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现代化_万劲波.pdf

上传人:哎呦****中 文档编号:2735587 上传时间:2023-10-13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963.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现代化_万劲波.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现代化_万劲波.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现代化_万劲波.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科技中国 2023年1月 第1期7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现代化文/万劲波(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党的二十大报告将“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首要任务,强调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将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要求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明确将“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作为现代化建设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任务进行部署,将“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建成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纳入2035年发展目标,表明党对教育、科技、人才与现代化

2、建设之间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关系有了更全面的认识。根据这一重大战略指引,必须突出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坚持发展第一要务、科技第一生产力、人才第一资源、创新第一动力,系统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统筹推进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建设,更好支撑系列强国建设,以改革释放创新创业创造活力,打通从教育强、人才强到科技强、产业强进而到经济强、国家强的发展通道。“三大战略”协同配合、系统集成,以教育科技人才现代化助推中国式现代化,共同支撑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体现了“坚持系统观念”的原则与要求,为新时代新征程一体部署、统筹推进、协同做好科技、教育、人才工作提

3、供了根本遵循。一、在“两个大局”中深刻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背景现代化是一个相对的、发展的概念,既是目标,也是过程;既要用历史眼光进行纵向比较,也要用国际视野进行横向比较。党的二十大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的认识提升到了新高度,明确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五个特征与九方面本质要求,全面涵盖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这是中国独特的客观条件决定的,是中国社会制度和治国理政的理念决定的,也是中国在实现现代化长期实践中得到的规律性认识决定的。中国作为14亿人口发展中大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一项伟大而艰巨的事业,前途光明,任重道远。中国用几十年时间走完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必然是“并联式”同步

4、发展、叠加发展。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提高全民科学文化素养,以教育科技人才现代化支撑中国式现代化;科技中国 2023年1月 第1期8必须统筹推进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教育强、人才强、科技强支撑经济强、国家强;必须加快科技自立自强步伐,增强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做到居安思危、未雨绸缪,准备经受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的重大考验。从国内看,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我国改革发展稳定面临不少深层次矛盾躲不开、绕不过,党的建设特别是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

5、争面临不少顽固性、多发性问题。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各种黑天鹅、灰犀牛事件随时可能发生。必须胸怀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保持战略定力,统筹抓好教育科技人才基础性、战略性支撑。教育科技人才现代化一直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和关键支撑。科教兴国战略(1995年)、人才强国战略(2002年)、创新驱动发展战略(2012年)自提出以来,都是需要长期坚持、系统推进的国家重大战略。从国际看,世界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是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我国发展面临新的战略机遇。世纪疫情影响深远,逆全球化思潮抬头,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明显上

6、升,世界经济脆弱性更加突出。大国竞争进入体系性竞争阶段,深刻影响全球化再平衡和秩序重构。地缘政治局势紧张,局部冲突和动荡频发,全球治理严重缺失,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粮食和能源等多重危机叠加,全球性问题加剧,人类发展面临重大挑战,需要破解“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这一时代课题。新一轮科技革命、产业变革和经济社会智能化绿色化转型深入发展,科技创新成为大国博弈的主战场和决定性因素。在复杂严峻的国际环境下,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局部断裂,投资和人才交流受限,来自外部的打压遏制随时可能升级,迫切需要重新布局创新资源的配置,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中国主张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观,以文明交流超越文

7、明隔阂,以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以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为世界文明朝着平衡、积极、向善的方向发展提供助力。二、厚实教育现代化基础支撑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位置,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和公平性。教育是人才的供给侧,人才是科技创新的供给侧,科技创新是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供给侧。教育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三者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战略性地位和作用,共同支撑国家综合国力提升。1983年10月,邓小平为北京景山学校题词“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后来成为我国教育事业的指导方针。1992年10月,

8、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必须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水平,这是实现我国现代化的根本大计。”此后,党和国家不断强化教育优先发展战略。2019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提出更加注重八大基本理念:以德为先、全面发展、面向人人、终身学习、因材施教、知行合一、融合发展、共建共享。要求坚持七项基本原则:党的领导、中国特色、优先发展、服务人民、改革创新、依法治教、统筹推进。明确了2035年教育现代化的主要发展目标:建成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现代教育体系、普及有质量的学前教育、实现优质均衡的义务教育、全面普及高中阶段教育、职业教育服务能力显著提升、高

9、等教育竞争力明显提升、残疾儿童少年享有适合的教育、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教育治理新格局。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加快建设教育科技中国 2023年1月 第1期9强国。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一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教育规律,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二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抓好“发展素质教育,促进教育公平”两件大事,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三是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加快义务教育优质均

10、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优化区域教育资源配置,强化学前教育、特殊教育普惠发展,坚持高中阶段学校多样化发展,完善覆盖全学段学生资助体系。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学和优势学科,统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和继续教育协同创新,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培养造就拔尖创新人才。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完善教材、教师、学校管理和教育评价体系。四是推进教育数字化,构建网络化、数字化、个性化、终身化教育体系。加强科学教育,提高全民科学文化素质。健全学校家庭社会育人机制,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五是锚定教育现代化目标,落实好党的二十大报告和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等战略部署,到2035年,总体

11、实现教育现代化,迈入教育强国行列,为到21世纪中叶建成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领先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奠定坚实的教育基础。三、筑牢科技现代化关键支撑1957年2月,毛泽东提出“将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工业、现代农业、现代科学文化的社会主义国家”。1963年1月,周恩来指出:“我国过去的科学基础很差。我们要实现农业现代化、工业现代化、国防现代化和科学技术现代化,把我们祖国建设成为一个社会主义强国,关键在于实现科学技术的现代化”。1965年1月,我国明确提出:“要在不太长的历史时期内,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赶上和超过世界先进水平”。1977年

12、,邓小平提出“我们要实现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要能上去”“靠空讲不能实现现代化,必须有知识,有人才”。1978年,邓小平指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是马克思主义历来的观点”。1988年,邓小平进一步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强调要注意教育和科学技术。1995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首次提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党的十五大(1997年)强调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建设教育强国;党的十六大(2002年)至二十大(2022年)均强调实施好科教兴国战略。党的十八大(2012年)首次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明确2020年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2015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创新

13、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2016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明确了“三步走”战略目标。党的十九大(2017年)进一步提出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科技强国。2020年中科技中国 2023年1月 第1期10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五个根本”,强调“科技自立自强是促进发展大局的根本支撑”。2021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发表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重要讲话,提出五个方面重点任务。2021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科技政策要扎实落地”。党的二十大(2022年)继续强调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要求2035年建成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

14、科技自立自强。202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科技政策要聚焦自立自强”。这些要求是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经济和科技工作必须牢牢把握的基本指针。科技自立自强是国家强盛之基、安全之要。党的二十大报告对科技创新和创新发展进行了一体化部署:部署“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工作时,强调现代化建设的目标牵引,要求坚持创新核心地位;部署“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工作时,强调科技创新的动力支撑,要求坚持“四个面向”,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一是完善党中央对科技和创新工作统一领导的体制,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构建现代化实验室体系,增强体系化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不断提升我国发展独立性、自主性、安

15、全性。强化科技战略咨询,牢牢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机遇。二是健全新型举国体制,优化创新资源配置,明确创新主体定位和布局,统筹推进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开放创新,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持续加强基础研究,突出原创,鼓励自由探索,加快打造原始创新策源地。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集聚力量进行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加强集成创新,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把科技命脉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三是加快实施一批具有战略性全局性前瞻性的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催生更多新技术新产业,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加强科技基础能力建设,适度超前布局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统筹推进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区域科

16、技创新中心建设,打造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构建开放创新格局。四是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完善科技评价激励机制、多元化科技投入机制,加强知识产权法治保障,形成支持全面创新的基础制度。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加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强化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目标导向,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发挥科技型骨干企业引领支撑作用,支持科技型中小微企业成长,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数据链等深度融合。五是建设创新友好社会环境。加强国家科普能力建设,培育创新文化,弘扬科学家精神,涵养优良学风,在全社会营造创新氛围。扩大国际科技交流合作,加强国际化科研环境建设,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形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开放创新生态。加强国际科技传播能力建设,深化科技文明交流互鉴。四、强化人才现代化根本支撑人才是指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或专门技能,进行创造性劳动并对社会作出贡献的人,是人力资源中能力和素质较高的劳动者,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2001年8月,江泽民提出“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2002年5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20022005年全国人才队伍建设规划纲要,首次提出实施人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业资料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3 wnwk.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ICP备202405992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