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3就业与保障 2023.4职业技术探讨构建高职校企深度合作长效机制的路径文/林珊仟 杨巍摘要:高职教育承担着为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任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要更加侧重学生的实践技能培养。校企深度合作是实现产教融合、推动高职教育与经济社会同步发展的有效途径,近年来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在实践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文章在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后,从运行保障机制、利益共享机制、人才激励机制和考核评价机制四方面,探讨构建高职校企深度合作长效机制的路径。关键词:校企合作;长效机制;师资能力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统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协同创新,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优化职
2、业教育类型定位1。高等职业教育是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类型,承担着为经济社会的发展输送高级技能型人才和应用型人才的重要任务,高职教育在教授基础性理论知识的同时,侧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当前,校企深度合作在高职校企合作的实践中仍存在一些问题,亟需构建规范、稳定的高职校企深度合作长效机制,以此保障高职校企深度合作长期正常运行并发挥预期功能。一、高职校企深度合作的必要性建立长期、稳固的高职校企深度合作关系对高职院校、企业和学生来说具有积极正向的意义。首先,对高职院校而言,高质量人才培养是其根本使命。高职院校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求的高技能人才的
3、使命,不管是向学生传授理论知识,还是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都要做到与时俱进,适应社会和生产的发展。科技创新日新月异,只有建立稳定的校企深度合作关系,高职院校教师才有机会走进企业,及时学习行业新理论、掌握企业新技术,更新课程新知识。企业对高职院校毕业生的要求会随着社会的发展发生变化,只有建立校企深度合作关系,高职院校才能及时了解企业的人才偏好和技能要求,调整人才培养方案,更好地适应生产需要。更为重要的是,高职院校普遍存在着实践场所不足的问题,即使部分高职院校在校内建设了仿真实训基地,但仍无法与实际工作场所进行无缝衔接,只有建立校企深度合作关系,才能真正地让学生参与到企业实际工作中,有效培养学生的实
4、践动手能力。其次,对企业而言,追求利润最大化是其终极目标。随着生产要素的更新迭代,人力资源成为企业发展中最重要的资源,刚毕业的高职院校学生往往无法立即达到企业的岗位需求,需要对其开展岗前培训,大大增加了企业的人力成本。通过建立深度校企合作关系,企业可以参与到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中,将岗位需要的知识和技能融入人才培养过程,学生毕业即可上岗,有效降低了企业的人力成本支出。现今,人才竞争日趋激烈,许多企业面临“招工难”的问题,而建立深度校企合作关系有利于提高企业知名度,为企业提供长期稳定的毕业生源,使其永葆活力。与此同时,企业可以充分借助高职院校的智库资源,共同开展科技创新,共享科研成果;高职院校教师
5、也可以为企业授课、培训,提升企业职工的综合素质。最后,对学生而言,提升自身综合素质和竞争力是其重要需求。高职院校学生与普通本科学生的职业定位不同,技能型人才目标更需掌握实践动手能力。高职深度校企合作,学生可以提前进入合作企业实习,真正地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工作实践相结合,提高自身的实践技能。学生可以在毕业前获得企业免费培训,增加实际工作经验,提升就业竞争力,更有机会提前锁定工作岗位。通过实习,可以使学生增加对岗位的认知,减少就业时的迷茫,更好地进行职业规划。二、目前高职校企深度合作中存在的问题(一)缺乏健全的政策法规支持高职校企深度合作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工程,在高职院校和企业共同参与的基础上,还
6、需要政府、行业提供相应的基金项目:2018 年度福建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一带一路倡议下高职校企深度合作影响因素分析”(FJJKCGZ18-852)。职业技术134就业与保障2023.4政策法规支持和指导。近年来,尽管国家相继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等法律和文件,但这些法律和文件主要是从宏观层面上把控了校企合作的方向,没有更为具体的实施细则,缺乏实际指导意义。此外,政府也没有出台更多激励企业参与学校办学的优惠政策和实施细则,缺乏促进企业积极参与的配套措施和制度保障。(二)校企深度合作存在“壁炉现象”一直以来,在高职校企深度合作中存在着“学校热、企业冷”
7、的壁炉现象:高职院校对校企合作的热情较高,是积极主动的一方;而企业对校企合作较为冷淡,是被动接受的一方。出现“壁炉现象”的原因主要是高职院校和企业之间的利益需求不一致。高职院校注重的是人才培养,希望企业在校企合作中能够配合其开展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而对企业的利益需求不够重视;企业的根本使命是追求利润、扩大规模、提升企业竞争力。开展校企深度合作既需要企业投入大量资金建设实训基地、购置各种设备,又需要企业提供人力,对学生开展培训指导,这一过程本就增加了企业的成本,如果培养的学生最后未能留在企业工作,企业将“竹篮打水一场空”。这种学校的非营利性与企业的营利性之间存在的差异,直接影响了高
8、职校企深度合作的效果。(三)合作模式单一且流于形式尽管高职校企合作已经开展多年,积累了一定经验,也取得了一定成果,但合作模式仍然较为单一且流于形式,主要表现为校企之间简单固定的互动合作。学校在教授理论知识后,将学生推荐至合作企业开展实习,企业在接收实习生后也并未进行专门的指导和后续反馈。即使企业和高职院校联合开展了“订单班”,在大多数情况下也仅仅是冠以企业的名字,企业偶尔派员工到学校授课。再加上校企之间并未构建有效的合作平台,设置专门机构来深入负责校企深度合作事宜,企业没有真正参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教师也并未真正前往企业实践学习,长此以往,高职校企深度合作仅仅成为学校应付上级检查、企
9、业应付学校人情世故的浅层联系,无法形成长期、稳定、有效的深度合作机制。(四)缺乏有效的激励政策目前,高职校企深度合作无论是在宏观上,还是在微观上都缺乏有效的激励政策。首先,从宏观上来看,不管是企业还是高职院校都需要政府的支持和激励,企业需要政府在税收、贷款等方面的支持,学校需要政府在工作和品牌方面的认可,但在大多数情况下,政府并没有这方面的激励政策。其次,从微观上来看,高职校企合作最终要由高校教师和企业员工来参与完成,但高职院校和企业都未对这些发挥实际作用的人员予以足够的重视。一方面,大部分专业教师认为自己的本职工作是教授理论知识,参与校企合作实训项目及前往企业实践学习会占用自己的时间,并且没
10、有获得精神上或物质上的激励,导致教师主观参与的积极性不高。另一方面,由于企业本身对校企合作较为冷漠,自然会将这种价值观传递给企业员工,也不会对参与校企合作实训项目的员工给予相应的激励,导致企业员工参与意愿低下。(五)高职院校师资能力有待提高高职院校教师在校企深度合作中扮演着核心角色,一方面,要将最新理论知识教授给学生,另一方面,还要前往合作企业开展员工培训,所以应具备较高的专业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但目前高职院校的教师大多数没有行业实践经验,缺少对行业发展趋势和技术前沿的了解;而学校在评职称、晋级方面更侧重科研成果,并不重视教师下企业轮岗实践的表现,专业教师缺乏前往企业开展实践学习的动力,导致其
11、实践动手能力不强、理论知识更新能力差,在对学生的日常教学中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三、高职校企深度合作长效机制的构建(一)多元联动的运行保障机制2022 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提出:“构建央地互动、区域联动,政府、行业、企业、学校协同的发展机制,鼓励支持省(自治区、直辖市)和重点行业结合自身特点和优势,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上先行先试、率先突破、示范引领,形成制度供给充分、条件保障有力、产教深度融合的良好生态”2。可见,高职校企深度合作作为高职教育体系建设中一项复杂而艰巨的系统工程,需要政府、行业、企业、高职院校、学生共同参与,发挥联动作用
12、。1.政府发挥指导作用。完善的法规政策能够为高职校企深度合作提供指导作用,各地政府应结合当地高职院校和企业的实际情况,制定校企深度合作实施细则,为合作中遇到的具体问题开展专项指导。此外,政府还应探索出台相应的税收优惠、金融扶持等政策,鼓励企业深入参与校企合作。持续发掘高职校企深度合作中的优秀案例,予以宣传报道,营造校企合作的良好氛围3。2.行业发挥融合作用。高职校企深度合作对促进行业发展有着重要的积极作用,以行业协会为代表的行业资源应支持龙头企业和高职院校牵头合作,组建产教融合共同体。推动产教融合共同体开展行业科技研发,更新行业理论知识和产品工艺;开发行业通用核心课程和实践项目,为行业持续供应
13、综合素质高的应用型人才;加强对行业现有职工的继续教育,推进行业与时俱进。3.企业发挥能动作用。企业作为高职校企合作中的重要主体,对校企深度合作的成功与否有着无法替代的作用。健康、有序的校企深度合作长效机制能为企业带来长远效135就业与保障 2023.4益,企业应发挥主观能动性,深入参与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过程,通过共同育人,培养符合企业要求的人才。同时,积极与学校联合探索开发产业学院、校中厂、厂中校等新型合作模式。4.学校发挥核心作用。高职院校在校企深度合作中处于核心地位:一方面,应重视企业在校企深度合作中的利益需求和参与管理诉求,并为企业提供职工培训等相关服务,激发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热情;另一
14、方面,高职院校应与企业制订规范的合作计划,促进“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在评职称、晋级等方面对参与校企深度合作的教师予以倾斜,鼓励专业教师下企业开展实践学习4。5.学生发挥海绵作用。作为高职校企深度合作、联合培养的对象,学生无疑是受益最大的一方。学生应该理解接受学校和企业的安排,积极主动地按照人才培养方案学习理论知识,锻炼实践技能,不断提高自身的理论修养和实践技能,增强综合竞争力。(二)互惠互利的利益共享机制利益是相关各方积极参与高职校企深度合作的长期根本动力,将人才、技术、效益相结合,构建互惠互利的利益共享机制,才能促进高职校企深度合作长效机制的健康循环发展。高职院校在校企深度合作中要充分重视
15、企业的利益诉求,主动邀请企业深入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充分利用自身科研优势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持,包括开展横向课题共同研究、委派师生与企业开展新项目共同创业、提供师资对企业员工共同培养等,优先让合作企业选定优秀毕业生,真正为企业降低人力成本,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企业同样也应在高职校企合作中准确把握学校的关注点,主动表达对人才能力的要求,设置专门的部门和企业导师负责校企合作事宜,为高职专业教师和学生提供真实的实践工作场景,可通过与学校、学生签订人才培养协议来保障自身权益,提高高职院校的招生率和就业率,提升专业教师的实践能力,扩大高职院校的影响力。企业和高职院校共享校企深度合作的成果,将更加有利于推
16、动校企深度合作长效机制的稳定运行,进而持续为当地经济繁荣、行业发展、学生就业带来效益。(三)合理有效的人才激励机制高职校企深度合作既是高职院校和企业向好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政府倡导和推动的重点工作,政府可以从政策、资金、平台等各方面为校企深度合作提供激励政策,政府的支持和参与能让企业和学校感受到被重视,也会更加规范两者之间的合作。高职院校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可以将企业开展实践工作与专业教师评职称、晋级挂钩,充分调动专业教师参与校企合作、提高实践动手能力的积极性。企业应在内部设立专门的校企合作部门和专项资金,保障校企深度合作的有序推进;从企业内部员工中选拔优秀企业实践导师,为其制订特有的职业发展路径和晋升通道,从精神上和物质上激励员工积极参与校企合作项目。(四)健全科学的考核评价机制建立健全科学的考核评价机制,能够对高职校企深度合作的过程和结果进行约束和把控。高职院校可以通过走访合作企业、向学生发放调查问卷等方式了解合作过程中的成果与不足。企业可以将学生实习数据、毕业生入职率及离职率等进行量化分析,及时向高职院校进行反馈。除了参与高职校企合作的“双主体”外,还可以引入行业协会、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