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1INNER MONGOLIA FORESTRY内蒙古林业2022 年第 12 期法治林业“十四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向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迈进的关键时期,也是贯彻新发展理念、推进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机遇期。通辽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部,是科尔沁草原和科尔沁沙地的主体地区,生态区位十分重要。为走好“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推进美丽通辽建设,切实筑牢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和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通辽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林业草原保护发展工作,认真总结经验,迎接挑战,抢抓机遇,对“十四五”时期林业草原保护发展工作进行周密部署、有序推进。一、“十三五”时期林业草原保护步入高质量发展阶段1.生态
2、修复成效显著,生态状况持续向好“十三五”时期,通辽市依托三北防护林、天然草原退牧还草、退耕还林还草等国家重点生态修复工程,推进大规模国土绿化,完成林草生态修复任务 756.5 万亩,全民义务植树 2500 万株,森林覆盖率提高到 23.78%,森林蓄积量达到 4112 万立方米,草原综合植被盖度提高到 64.79%,生态状况通辽市着力推进“十四五”林草保护发展工作李云翔1 李宝源2 李彤3 刘颖超4 1.内蒙古通辽市林业和草原局 2.内蒙古通辽市森林公园管护中心 3.内蒙古通辽市林业和草原局综合保障中心 4.内蒙古通辽市林业和草原科学研究所内蒙古林业2022 年第 12 期阿古拉湿地阿古拉湿地
3、32INNER MONGOLIA FORESTRY内蒙古林业2022 年第 12 期法治林业持续向好。健全森林资源保护和发展目标责任制、草原定额管理制度,基本草原保护、禁牧等制度得到全面落实;规范生态公益林管理,森林生态效益补偿面积达 1089 万亩;市人大颁布了通辽市罕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条例,基本形成以自然保护区为基础、各类自然公园为补充的自然保护地体系;森林草原火灾和有害生物得到有效防控。通辽市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被全国绿化委员会、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授予“全国造林绿化模范城市”称号。2.惠民富民产业逐步壮大,助推乡村全面振兴特色林果、牧草、种苗花卉、林下经济、木材加工、生态旅游等林草沙产业
4、快速发展。为助力脱贫攻坚、增强贫困户自我“造血”能力、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发挥了重要作用。“十三五”时期,采取倾斜安排林业草原重点工程、产业扶持等扶贫举措,累计投入林草资金 39.06 亿元,贫困地区生态环境得到显著改善;选聘生态护林员 2160 人(次),累计发放补贴 0.782 亿元,使 6480 名贫困人口稳定脱贫。3.全面深化林草领域改革,助推林草工作走深走实“十三五”时期,国有林场改革主体任务全面完成,56 个国有林场全部转为公益性事业单位,富余职工得到妥善安置,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实现“应保尽保”,将符合“低保”条件的林场职工及家庭成员纳入当地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范围。集体林权制度改
5、革不断深化,新型林业经营主体逐步发展壮大,林业生产经营效益逐步提高。草原保护制度改革稳步推进,基本草原划定全面完成,草原“三权分置”改革试点工作扎实开展。4.支撑保障能力逐步增强,夯实林草保护发展基础“十三五”时期,锦绣海棠等 2 个林木品种通过国家良种审定,元宝枫等 5 个林木品种通过自治区良种审(认)定;制定黄褐天幕毛虫防治技术规程等 7 个地方标准;林草种苗保障能力切实增强,林草种质资源收集保存、良种基地、保障性苗圃、市场监管体系建设不断完善;基层林草管护队伍不断壮大,建立权责明确、规范有序的护林(草)员队伍;森林草原火灾综合防控能力得到显著提高,连续 22 年没有发生重特大森林草原火灾
6、。二、“十四五”时期林业草原保护发展工作总体要求“十四五”时期,通辽市林业草原保护发展工作面临着生态保护任务重、生态修复难度大、产业发展滞后等困难和挑战,全市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对内蒙古的殷殷重托,市委、市政府抢抓机遇,始终保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努力推进林草事业高质量发展,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作出新贡献。1.规划目标森林草原湿地等自然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明显提升,生态环境局部恶化趋势有效遏制,生物多样性保护全面加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显著增强,优质生态产品供给能力得到提升,林草生态安全屏障架构基本形成。到 2025 年,森林覆盖率达到25%,草原综合植被盖度稳定在 65%以上,森林和草原火
7、灾受害率控制在 0.1以内,林草有害生物成灾率控制在 5以内。2.总体布局按照通辽市的生态空间现状和发展定位,充分考虑通辽市生态系统完整性、地理单元连续性和经济社会发展可持续性,构建“一屏三区”的全市林草保护发展总体布局。“一屏”是根据国家和自治区确立的“两个屏障、两个基地、一个桥头堡”的发展定位,在通辽市全域构建生态安全屏障。“三区”包括北部生态保护修复区、中部林草产业发展区、南部生态综合治理区。其中,北部生态保护修复区包括科尔沁左翼中旗西北部、开鲁县北部、扎鲁特旗和霍林郭勒市,占全市国土面积的 35%,是通辽市重点生态保护修复区;中部林草产业发展区包括科尔沁区、开鲁县南部、科尔沁左翼中旗中
8、南部、科尔沁左翼后旗北部及东部、奈曼旗东北部地区,占全市国土面积的 30%,是经济林发展重点区域;南部生态综合治理区包括科尔沁左翼后旗、奈曼旗、库伦旗南部山区和科尔沁沙地南缘,占全市国土面积的 35%,是生态治理修复重点区域。33INNER MONGOLIA FORESTRY内蒙古林业2022 年第 12 期法治林业3.重点任务全面推进林草生态修复,按照生态优先、融合发展、科学利用、多方联动的思路,科学推进林草生态修复,持续提升林草多种功能,实现林草资源由数量扩张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强化林草资源管理保护,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保护草原、森林是内蒙古生态系统保护的首要任务”的要求,全面加强天然草
9、原和公益林保护管理;推进自然保护地优化与野生动植物保护,加强自然生态系统、自然遗迹、自然景观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探索自然保护和资源利用新模式,加快建设以自然保护区为基础,各类自然公园、湿地为补充的相对稳定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做优做强林草生态产业,坚持“绿色发展、生态惠民、产业富民”,充分挖掘林草产业优势和潜力,做优做强特色林草产业,巩固生态脱贫成果,助力乡村振兴,促进生态惠民富民,推进林草产业高质量融合发展;不断深化国有林场、集体林权等重点领域改革,推动体制机制创新,持续增强林草发展动力;加强林草基层基础、种苗保障、科技支撑和资源监测等支撑保障能力建设,夯实林草高质量发展基础。三、确保“十四五”时
10、期林业草原保护发展开好局、起好步2021 年以来,按照“十四五”时期通辽市林业草原保护发展工作总体思路,市委、市政府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持续推进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加大草原修复保护力度,着力建成立足东北、面向华北的生态防线,林业草原保护工作开局良好。1.聚焦国土绿化,实现生态建设提质增效持续推进科尔沁沙地林草生态保护修复,依托三北防护林、植被恢复等重点生态修复工程项目,加快防沙治沙步伐,推进科尔沁沙地综合治理和封禁保护修复;加强天然草原修复,依托退牧还草、草原生态修复项目,采取综合措施,促进天然草原恢复和自然修复,严禁在草原上新打生产经营性水井、在工程区域内进行生产经营性活动,天然
11、草原得到保护,植被状况明显改善,草原得到休养生息;完善提高重点区域绿化,围绕公路、城镇周边和村屯等重点区域,对原有绿化进行提档升级,结合“牛出院、树进院”,推进乡村美化绿化示范村建设。2.聚焦底线思维,生态保护迈出坚实步伐落实最严格的草原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全面启动基本草原划定和调整工作;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内蒙古自治区草原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落实基本草原保护制度、禁牧休牧和草畜平衡制度;市政府印发了关于严格禁垦禁牧加强森林草原生态保护的通知,各旗县(市、区)均发布禁牧公告;开展禁牧休牧执法集中专项行动,坚决打击违法放牧行为,确保禁牧工作取得实效。推动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
12、。加强自然保护地保护管理,进一步完善全市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方案。积极开展霍林郭勒国家草原自然公园创建工作,完成内蒙古霍林郭勒国家草原自然公园总体规划编制,推进胡力斯台淖尔、静湖国家级湿地公园建设。着力提升防灾减灾能力。加强森林草原防火,开展森林草原防火督导检查,未发生大的森林草原火灾。加强林业草原有害生物防控,认真做好监测预警,扎实推进林业草原病虫害和草原鼠害综合防控工作,有效降低鼠虫密度,减轻灾害损失。落实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计划,开展安全生产检查工作,督导林草生产经营单位开展风险隐患排查。3.聚焦改革发展,林草治理体系不断健全林长制体系初步建立。2021 年以来,推进市、旗县、乡镇苏木
13、、嘎查村四级林长制体系建设,共设林长 3336 名。健全以嘎查村级林长、监督员和网格员(护林员、草管员)为主的“一长两员”管理架构,配备监督员 1016 名,设立各级林长制公示牌1691个。建立“林长+检察长”机制,制定印发了 通辽市林长制办公室 通辽市人民检察院关于建立“林长+检察长”协同工作机制的意见。市林长办公室发布关于加强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的令和关于全面强化林长巡查 加强森林草原湿地资源保护发展的令,建立林长巡林发现问题整改台账和任务清单,持续跟踪督办,确保巡林护林出实效。持续推进森林草原保险工作。2021 年以来,全市政策性森林保险面积 1442 万亩,缴纳保费 229334INNE
14、R MONGOLIA FORESTRY内蒙古林业2022 年第 12 期法治林业万元,公益林参保率达 100%。推进扎鲁特旗巴雅尔图胡硕镇、阿日昆都楞镇草原保险试点工作,完成草原保险承保面积 278 万亩,涉及 18 个村 785 户,保费收入 416 万元。4.聚焦乡村振兴,产业发展取得重大突破紧紧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大力发展果品、木材、种苗花卉、森林草原旅游、林下经济等产业。2021年以来,因地制宜推进林草产业基地建设和规模化发展,完成以锦绣海棠、元宝枫等为主的经济林基地建设 12.78 万亩,种植平欧大果榛子 1 万亩。发展森林草原生态旅游产业,以科尔沁 500 公里文化旅游风景大道为主线
15、,依托自然保护地、林场、草原、湿地等自然资源优势,积极打造森林草原生态旅游线路。加快推进生态保护修复与产业融合发展,加大资金支持整合力度,持续跟踪监督生态资金落实情况。做好全市 2160 名生态护林员选聘管理工作,确保工资按时足额发放,加大生态护林工资监管力度。严格落实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落实公益林补偿面积 1089 万亩,发放中央和地方财政补偿资金 3 亿多元。推动林草科技助力乡村振兴。突出部门帮扶特色,因地制宜发展庭院果树等产业,组织开展林草科技下乡服务,举办各项技术培训 20 余场(次),培训 5000 余人(次),带动林农增收致富。5.聚焦科技创新,林草科技发展成效显著完善林草科技体
16、系,开展实施林草科研项目 64个,其中市级以上重点项目 23 个。建设科研试验示范林 3.5 亩,为全市提供各种优质种苗 50 万株、穗木 400 万穗;锦绣海棠获得中国森林认证证书,成为自治区首个通过森林认证的经济林树种;授权国家实用新型专利 3 项,制定行业标准 2 项;加快推进林草种质资源普查工作,加强普查队伍建设,确保普查工作质量和进程。进入“十四五”时期以来,通辽市委、市政府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持续推进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加大生态修复保护力度,着力建成立足东北、面向华北的生态防线,林业草原保护工作保持良好开局。未来,通辽市将继续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锐意进取、真抓实干、持续发力,为构筑祖国北疆生态安全屏障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人工造林成效人工造林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