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第39卷 第6期 Vol.39 No.6 2022年12月 Dec.,2022陶渊明五柳先生传三题杨 焄a,b(复旦大学 a.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中心;b.中文系,上海 200433)前人评议陶渊明的创作,每每异口同声地称其“文体省净,殆无长语”(钟嵘诗品 中品)1336,“直写己怀,自然成文”(许学夷诗源辩体卷六)2,尤为关注其平易素朴的风貌。普通读者的阅读体验也往往与此相仿,总觉得他的诗文简率清浅,仿佛脱口即成,无待细察深究。可即使是五柳先生传这样大家耳熟能详的作品,稍事寻绎推敲,仍能发现其中尚存疑问之处,有待进一步钩沉发覆。一 “自况”就是“自传”吗?关于陶渊明的生平,迄今所能见到的完
2、整记载,始见于南朝齐梁间沈约所撰的宋书 隐逸传。在简单介绍传主的基本情况后,沈约立即指出陶氏“尝著 五柳先生传 以自况”32286,接着近乎全文迻录了整篇传记,并称“时人谓之实录”32287。此后梁昭明太子萧统陶渊明传、唐令狐德棻等晋书 隐逸传、唐李延寿南史 隐逸传等不约而同都承袭了这个意见,将五柳先生传视为传主“自况”的“实录”。考虑到沈约纂修宋书大抵依傍晋宋时期徐爰所撰旧史,距离陶渊明生活的时代更为接近,则类似的看法想必很早就已流播于世。这些早期传记文献,也在无意中引导后人将五柳先生径直视为陶渊明本人。唐代白居易在诗中悬揣陶渊明的日常起居,提到“归来五柳下,还以酒养真”(效陶潜体诗其十二)
3、4,就将传文中的“宅边有五柳树”“性嗜酒”等檃栝进诗中。清人吴楚材、吴调侯叔侄更是认为陶氏在晋宋易代以后“耻不复仕,号五柳先生”,凭空无据地将这个别号强加给他,并断言“此传乃自述其生平之行也”(古文观止 卷七)5。这种通过层累叠加而形成的阐释,很容易让后世读者形成固定的思维模式。摘要:陶渊明五柳先生传并非个人自传,而是效法前代逸民传、高士传的拟作,其形象糅合了前代诸多逸民、高士的特质,在此基础上又经过想象虚构而成。“五柳先生”的名号源自柳下惠,陶渊明在涉笔成趣的同时,也藉此对柳下惠示以致敬。晋宋以来逐渐出现推崇学问、注重博览的学术新风尚,陶渊明在文中标举“好读书,不求甚解”,既有顺应时势的一面
4、,也有特立独行的另一面,由此可知他更注重强调阅读和写作所具有的怡情悦性的功能。关键词:陶渊明;五柳先生传;自传;柳下惠;不求甚解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7931(2022)06-0001-06收稿日期:2022-06-18作者简介:杨 焄(1976),男,上海人,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魏晋南北朝文学。引文格式:杨焄.陶渊明五柳先生传三题 J.苏州教育学院学报,2022,39(6):1-6.DOI:10.16217/ki.szxbsk.2022.06.001陶渊明研究 2 第39卷 苏州教育学院学报 前人对此已有论说,详见于溯:互文的历史:重读五柳先生
5、传 ,载程章灿主编:古典文献研究(第十五辑),凤凰出版社 2012 年出版,第 222235 页。可是沿波讨源,早期诸多史家纷纷标举的“自况”,是否能够不经过任何检讨,就轻率地等同于“自传”呢?“况”,古人或训作“譬况”(尔雅 释言“矧,况也”郭璞注)6,或释为“比也”(荀子 非十二子“成名况乎诸侯”杨倞注)796,因而所谓“自况”,意即“自譬”或“自比”。毋庸赘言,只有在双方不完全相同的前提下,才存在相互比较、比拟的可能。五柳先生传开篇就直言“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8444,而史家们却一一缕述过陶渊明的姓字、籍贯和家世背景,如果再将本篇当作“自传”,岂不是节外生枝、前后抵牾,反而让
6、读者茫然无所适从了吗?从陶渊明本人的立场来看,如果所撰确实是自传,更不必如此故弄玄虚。这样不符常情的笔法,恰恰说明绝不能将这篇传记与个人自传相提并论。五柳先生传中看似荒唐无稽的开篇,在魏晋以来逐渐兴起的各类逸民传、高士传里其实屡见不鲜,如皇甫谧高士传说“长沮、桀溺者,不知何许人也”9,嵇康圣贤高士传赞称“荷蓧老人,不知何许人也”10978,阮籍大人先生传谓“大人先生者盖老人也,不知姓字”11。这些隐逸之士志在远离世俗,当然不需要籍贯、姓字等人际交流的基本信息。陶渊明对历代逸民、高士倾慕备至,在咏贫士七首 扇上画赞等诗文里还着力题咏过他们的生平轶事,对此类人物传记的惯用笔法自然熟稔在胸。所以五柳
7、先生传只是效法这种特定的叙述模式,而在内容上另予想象虚构的一篇拟作罢了。当然,五柳先生传中讲述传主“好读书”“常著文章自娱”,又表彰他“闲靖少言,不慕荣利”“忘怀得失,以此自终”“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8444凡此种种,确实和陶渊明留给后人的印象高度吻合,很容易令人在研读时联想到他的实际情况。但这些不吝溢美之词的称颂若是出自本人自传,就不免带有自我标榜,甚至吹嘘炫耀的意味,与陶渊明自然真率、诚朴坦荡的处世方式显然南辕北辙,和萧统拿来作为反面参照的“自衒媒者,士女之丑行”(陶渊明集序)12倒是不谋而合。清人张廷玉便觉得这些赞誉“大有痕迹,恐天怀旷逸者,不为此等语也”,以致怀疑这篇传记是“
8、后人代作,非先生手笔也”(澄怀园语卷一)。13如果摆脱“自传”说先入为主的误导,将五柳先生传置于逸民传、高士传的撰著谱系中重新加以审视,这个使人顿生疑虑的问题其实也就迎刃而解了。传中不少细节其实都渊源有自,如“箪瓢屡空,晏如也”即源于“一箪食,一瓢饮”却“不改其乐”(论语 雍也)1459的孔门高弟颜回;“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则与“家素贫,耆酒”(汉书卷八十七扬雄传下)153585的汉代大儒扬雄有关。由此不难推想,尽管创作时也会融入些许个人经验,但五柳先生绝不是陶渊明本人,而是糅合了前代诸多逸民、高士的特质,再经过想象发挥而形成的合体。二 “五柳”的名号从何而来?陶渊明称自己笔下虚构的人物为“
9、五柳先生”,其命名方式似乎相当随意“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8444,仿佛信手拈来,别无深意可求,其间是否也暗藏玄机呢?在弃官归隐后,陶渊明与颜延之多有过从,彼此相知甚契。陶渊明去世后不久,颜延之就撰有陶徵士诔,追忆其生平遭际,表彰其嘉言懿行,在文末还意味深长地提到“黔娄既没,展禽亦逝”8556,将亡友比作黔娄、展禽这两位前贤。黔娄是春秋时鲁国人,隐逸不仕,3 2022年第6期清贫自守。陶渊明在咏贫士七首其四中曾称赞道:“安贫守贱者,自古有黔娄。”8336五柳先生传的篇末赞语也特意提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极其言兹若人之俦乎?”8444可见陶渊明对其狷介自持、固穷不苟
10、的操守深有共鸣。颜延之将两人等量齐观,可谓深悉好友平生志节的知言之论。另一位展禽,又名柳下惠,同样是春秋时鲁国人,曾任鲁国士师,专掌刑狱。早期文献中围绕展禽生平行迹的记载,大抵与政事相关,与躬耕园田的陶渊明似乎并无关联。然而仔细覆按之后,可知诔文所述实有指涉,与五柳先生的名号更有着深切的关联,并不是无关宏旨的闲笔。论语 微子篇中列过一份包括柳下惠在内的“逸民”名单,又征引了孔子所作的品第比较:“不降其志,不辱其身,伯夷、叔齐与?柳下惠、少连,降志辱身矣;言中伦,行中虑,其斯而已矣。”14197柳下惠等人的言行举止尽管合乎法度,而且能事先考虑周详,但与不食周粟且态度决绝的伯夷、叔齐兄弟相较,依然
11、免不了采用自轻自贱的方式来委曲求全。孟子 公孙丑上 对伯夷和柳下惠两人的高下轩轾也有过类似的评判:前者是“非其君,不事;非其友,不友。不立于恶人之朝,不与恶人言”1683,大有嫉恶如仇、兀傲不羁的气势;后者则是“不羞污君,不卑小官”,“遗佚而不怨,厄穷而不悯”,1684在遭遇摧折困顿时虽然毫无怨愤忧愁,可总有几分虚与委蛇的无奈和窘迫。对绝大部分人而言,伯夷、叔齐的孤高耿介固然值得尊崇敬仰,但却显得陈义过高而难以步趋效仿,而柳下惠的隐忍妥协,倘若能平情论之而不求全责备,倒是很容易令后人产生某种了解之同情。心高气傲的魏晋名士嵇康在与山巨源绝交书中就推许柳下惠为“达人”,对其“安乎卑位”的处境很能理
12、解,坦言“吾岂敢短之哉”。10389从陶渊明的遭遇来看,对此或许更能感同身受。宋书本传历数陶氏的仕宦经历起家州祭酒、复为镇军建威将军、为彭泽令等;另根据后人考证,他还一度在东晋权臣桓玄手下充任僚佐。在仕隐出处之际究竟应该如何抉择,他其实并未当机立断,而是迟疑不决,有过多次摇摆反复。因此沈约在叙述完他这段持续约十年之久的经历后,也颇有微词,忍不住指摘道:“潜弱年薄宦,不洁去就之迹。”32287而这倒是和柳下惠“不羞污君,不卑小官”的尴尬处境非常相似。陶渊明在饮酒二十首其十八中有云:“有时不肯言,岂不在伐国。仁者用其心,何尝失显默。”8261相传鲁国国君在准备讨伐齐国前,曾向柳下惠征求意见。柳下惠
13、回家后忧心忡忡地说:“吾闻伐国不问仁人,此言何为而至我哉?”(汉书卷五十六董仲舒传)152523他为此深感愧疚自责。陶诗前两句所用典故就与此事相关,尽管稍显深曲而不够显豁。而在后两句诗中,陶渊明依然推许他为“仁者”,想必是他也曾经历过类似的苟且,所以设身处地,很能体谅其左支右绌的不易。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柳下惠”这个名号得来的缘由,据汉代学者许慎 淮南子注 云:“展禽之家树柳,行惠德,因号柳下惠。”17就是因为他在家门口栽种柳树而又施行惠德,所以旁人才给他取了这么个别号。另一位汉代学者高诱在淮南鸿烈解 说林训中也提到展禽,“家有大柳树,惠德,因号柳下惠”18,与许慎所言恰好可以相互印证。展禽居于
14、柳树之下的形象,对后世的追慕者也具有偶像示范的效应。对柳下惠深表同情的嵇康,“家有盛柳树,乃激水以圜之,夏天甚清凉,恒居其下傲戏”(世说新语 简傲刘孝标注引文士传)19412。陶渊明在诗中屡屡言及柳树,如“榆柳荫后檐”(归园田居五首其一)877、“梅柳夹门植”(蜡日)8286、“密密堂前柳”(拟古九首其一)8289等,可知其田园生活也和柳树有着不解之缘。前人评说柳下惠,称其“安于贫贱,浑迹而人不知也”(荀子 大略杨倞注)7513,“约货去怨,轻财不匮”(孔子家语 弟子行)20,与五柳先生的形象极为契合;而五柳先杨 焄:陶渊明五柳先生传三题 4 第39卷 苏州教育学院学报生的名号来历,更是与柳下
15、惠如出一辙。显而易见,在为五柳先生命名时,陶渊明在很大程度上参照了柳下惠这位先贤,在涉笔成趣的同时,也藉此来向他示以致敬。三 “不求甚解”当作何解?陶渊明说五柳先生“好读书,不求甚解”,前人或认为其中隐含着对汉代经学流于支离繁琐的批评。现代学者大多受此启发,如袁行霈认为“此与汉儒章句之学大异其趣,而符合魏晋玄学家之风气”21,龚斌强调“魏晋玄学主得意忘言,以致读书不求甚解,重其意会”8446,都沿袭此说而再作引申阐发。不过自东汉末年起学术风气就已逐渐发生变化,“章句渐疏,而多以浮华相尚,儒者之风盖衰矣”(范晔后汉书卷七十九上儒林列传)22。到了陶渊明所处的晋宋之交,昔日煊赫鼎盛的汉代经学早已委
16、顿不堪,是否还需要郑重其事地予以影射讥评,着实不免令人产生疑问;而“不求甚解”的主旨是否又与魏晋玄学一脉相承,也同样有必要再作斟酌考较。与其上溯从汉代经学到魏晋玄学的演进过程,藉以揣摩寻绎“不求甚解”的言外之意,倒不如留意一下晋宋以来所出现的推崇学问、注重博览的新风尚。清代学者赵翼有一个启人深思的发现,他敏锐地觉察到“学士”这个称谓“晋、宋以后,增置渐多”(陔余丛考卷二十六“学士”条)23。在称谓衍变的背后,反映的无疑是观念的更新和风气的迁转。循名责实,与汉魏以来常见的多以名节风仪相标榜的“名士”群体(如“正始名士”“竹林名士”等)相较,自晋宋以后逐渐勃兴的“学士”群体无疑更注重学术文化的传承,毫无疑问与他们日常勤于读书治学息息相关。魏晋名士崇尚玄学,雅好清谈,意在辨析名理,注重辞旨清简,因此只需要专注于从“三玄”即老子 庄子和周易中引申出来的话题,并不要求博览群籍。当时享有盛誉的玄学家们莫不如此,如王弼“少而察惠,十余岁便好庄、老,通辩能言”(世说新语 文学刘孝标注引王弼别传)19106,何晏“少以才秀知名,好老、庄言”(三国志卷九曹爽传)24,郭象“好老 庄,能清言”(晋书卷五十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