年年年 以上年图三古陶 瓷修复从业人员专业分布图四古陶瓷从业人员工作年限 的。大量文物急需专业人才来修复与维 护。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 物普查数据显示,全国共有陶器 件,数量占文物总数的;瓷器件,数量占。面对如此庞大的 陶瓷器数量,古陶瓷修 复师显得相当匮乏。根据湖北省文物信
8、息交流中心的统计,近十年来,从 事古陶瓷修复行业的年 轻人受教育程度普遍较高(图二),本科及研究生学历占一半以上,且多为陶瓷相关专业和文物及艺术品保护与修复专业(图三),古陶瓷修复从业年限?年的人员占一半以上(图四)】,由此可见高校培养初见成效。近年 来随着中国对文物保护的持续加 力,文物保护观念 也日益深入人心。随着我在故宫修文物大国工匠等有关 修复技艺的纪录片播出,文 物修复师这一职业受到更多年轻人的追捧。越来越多 的高 校相继开设古陶瓷 修复专业,高校的学历教育在古陶瓷 修复师培养上的优势也逐渐凸显。三种培养方 式中,髙 校培养人数最多且影响最大。从目前高校培养情况来看,包含研究生教育、
9、本科教育和职业教育。截至 年,开设文 物保 护相关专业的高校共所,其中本科院校 所,专科 高职院校 所,专业包括“文物保护与修复”“文物修复与保护”和“文物保护技术”。开设文物与博物馆学专业的本科高校共所,其中所公办高校,所民办高校,文物与博物馆学相关专业课程中也涉及陶瓷 修复类的相关专业课程。以艺术类高 校为主,综合类 高校为辅,还包括一些理工类和师范类院 校。另外,还有一部分高校开设有研究 生阶段的专业,如北京大学考 古文博学院文物保护技术 博士生、复旦大学文物保护与博物馆学文 物保护专业硕士、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文 物保护技术 专业硕士等。文博专业独有的局限性和 文 物具有的不可再生 性
10、,使得 对该专业教师和实 训实验室都必须要求严格,特别是实训指导教师。目前能 胜任该项教学任 务的教师数量相对较少,功能 完备的实训实验室也不能完 全满足当前相关教育发展的要求。四以古陶瓷修复实训平台促进修复从业 人员培养的策略提出每年数量可观的相 关专业毕业生更需要专业权威的古陶瓷修复实训平台,不断强化艺术、历史、化学等 相关基本理论,提升修 复技术,以 期能完整地完成古陶瓷修复工作。建设古陶瓷修 复实训平台不仅为 高校古陶瓷修复专业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 操作机会,同时也为在职 人员提供持续性的技术培训。通过对高校学生的实操训练和持续性的在职培训,逐渐摸索出适合古陶瓷修 复的教学体系,从中培养
11、成熟的师资队伍,构建符合行业需求的教学方向,为高校教育反向输送“双师型”教师人 才。古陶瓷修 复 实训平台的建设需满足以下条 件:第一,具有国家级古陶瓷修复资质;第二,具有较强的理论与科研基础;第三,拥有丰富的古陶瓷标本;第四,具有扎实的古陶瓷修复技术;第五,具有成熟的修复团队。古陶瓷修 复实训平台以文博机构 为依 托,以课题或科研项目作为基础,与 高校、科研院所、其他文博机构等建立长期合作模式。在 技术培训中不断积累修复、学术、科研及项目等成果,以技术培训带动研究生产力,实现培训、实践、教学的良性循环。五结语年月日,国家职业分类大典修订工作委员会审议通过并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
12、文物修复师”纳入国家职业分类大典。年月日人力资源和社 会保障部与国家文物局共同颁布文物 修复师国家职业技 能标准,对陶瓷文物修复师资格以及技能评审作出了相应的规定,意味着古陶瓷修复师这一职业有 规可依,同时明确了教育职业培 训方向,为职业技能鉴定提供了依据,从根 本上保证文物修 复工作质量,为文物价值阐释与传播利用提供 科学保障,是中国文物事业技 能人才队伍建设迈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一个重要标志。古陶瓷修复与保护人才的培养,需多种模式融合,从而形成一套科学培养体系。古陶瓷修复 实训平台以高校毕业生实操为主,文博机构从业人员继续教育为辅,在探索和 发展中建立一套 适合古陶瓷 修 复与保护专业人才
13、发展的培养模式,形成良好的体系循环,以期在国家政策的保障下,逐步缓解行业内专业技术人才匮乏的局面。(清)蓝 浦:景德镇陶录?陶说杂编(上):“用未蒸熟面筋入筛,净细石灰少许,杵 数百下,忽 化开入水,以之粘定缚牢,阴干,自不脱以粘瓷 损处亦固。”路甬祥:中国传统工艺全集文物修复和辨伪,大象出版社,年。俞蕙:古 陶 瓷修复的若干材料与工艺的研究,复旦大学 年硕士论文。陆建松、郑奕:全国博物馆事业发展面临 的主要问题,国博物馆 协会博物馆学 专 业 委员会 论文集 粹,中国 书店,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 年文化和旅游发 展统计公报,?。中 国文物修复通讯第期,丨 年。胡东波:国内文物保护教学概况,第 十八届全国文物修复技术研讨会,年。同。李奇、黎畅:古 陶 瓷修复现状浅析,第 十八届全国文 物修复技术研讨会,年。程晓平:高职院校陶 瓷 文物修复技术课程教学 实践刍议,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 年第期。!】张 晓彤、高雅:文物修复师国家职 业技能标准建立的背景与研究,中国文化遗产 年第期。(责任编辑:李珍萍)(责任校对:阮富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