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年月第 卷 第期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收入冲击、社会网络与消费平滑 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的分析陈彬,何昀摘要:采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年轮面板数据,将收入冲击分解为暂时性收入冲击和永久性收入冲击,测算了不同收入冲击下互惠网络和宗亲网络的消费平滑作用。研究发现:当面临暂时性收入冲击时,互惠网络和宗亲网络均可平滑 以上的收入冲击,是一种可靠的短期消费平滑机制;当面临永久性收入冲击时,互惠网络的消费平滑作用减弱,但是宗亲网络仍能发挥明显的消费平滑作用。分城乡看,暂时性收入冲击对农村家庭消费的负面影响更大,永久性收入冲击对城市家庭消费的负面影响更大,农村家庭比城市家庭更倚重社会网
2、络的消费平滑机制。未来,应继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和大力发展金融市场,激发居民消费潜力,促进居民消费高质量发展。关键词:暂时性收入冲击;永久性收入冲击;互惠网络;宗亲网络;消费平滑作者简介:陈彬,湖南师范大学商学院讲师(湖南 长沙 )何昀,湖南师范大学商学院副教授(湖南 长沙 )一、引言与文献综述中国经济发展正加速从投资出口导向型转向内需驱动型,扩大消费需求、提升消费质量对经济增长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要全面促进消费,构建完整的内需体系,逐步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促进消费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前提在于巩固现有消费水平,然而,近年中国居民消费占 的比
3、重为 左右,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面临着消费需求不足的困局。同时,疫情冲击、贸易摩擦、经济转型升级等因素使中国经济增长和居民收入不确定性显著上升,对居民消费可能造成显著负面冲击。在此背景下,探究微观家庭的消费平滑机制,正确理解家庭如何应对收入冲击,对巩固居民现有消费水平,提升消费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消费者具有理性预期,能通过消费平滑机制,缓冲收入冲击对消费水平的负面影响,从而在生命周期内尽可能保持预期边际消费效用水平不变。居民的消费平滑机制主要有自我保护机制、市场和非市场保护机制。目前,国内学者已从预防性储蓄、流动性约束等视角探讨了自我保护机制和市场保护机制对消费的平滑作用,但是关于作为非市场机制
4、的社会网络对消费平滑的作用探讨得极少。大量研究表明,以血缘、地理邻近、种姓或族群为纽带形成的社会网络关系是长期的、多面的、重叠的,网络内的居民在重复博弈过程中,容易形成有条件的合作关系和互惠互助的非正式契约关系。这种社会网络提供的风险分担和道德责任逐渐转变为传统习俗和社会规范,给穷人和遭遇不幸的人提供了一个安全网。称其为“道德经济”()。风险分担的具体方式包括礼金赠予、私人借贷、帮忙应付疾病和失业困境、农忙时互相帮助等。这些自我执行的互助保险行为均是居民应对异质性风险和负向收入冲击的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促进民营企业绿色发展的精准治污机制研究”()重要渠道,也是降低不确定性、平滑
5、消费支出的重要机制。在经济金融发展相对落后的发展中国家,社会网络是除预防性储蓄之外的重要消费平滑机制。作为一种非正式制度,大量文献对社会网络的风险分担机制从以下两方面给出了解释。一方面认为是理性经济人长期策略互动的结果。社会网络的风险分担机制建立在预期双方或多方互惠互助的基础上,正如 所言“”,也即“我投之以桃,是希望你报之以李”。但是,这种社会网络在家庭遭遇持续性、大规模的负向冲击或长期风险时,难以起到保护作用。因为如果一个人长期生病,则在可预期的未来他不仅无经济能力帮助他人且长期需要他人救助,所以以他为节点的风险分担机制会减弱。等发现,针对小而分散的风险,互惠网络能积极发挥风险分担作用,但
6、是,随着风险冲击扩大,互惠网络的风险分担机制会减弱,甚至完全失去作用。另一方面认为是个人情感偏好在维持社会网络风险分担机制的运转。人类在进化过程中为争取物种最大限度地生存和扩张,在血缘相近或基因相似的宗族内,无私或利他行为可获得较大情感回报或奖赏,这促使人们无私帮助自己的亲人。里查德道金斯认为这是基因自私的结果。因此,当遭遇长期收入冲击时,即使没有可信的互惠互助承诺,宗族亲戚仍会增加自身负担,继续提供帮助。利他行为的存在,使宗亲网络的风险分担机制能较好地发挥作用。此外,内疚或羞愧情绪更易在宗亲网络内产生,这种惩罚机制可有效维系风险分担机制的运转。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关系型社会,以宗族血缘、邻里
7、乡亲、职场交往等为纽带的社会网络和“差序格局”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无论是在城市还是农村,“人情”都是亲友邻里之间保持相互联系和交流的重要手段,“礼尚往来”也早已成为人尽皆知且谙熟于心的互动法则。目前,国内关于社会网络的研究大多聚焦于社会网络对家庭收入、移民决策、创业、主观幸福感、民间借贷的影响 ,少有直接研究社会网络对消费支出的影响,尝试探究社会网络的互惠互助行为和利他行为的研究则更少。收入冲击的延续时长是影响家庭消费水平的关键因素。但是,在大量实证研究中,只能利用总收入波动简单地测度整体收入对消费的边际影响,无法将收入分解为延续时长各异的收入冲击,或只能利用残疾、失业、政策调整
8、等外生冲击,结合 等方法检验不同收入冲击对消费的影响,或利用调查问卷的方法询问消费者在面临不同收入冲击时的主观预期。而且,国内文献受限于微观调查数据的跟踪时长,鲜少利用 等的收入分解方法研究永久性收入冲击对家庭消费的影响,最多只研究了暂时性收入冲击对家庭消费的影响。鉴于此,本文主要聚焦社会网络这种非正式制度对我国家庭消费支出的影响,根据非预期收入与消费之间的协方差关系,把收入冲击分解为暂时性冲击和永久性冲击,尝试研究不同收入冲击下两种主要的社会网络即互惠网络和宗亲网络的消费平滑作用的差异。同时,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历了快速的城镇化和工业化进程,“人情社会关系”在不断演变。目前,中国城乡二元结
9、构明显,城镇地区现代化工业格局已成形,生产关系和资源配置主要受制于市场机制和法律制度的约束,城市社会表现出流动性、移动性、商业性等特性。但是,农村地区的生产仍然相对落后,乡土社会具有的稳定性、封闭性特点仍然在农村广泛存在,农村地区可以说仍然是一个“熟人社会”。因此,基于城市和农村对于“人情”关系的不同理解和做法,本文进一步分组探究两种社会网络对中国农村和城市家庭消费影响的差异性。二、收入冲击、社会网络与消费平滑的理论分析本文考虑的社会网络主要分为两种类型:互惠网络和宗亲网络。借鉴并简化 和 的理论模型,假设和为无血缘关系的两个家庭且为普通朋友,都厌恶风险,并有相同的折旧因子。的效用函数为,()
10、,表示期的消费支出;,是期给的转移支付;,;,表示失业或生病带来的收入冲击。如果期冲击不延续至未来,则为暂时性冲击;如果期冲击导致未来冲击的期望增加,也即对于,则为持续性冲击。永久性冲击则为,。如果和都厌恶风险,那么共担风险彼此均可受益。因此,存在隐性互助协议可增加彼此的预期效用。对于而言,表示各期对的转移支付。,仅取决于期及以前的冲击。收入冲击、社会网络与消费平滑 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的分析互助协议必须满足如下参与条件,即执行互助协议获得的累计预期收益大于不参与的累计预期收益。,()其中,(),(),()()当,且,时,互助协议将要求对进行转移支付,即,反之对也有同样的义务。但是,上
11、述互助方案无法自我执行,例如,当遭遇永久性收入冲击时(如残疾失去收入来源),那么将对进行持续的转移支付。因此,和在达成互助协议之前,会确保双方不会遭遇永久性冲击,如果达成协议之后,残疾了,也将违约。所以,互助协议还必须满足自我执行条件,对于而言,即冲击(,、,)发生后,违约所获得的收益应小于执行互助协议所获得的收益。,(),(),()()假设当,且,时,互助协议商定的转移支付金额为,(),且,(),。,()和,()分别表示,遭遇暂时性和永久性冲击下,满足执行互助协议的,()最大值。式()左侧可简化为(),(),、,()越高,的自我执行条件越难满足,违约的动机越大。如果冲击,是暂时性的,那么,(
12、),(),这意味着给定,时,()足够小,可以使式()成立。如果冲击,是永久性的,预期未来仍然需要帮助,那么,(),(),因此,当面临永久性冲击时,的自我执行条件更难满足。总之,冲击越持久,()相对,()越小,()相对,()越小,也即冲击重复次数越多,转移支付将越小,即所谓的捐赠疲劳。基于此,本文提出如下假说。假说:当面临暂时性收入冲击时,互惠网络的隐性互助协议可提供消费平滑作用,降低收入冲击对家庭消费水平的负面影响。假说:当面临永久性收入冲击时,互惠网络的隐性互助协议将难以维系,消费平滑作用减弱,收入冲击将显著降低家庭消费水平。我们进一步扩展模型,将血缘相近或基因相似的宗族家庭间的无私行为引入
13、模型,假设可从帮助的过程中获得满足感,是一个关于和亲密程度的增函数。互助协议自我执行条件变为,(),(),()()那么,最大转移支付额 是 的增函数。如果风险分担完全取决于,那么互惠互助的预期收益,()则不再重要,仅取决于 的大小。也即,在永久性收入冲击下,即使没有可信的互惠互助承诺,血缘相近或基因相似的宗族家庭间的转移支付也会继续。基于此,本文提出如下假说。假说:当面临暂时性和永久性收入冲击时,宗亲网络均能提供消费平滑作用,从而降低收入冲击对家庭消费水平的负面影响。三、收入冲击、社会网络与消费平滑的实证分析(一)收入冲击下社会网络的消费平滑作用首先,按照常规做法,本文构建社会网络与收入冲击的
14、交互项模型,验证在遭遇收入冲击时,社会网络是否具有消费平滑作用,以降低收入冲击对家庭消费的负面影响。模型如下:,()其中,为家庭消费支出的对数差分项,为家庭收入的对数差分项,差分项有助于消除不随时间变化的因素对家庭消费的影响。,为社会网络变量,包括互惠网络和宗亲网络。互惠网络包括邻里交往类别变量()、邻里交往连续变量()和个人社会地位主观评价变量()。宗亲网络包括人情支出、是否有家族族谱()和户主及配偶兄弟姐妹数量()三个测量维度。人情支出不仅包括人情支出是否大于本村、本省平均值两个虚拟变量(人情支出大于本村、本省平均值则为,否则为,变量名为 、),还包括人情支出滞后一阶的连续变量()。我们主
15、要关注系数,如果社会网络具有消费平滑作用,那么收入冲击对家庭消费的负面影响会因为社会网络的缓冲作用而减小,则系数应该显著为负。,为一组控制变量。,为残差项。年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第期(二)暂时性永久性收入冲击下社会网络的消费平滑异质性虽然上述分析能检验收入冲击下社会网络对家庭消费是否有显著影响,但未能区分不同类型收入冲击的异质性影响,而收入冲击的延续时长是影响家庭消费水平的关键因素。因此,本文将借鉴 等的方法(以下简称 方法)将收入波动进行分解,以探究在暂时性收入冲击和永久性收入冲击下社会网络对家庭消费的异质性影响。假设家庭收入由三个部分构成。,()其中,为时期家庭的可预期收入,为家庭的一
16、组可观察变量,与模型()一样。,和,分别为时期家庭的非预期永久性收入和非预期暂时性收入。假设非预期永久性收入,服从鞅过程(),即,()其中,序列不相关,且与,相互独立。假设非预期暂时性收入,服从()过程,即,()那么非预期收入等于实际收入减去可预期收入,可表示为,()非预期收入波动则可表示为,()同理,非预期消费波动可表示为,()其中,表示非预期消费波动,为实际消费减去可预期消费。,为永久性收入冲击。,为暂时性收入冲击。,为随机残差项,表示消费偏好调整,并与收入相互独立。,和,分别表示永久性收入冲击和暂时性收入冲击对家庭消费的影响,如果,表示收入冲击完全不会影响家庭消费,如果,则表示收入冲击会全部传导至家庭消费。,和,越接近于,表示家庭消费越平滑,收入冲击对家庭消费的负面影响越小。一般而言,和,会介于和之间。如果不考虑测量误差,假设,序列不相关,且独立同分布,家庭消费偏好(,)不变。那么,可得到两种异质性收入冲击对家庭消费影响的参数分别为 ()()()()()()()()参数,可采用对角最优权重最小距离法()估计得到。(三)数据来源本文选取北京大学中国家庭追踪调查 ()年、年、年、年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