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双喜故事(连载).pdf

上传人:哎呦****中 文档编号:2738687 上传时间:2023-10-13 格式:PDF 页数:2 大小:2.7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双喜故事(连载).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双喜故事(连载).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印象小作坊里的大工匠压力锅研制闯过了锅体这一关,难题一个接一个。今年 90 岁的王有东说,当时最难解决的还是压力锅的密封问题,必须让压力锅的密封胶圈能“封”得住锅内压力,不漏气。工程师林耕时带领大家反复试验,和前进橡胶厂的技术人员一起研究橡胶配方,反复改进胶圈的厚度,终于解决了压力锅密封问题。1972 年,轻工部组织全国压力锅密封圈橡胶标准制定,就是以该厂研制的配方为主,从而形成了部颁行业标准。这是后话。解决了密封问题,还有锅体与锅盖咬合的牙子切割问题,刚开始,王恒恭、王有东、李迷则、孙家祥、王树声等技术过硬的师傅们,发扬“蚂蚁啃骨头”的精神,硬是用手工把牙子一点一点解决了。王恒恭和王有东是亲

2、叔侄俩,叔叔带着侄儿一起攻关,一时传为美谈。后来,技术员张旭发明了压力锅切牙子的复合模具,一次性将 6 个牙子全切下来了,再也不需要师傅们用手工操作了。张旭是厂里第一个学工的专科生。为了研制中国第一口压力锅,他废寝忘食,整天泡在厂里,没有时间谈恋爱,直到 38 岁才在工友们的张罗下找到了对象结了婚。他发明了复合模具之后,又创造了压力锅“变薄拉伸”“模反拉伸”新工艺。压力锅改为纯铝轧制之后,需要“变薄拉伸”,就是在锅体拉伸过程中让锅底变厚、锅壁变薄。张旭发明的这项工艺,至今仍然在同行业中沿用。今年 81 岁的王亚军,当年为解决压力锅安全问题,经过无数次试验,发明了锡铋合金易熔片。厂里的工程技术人

3、员还先后攻克了压力锅密封问题、锅底锅盖冲 6 个牙子的技术难关、压力锅锅底变薄拉伸关键技术模具问题和压力锅安全关键零部件的研发等,为保证压力锅使用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这个当年只有几间平房的小作坊,藏龙卧虎,他们都是共和国的大工匠。八个党员八口锅,“考”出了市场通行证1964 年 6 月的一天,沈阳市黎明铝制品厂像过节一样热闹。在临时搭建的棚子里,一字摆开 8 个炉灶,这 8 个炉灶皆用油桶改制而成,8 个炉灶上面坐着 8 口压力锅。厂里抽调 8 名共产党员充当“司炉员”,执行烹煮食物的任务。8 口锅里分别烹煮着鸡、鸭、牛肉、羊肉、排骨、猪蹄、高粱米、大米等有代表性的食物。只见 8 名陌生人表情

4、严肃,分别站在每口压力锅前,每人手里掐着一块秒表,分别对 8 口锅里的食材进行烹煮计时。原来,这 8 位计时者都是来自各方面的领导和专家,对压力锅进行技术鉴定。压力锅研制成功之后,投放市场之前,必须要对其各项技术指标进行鉴定,不同食材烹煮时间测定仅仅是其中的一项。压力锅在使用中,具有一定的安全风险,因此在投放市场之前,必须对其安全性进行严格检测。于是,市手工业局(后来改为二轻局)局长王东彬打报告,请市主管工业的领导组织召开市级鉴定会,为压力锅走向市场发放通行证。鉴定是极其严格的,压力测试组对锅的承压进行测验,包括破坏性压力试验;安全测试组对安全堵、限压阀、密封圈等一一进行检测;说明书审定组对说

5、明书的科学性、准确性一字一句地反复推敲,前面叙述的对各种食材的烹煮计时,就是在检验说明书中的“说明”是否准确。中国第一口压力锅终于通过了一项项严格考试,获得了走向市场的通行证。向党报喜,中国第一口压力锅研制成功经过100多个日日夜夜的艰苦鏖战,1964 年,中国共产党 43 岁生日前夕,双喜故事(连载)老中青工人在车间研究生产第一口电压力锅2023 年第 03 期民心 63 印象中国研制第一口压力锅通过了市级新产品鉴定,标志着研制成功,可以正式投放市场了!中国工人在一个小作坊里,用汗水和心血铸就了一座技术革命的丰碑,填补了我国炊具的一项空白。正像局长王东彬说的那样,他们不但看到了“这一步”,而

6、且仅用短短 3 个多月时间就实现了“这一步”这是中国工人创造的奇迹!那口浸透着全厂职工心血的压力锅,在正旺的炉火上沸腾,限压阀随着气流有节奏地跳动,就像一个可爱的宝宝在欢快地舞蹈;气流通过限压阀的阻挡,发出悦耳的声响,就像弹奏着一曲美妙的音乐。当自己亲手制造的第一口压力锅,煮出了第一锅高粱米饭时,工人师傅们拿着厂里生产的小铝勺,你喂我一口,我喂你一口,然后相视大笑,所有的艰难困苦都化作了胜利的喜悦。1964 年 7 月 1 日,黎明铝制品厂职工迎来了一个不同寻常的黎明。职工们一大早就来到厂里,大家七手八脚,搭起了彩门,插上了红旗。工人师傅们昼夜奋战,赶制出来的 100 口压力锅银光闪闪,光芒四

7、射;它们一排排整齐地排列在主席台前正中央,接受着检阅。庆祝大会开始,厂里两位漂亮女工捧着用红绸子包裹的压力锅,走上台,向党报喜,向党的生日献上一份厚礼!而此时,压力锅研制小组副组长、车间主任王有东,为向党的生日献礼熬了 3 天 3 夜,写完发言稿,困得实在睁不开眼,连上台的力气都没有了。不得已,他的助手上台替他念了稿,而他,在车间睡着了。金鸡报晓,中国第一口压力锅有了“大号”中国第一口压力锅研制成功,并通过了市级新产品鉴定,即将走向市场。新产品问世,就跟孩子出生一样,得有自己的名字。中国人是非常重视取名的,无论是人还是产品,都讲究个“名正言顺”。取名的说道挺多,一要通俗易懂,二要朗朗上口,三要

8、寓意深刻。取名是一门学问。压力锅叫什么名字好呢?当年厂里职工、现已离休的老人孙保树说,那时候给产品起名叫“东方红”挺时兴,这个名字好是好,和厂名也贴近黎明时分,不就预示着东方要红了吗?可是咱不能跟在别人后头重复叫这个名啊。厂长黄玉峰说,我看还是叫金鸡吧,一唱雄鸡天下白,不是和咱黎明厂的厂名也很匹配吗!况且,我们厂原先生产的饭盒、铝盆、汤勺等产品就是金鸡牌,有了压力锅这只独立的“金鸡”,领着一群“小鸡”,我们厂子就要火了!大家对黄厂长的提议十分赞成。黄玉峰是个实干家,别看他当时对研制压力锅有畏难情绪,不太情愿接受这个艰巨任务,但是,王东彬局长把他批评之后,他把压力变成了动力,撸起袖子干在前,和工人师傅们一样一身油污一身汗。有一次,黄厂长和技术员王亚军一起做压力锅打压试验,他以为没事了,刚要上前,被王亚军一把拽过来,只听压力锅“砰”的一声爆炸了,他差点被崩着。这样一位率先垂范的厂长,备受职工敬重,他提议的“金鸡”,从此就成了刚刚“出生”的压力锅的“大号”。1964 年中国生产的第一口压力锅民64 民心2023 年第 03 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业资料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3 wnwk.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ICP备202405992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