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Yi Shu Ping JianYi Jiao Lun Tan 艺教论坛摘要:高校民乐表演专业建设是大学校园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民族器乐表演专业教育自新中国成立以后才慢慢起步,前期对民乐专业的人才培养方向主要集中在培养表演型人才方面。经过数十年不断发展改革,现在我国各地方高校根据学校实际情况调整了各自的培养方向,但培养模式仍需不断完善。本文以四川文理学院为出发点对民族器乐专业人才模式进行探索,从人才培养现状、现阶段人才培养模式的不足和人才培养方案的探究三个方面,分析地方高校民族器乐专业人才培养问题,通过此次研究,探寻民族器乐教学和人才培养的优化方案。关键词:地方高校 民族器乐 人才培养
2、模式 四川文理学院中图分类号:J60-05文章编号:1008-3359(2023)03-012104文献标识码:A四川文理学院民族器乐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雷沫 四川文理学院基金项目:本文为四川文理学院科研启动基金资助。近年来,高校音乐教育对于中国传统民族器乐的发展和教育问题越来越重视,我国各高校也出现了大规模的“扩招”态势,民族器乐专业作为高校音乐专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正在各高校中逐渐发展壮大,但各高校的民族器乐专业人才在知识理念、音乐素养、心理状态、表演特征等方面都存在着较大差异,为更好地开展对地方高校民族器乐表演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必须对地方高校民族器乐专业人才生源现状和地方高校民
3、族器乐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现状进行分析,提高研究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一、四川文理学院民族器乐专业人才培养现状(一)四川文理学院音乐与演艺学院概况四川文理学院于1976年开始举办高等教育,时称达县师范学院。1978年经国务院批准为全日制普通高校,相继更名为达县师范专科学校、达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06年2月经教育部批准升为本科高校,目前是川东地区唯一省管普通本科高校。四川文理学院音乐系始建于1976年,1977年3月招收第一届艺体专业学生,属于师范类教育,培养目标为中小学音乐师资。在2013年教学评估以后,音乐系正式更名为四川文理学院音乐与演艺学院。经过30余年的发展,现已成为四川省高等艺术教育的重
4、要基地,是培养各类音乐舞蹈教师和音乐工作者等艺术人才的摇篮。目前,该校有音乐学、舞蹈学、音乐教育、舞蹈表演四个本科专业,音乐学下设音乐美学、中国民族音乐、艺术概论、钢琴、声乐、合唱与指挥等研究方向。培养目标为中小学音乐教师,基层文化馆、企事业单位从事音乐活动组织和管理的工作者等。(二)四川文理学院民族器乐师资建设四川文理学院前身是师范性质的专科院校,所以在民乐表演专业的人才培养上偏师范音乐教育性质,四川文理学院民族器乐专业学科建设较晚,加之其专业性质也决定了它在学校的整个音乐教育中不占主要地位,民族器乐专业学生在学校音乐学专业学生中占比很少。近年来,随着高校扩招与学生数量的增加,学校也陆续引进
5、了一批音乐教师,现有教师43人,其中副教授以上职称14人,硕士以上学位22人,有国家高级化妆师、灯光音响师等双师型教师9人。121Yi Shu Ping Jian但纵观学校音乐学专业的教师结构比例,民族器乐教师占比明显处于劣势,基本以钢琴、声乐、管弦乐等专业为主,学校民族器乐专职教师人数依然短缺。目前,四川文理学院音乐与演艺学院现有民族器乐专职教师3名,分别是二胡、竹笛、古筝,其余专业或可通过校外聘请教师的方式解决。二、四川文理学院民族器乐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四川文理学院民族器乐专业学科建设较晚,因此在实际的教学实施过程中呈现出了例如人才培养定位模糊、学生专业参差不齐、民乐师资薄弱、教学
6、改革缓慢等各种问题。这些问题也是地方高校民族器乐专业发展的制约性因素。笔者根据自己在民族器乐教学方面的经验以及对地方高校民族器乐人才培养模式的考察发现,四川文理学院民族器乐教学中存在的几个问题如下:(一)民族器乐人才培养定位模糊、教材不配套各地方高校音乐专业的办学定位和教学水平不尽相同,相应地在民族器乐专业人才的培养规格上也存在差异。目前,四川文理学院民族器乐教学形式多以音乐学系选修课的形式来呈现,学校致力于培养具有“三心四能五复合”的高素质应用型、复合型人才,践行“艺精勤为径,德高行当先”的院训精神,坚持开放式的实践教学模式,但这一普适性的人才培养目标如何落实并转化为学校民族器乐专业的培养方
7、向仍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并且,由于地方高校民族器乐专业学生相对较少、办学历程短,导致了地方高校民族器乐专业尚缺乏专门的教材,目前高校对于民族器乐教学的教材未进行系统的建设和改革,学校的民族器乐教学只能选用高师院校以及专业音乐学院所编写的各门类器乐教材,教材的不配套在深层次上阻碍了民族器乐专业教学改革的进程。(二)学生专业基础薄弱、专业水平参差不齐四川文理学院音乐学专业学生基础普遍薄弱,专业水平参差不齐,就民乐专业来说,这些学生器乐演奏经验、音乐基础知识各不相同。在乐器演奏方面,有的学生已经具备了民族乐器的演奏经验,这类学生大多是在进入大学之前参加过社会水平艺术考级,而有的学生却从来都没有接触过任
8、何民族乐器;在识谱方面,有的学生能够熟练地读五线谱,并进行简单视奏,而有的学生简谱都需要重新学习,水平的巨大落差给教学组织带来了困难。四川文理学院并不是个例,各个地方高校民族器乐学生专业水平参差不齐的不利因素一直影响着高校民乐教学的发展。(三)民族器乐专业课程设置不完善、师资力量薄弱目前,四川文理学院音乐学专业开设了古筝、二胡、架子鼓、竹笛、长笛等器乐选修课程,而如琵琶、扬琴、中阮等民族管弦乐队编制中常见的乐器在学校尚未开设专业。在民乐专业人才的培养过程中,专业教学与艺术实践、艺术创作相互依存,民族器乐种类的缺失导致了民乐专业人才艺术教学和实践的单一化,诸如民族室内乐民乐合奏民乐重奏等课程也无
9、法实质性开设。且民族器乐的特殊性要求在教学上需要专业性更强的教师来担任,但因地方高校师资力量较为薄弱,很多担任民乐教学的教师都是从事声乐、作曲、乐理等不同专业的教师兼任并非专职,民族器乐师资力量不够、对民族器乐不重视导致了学生对民族民间音乐的了解匮乏,对民族器乐也缺乏学习兴趣,以至于他们对音乐功能的认识也会存在局限性,这与现在教育部提倡的高校艺术类专业要培养具有丰厚文化底蕴、突出专业能力的人才的要求格格不入。(四)教学方式陈旧、教学改革进行缓慢近年来,各地方高校连年扩招,民乐表演专业的学生不断增加,与此同时,地方高校的民族器乐师资力量还相对滞后,无法满足日益增加的民族器乐学生数量,这样也导致了
10、民乐表演专业的师生比越来越小。地方高校这些年在教学模式改革方面一直停滞不前,尤其是在集体课、组别课和一对一授课三种教学组织方面,以四川文理学院为例,因民族器乐专业隶属于音乐学专业,故集体课、组别课以及个别课是由不同教师分开进行教学的,这样出现的问题也较为突出,比如:集体课课堂环境沉闷,教师也多采用照本宣科的方式进行讲解,这样的教学方式很难引起学生探索知识的兴趣;组别课教师经验不足,师生和学生之间缺乏交互,有的学校甚至因为民族器乐专业的缺乏,让组别课变成单一性课程;一对一授课主要采取教师在琴房进行小课教学的形式,教师做讲解、演奏示范,学生模仿,程式化的教学使得学生缺乏主观能动性和对音乐美学的理解
11、,教师很难在课堂上突出教学重难点和创新性个性化指导,难以发挥集体课和组别课的补充作用。地方高校在民族器乐专业人才的培养上,与大多数专业艺术院校或高师院校相比,最大的差距主要体现在器乐演奏、民乐配器、艺术实践方面,在音乐理论知识上的差距主要体现在音乐美育教育和音乐文化理解认知方面,大多地方高校一直沿用“口传心授”的民族器乐教学模式,教师把教学的重点放在122Yi Shu Ping JianYi Jiao Lun Tan 艺教论坛如何培养学生掌握器乐的技法上,而不是民乐人才自身的艺术修养上。鉴于地方高校学生音乐专业基础相对较差、民族器乐专业课时量少的现状,研究如何引导学生的自学自练能力,提高学生的
12、音乐审美意识,应当成为地方高校民乐专业教学改革中一个可探索的方向。(五)教学课时局限、人才培养模式片面性在四川文理学院音乐学系人才的培养方案中,民族器乐选修课是从大一下学期开始,到大二结束,整个民族器乐的学习只有一年半,总共约48-51课时,其中,极少数成绩优异的学生将通过选拔成为民乐主修生,这类学生会继续在大三进行一年民乐主修课的学习,相较于专业音乐院校,民族器乐的教学课时量要少一个学年,扣除实习、实训的课时,真正可用于课堂教学和训练的课时量要比专业院校少1.52个学年。因教学课时的局限,四川文理学院在人才培养模式方面还缺乏有效性和实用性。虽然,学校学生在课堂上可以学习到民族器乐的基本演奏技
13、能以及基础师范技能,能够为其面向社会竞争求职提供一定的基础。但实际走向工作岗位之后,学校在民族器乐教学方面的劣势就会逐步凸显出来。尤其是因为教学课时的局限,学生音乐基础知识薄弱,其对音乐文化的认识和理解也会处于表面阶段。近年来,涌现出了大量民族器乐优秀乐曲和新的技法,地方高校民族器乐专业的学生如果想要提高自身的职业竞争力,就需要在进入工作岗位后不断通过自学、教学实践和艺术实践的机会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准,而这也是地方高校在民乐人才培养模式上需要考虑到的重要因素。三、四川文理学院民族器乐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策略新时代背景下,高校民族器乐教学被赋予了新的意义,在课程构建和人才培养方面需结合新的时代条件
14、,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及中华美学精神。因此,地方高校应时刻保持民族器乐课程建设和人才培养的先进性,与时俱进地进行地方高校民族器乐教学改革。笔者以四川文理学院为例,就前文中提出的四个制约性因素提出相应改革策略。(一)准确把握人才培养定位、完善民族器乐教材配套辅助资源四川文理学院的人才培养以应用型、复合型为主,因而在民族器乐教学改革创新中要结合学校自身办学实际和人才培养目标,根据音乐专业人才培养特点和专业能力素质要求,推进学校音乐类专业内涵发展,构建与学校办学定位和特色相适应的民乐人才培养体系,培养具有丰厚文化底蕴、突出专业能力的民族器乐人才。同时,民族器乐教材配套辅助资源也应该进一步完善
15、,就当前学校缺乏民乐教材这一现实性问题,笔者认为学校音乐与演艺学院在对民族器乐人才的培养上应契合学校音乐教学的人才培养需求,将校本民族器乐教材的编写与选用纳入艺术专业和艺术课程建设指标,民乐配套教材的完善与创新,不仅可以让学校的民族器乐教学乃至音乐教学形成自身教学特色,还可以在与时俱进发展中提高学校整体音乐专业人才的能力和素养。让民乐教材能够随着学校人才培养定位不断优化和完善,发挥出地方高校在民乐配套教材上的价值。(二)激发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科学实施分层教学四川文理学院民族器乐专业学生专业能力良莠不齐,基础普遍薄弱。所以,在实施民族器乐教学时应注重因材施教,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动力,在教学
16、设置前需全面分析和评估学生的专业水平,然后再根据民族器乐专业学生的学习需求,进行科学有效的分层教学。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教育的关键。在民族器乐教学过程中,应坚持因材施教,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结合音乐学科教学特点,激励学生通过艺术实践、教学实践、音乐创作等活动,掌握学习的主动权,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也需要注重分层教学,对地方高校民族器乐专业的学生来说,科学的分层教学能够有效地照顾到不同专业程度、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群体,实时掌控学生的学习进度,及时解决他们在专业学习中克服的难题,进行针对性的教学改革,使学生的音乐素养和专业能力得到显著提高。(三)优化艺术课程设置、加强民族器乐师资建设目前,学校在开展民族器乐人才培养时,并未凸显其专业地位,学校民族器乐师资力量薄弱,出现了民族器乐课程设置单一化现象,这不仅制约了其他专业的发展,也对音乐表演方向学生的发展产生了较大影响。近年来,高校艺术教育的大力发展,为民族器乐的传承和创新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地方高校应抓住机遇,促进艺术教育与文化事业相结合的高质量发展,凸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积极作用。因此,四川文理学院应优化艺术课程设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