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1就业与保障 2023.4行业思考协同视域下大学生志愿服务社区治理的困境及突破路径文/张婷摘要:协同理论主张社会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社区治理,大学生作为其中一个重要参与主体,有着其他主体所不具备的优势,在社区治理与服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文章阐述了大学生志愿服务社区治理的必要性,从大学生对志愿参与社区治理的认识不足、高校对大学生社区志愿活动统筹规划制度不健全、社区对接大学生志愿活动意愿不强烈、融合有限等方面出发,探讨了大学生志愿服务在参与社区治理过程中面临的困境,并提出基于大学生自身、高校、社区三个维度的突破路径。关键词:社区治理;志愿服务;服务热情协同治理以共治、共建和共享的治理理念为基础,在我
2、国现代社区的发展中,其肯定了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积极作用1。一方面,通过调动社会各个主体参与社区治理和服务的积极性,盘活了社区内外部的多项治理资源,有益于充分释放社区的活力,为社区居民提供更全面、人性化的服务;另一方面,各主体通过共同参与社区活动,能够不断增强公民的社会责任感,提高公民素养,培养具有现代治理意识和社会参与意识的公民,进一步夯实了基层治理的根基,推动社区治理的科学化,使两者之间具有良性互动的效果2。在社区治理中,大学生作为其中一个重要的参与主体,可以发挥其自身所具有的专业、人力及智力优势。通过在社区开展公共服务及各种志愿活动,以直接或间接的方式参与或是影响到社区治理环节。大学生参与
3、社区治理的价值内涵既有利于实现升华大学生自身人格,提升其社会服务能力,也有利于高校落实立德树人、培养具有新时代精神的青年学生的目标,同时,也推动了社区传统治理模式的突破,有利于形成现代社区治理的新格局。一、大学生志愿参与社区治理面临的困境在社会工作中,大学生志愿团体的重要性日益突出。作为一项专业性较高的服务内容,可以将种社会资源整合、利用起来,从而为高校毕业生提供更好的服务。高校自愿者作为志愿者的主体和先锋力量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重视。目前,高校的志愿者工作仍面临着诸多问题,已经成为阻碍高校毕业生发展的重要因素3。(一)大学生对志愿参与社区治理的认识不足志愿服务是一种以奉献精神为动力的行为活动,而
4、这种动力的不断产生有赖于对志愿服务的充分认识。首先,我国高校中许多大学生对志愿参与社区的认识均存在一定不足。例如:部分学生将志愿活动与在校期间的奖助评优体系挂钩,导致产生功利性动机;认为志愿参与社区活动是校方、团委等组织的不得已为之的活动;认为去社区参加活动可以打发时间,短暂地体验生活等。从上述想法中可以看出,大学生对志愿活动意义的理解存在很大的偏颇,认识不足的问题正往往导致大学生志愿参与社区治理和服务的活动持续性较差,难以激发其长期参与的热情。其次,大学生对社区治理和服务的理解不够。许多学生对社区的理解和认识都是在课本上学习到的,实际接触到社区的机会非常少,而且进入社区后接受的培训相对有限,
5、许多参与社区服务的志愿者只能凭借对于社区的粗浅的认识展开工作。社区服务包含了许多复杂的服务内容,同时还涉及部分专业技术,而服务对象在个性、年龄、受教育程度、服务需求等多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大学生志愿者对这些情况前期了解缺乏,影响服务效果,降低了服务热情4。最后,大学生志愿者在参与社区治理和服务的过程中存在能力不足的问题。大学生在学校接受和积累了一定的知识和技能,但在面对社区的实际工作时,这些知识和技能往往难以应对社区庞大而复杂、尤其是涉及专业性的工作内容。在志愿服务社区过程中,大学生暴露出主动沟通的意愿较低、沟通能力欠缺、自我意识较强而团队协作基金项目:1.2022 年度陕西省“十四五”教育规
6、划项目“疫情防控常态化下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精神的培育机制研究”(SGH22Y1713);2.2022 年度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研究项目“疫情防控背景下陕西城市社区韧性的协同构建机制研究”(2022ND0366)。行业思考62就业与保障2023.4不足、理论有余而技术技能较差、人际交往能力及解决社区实际问题的能力弱化等问题,再加上进入社区工作前高校和社区的志愿者甄选、培训不足,这些问题都严重限制了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的开展。因此,在以志愿的身份参与社区治理和服务的过程中,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二)高校对大学生社区志愿活动统筹规划制度不健全目前,我国高校对大学生社区志愿活
7、动的组织协调工作主要是由各校团委及大学生志愿者协会或是学生社团承担,高校对大学生参与社区治理与服务的志愿活动没有发挥起统筹、协同规划的作用,缺乏制度方面的设计。主要表现在:首先,大学生志愿活动的活动章程、组织机构不健全。健全的志愿活动章程和组织机构有利于志愿活动与高校日常教学科研等活动协调联动,使其持续地贯穿在高校日常活动中5。缺乏活动章程,导致大学生志愿活动很多时候都是比较应付的,服务时间的节点爆发式出现在特殊日期,导致社区志愿活动内容简单、活动形式单一、服务对象有限、活动时间局限等问题出现。其次,大学生志愿人员的遴选、培训机制缺失。在大多数情况下,学生社团自主组织的社区服务活动,志愿者只要
8、有意愿、有时间报名即可参加;团委组织的活动则由团委教师或辅导员指定参加活动的学生组织,既没有具体可行的遴选标准,也缺乏合理的淘汰机制,难以对于学生产生正面影响,也不利于营造积极的参与氛围。志愿人员的遴选、培训从一定程度上能够保证志愿活动的效果,能够真正提升社区治理和服务效果,也能够在高校产生“能者上”的竞争效应及积极的参与氛围。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高校亟须完善有关制度。最后,考评、激励等制度尚未完善。一方面,高校对大学生志愿活动的考评较为粗糙和简单。一般情况下,只记录参与志愿活动的次数、大概内容和时长,针对过程性的记录、单一性的考评上缺乏统一的标准和客观的评价指标,导致社区志愿服务活动流于形式,
9、不能保证社区志愿服务的良性产出,更不能引导大学生正向志愿服务精神的建立,反而容易诱发大学生对志愿服务活动产生功利化倾向。另一方面,高校对大学生志愿服务社区的激励措施有限。大部分高校将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与奖助评优体系挂钩,有些还作为考查学生能否入党的参考,这些均可能导致学生参与志愿活动的短视化效应,一旦通过志愿活动获得了个人所追求的结果,参与社区志愿动力就会消失。因此,探索长期的、能够推动志愿活动可持续发展的激励措施就显得非常必要。(三)社区对接大学生志愿活动意愿不强烈我国社区及社区志愿活动的发展较西方发达国家起步较晚,社区主要治理和服务机构、社区居民等对大学生志愿活动的认识和理解也较为有限,存
10、在社区对接大学生志愿活动的意愿不强烈的问题。一方面,由于现阶段志愿精神尚未成为社会的主流价值观,社区居民对大学生志愿者参与社区活动的动机存疑,不信任这些志愿者;在社区活动中,大学生志愿者可能由于工作的方式方法、处理问题的角度等与社区居民有所偏差,导致社区居民质疑大学生志愿者的工作,不配合大学生,从而影响了社区志愿活动的效果及大学生志愿者的服务热情。另一方面,由于大学生参与社区的志愿活动缺乏长期可持续性,服务内容缺乏创新,不能与社区需要相契合,再加上部分大学生志愿者个人能力、发挥的作用有限,社区对接收大学生志愿者参与社区治理和服务的态度比较被动,甚至部分社区认为大学生志愿者活动的短期性植入会影响
11、正常社区运行的秩序,拒绝接纳大学生志愿者在社区开展的短期项目。二、协同视域下大学生志愿参与社区治理的突破路径首先,对高校学生志愿者参与社会管理进行了深入探讨。第一,志愿者组织是社会生活中的第三个部门,它的介入有助于社会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从而丰富和健全社会管理体系;第二,高校志愿者参与到社区管理中来,可以帮助改变“全能政府”的执政状态,从而推动其进一步发展和健全;第三,通过志愿组织的“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等志愿精神的传播,推动志愿组织的成长,对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其次,对高校学生志愿者参与社会管理的实践进行了深入的探讨。高校志愿服务机构在基层社会管理中的作用是将志愿、互
12、助、服务理念与基层社会治理的有机结合。通过高校学生志愿者队伍的参与,可以提高新时代社区管理水平,创新社会管理模式,实现“小政府、大社会”的社会建设目标,为社区建设提供坚实的社会支撑。(一)大学生自身积极投身社区治理,提高参与意识与能力首先,应提高大学生对社区的基本认识,对社区的志愿服务活动与自身成长和未来就业发展建立联系。社区作为承载了绝大多数社会功能的场所,是人与人、人与社会进行交流的最为广阔的平台。因此,大学生参加社区治理的志愿活动,能够有效避免其与社会脱节,提高其社会认知能力;通过融入丰富的人际社会中,也能进一步提高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及问题处理能力。在从事具体志愿活动过程中,能够进一步
13、提高大学生的自我认识,在服务社区的过程中明确自身职业规划和未来发展。建立志愿服务的内部驱动机制,从而使大学生更为积极地投身到志愿服务社区治理的实践中。其次,大学生应主动提高自身服务社区的实际能力。在校期间主动涉猎有关社区和志愿活动的内容和知识,积累相关知识;积极参加各种实践活动、社团活动,在此过程中明确自身的优势与劣势,并有针对性地弥补知识和技能漏洞,不断累积志愿服务活动的经验,挖掘自身优势,全面夯实社区志愿服务的能力。63就业与保障 2023.4(二)高校营造志愿活动氛围,建立大学生志愿参与社区治理的保障机制高校承担着培养大学生志愿服务意识、优化大学生服务社区技能的重要任务。第一,在校园中要
14、营造良好的志愿活动氛围,倡导传承和弘扬志愿服务精神。通过开展较为系统的教育引导,日常组织宣传教育活动、学生相关社团活动等普及志愿服务内容;在课堂上则将志愿服务典型人物、事迹等元素融入思政教学内容,润物无声地引导学生不断思考、挖掘志愿服务的深刻内涵,激发学生志愿服务的意愿。第二,高校应不断探索和完善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激励机制,进一步增强其参与社区治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志愿服务其基本理念是奉献精神,但其精神和行为一定是值得肯定和赞扬的。在实际中,以志愿服务活动来获得实践学分的传统单一的激励方式已无法最大程度地发挥其作用,因此,应积极搭建实物奖励、专项奖学金等物质补偿机制以及公开褒奖、授予荣誉等精
15、神奖励机制,以此构建良性激励机制,使大学生真正释放志愿服务社区的热情,鼓励他们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社区服务中,为社区的基层治理和公共服务贡献自身力量。第三,高校应切实承担起培养和提高大学生志愿服务能力的责任。大学生志愿服务能力是影响大学生参与社区治理效果的主要因素,高校对于社区治理和服务相关的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首先,应将大学生志愿服务相关内容纳入课程体系。通过开设公选课的形式让大学生学习到更高的志愿服务知识,志愿服务课程内容不仅涉及志愿服务的基本理论、实践案例等,而且包含我国当代社区管理和发展的经验,还应该具有与社区志愿服务的基本素养和能力相关的教育内容;其次,在课程中期组织
16、学生真正走进社区,开展社区实践教学内容,可以使有意愿参与社区志愿服务的学生通过学习相关课程,树立正确积极的志愿服务意识、科学服务社区的理念及能力,从而提升大学生志愿参与社区治理与服务的效果。(三)社区探索科学治理新模式,搭建大学生志愿实践平台现代社会存在着社区治理主体多元化、治理方式科学化的取向,社区与高校之间的联结比以往更为紧密,双方的资源融合互补已成为社区探索科学治理的一个重要方向。为了更好地实现社区科学治理,提高社区服务质量,社区治理和服务主体可以借鉴西方国家吸纳大学生志愿活动方案,搭建大学生志愿服务社区的实践平台。首先,社区将自身的需求通过多种渠道传递给大学生主体,包括高校学生主管部门、团委、大学生社团等。大学生需要实时明确社会需求,结合自身的兴趣、专业、能力等投入到相关领域并发挥作用。其次,在大学进入社区服务过程中及时给予大学生必要的引导教育和监督。引导教育大学生在参与社区具体活动和服务中掌握必要的服务技能、沟通技巧,保证其能够更好地处理人际关系,并能有效地进行团队协作,如帮助指导大学生在社区实践中及时处理突发事件,引导大学生巧妙化解与社区居民的矛盾,营造和谐的社区关系等。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