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6中国大学教学 2023年第3期一、引言当前,我国研究生教育中学术学位研究生教育和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并存,二者处于同一层次,但是在培养目标与定位上存在差异。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旨在培养具有较强的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能够创造性地从事实际工作,同时兼顾学术性;学术学位研究生教育旨在培养学术研究型人才1。在研究生教育中,相对博士研究生而言,硕士研究生规模明显更大,毕业去向也更多元化。2020 年 7 月召开的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提出,硕士生培养将主要以应用型人才,即专业型硕士为主2,引发社会的广泛关注。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自 1991 年开展以来,发展迅速,专业学位类别上发展到 47 个,层次上从硕士发
2、展到博士,年招生规模增长至 60 多万人,比例上从占研究生招生规模的个位数增长至超过 60%3。医学教育中,临床医学专业是核心。1998 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审议通过并设置了临床医学专业学位4,临床医学专业学位成为医学领域最早开设专业学位教育的专业。“十三五”期间,我国已形成“5+3”为主体的临床医学人才培养体系(以下简称“5+3”为主体。“5+3”为主体即 5 年临床医学本科教育+3 年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或 3 年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专业型硕士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并轨,毕业后即可获得硕士毕业证、硕士学位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证、执业医师证,简称“四证合一”)5,这意味专业型硕士毕
3、业后不再需要进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而是实现专硕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并轨6。根据教育部发展规划司统计数据,2019 年临床医学学术型硕士毕业生数为 8581 人,专业型硕士毕业生数为 25818 人,专业型硕士毕业生数占 75.1%,临床医学专业型硕士与学术性硕士之间的比例远远高于其他专业。殊途同归临床医学学术型硕士和专业型硕士的比较吴红斌 赵 悦 李春青摘 要:本研究旨在探究临床医学学术型硕士和专业型硕士在入学特征、培养过程和毕业结果上存在的差异以及两者结果影响因素上的不同,为医学研究生教育的完善提供依据。利用 2021 年度研究生培养质量反馈调查数据,研究发现:在个体特征和入学动机方面,
4、两类硕士存在显著差异,“殊途”明显;在培养过程方面,专业型硕士生对培养过程的评价整体较低;在毕业去向方面,两类硕士异中有同,毕业生就业部门均 90%以上为医疗卫生机构,且就业岗位多为专业技术岗。进一步分析显示,无论对于学术型硕士还是对于专业型硕士,入学特征中的个体特征均能很好地解释两类硕士是否读博,培养过程能更好地解释就业满意度。研究建议,要进一步明确两类硕士培养目标与招生定位;完善培养过程,提升专业型硕士培养质量和学习体验感;增强针对两类硕士的职业规划和就业指导。关键词:研究生教育;临床医学;学术型硕士;专业型硕士吴红斌,北京大学医学教育研究所/全国医学教育发展中心副研究员。9吴红斌.ind
5、d 569吴红斌.indd 562023/3/22 09:202023/3/22 09:2057研究生教育中学术学位和专业学位的两分法并不是所有国家的通例,例如在德国等欧洲大陆国家就没有这种划分7。国内相关学者对学术型硕士和专业型硕士开展了一定的研究。刘爱春等人自编学术动机问卷,调查 11 所高校的学术型硕士,发现学生的学术动机随年级而有所变化8。李敏等人基于全国 12 个省份的调查发现,个体特征、读研动机、工作岗位类型、学用相关度对专业型硕士毕业生就业满意度有显著影响9。此外,不少研究采用文献分析法探讨专业型硕士和学术型硕士在培养目标、指导方式、课程学习、临床实践、学位论文及质量评价等方面存
6、在的差异10-11。还有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探究两种类型硕士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存在的差异。周文辉等人对全国 110 个研究生培养单位开展的研究生满意度调查发现,专业型硕士的就读体验满意度高于学术型硕士12。阎凤桥等人基于首都高校学生发展状况调查数据发现,专业型硕士具有更多的实习机会、学生具有更强的应用能力13。还有研究发现,尽管二者在个体特征和入学动机上存在明显差异,但两类研究生在招考制度的设计上区分度不高,招生未能紧密结合社会行业发展需求14,以及部分导师按照学术硕士的毕业标准来要求专业型硕士15,存在培养目标混淆、培养模式类同等问题16-18。尽管当前针对不同类型硕士生培养异同已有不少研究,但就
7、本文关注的研究议题而言,相关研究仍然存在以下拓展空间:从研究对象上看,国内现有文献研究对象的代表性仍有可优化的空间,本研究采用由北京大学教育学院组织开展的 2021 年度“研究生培养质量反馈调查”项目收集的全国性数据开展分析,更具代表性。在研究设计上,本研究采用阿斯汀的I-E-O模 型(Input-Environment-Outcome),从 投 入(Input)、环境(Environment)和输出(Outcome)三要素19,来比较分析临床医学学术型硕士和专业型硕士的异同,这不仅有利于从培养过程上发现两者在实际状况上的差别,同时对于入口特征和结果特征的分析有助于全面看待两者的不同和进行深入
8、分析。此外,本研究还进一步探讨了两类硕士生培养中入口要素和培养过程要素对毕业结果的影响差异。二、数据与方法1数据采集与样本描述本研究采用的数据来自 2021 年度我国“研究生培养质量反馈调查”项目。该项目由北京大学教育学院于 2021 年 57 月组织实施。根据调查抽样设计,共纳入全国临床医学类毕业年级硕士生有效问卷数 6478 份,其中专业型硕士样本量为 4623 份,学术型硕士样本量为 1855 份。2问卷设计与变量描述调查对专业型和学术型硕士单独设置问卷,两者问卷基本结构保持一致。根据不同类型学位培养情况,对个别问题进行调整。问卷设计遵循“入口”“(环境)过程”“结果”的基本结构,包括学
9、生基本信息、培养过程和毕业去向等。入口变量包括个体特征和入学动机两个方面。个体特征变量包括性别、父母受教育年限、家庭 ISEI(International Socio-Economic Index)指数和家庭年收入。其中,样本中男性占比59.4%,女性占比 40.6%。父母受教育年限由父母任意一方最高受教育年限生成,均值为 11.03年。家庭 ISEI 指数根据父母的职业依据中国标准职业代码转化为社会经济地位指数,其取值由父母任意一方最高 ISEI 指数生成,均值为 33.87分;家庭年收入平均值为 6.58 万元。入学动机包括 3 个题项:“你因为学术科研而选择读研”“你因为工作择业而选择读
10、研”“你因为工资薪酬而选择读研”(以下简称:学术科研、工作择业、工资薪酬),题项采用 5点计分,从 15 分,分值越高代表对这一题项表述的认同度越高。培养过程包括 8 个部分,每个部分包括若干题项:导师日常交流(共 9 个题项,包括导师科研学术指导、日常生活交流等);导师论文指导(共 2 个题项,包括导师在学位论文选题中9吴红斌.indd 579吴红斌.indd 572023/3/22 09:202023/3/22 09:2058进行有效指导、导师在研究中给予有效指导);课程质量(共 9 个题项,包括课程内容满足学习研究需要、教师课前准备充分);院系环 境(共 4 个题项,包括学生可以自由求教
11、、学生之间学习效果好、所在团队能通过合作提升研究能力、严谨治学的学术氛围);学术交流(共5 个题项,包括与其他教师有学术互动、学术交流活动丰富、提供国际交流支持);同伴交往(共 3 个题项,包括经常与同伴参与课外活动、经常与同伴进行日常谈话、有理解和鼓励我的朋友);院系管理(共 8 个题项,包括招生方式公平合理、考试组织得当、通知及时清楚、提供良好就业服务等方面);学业考核(共 6 个题项,包括严格执行期中期末考核、毕业论文开题等方面)。此外,我们还加入每周学习工作时长,以及心理健康变量(共 2 个题项,包括“我经常感到快乐、我经常感到充实”)。除学习(临床医学专业无论是专硕还是学硕均基本在医
12、院,学习与工作并不能明显区分,在此用“学习工作”表述)工作时长外,所有题项均采用 5 点计分,从 15 分,分值越高代表对这一题项的表述认同度或满意度越高。为测量各部分的信度和结构效度,分别对入学动机、培养过程的各部分量表进行信度检验发现,各部分 Cronbach 在 0.75 0.95 之间,问卷的信度在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对各部分量表进行效度检验发现,KMO 值均在 0.80 以上,Bartlett 球形检验系数小于 0.001,各量表的结构效度较好。在培养过程的差异性分析以及回归分析中,除每周工作时长外,我们将各部分的因子得分作为测量各部分指标的取值。结果变量包括毕业去向和就业满意度。毕
13、业去向分为攻读博士学位和就业两个方面,分别对应问卷中“你是否将继续攻读博士学位”“你是否已有明确的就业去向”2 个题项。确定读博的样本占样本总量的 22.0%,确定就业去向的样本占样本总量的 50.8%,27.2%的样本为尚未确定工作或读博。在结果变量中还调查了已经确定就业的毕业生的就业满意度,对应的题项为“你对当前就业结果的满意度”,该题项采用 5 点计分,从 15 分,分值越高代表学生就业满意度越高,就业满意度均值为3.68分。此外,问卷还设置了 2 道开放性问题:“你在读研期间最大的收获”以及“你所在学校(院系)在硕士培养方面最需要改进的地方”。3实证策略(1)描述性统计及差异性检验研究
14、先采用描述性统计和差异性检验的方法,对两类硕士在入学动机、培养过程和毕业结果进行分析。对于连续性变量检验发现,各变量均不符合正态分布,采用 Wilcoxon 秩和检验分析两类硕士在入学动机和培养过程上的差异。对于分类变量,采用频数、构成比进行描述性分析,并采用卡方检验分析两类硕士间的差异。(2)回归分析结合阿斯汀的I-E-O理论,学生的入学动机、培养过程可能影响结果产出,同时个体特征、院校特征也可能是其重要的影响因素。Logit 回归采用学生是否读博作为结果变量。取值为 1 表示攻读博士学位,否则取值为 0。模型设定如下:ln1PP=+Pij+Mij+Xij+Sj+ij(1)其中下标 i 表示
15、个体,j 表示个体所在高校,P 指学生选择读博的概率,Pij为一系列个体特征变量组成的向量,包括性别、父母受教育年限、家庭 ISEI 指数和家庭年收入。Mij为入学动机变量组成的向量,包括学术科研、工作择业、工资薪酬。Xij为培养过程各部分因子得分组成的向量,包括导师日常交流、导师论文指导、课程质量、院系环境、同伴交往、院系管理和学业考核,还包括学生的周工作时长与心理健康。Sj为一系列院校特征变量组成的向量,包括院校临床医学专业招生规模、院校所在地、院校层次。、和分别衡量了个体特征、入学动机、培养过程、院校特征与结果变量的相关性,ij为误差项。就业满意度的操作性定义为“您对当前就业结果的满意度
16、”,该变量为定序变量,取值范围在15,分值越高说明就业满意度越高,因此采用有序 Logit 回归分析。具体模型设定如下20:9吴红斌.indd 589吴红斌.indd 582023/3/22 09:202023/3/22 09:2059 P(Y=K|Xh)=1+exp(+Xh)1(2)其中,Y 代表就业满意度评价,给 Y 赋值(k=1,2,5);X 表示一系列影响就业满意度的因素(相关表达和(1)相同),以及一系列工作特征组成的变量,具体为:就业薪酬、工作是否为经济发达地区(本研究将北京、上海、深圳、广州视为经济发达地区)、工作部门(是否为医疗卫生机构)、工作性质(是否为专业技术岗)和专业匹配度(工作和专业是否匹配)。其中,xh表示第 h 个影响因素(i=1,2,m),m是影响因素的个数。建立累计模型:Logit(Pk)=InP(YijK)/P(YijK+1)=K+X(3)其中,Pk是就业满意度评价属于某一程度的 概 率,Pk=P(Y=K),(k=1,2,5);(X1,X2,XTm)表示一组自变量;k是模型的截距;是一组与对应的回归系数得到的估计,在 X 给定的情况下,就业满意度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