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推进辽宁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的建议_马艳艳.pdf

上传人:哎呦****中 文档编号:2737700 上传时间:2023-10-13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1.3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推进辽宁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的建议_马艳艳.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推进辽宁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的建议_马艳艳.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推进辽宁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的建议_马艳艳.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Liaoning Economy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发展”。专精特新是国家引导中小企业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不断提高中小企业发展质量和水平而实施的重大工程。全国范围正在全面推进中小企业向更深、更广、更精方向发展。现阶段辽宁省在推动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已取得较大的成绩,但仍存在一些问题与挑战,主要表现为专精特新企业数量及培育量不足、中小企业的创新能力普遍不足、专精特新政策宣传力度及培训力度不足等问题。辽宁省应深入推进专精特新企业培育,推动全省中小企业创新型发展,充分发挥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示范引领作用,进一步实现经济增长,逐步打造创新型形象、实现稳定新发展格

2、局。一、辽宁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现状辽宁省于2005年开展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行动”,在全国范围内属于最早实施的一批。截至 2022 年,辽宁省共培育专精特新产品(技术)2084 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025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524家,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280家,虽然培育成果显著但全国排名未入前 10。同时,辽宁省专精特新企业行业领域分布优势下降,专精特新企业潜在培育量偏低。据工业和信息化部官网、企查查等公开数据,专精特新企业重点培育行业方向正在逐渐从制造业向高科技技术服务业转移。制造业比率已从第一批专精特新“小 巨 人”企 业 的 69.8%下 降 到 第 四 批 的59.0

3、%,而 工业“四基”发展目录 所列十推进辽宁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的建议马艳艳陈玉茹林月晴内容提要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发展”。为推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辽宁省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文章在分析辽宁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发现辽宁省目前还面临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数量及培育量偏少、企业创新能力有待提升、专精特新政策宣传及企业培训力度有待加强等挑战。本文提出辽宁省应深入推进专精特新企业培育,推动全省中小企业创新型发展的政策建议。关键词 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科技创新注:本文受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辽宁装备制造业关键核心技术国产替代能力形成机制研究”(项目编

4、号:L22BGL015)资助。34DOI:10.14041/ki.1003-4617.2023.02.014产 业 经 济大重点产业领域专精特新企业发展趋势持续走高,全国第四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十大重点产业领域分布占比已上升至 81.1%。辽宁省作为工业大省,制造业是当家优势,但涉及强国战略十大重点领域产业的企业数量仅占全省“小巨人”企业的 36.29%,行业分布优势比重降低。二、辽宁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面临的挑战(一)专精特新企业数量及培育量偏少辽宁省现有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总体数量不足。截至 2022年,各省、市、自治区共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4 万多家,国家级“小巨人”企业共 9279

5、 家。其中,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数量位列前三的分别是山东省(5302家)、上海市(4586 家)、安徽省(3095 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数量前三的分别是浙江省(1078 家)、广东省(881 家)、山东省(772家)。辽宁省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数量同比增长不足且复核通过率低。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报告(2022年)显示,全国第四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认定通过4375家,较于第三批认定通过的2930家,同比增长48%。而辽宁省公示新入选第四批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的企业共76家,相较于第三批通过的137家,减少了45%。同时,辽宁省第一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7家(不含大连市)

6、,仅1家通过复核,复核通过率较低。(二)辽宁省中小企业创新能力有待提升辽宁省中小企业自身创新能力有待提升,省内协同创新能力不足。从A股上市专精特新企业拥有专利数量来看,辽宁省专精特新企业专利629项、有效发明专利1276项,在全国位列前 15。低于广东省(6508,7743)、浙江省(3036,5963)、江苏省(8317,6123)、北京市(2509,5806)专精特新企业的专利数量。在科创力百强企业省、市分布中,辽宁省占比不足 1%,未能上榜。辽宁省中小企业创新能力有待提高。同时,辽宁省创新孵化中心及示范平台数量较少且分布不均,难以形成良好的协同创新生态圈。辽宁省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数据显

7、示,辽宁省示范平台共 46家,其中 24家平台集中在沈阳;示范基地30家,其中沈阳8家、盘锦7家,数量不足且分布较为集中。(三)政策宣传及企业培训力度有待加强目前,辽宁省关于专精特新政策的宣传途径较为单一、企业培训力度有待进一步提升。辽宁省宣传专精特新主要通过辽宁省工业和信息化厅、辽宁省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等官方平台,宣传渠道缺乏多样性。据了解,广东省、浙江省、上海市等除利用官方网站宣传专精特新政策以外,还积极通过微信公众号、抖音平台等社交媒体大力宣传专精特新政策,积极鼓励中小企业申报。此外,辽宁省专精特新相关培训工作开展较迟,累计开展管理创新活动50次,培训5次,其中于2022年8月5日开启

8、首场培训,平均每月两场。累计 55 场活动和培训中,超四成为 2023 年开展,行动开展相对较晚。三、推进辽宁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建议(一)开展多元化服务,提供全方位支持从政策解读、申报到开展企业培训,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提供多元化的服务。第一,35Liaoning Economy建议形成多样的政策普及宣传渠道。目前辽宁省专精特新政策宣传主要依靠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以及部门下达通知,辐射范围较窄、效率不高。可以利用多媒体形式扩散传播途径,建议创立辽宁省专精特新微信公众号、短视频账号等,不定时发布政策及成果宣传普及作品,还可以通过官方渠道举办论坛、开通直播等形式进行宣传。第二,在辽宁省工业

9、和信息化厅及辽宁省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提供一站式申报服务。建议在平台中专门设立专精特新窗口,并在用户进入平台搜索“专精特新”相关词条时弹出申报窗口与申报条件,鼓励中小企业尝试申报。第三,定期开展线上、线下培训会,指导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成长。对专精特新企业与非专精特新企业均开展学习培训及创新活动等,规范现有企业发展并培育“后备军”。可以形成案例教学,逐步形成体系化管理培育方案。(二)实现定制化服务,实施过程化管理对申报企业提供定制化服务,对认定为专精特新的企业进行过程化管理。第一,绘制申报企业群像,根据产业类型、是否准备上市、产品形式、融资情况等不同特点建立专精特新企业档案,提供精准化、差异化服务

10、。可以设立专精特新特别小组,专项负责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工作,有助于实现一对多,甚至一对一的定制化服务。第二,在认定企业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后,对该企业实施过程化的管理以进行扶持和监督。一方面,可以通过加强市场宣传、政府采购等路径,助力企业拓展市场,实现企业成长。另一方面,加强督促,要求定期检测上报企业相关指标,最大程度确保企业能够通过复核。要避免再出现“小巨人”企业逆增长状况,以免大大增加政府培育成本。(三)调整申报指标,拓宽融资渠道由于各个地域产业结构与经济环境不同,专精特新企业申报门槛应有所不同,要根据辽宁省自身情况调整相关政策。第一,对于经济效益的要求可适当放宽。部分先进省、市对于经济效

11、益的要求低于辽宁省的总资产1500万元以及增长率 7%的限制;近两年来,因为新冠疫情的影响,不少企业都受到了冲击,应当考虑到疫情对经济效益造成的损失,对政策进行适当的调整。第二,对于研发投入的占比要求可适当提高。对比在研发投入占比方面的要求,大部分省、市占比都在 3%及以上,但是辽宁省的研发投入占比要求却只有1%。创新能力离不开大量的研发投入,提高企业的研发投入占比指标有利于企业的持续发展。第三,目前辽宁省为专精特新企业提供专属金融服务,辽宁省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显示,共有16条专项贷款,其中银行贷款7项,信保、财险等公司贷款 9 项。贷款金额均在 500 万以上,年息1.8%2.8%,贷款期

12、限1236个月居多。对比其他省、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辽宁略显单一。政府可以通过设立发展基金、提供融资政策支持、加强供需对接与政策引导金融产品创新,同时以联合金融机构推出专属信贷、保险产品及增值服务等形式提供支持。(四)加强引导,提高中小企业创新能力辽宁省中小企业自身创新能力及创新动力不足,政府应加强引导,通过提高创新能力助力中小企业的创新发展。第一,政府可以对企业间的合作加强引导。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大部分来自较小的细分市场,行业内企业数量少。政府可以鼓励成立行业协会,促进企业合作共赢,提高共同创新能力。第二,36产 业 经 济可以促进企业与高校实验室、研究所的合作。辽宁省有 116 所

13、大学、6 个研究所。本科学校65 所,其中 985、211 大学各 2 所。加强校企合作,有利于提高协同创新能力,还可以一定程度上留住人才,从而提高持续创新能力。第三,进一步合作建立本省的创新孵化中心。政府可以引入专业化科技服务机构为中小企业、大型企业、科研院所等创新主体提供专业化的服务。(五)加强人才培育,促进企业转型人才是企业发展的第一动力,在数字化转型的浪潮中,企业离不开人才。辽宁省应当加强人才培育,大力促进企业数字化转型。一方面,政府应当尽快尽详地出台人才招引政策,不能空有门面装饰。在政府引导下,高校和科研院所、中小型企业、大型企业平台及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等主体均可参与到人才招引中。通过

14、提供毕业生资源、实习实训机会、专业科技服务、市场招聘渠道等,为专精特新企业招贤引贤提供帮助。另一方面,作为制造业大省,辽宁省大部分制造业企业已经实现自动化生产,但距离数字化转型仍有一段路程,这需要大量人才、政策以及资金支持。政府部门应通过宣贯专精特新政策,以提供资金支持、科技服务支持等方式减轻转型成本负担,协助企业更好、更快地完成数字化转型。(六)完善优质企业培育体系,加强动态监测优质企业的培育需要政府的持续追踪和助力。辽宁省专精特新企业培育量不足,需要完善专精特新企业培育体系,实现辽宁省专精特新培育量的增长以及创新能力的发展。第一,建立并完善专精特新企业培育库,对已入库的专精特新企业开展动态

15、监测。政府不仅要在申报和复核企业资质时关注企业的各项数据指标,更要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提供政策支持和必要的帮助。利用大数据等科技手段及时跟踪中小企业的经营状况和研发情况,通过实时跟踪监测发现一些初期问题,补充、调整政策要求和奖励办法,帮助企业解决问题。第二,建立企业对接专员服务的工作机制,为每个专精特新企业提供一对一的政策咨询、政策评估等政策服务。一对一的企业对接专员服务有助于政府深入了解企业的现状和发展需求,同时专员服务可以帮助企业理解政策要求和奖励办法,是企业与政府之间的一种便捷的沟通方式。通过一对一的专员服务,政府能够及时与企业沟通并且协调解决困难,接受政策反馈和建议。(七)建立创新型企业

16、群培育工程,打造梯度培育体系辽宁省应当依照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的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管理暂行办法 构建包含创新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和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个层次的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体系。第一,将区、县纳入专精特新企业培育工程中,不仅对国家级、省级专精特新企业和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也要对各地方专业化、成长性好的创新型企业提供政策倾斜和财政支持,挖掘其潜力,助力专精特新企业创新发展。第二,根据各地区的财政条件、产业环境以及专精特新企业的领域分布情况,地区政府应对高新技术、创新型企业提供政策支持,从基层建立并发展培育体系。要调动地方政府的积极性,对本地区的创新型企业提供适当的政策支持,增加本地区的企业培育量。第三,各地区政府牵头合作。辽宁省各地区龙头企业起带头37Liaoning Economy作用,让中小企业凝集起来形成创新型企业群,与其他地区的创新型企业以及专精特新企业进行合作交流,助力辽宁省构建专精特新梯度培育体系。(八)拓展专精特新企业市场,加强政府宣传拓展用户市场是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扩大规模、迅速发展的重点,但许多中小型企业没有足够的宣发资金,无法进入民众的视野。地方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业资料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3 wnwk.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ICP备202405992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