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情境教育背景下农村小学劳动教育模式探究_马贵梅.pdf

上传人:哎呦****中 文档编号:2739374 上传时间:2023-10-13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1.6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情境教育背景下农村小学劳动教育模式探究_马贵梅.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情境教育背景下农村小学劳动教育模式探究_马贵梅.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情境教育背景下农村小学劳动教育模式探究_马贵梅.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078学生发展五育并举情境教育背景下农村小学劳动教育模式探究甘肃省兰州市榆中县高崖小学马贵梅【摘要】传统农村小学劳动教育具有僵化、低效的特点。为使农村小学劳动教育高效实施,通过采用情境教学原理,在劳动教育实施过程中主动创设劳动情境,加强学生劳动观念教育,使劳动教育过程生动化、形象化,有效激发起学生参与劳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重视劳动教育评价和激励研究,通过多元多形式、情境化的激励评价,促进了学校劳动教育的深入发展。【关键词】情境教育;劳动教育;评价激励模式【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9214(2023)05-0078-03【DOI】10.12240/j.issn

2、.2095-9214.2023.05.024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 年版)指出:“义务教育劳动课程以丰富开放的劳动项目为载体,重点是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加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让学生动手实践、出力流汗,接受锻炼、磨炼意志,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和良好的劳动品质。”可见,劳动的育人功能越来越受到国家和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重视。笔者所在学校自2016 年开始承担了兰州市情境教育实验研究,提出在情境教育理念下实施农村小学劳动教育,旨在将情境教育理念与小学劳动教育相结合,改变传统农村小学劳动教育以“说教”“强制”“灌输”为主要手段的问题,将劳动教育置于有趣的、生动的“特定劳动

3、情境”中,更好地激发出学生的主动意识、参与意识,提高劳动教育效果,切实发挥好劳动的育人功能。一、情境教育背景下的劳动观念教育模式通过劳动观念教育,使广大农村小学生认识劳动可以创造价值、创造财富、创造美好生活的道理,从而尊重劳动、尊重普通劳动者,牢固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思想观念。在情境教育背景下农村小学生的劳动观念教育模式有以下几种。(一)课内情境法学校要充分挖掘有关劳动意义方面的图片、视频等线上资源,制作成课件,实现劳动课程的情境化。在课件制作上,教师要尽量使用本地化、乡土化的课程资源,让学生熟悉的人、事、物进入课堂来教育影响学生,使教学更接地气、更有说服力,从而避免了以往

4、劳动观念教育“假大空”的弊病。例如,在本校三年级劳动观念教育课上,教师以“劳动改变了家乡面貌”为题组织教学资料。课前,教师让同学们在家长的帮助下搜集家庭、家乡的老照片,集中精选一些制作成课件插图,教师再将现在家乡的照片插图制作成对比课件,在劳动课上随着介绍家乡巨变,逐一将新旧照片进行对比,让学生感受家乡由贫穷陈旧变得富饶美丽的现实。最后,教师问:“同学们,家乡这些巨大的变化是怎么来的?”学生通过讨论后,得到“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的结果,从而受到热爱劳动、尊重劳动人民的教育。(二)专题讨论法劳动课是一门实践性特别强的课程,劳动实践活动是课程得以实施的主要载体。专题讨论法就是要求教师在每次实施劳动活

5、动前,针对本次劳动任务,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劳动观念的教育。具体操作过程079五育并举学生发展是:在布置劳动任务前,教师组织全班同学对本次劳动的形式、操作要点进行讨论,通过讨论让学生明白本次劳动的意义所在,掌握实践操作要领。学生明白了活动的重要意义和操作要领,就会认真对待活动,认真完成劳动任务,受到切实的劳动锻炼和教育。(三)主题班会法以班为单位,定期开展主题班会,对学生进行劳动观念教育,引导学生深刻认识劳动的伟大意义,使学生热爱劳动、愿意劳动,为学校、家庭开展劳动实践活动打好思想基础。主题班会法一般包括劳动意义的讨论、专题演讲、征文比赛等形式,学校、班级每学期都要以主题班会的形式对每位学生的

6、家庭劳动、学校劳动、班级劳动进行评比,从而激发小学生热爱劳动、愿意劳动的热情。二、情境教育背景下的劳动实践模式(一)班级劳动班级劳动的内容一般有擦黑板、教室卫生、区域卫生清扫等,这些常规性的劳动任务事虽小但目标明确、责任具体。教师要协助班委会认真布置好班务服务性劳动,以轮换、值日的形式让班上的每位同学都参与进来,得到练习。对于不会做的学生,教师要耐心手把手辅导;对于做得好的学生,要及时提出表扬,激发学生劳动积极性。除了常规性的班务劳动,教师还可以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创造性地开展一些专项劳动项目。比如,定期为同学洗红领巾、美化图书角、区域卫生一周大扫除、种植花草等等。这些班级劳动任务能够得到教师

7、的亲自指导,学生宜于坚持,劳动效果显著。(二)家庭劳动农村小学具有独特、便利的地域特点,家庭应该成为劳动教育的主要场所之一。教师要与家长一起,为孩子有目的、有计划地创设家庭劳动情境,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劳动实践。1.家务劳动。根据孩子的年龄特征,教师要引导家长将一些孩子能胜任的家务劳动“承包”给孩子,让孩子为家庭做一些服务性劳动,以培养孩子的劳动热情。比如小学低年段学生可在家做的劳动有扫地、抹桌、喂鸡、为长辈端茶倒水等;小学中高年段的学生可做一些难度稍大的事情,如照顾饲养的小动物、照料花草、洗衣裳、做简单饭菜、照顾老人等。孩子刚学做家务,难免毛手毛脚,不尽如人意。家长要有包容心理,多鼓励、少

8、批评。学校也要充分利用家长微信群等平台,鼓励家长和孩子及时共享劳动场景、劳动成果,使孩子有成就感,进一步激发出孩子乐意做好家务劳动的积极性。学校要面向全体学生,定期进行“家长好帮手”“家务小能手”等评比活动,以榜样的力量教育、引导、激发广大小学生从事家务劳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2.自我劳动。在教师的指导下,家长要逐渐引导孩子做好自我服务劳动。低年级学生自己的袜子、红领巾自己学着洗,要在父母的帮助下自己整理自己的书桌、书包,学着叠被子;中高年级学生的父母可以指导学生整理卧室、清洗衣裤、洗头等。孩子的自我服务劳动教育要循序渐进、逐步进行,刚开始布置点容易的任务,逐渐提高难度,保持好孩子的成就感和积极

9、性。3.家庭实验田。一般农村家庭就近拥有果园或菜园,学校和家长要充分利用这一有利资源,为孩子开辟一块十几平方米的“实验田”。在家长的指导下,孩子在自己的小小“实验田”中可以种一些简单的农作物或菜蔬,在亲力亲为的播种、施肥、浇水、收获等劳动过程中感受劳动的快乐和意义。本课题组将“家庭实验田”劳动模式向全校推广,在广大学生中掀起了一波又一波劳动比赛的高潮。孩子们常常将自己的“实验田”作为自己心爱的“小天地”,精心耕耘,将自己亲手种植的成果分享给教师、家长、同学,劳动的幸福感油然而生。在推广“家庭实验田”劳动模式的过程中,各班根据学生兴趣不断开拓其深度和广度,开展了系列“认识种子”“植物离不开水和阳

10、光”“肥料与作物”“我的种植经验”等科普主题活动,使劳动教育走深走实。080学生发展五育并举4.养殖小动物。农村家庭空间充裕,空闲地多,可让孩子笼箱式圈养一些小动物(如兔子、小鸡、鸽子、小猫、小狗等)。家长全权委托孩子照顾这些小动物,不但锻炼了孩子的劳动意识,更能培养出孩子的责任意识和强烈的爱心。(三)学校劳动学校劳动分两个方面:一是学校常规劳动,一般是卫生大扫除、春秋季植树造林、志愿服务活动等。二是学校劳动基地。农村学校可根据本校实际,利用校园空闲地开辟、建设好学校劳动实践基地。学校劳动基地的开设,可以对学生进行系统化的劳动实践教育。基地要让经验丰富的专职辅导教师管理,每年的春种秋收、施肥浇

11、水都要让学生在辅导教师的组织下全程参与。对基地土地,辅导教师可根据班集多少划分为不同种植类型的管理模块,以班为单位进行分包,然后定期指导学生进行田间管理。课题组所在的高崖小学这方面做得比较好。该校劳动基地有 2 亩地,每年都组织中高年级学生种植了各种蔬菜和玉米、洋芋等,每当学生亲手种植的果实成熟后,学校都组织由家长、教师、学生共同参与的“劳动成果品尝会”,借此加强学生的劳动观念教育,激发学生积极的劳动态度。秋季,学校还组织学生劳动果实义卖活动,让学生自种自卖,义卖获得的款作为班费,以此培养学生“劳动改变生活”“劳动最有价值”的正确劳动观念。三、情境教育背景下劳动教育评价激励模式(一)进行“五好

12、学生”评奖活动学校、教师、家长要充分认识到劳动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渠道,良好的劳动教育为学生日后走向社会、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打下良好的基础。学校要将劳动教育评价主动纳入教育教学评价体系,对学生劳动情况进行科学评价,并将评价结果计入学生学业成绩中。学校、班级要常态化进行“五好学生”(德智体美劳)的评奖活动,全面促进学校劳动教育的深入发展。(二)设立“劳动小能手”专项奖为促进和提高小学生的劳动实践积极性,学校、班级每学期都要开展面向全体学生的“劳动小能手”专题评奖活动,评奖活动要让学生全程参与,拓展活动的影响面。对于年度“劳动小能手”,学校要出光荣榜,在家长、学生中广泛宣传。(三)开展“劳动成果

13、展”活动以班为单位,定期将每位小学生的劳动场景、劳动成果以图片形式进行展览,进行对比点评,能极大地调动学生劳动的热情。对于做得特别好的学生,可推荐其参加校级劳动成果展,年终评为“劳动小能手”等。(四)开展线上“打卡”活动,促进劳动评价班主任可以班为单位建立线上劳动打卡群,要求家长、学生将每日劳动情况及时上传“打卡”,让全班同学进行点赞评价,形成家校劳动比、学、赶、超的局面。农村小学在创设劳动情境、充分利用地域资源方面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学校要充分利用各种条件,为小学生创设良好的劳动情境,积极影响、引导小学生参与各种劳动实践活动,使学生乐于劳动、热爱劳动、享受劳动,使劳动教育落地生根,发挥好劳动在学生发展中的全面育人功能。【参考文献】1 李吉林.李吉林情境教学理论与实践 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1996.2 李吉林.情境教育精要 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6.3 汪曼.开展小学劳动教育的策略研究 J.教师博览,2020,10(21):89-90.【基金项目】本文系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 2020 年度劳动教育专项课题“情境教育背景下农村小学劳动教育模式研究”(课题立项号:GS2020 GHBZX037)的研究成果。【作者简介】马贵梅(1977.09),女,汉族,甘肃榆中人,本科,一级教师,教研员,研究方向:小学劳动教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业资料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3 wnwk.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ICP备202405992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