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收稿时间 2021-05-06基金项目 本文为武汉华夏理工学院2018年重点教改基金项目(1802)。作者简介 李猜(1970),女,湖北人,硕士研究生,副研究员,校长助理兼教务处长,研究方向:高等教育管理。2022年11月November,2022University Education摘要 通专融合是促进人才全面发展培养路径的必然选择,而课程论文写作是通专融合耦合点之一。文章依据课程论文写作教育中体现的普适性、综合性、高阶性、规范性、双向性,分析了其在实现通专融合中的重要性,以及在提高学生德行、认知、能力和思维综合素质能力等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关键词 通专融合;课程论文写作;重要性中图分类
2、号 G642.47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22)11-0166-03“十三五”规划曾指出,高等教育要注重提升学生的发展能力,建立学术型人才和应用型人才分类、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相结合的培养制度,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学者黄俊杰认为,新时代高等教育要从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两者互动逐步走向融合式发展。通才与专才的结合是当今高等教育的目标,但在高校实际教育实践中,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在教学组织、执行方式等方面尚存在思考与行动的二元对立沟壑。因此,有必要通过建立通专融合知识体系衔接机制,寻找二者的耦合点,进行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范式探索。课程论文写作
3、是本文探讨的通专融合耦合点之一。一、从通专结合到通专融合随着新时代社会发展对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人才的需求,大学本科教育教学逐渐建立了通专融合的理念。2020年教育部发布的有关文件指出:高校要建立健全教育评价制度和机制,大力发展素质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创新精神和健康人格。这体现了专业教育和通识教育融合的重要性与必要性。综合分析国内通专融合的多种路径,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通过设置人文学科与自然科学相结合的综合性学科点,建设跨学科专业。二是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设定若干通识课程学分,构建符合学校办学定位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开发、建设一批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相融合的核心课程,通过学分制选修课模式
4、,培养学生的核心能力与素养。三是设立通识教育学院。大一阶段不分专业,对学生实施专门的通识教育,高年级则根据学生兴趣与特长进行专业教育,以避免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在教学组织上的冲突。四是建立书院制。通过拓展第二课堂,开展社会实践、专业实践,举办通识讲座,开拓学生思维,提高学生人文素养。陈向明教授认为,通识教育不等同于通识选修课,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不是分离的关系,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需要走出分段而治的模式1。周光礼教授认为专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主体,他通过分析高等教育的适切性,指出大学教学改革必须坚持专业教育的主体地位,但把人文教育引入专业教育是一种趋势。通专融合的教育可以使学生从学习的深度走向学习的广
5、度,成为有专业技术、有社会责任、有健全人格的社会人2。李曼丽教授认为,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对应,与专业教育一起共同属于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大学本科教育应是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相结合的教育,二者的结合是高等教育适应未来社会、适应未来社会人的发展的必然选择3。祝家麟、陈德敏教授认为,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结合不是简单的加法和减法,而应是全面的融合,是课程体系中“通”与“专”的融合、“教学”与“实践”的融合,专业教育的全过程全环节应结合通识教育,并实现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目标,实现二者双赢4。有教师认为,“通识教育专业化”和“专业教育通识化”是实现通专融合的中枢路径。实现通识教育的专业化,要尽可能地在通识
6、教育中渗透专业理念,在专业教育中嵌入人文素质和科学精神的培养。因此,通专融合可以说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也是一种教育模式,既是通识课程建设的思想,也通专融合视域下高校课程论文写作重要性探析李猜武汉华夏理工学院,湖北武汉430223166University Education是专业课程建设的方法路径,在寻找与专业教育交叉融合、彼此渗透的耦合点上,通过课程体系设计、课程教学实施,将通识教育目标贯穿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考核评价中,与专业教育两相交织、互相促进。课程论文写作正是利用专业教育,在课程方法和考核评价上进行人文科学精神的嵌入,使专业教育实现通识化。二、课程论文写作在实现通专融合中
7、的重要性分析近年来,亚洲各国(地区)的知名大学如中国的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日本的东京大学,韩国的首尔大学、延世大学,新加坡的新加坡国立大学等积极探索通识教育并取得了一定的育人成效。我国越来越多的高校也开始重视通识教育,以清华大学、武汉大学、复旦大学为代表的重点大学,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了“鼓励经典阅读、开展小班研讨、加强口头表达和写作训练”5等特色化通识教育培养活动。(一一)课程论文写作的普适性有利于将通专融合贯课程论文写作的普适性有利于将通专融合贯穿培养各阶段穿培养各阶段与本科毕业论文相比,课程论文的内容、篇幅、体例具有更强的普适性、灵活性。课程论文写作训练可贯穿大学四年。可以说,任何一
8、门课程都能开展课程论文写作训练,只是专业课和公共必修课所布置的课程论文要求不同。对于公共必修课来说,学生来自不同专业、系,学生的写作基础、兴趣差异较大,任课教师可从扩大眼界、丰富学识素养方面布置写作任务。而对于专业课程,任课教师可在系统讲授知识点、介绍专业学科的最新研究进展之后,让学生根据个人(小组)兴趣,选择某一个具体问题,自主查阅文献。专业培养方案中80%的课程为专业课程,在专业教育过程中实施课程论文写作训练,学生受益面广。任何专业课都能开展课程论文写作训练。人文和社会科学专业有较多的课程论文训练机会,如设计说明、英语作文、项目策划书、开放性论述题等。理工科实验报告本身就是综述类小论文,也
9、可以针对某项新技术或知识点,结合社会经济发展、社会热点及行业未来发展,融入课程思政,让学生写篇课程小论文,培养学生用专业知识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汽车电器与电子技术课程可结合环保问题训练学生写 汽车电子技术促进车与社会间的和谐发展 小论文。(二二)课程论文写作的综合性有利于实现通识教育课程论文写作的综合性有利于实现通识教育目标目标通识教育作为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抓手,其目标就是让学生接受广泛的、非专业性的、非功利性的基本知识、技能和态度的教育,通过大学四年的培养,使学生成为具有人文情怀、科学素养、辩证思维以及独立思考能力,能主动融入社会生活、适应未来社会发展、有社会责任感、全面发展的国
10、家公民。课程论文写作正是从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和适应未来职业发展需要的角度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学生通过检索查阅资料和学术期刊论文进行探究学习,汲取资料中的知识。此外,任课教师应从研究内容和思想深度、语言描述和排版格式上进行规范要求,全面训练学生的综合素养。学生可采用小组团队合作方式完成课程论文,小组成员围绕某一主题分工合作调查、研讨论点、完成汇报,培养学生不抄袭、不剽窃的优良品质,学会承担学术责任。良好的书面表达能力、写作能力是学生未来职业生涯中的重要素养之一,也是学生毕业后在职场应用最广泛、最基础、最实用的能力。学生在学校获得良好的写作能力训练,对其未来继续深造和求职有直接影响,尤其是其独
11、到的见解、清晰的思路和扎实的文字功力,可为职业生涯和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和服务社会。(三三)课程论文写作的高阶性有利于提高人才培养课程论文写作的高阶性有利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质量巴西学者弗莱雷曾指出,课程的使命不是使学生学会适应和顺从,而是刺激和发展他们,让他们参与课程的规划和实施,克服对课程的依赖心态,最终成为积极主动和自由圆满之人。2019年教育部发布了 教育部关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明确指出了学术论文可纳入过程考核,并应科学确定考核比例,强调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通过创新课堂教学改革提升学业挑战度,引导学生多读、深思、善问、笃行,让学生忙起
12、来。一流课程建设标准是实现课程的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高阶性就是创新课程教学设计,使知识、能力、素质有机结合,培养学生解决复杂问题的综合能力和高级思维。挑战度则是激发学生潜能,使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融会贯通和拓展应用。课程论文写作正是一种兼具探究性和挑战度的学习,通过问题研究与探索,使学生学习不局限于书本、课堂,而是在课外自主广泛阅读参考书籍,总结凝练阅读要点。这样可以让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紧张起来、忙起来,让学生“读”大学是真正学习,而不是应付考试拿到学分“混”毕业。随着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智能化教学的开展,各优质平台丰富的数字化教育资源都为课程论文写作提供了便利条件
13、。一些需要理解记忆内容、与前后课程联系紧密、学习难度大的专业课程,如果采用常规的试卷考试是很难检测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的。艾宾浩斯记忆曲线规律告诉我们,学习遗忘的进程规律是先快后慢,习得的知识一日后只剩下原来的25%。学生被动接受的记忆性概念和知识容易被遗忘,而探究式、主动式学习让学生更能习得知识、收获技能。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是大学本科教育的重167要目标。国外学者南希 索莫斯认为,写作练习对提高归纳能力、养成批判性思维习惯、深入掌握某一领域知识、有效表达思想有重要的促进作用。课程论文写作需要学生根据论文选题和写作要点辩证地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寻找证据并按论点的逻辑关系佐证观点,做出严谨
14、的结论判断。学生通过不断撰写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论文,对相关资料加以甄选和深入分析,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组织材料,逐步学会独立思考问题,形成有洞见的观点和见解,成为主动和积极的学习者,从而达到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的目的。(四四)课程论文写作的规范性有利于提升毕业论文课程论文写作的规范性有利于提升毕业论文质量质量为切实加强学业管理,促进本科人才培养各环节提质增效,2021年初,教育部提出对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进行抽检的举措,提高了对高校毕业论文的要求。综观各高校近年来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确实存在资料信息获取和整合困难、研究思路不够开阔、研究方法单一、专业术语表达不够准确规范、基本写作技能欠缺、论文复制比
15、偏高等诸多问题6,这与学生在低年级缺少系统训练息息相关。课程论文写作训练和考查的主要是学生对某门课程知识的运用能力,而毕业论文写作训练和考查的则是专业综合能力,系统评价学生四年各门课程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论文能否写好,选题是关键。本科毕业论文抽检重点关注选题意义,而本科生的自主选题能力普遍较弱,选题很容易过大,因此任课教师要用启发式方法帮助学生自主选题,对学生提交的课程论文提纲进行批改,对选题意义和写作思路、逻辑进行点评。从认知规律看,思维模式的形成是一个渐进、递进的过程。课程论文写作可以将写作能力训练与各门专业课知识考核有机结合,从大一新生开始,以问题为导向,启发学生的科学思维,培养学生分析
16、问题、研究问题和辩证思考的能力。在任课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应学会创新选题、使用文献检索工具、设计论文结构、撰写并修改论文。教师应侧重于本科毕业论文重点评议要素和诸如选题意义、写作安排、逻辑构建和学术规范等内容的讲授,让学生提前掌握论文写作的基本技能。(五五)课程论文写作的双向性有利于不断提高师生课程论文写作的双向性有利于不断提高师生的综合素质的综合素质要提高学生的论文写作质量,加强指导与反馈是一个重要环节。教师的指导与反馈效果关系到学生论文质量的提高。国外学者南希 索莫斯曾对400名哈佛本科生在校期间的写作情况做了跟踪研究,多达86%的大四学生认为,完成本专业的毕业论文是提高写作水平最重要的经历。超过80%的学生认为,教师给予更多的反馈是提高写作水平的最有效途径7。课程论文写作训练对教师的教学要求非常高。写作教育的核心是思维教育,要让学生学会清晰、准确地表达观点。布置写作任务前,任课教师要讲解写作要点;写作任务完成后,任课教师要对论文进行批阅,科学评判学生选题的合理性和论点的正确性,肯定学生写得好的地方,指出学生要改进的方向。教师平时要不断创新课程教学理念、认真研透教材、精心设计教学、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