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日本古写玄应 一切经音义 卷一略探1潘牧天摘 要玄应 一切经音义 除传世刻本、敦煌吐鲁番写本外,还有日本古写本多种,通过大治本、金刚寺本、西方寺本、七寺本 玄应音义 卷一的比对,可以发现日本写卷皆属于简本体系,其中大治本、金刚寺本与西方寺本关系较密切,与碛砂藏本相同部分较多,而七寺本与高丽藏本相同处较多;大治本与金刚寺本有直接的渊源关系,且属于在简本基础上进一步节略的略本体系。日本古写本与传世刻本 玄应音义 存有大量异文,具有补充传世藏经刻本的独特文献价值。关键词玄应一切经音义日本写本异文玄应 一切经音义(以下简称 玄应音义)共二十五卷,是现存最早的集释众经的佛经音义。传世刻本主要有高丽藏、碛
2、砂藏等,写本中除了敦煌写卷外,还有日本古写本多种。玄应音义 最早于奈良时代即已传入日本,人们屡屡书写、诵读、钻研之,至今尚存数量可观的一批写本。如奈良正仓院存圣语藏写本,日本宫内厅书陵部藏大治三年写本,法隆寺、石山寺、七寺、兴圣寺、西方寺、新宫寺和金刚寺等地亦皆有藏本。(徐时仪2009)日本古写本与传世藏经本存在大量异文,下文我们将比较 玄应音义 卷一的文本差异,并对日本写本的源流关系略做探讨。玄应音义 卷一所释内容包括 大方广佛华严经 大方等大集经 大集日藏分经大集月藏分经 大威德陀罗尼经 与 法炬陀罗尼经。本文主要比对的日本写本有:1.宫内厅藏大治三年写本,简称“大治本”。本卷首尾完整。1
3、2.金刚寺藏本,简称“金刚寺本”。本卷首尾完整。大治本、金刚寺本所释经名下皆注卷数,如“大方广佛华严经旧本五十八卷”“大方等大集经廿卷”等,卷末增附新华严经 八十卷音义,为其他诸本所无。3.西方寺藏本,简称“西方寺本”。卷首残,存 大方等大集经 第八卷“穿押”条至卷尾内容。4.七寺藏本。简称“七寺本”。本卷首尾完整,脱漏 大方等大集经 第一卷“厌人”条下至 大集月蔵分经 第二卷“佛仍”条上“迦陵频伽狡猾”共 160 条。2*本文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项目编号 17CYY029)成果之一,曾于第十一届汉文佛典语言学国际学术讨论会(2017 年 11 月)、首届汉语音义学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暨
4、第四届佛经音义研究国际学术(2021 年10 月)发表,得到与会专家的指教,谨致谢忱!DOI:10.16134/31-1997/g2.2023.02.01096辞书研究 2023 年第 2 期一、日本写卷对藏经传本的补充(1)迴復又作洄澓二形,3同。胡瓌、扶福反。三苍:洄,水转也。澓,深也。亦迴水也,深也。(七寺本、金藏本 玄应音义 卷一 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一卷)“亦迴水也,深也”一句,为七寺本与赵城金藏本独有,诸写本、刻本皆无。检所释大方广佛华严经 卷三有例:一切宝光微妙色,清净香水杂宝流,种种宝华为波浪,众音谐雅演佛声。栴檀宝末和清流,无量杂宝为迴復,普出种种香光焰,常流一切十方界。此形容
5、香水河内的场面,“无量杂宝为迴復”谓不可计数的杂宝随着水流回旋,“迴復”指水流回旋貌。玄应音义 指出“迴復”字又作“洄澓”,注明读音后引 三苍 分释二字。日写卷多出的“亦迴水也,深也”是对“澓”的进一步解释。检 玄应音义 卷二 大般涅槃经 第二十二卷:“迴復:三苍 作洄,水转也。宣帝纪 作澓,迴水也,深也。”4有相同的解释。从玄应的解释中,可知“澓”有“迴水”“深”二义。经文中为“迴水”义,玉篇水部:“澓,澓流也。”“澓”同“洑”而有“深”义,“洑”指水潜流地下。集韵屋韵:“澓,伏流也。或从伏。”从“復”取其回旋义,从“伏”则取其埋伏义。字又作“垘”。玄应音义 卷十七 俱舍论 第二卷:“迴復:
6、又作垘,同。扶福反。汉书:川塞溪垘。苏林曰:垘者,伏深也。宣帝纪 作澓,回水也。”“迴復”“洄澓”“洄洑”“迴覆”“洄復”等皆一词异写,而意义无别。如晋左思 吴都赋:“潮波汩起,迴復万里。”萧齐求那毗地译 百喻经口诵乘船法而不解用喻:“至洄澓驶流之中,唱言:当如是捉,如是正。”宋书张兴世传:“江有洄洑,船下必来 泊。”5唐释道世 法苑珠林六道篇受报部:“罪人入河,随波上下迴覆沉没。”“洄澓”“洄洑”文献中时有异文。南朝齐王琰 冥祥记:“晋徐荣者,琅琊人。尝至东阳,还经定山,舟人不惯,误堕洄澓中。”法苑珠林救厄篇感应缘“洄澓”同,太平广记报应九徐荣 引 法苑珠林 作“洄洑”。佛典中诸形异文尤多。
7、如三国吴康僧会译 旧杂譬喻经 卷上:“我止大山半有树,人及畜兽所不得历,下有迴復水船所不行。”“迴復”,宋、元、明本作“洄澓”。东晋佛驮跋陀罗译 大方广佛华严经入法界品:“若有众生,遭于海难、云难、山难、大风洄澓,及以波浪迷惑失道,不见边岸。”“洄澓”,宋、元、明、宫本作“迴復”,此例非指水流回旋,谓大风回旋。佚名 陀罗尼杂集 卷三 摩酰首罗天王咒:“三者菩萨摩诃萨于生死海中众生迴覆,自手牢捉令达彼岸。”“迴覆”,宋、元本作“洄澓”,明本作“洄復”。北凉昙无谶译 大般涅槃经师子吼菩萨品之六:“有河洄澓没众生,无明所盲不知出,如来自渡能渡彼,是故称佛大船师。”“洄澓”,宋本作“迴復”,宫本作“廻
8、覆”。高丽藏等刻本失脱“亦迴水也,深也”句,6则丢失了“澓”之“迴水”义,当补。(2)挻埴尸延反,下时力反。案挻,柔也,击也,亦和也。7埴,土也。(大治本、金刚寺本、西方寺本 玄应音义 卷一 大方等大集经 第二十三卷)“案挻,柔也,击也,亦和也”句,藏经诸本为“埏,击也,和也”。词目“挻埴”,碛砂藏、慧琳音义 转录同,高丽藏作“埏埴”。“埏(挻)埴”义为“揉日本古写玄应 一切经音义 卷一略探97和泥土制作陶器”。“埏”“挻”义本不同。说文手部:“挻,长也。”说文 未收“埏”,说文新附:“埏,八方之地也。从土,延声。”“埏”有夷然切(yn)、式连切(shn)二音,说文新附 所收为 yn 音之“埏
9、”,与我们所讨论的 shn 无关。从 说文 的收字来看,式连切的“埏”或为“挻”的俗别字。8文献用例中“埏”出现较早,老子 第十一章:“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历来对字形当从土从手说法未定,9易玄、邢玄、楼古、敦煌乙、丙和范应元诸本“埏”字作“挻”,而帛书甲、乙本字皆作“”。10“埏、挻、”皆可看作 揉和、拍打等制作陶器的动作 这一词义的不同记录形式,从“土”符合制作对象(陶器)的物理特征,从“手”符合制作器物的动作特征,且“土”“扌”二旁形近 易混。11日写本 玄应音义释“挻”有“柔也”“击也”“和也”三个解释,后世刻本“挻(埏)”仅存后二者。玄应音义 中注出的“柔、和、击”三义,皆
10、由制陶的具体动作而来。说文 注“挻”为“长”,王念孙 广雅疏证 卷二:“挻之言延也。”即使事物延长,进而引申为揉和泥土使之形变延长,此即“埏/挻”之“揉和”义。河上公注 老子“埏埴以为器”曰:“埏,和也;埴,土也。谓和土以为器也。”淮南子说山训:“譬犹陶人为器也,揲挻其土而不益厚,破乃愈疾。”集韵仙韵:“埏,和也。”广韵仙韵:“挻,柔也,和也。”又如 荀子性恶:“故陶人埏埴而为器。”杨倞注曰:“埏,击也;埴,黏土也。击粘土而成器。”杨倞注出“埏”的拍打义,此亦为制陶过程中的一个动作,制陶揉和泥土,进而拍打使之成型。至于“柔”义,清朱骏声 说文通训定声 已阐明:“字林:挻,柔也。按:今字作揉,犹
11、煣也。凡柔和之物,引之使长,抟之使短,可析可合,可方可圆,谓之挻。陶人为坯,其一端也。”朱骏声认为“挻”的语义特征是使柔和的事物改变形态,其“揉泥制陶”只是其具体的体现,“柔”即“揉”。玄应音义 卷十三释 见正经“挻土”:“舒延反。淮南 云:陶人之剋挻埴。许叔重曰:挻,揉也。埴,土也。挻,撃也,亦和也。”即用“揉”字。检 玄应音义 有“挻埴”“埏埴”:挻埴尸延反,下时力反。挻,柔也,和也,撃也。埴,土也。粘土曰埴。(卷十 百论下卷)12挻埴式延反,下时力反。字林:挻,柔也。今言柔,挻也。亦击也,和也,埴土也。粘土曰埴。释名 云:土黄而细密曰埴。埴,腻也。如脂之腻也。(卷十七 出曜论 第一卷)埏
12、埴尸延反,下时力反。挻,柔也,击也,和也。埴,土也。黏土曰埴。释名:土黄而细密曰埴。埴,也。粘昵如脂之也。13(卷十八 随相论)挻埴尸延反,下时力反。案:挻,柔也,和也,击也。埴,土也。黏土曰埴。14(卷二十法句经 上卷)埏埴式延反,下时力反。挻,15柔也,和也,击也。埴,土也。粘土曰埴。(卷二十一大菩萨藏经 第八卷)又有“挻土”条:挻土舒延反。淮南云:陶人之剋挻埴。许叔重曰:挻,揉也,埴土也。挻,撃也,亦和也。(卷十三 见正经)98辞书研究 2023 年第 2 期、皆列“柔、击、和”三种解释。引 字林 说明“柔”义的出处,引许慎注。凡六例皆备三义,独释 大方等大集经 之例缺失一义,恐后世刻本
13、之误,当补。16(3)栌欂来都反。下蒲麦反17。说文:欂栌,柱上枅也。三苍:柱上方木也。山东江南皆曰枅,自陕以西曰。枅音古奚反。(大治本、金刚寺本、西方寺本 玄应音义 卷一 大方等大集经 第十五卷)“说文:欂栌,柱上枅也”,碛砂藏同,高丽藏、金藏无。“栌欂”犹今言之斗拱。玄应引 说文 释“栌”,18今本 说文木部:“栌,柱上柎也。”段玉裁依全书通例正作“欂栌也”。检李善注 文选之司马相如 长门赋“施瑰木之欂栌兮”引 说文曰:“欂栌,柱上枅也。”注左太冲 魏都赋“栾栌叠施”引说文曰:“欂栌,柱枅也。”颜师古注 急就篇卷三“榱椽欂栌瓦屋梁”所释亦与玄应相近:“欂栌,柱上之枅也,自陕以西呼之为。”李
14、善、颜师古注与 玄应音义合,说文木部:“枅,屋栌也。”恐唐人所见 说文 与今本不同,释文以“柱上枅”为好。19(4)劫波育或言劫贝者,讹也。正言迦波罗。高昌名氎,可以为布。罽宾以南大者成树,以北形小,状如土葵,有殻,剖以出花如柳絮,可纫以为布也。纫,女珍反。20(大治本、金刚寺本、西方寺本 玄应音义 卷一 大方等大集经 第十五卷)“剖以出花如柳絮”之“花”,碛砂藏同,高丽藏无。“氎”即“”。字汇 毛部:“,细毛布。南史:高昌国有草,实如茧,茧中丝如细纑,名曰白子,国人取织为布,甚软白。今文作叠。”玄应音义 说明了其植物形态,唐人认为壳中柳絮状的物体为其花,高丽藏本删去“花”字,脱失部分文义,当
15、补。(5)旒幢 字书 作,同。吕周反。谓旌旗之垂者也。天子十二旒,诸侯九旒是也。(金刚寺本、西方寺本 玄应音义 卷一 大方等大集经 第十五卷)“天子十二旒,诸侯九旒是也”,诸刻本无“也”字。“天子十二旒,诸侯九旒”言周天子、诸侯冠冕上的垂珠数量,出自 礼记礼器:“天子之冕,朱绿藻,十有二旒。诸侯九,上大夫七,下大夫五,士三。”21“是也”常用于句末,脱“也”则句义未完,当补。(6)良祐22力张反。良,善也,亦贤也。下古文 、佑二形,同。胡救反。字林:祐者,助也。(大治本、金刚寺本 大方等大集经 第四卷)“古文、佑二形,同”,碛砂藏同,高丽藏无。“祐”的古字是“右”。说文示部:“祐,助也。从示右
16、声。”段玉裁注曰:“古祗作右。”说文口部:“右,助也。从口从又。”段玉裁注曰:“今人以左右为又字,则又制佐佑为左右字。”“佑”亦“右”的后起字。宋本 玉篇人部:“佑,书 云:皇天眷佑。佑助也。”后人因“祐”从示而以之为表神灵相助之字,将“佑”“祐”区分开来。如广韵宥韵:“佑,佐也,助也。”“祐,神助。”朱骏声 说文通训定声 则指出:“据许书,凡助为右,神助为祐,其实祐即右之变体,加示耳。”字书载“祐”“佑”通用。宋本 玉篇示部:“祐,或作佑。”正字通示部:“祐,古借右,通作佑。”宋后字书又载“祐”之古文作“”,恐皆承 玄应音义而来。宋本 玉篇门部:“,古祐字。”龙龛手鉴门部:“,古文。音右。助也。”篆隶万象名义门部:“,祐,助。”正字通门部 认为:“,旧本古文祐。按祐从门无义,沿 篇海 误,宜删。”检 改并四声篇海门日本古写玄应 一切经音义 卷一略探99部:“,古文祐字。”“”唐人已见,篇海 显承前人字书而来,非其误也。又 玄应音义卷二释 大般涅槃经第十八卷:“良祐:古文、佑二形,同。胡救反。祐者,助也。天之所助者也。”俄弗 230 号卷作:“良祐:古作,同,胡救反,祐,助也。”可资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