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美术学云南艺术学院学报 水彩画主题性创作的叙事与表达 以国家艺术基金青年创作项目 花农的幸福生活 为例周立明 许纬纬 摘要进入 世纪以来,社会经济、文化得到迅速发展,艺术领域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艺术的社会服务功能也在发生变化,不仅仅满足于大众对审美的需求,同时对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起到了很好的补充作用。主题性美术创作同样在时代发展的需求下不断向前推进。近年来,水彩画家创作群体也在不断积极探索,水彩画的创作表达从最初长时间的对媒介、材料、技法的关注逐步转向创作内容的转变,从表现题材单一向表现题材多元化转变。本文以水彩画主题性美术创作为切入点,结合当下的美术创作现状进行了梳理,并对其发展现状
2、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分析与总结。关键词 水彩画 主题性创作 叙述 表达一、主题性水彩画创作发展现状(一)水彩画的发展概况水彩画“以水为媒介与水彩画颜料调和进行的作画方法,最早的水彩画产生于欧洲中世纪手抄本里的装饰画”。早在 世纪欧洲佛罗伦萨教堂壁画中开始使用以水为媒介调和墨色的线稿,此阶段属于水彩画发展的初级阶段,还不具备水色交融及水彩造型的特征。世纪前后,开始使用水调和透明、半透明的颜料在羊皮纸上进行描绘,多使用单色作画,除此之外,还在画稿和素描作品上使用,此时期的水彩画大多是在素描上作些水彩色的补充。直到 年,德国画家丢勒绘制的水彩画作品 野兔 的出现,标志着世界上第一幅真正意义上水彩画的出现
3、,它是以水调和植物及矿物颜料进行绘制而成的绘画作品,不仅仅局限于单色作品的描绘。世纪,由于油画成为画家作品表达的主要画种,水彩画在这一时期发展受到一定的限制,虽然油画家也画一些水彩画画稿,但多局限于速写的描绘。世纪末到 世纪初期,水彩画得益于其材料及工具的便携性以及速写表达方面的优势,作为绘制地图的“地形画”在英国发展起来,多用钢笔淡彩和单色素描方式进行绘制。到 世纪中期,“水彩画之父”保罗桑德比(,)的出现,使水彩画逐渐脱离了素描底稿的形式,开始研究水彩画的技法,注重水彩画的透明性和流畅性,并影响了后来英国著名画家约瑟夫马洛德威廉透纳(,)。、世纪在整个欧洲油画盛行的时代,英国的水彩DOI:
4、10.16230/ki.yyxb.2022.04.011云南艺术学院学报 画在西方美术史上却别开生面,英国水彩画可谓独辟蹊径,使世界水彩画的发展进入了前所未有的繁荣时期,水彩画在这一时期也发展成为独立的画种。从袁振藻编写的 中国水彩画史(上海画报出版社,)来看,最初的水彩画传入中国是从明清时期西学东渐浪潮中向西洋画的学习开始的,从郎世宁来华传教,带来了西方绘画的方法,与我国的水墨画进行融合,并形成了面貌一新的绘画表现样式。从水彩画较为系统的学习与传播来看,确切地说是从 年上海开办商埠开始,外国传教士在中国获得了传教的自由,为扩大其在当地的影响,传教士在上海徐家汇天主教堂开办了土山湾画馆,教授水
5、彩画、油画、炭笔擦画,这时的水彩画被统称为西洋画。年徐悲鸿在 新艺术运动之回顾与前瞻一文中,称土山湾画馆为“西洋艺术的摇篮”。此画馆培养出了周湘、徐泳青、张充仁、杭穉英等知名的水彩画家,也成为了后来中国水彩画最早的开拓者。此后的水彩画又经历了成长期()、形成期()、革新期()。今天进入了中国水彩画发展的繁荣时期。水彩画绘画语言与技法特点深受中国人的喜爱,虽为西画,但因其以水为媒,以色造型、水色交融的特点,与中国绘画中的水墨风韵与用笔用色具有相通之处。另外,水彩画在中国的发展亦是融合了中国传统绘画的造型手法,如传统水墨画中的没骨法、山水画中的多种皴法等的运用。水彩画在中国发展历程逐渐成熟的一个重
6、要标志是 年第六届全国美术作品展的举办,水彩画首次作为独立展区进行美术作品的展示。之后又经历了七次全国美术作品展的举办,加之全国高等艺术类院校水彩画专业的不断开设与教学的深入,使水彩画的发展不仅在媒介、材料、技法上得到拓展,更是在创作内容表达与形式语言运用上进入了繁荣发展的新时期。(二)主题性水彩画的发展现状 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明确了处于时代之下的美术工作者的任务、责任和使命,使“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宗旨根植于当代美术创作中。水彩画家应当在思考中国文化价值的基础上运用水彩画主题创作去表达新时代的精神,要注重表达中国文化的精神。从美术领域对社会关注度来看,现阶段各个
7、画种对主题性创作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呈现出快速递增的态势。水彩画也开始尝试主题性创作表达,但相较于其他画种来说,水彩画主题性的创作表达涉及较少,水彩画主题性的创作表达内容与形式也较为有限,造成水彩画主题性创作表现受限的原因,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三点:首先,国家重大历史性绘画表现题材项目征集中更加偏重国画、油画、版画等画种,根据中国美术家协会官方网站数据调查来看,在中国文联及美协层面发起的改革开放 周年、新中国成立 周年、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等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中,几乎没有水彩画创作的征集内容,因而展览中缺少水彩画主题创作的身影。其次,受水彩画材料及表现技法的限制。主题性创作的艺术作品尺寸弹性较大,
8、如油画、国画作品创作对画面的尺幅局限较小,而水彩画在纸张尺寸上局限较多,市面上最大尺寸的成品水彩纸为英国获多福牌水彩纸(宽.米,长 米),因此在创作大尺幅主题性作品时会受限。在表现技法上,水彩画的湿画法依赖于画面的水平放置作画的方式,当纸张宽度超过.米时,创作前期运用湿画法的过程中会较为困难,操作不当容易造成大面积的整体色彩铺设不均匀,笔触衔接不够自然,进而导致创作难度增大。再次,水彩画创作画家群体的整体创作能力有待提升。主题性作品的创作需要创作者具备很强的绘画控制能力和丰富的创作经验的积累。目前的水彩画创作开始突破画种及尺寸的限制,因此水彩画家的创作能力受到考验。就目前整体创作水平而言,为更
9、好地支撑大型的主题性创作,多数创作者的创作能力还需大幅度提升。二、花农的幸福生活 创作中的主题性表达(一)花农的幸福生活 创作对于立意选择的体现与表达花农的幸福生活 的创作内容为 幅一组的长卷式大型主题性水彩画创作,创作内容是以滇东南地区苗族、彝族花农的真实生活为基础,重点以花农现场采摘、收集花卉、运输等云南艺术学院学报 一系列劳作丰收场面为主要表现内容,突出滇东南地区红土高原上花农丰收的盛大场景,进而传递和描绘劳动人民的幸福生活;整个艺术创作沿袭申报者之前一直坚持的创作思路与方法,选择具有代表性且个性突出的花农耕作景象进行现场形象写生(速写、素描、色彩小稿)并收集素材。花农的幸福生活 作品在
10、立意选择上,本着“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思路,即长期深入到滇东南各个少数民族聚居地区,以典型的彝族、苗族花农的真实劳作场景为创作主线,选择具有代表性且个性突出的花农耕作景象进行现场写生。描绘了花农辛勤劳动获得的丰收满足之情,通过水彩作品的再创作体现滇东南地区花农的幸福生活,改变大众对以往水彩画缺乏表现力和无法表现主题性创作的固有印象。周立明 花农的幸福生活 (二)花农的幸福生活 作品中对于“价值”与“意义”阐释不可逆转的现代化进程使得地域民族特征正在不断减弱,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不再坚守故乡的土地,逐渐向大城市靠拢,传统的劳作方式不再受到年轻人的亲睐,固有的农耕方式逐渐没落。花农的幸福生活 的创作
11、立足新时代少数民族特色花卉种植产业的繁荣景象,通过创作系列作品重塑辛勤劳动人民的光辉形象,将丰收时节劳动者热情洋溢的笑脸传递开来,塑造新时期农民形象的精神面貌,这是创作中社会价值的重要传达与显现。艺术价值的体现。花农的幸福生活 的主题性创作对于绘画艺术价值的表现具有其现实意义,纵观以往的主题性创作,大多数流于图解,仅通过照片创作必然使心灵与自然疏离,最终板结为缺少生机的图式表达,画面中缺乏支撑其存在的绘画语境,作品以具有文化指向的心理真实感沟通绘画与观者之间的深层关系,在创作中始终保持写生过程中的“场感效应”,力图将新时代少数民族劳动人民真实与质朴的精神图像推广出去。创作尺幅的突破。对于水彩画
12、画种本身而言,水彩画往往被扣上不能表现主题性创作、小画种、小尺幅的标签,花农的幸福生活 的创作尺幅为.米 米的水彩画长卷。因此,作品不仅从立意到选题有所突破,更是在尺寸上有了改变,这对水彩画的尺幅与现实主义题材的探索来讲也是有价值的。(三)花农的幸福生活 创作中的构思与特点花农的幸福生活 的创作通过人物组合式丰收场景系列长卷进行了呈现。此系列作品的难点在于质朴花农形象的表现,秉持一张好的写生就是一张好的创作的原则,真切地感受每一个人物的神态和形态,通过长期的人物写生保持画面的生动性、现场感与真实性,进而传达花农质朴的个性与真实的面貌。创作画面的结构形式,远山轮廓的形状与大面积花卉堆积的外形支撑
13、起画面主体结构,通过画面人物的疏密节奏,使得视线能进能出,用大面积的高山与蓝天衬托高原人物的特点,用大面积的花卉与人物服饰定格画面的主体色调,突出表现高原场景的独特视觉冲击力。画面内容以人物刻画为主线,经过后期人物写生素材的积累,提炼出典型的多组人物组合,使不同的动态、神态和场景有序地贯穿于整个画面。通过人物造型的提炼,重点突出人物的面部高原的特质,运用线的力度与节奏,使画面真实生动且具有强烈的视觉感染力。云南艺术学院学报 (四)艺术特点分析第一,在创作媒介上选择水彩画来表现红土高原上的劳作场面。水彩画具有独特的媒介优势,既有中国画的意境又兼具西方的造型与色彩,受众极为广泛,更适合将作品中的民
14、族幸福感更广泛地传播。根据前期写生采风的创作经验,水彩画的薄中见厚、厚中透明的语言特性非常适合表现滇东南地区天高云淡、红土流云及灿烂的花卉色彩,充分发挥了水彩画主题创作技法运用中无可比拟的优势。第二,表现题材上主题突出。以往诸多画家以民族人物题材进行绘画创作,多集中于民族节日,如火把节、泼水节、祭祀等为创作主题。此幅创作以少数民族花农虔诚本真的生活方式为创作基础,表现辛勤劳作的花农扎根土地,用双手劳作而获得真实幸福的美好生活,是对现实主义民族题材的深入挖掘与探索,也是当下对新时代农民勤劳精神的传承和赞扬。第三,呈现方式的独特性。水彩长卷是作品呈现形式上的最大亮点,突破传统水彩画尺寸及构思的固有
15、局限。前期所有的写生作品及创作小稿也会在展览中展出,作为主题性作品的汇报展览的补充,使主题性作品的创作表达内容更加突出与丰富。三、大美术背景下水彩画主题性创作的选择与表达(一)主题性创作的时代需求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我们当前时代发展的主要任务,绘画创作应当把握时代脉搏,体现中国精神。对于艺术创作而言,如何更好表达当代社会的时代精神是当下艺术家的重要历史使命。对于水彩画画种的主题性创作与表达而言,需要紧跟时代步伐,水彩画家可以通过主题性创作有效地记录当下诸多重要的历史时刻,使水彩画的创作真正融入到社会发展的浪潮之中,在“以人民为中心”的主题性创作导向引导下贡献水彩画的力量。水彩画在以往通常被
16、认为是小画种,适合小桥流水式的绘画表达,更谈不上对主题性创作的表达。水彩画发展的今天,从水彩画教学的从业者、学习者及业余爱好者角度来看,水彩画画种无疑已经成为参与人数最多的画种。另外,从近年来水彩画创作的表现力来看,它是有力的、丰富的、多元的,逐渐打破了以往对水彩画创作的认识与画种边界。在作品表达中既能叠加突出厚重的表达,又可以保持水彩画的通透特性。水彩画已经成为中国绘画表达中的重要画种之一。从大众的审美引导与美育的角度而言,其便捷的材料也具备天然的亲和力。因此,在当下的绘画创作与表达中,水彩画主题性创作应当顺势而为,在历史画创作及当代的主题性创作中发挥自身的重要作用。(二)水彩画主题性创作的现实意义从作品传递时代主题的意义来看,作品充分体现出主题创作表达的内涵。当下,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文化呈现出同化现象,彻底打破了对地域文化固有的遐想。水彩画作品通过独特的绘画语境,凸显出少数民族特有的审美价值,传达新时代文化背景下劳动者的幸福生活。画面始终以尊重少数民族的基因和传统为前提,重点描写他们对现代文明生活的期待和努力,体现各民族物质和文化的差异性和多样性的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从作品中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