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浅针镇痛粗探范雅文 陈娇凤 摘要:疼痛是人体的保护机制之一,也是临床最常见病症之一。临床以疼痛为诉求来就诊的患者,尤其长期受慢性、难治性疼痛折磨的患者十分常见。浅针作为操作简便无创无痛的疗法,疼痛患者依从高。通过对近 余年来浅针治疗痛证临床研究加以概括总结,搜集整理近 余年来浅针治疗痛证的临床应用,综述浅针疗法治疗痛证的研究进展。关键词:浅针;痛证;针刺镇痛;综述:文章编号:()(,):,:;基金项目:福建省福州市中医药传承创新平台项目()作者单位: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福州中医院针灸科(福建 福州)通信作者:疼痛是一种主观感受,也是一种常见的临床表现。根据国际疼痛学会将疼痛定义为:疼痛是一种与组
2、织损伤或潜在组织损伤相关的感觉、情感、认知和社会维度的痛苦体验。现代医学认为疼痛的产生是一种将有害刺激转化为电信号以引发一系列行为反应的人类神经系统功能活动。当感觉神经接收到从外界传递来的伤害性信号时,离子通道由于这种刺激使原有的状态发生了改变,离子流也发生相应的改变,由于细胞膜电位发生了改变,产生了动作电位,电信号传至脊髓背角并进行整合,通过脊髓丘脑外侧束传递到大脑皮层,被机体识别并作出反馈,从而产生了痛觉。研究发现,感觉神经在疼痛感觉的形成仅仅起显示作用,关键在于局部的疼痛激痛点形成,影响局部组织的血液供应,导致组织缺血缺氧而发生疼痛。当机体产生疼痛将带来身体和心理的不适,严重影响患者日常
3、生活,降低生活质量,长时间处于疼痛还将影响饮食、睡眠并且不断消耗身体机能,降低人体免疫力甚至出现生命危险。目前西医对疼痛治疗主要以对症处理为主,以非甾体抗炎药和阿片类镇痛药为主,这些药物口服即时疗效佳,但长期服用这类药物会影响胃肠功能、出现耐药及各种不良反应。中医对痛证治疗经验丰富,早在黄帝内经就对疼痛有具体分类及治法,内容论述详尽丰富,其中针灸方面更是针对不同针法提出不同治疗思维。目前临床治疗痛证的方式手段多样,例如毫针针刺、火针、拔罐及放血疗法等,虽然这些疗法临床应用广泛,但大多疗法都是刺激较强,并且其中一部分疗法为有创疗法,许多患者无法耐受,尤以慢性疼痛需要较长疗程患者为著。因此,临床也
4、在积极寻求无创刺激小的疗法。上世纪初,黄廷翼老先生从夏净庭、辽宁韩等名家处习得浅针,黄老临床实践探索 余年,善于应用浅针治疗各样疑难杂症,并总结创新出福建特色浅针疗法。笔者师从陈娇凤主任医师,习得浅针疗法,发现浅针在镇痛方面疗效显著。但目前对于浅针镇痛方面的相关文献、研究却很少,故笔者通过整理探讨,望为促进浅针镇痛研究的进一步发展尽绵薄之力。浅针概述浅针起源于古代九针中的“鍉针”,据灵枢记载:“身大、末圆,锐如黍粟之锐。主按脉勿陷,以致其气”。灵枢记载“鍉针”特点是针身粗、针圆而微钝,通过骚爬针柄的指势,产生振颤、共振刺激经穴以致气。因其刺浅,亦名“浅针”。光明中医 年 月第 卷第 期 .浅针
5、是一种特殊的针刺疗法。其操作是将浅针尖抵于腧穴或皮表,通过指甲搔爬、推按针柄,根据搔爬频率快、慢,产生连续、柔和、均匀的振颤、共振刺激经穴、空腔结构,从而激发精气,调节人体阴阳气血平衡,恢复生理功能,这与针刺治疗原理基本一致。故浅针与毫针适应证和主治范围基本一致。浅针镇痛机制.中医方面 中医认为疼痛的产生主要是因为气血运行障碍,不通则痛。引起气血运行障碍不外乎以下几个方面:荣卫失和或正气不足,外邪侵袭,气机失调,致气血运行不畅,不通则痛;情志内伤或脏腑功能受损,筋伤络阻,经筋不运行气血,致气血壅滞,不得输布,疼痛而生。浅针是由针刺疗法发展而来,其机制与针刺传统理论相关。从中医方面来看,主要与以
6、下几方面相关:皮部理论:素问皮部论记载:“是故百病之始生也,必先客于皮毛故皮者有分部,不与而生大病也”。浅针疗法与常规针刺不同,它特殊在不刺入皮肤,其机制主要与皮部理论相关,主要作用于十二皮部的浮络与孙络。素问 皮部论记载:“欲知皮部以经脉为纪者,诸经皆然”。十二皮部是十二经脉及五脏六腑功能的外在表现,当病邪由外袭入里或各经传变异常,会在十二皮部相应部位出现疼痛、斑疹、红痕等异常反应。皮肤是人体防御的第一道屏障,同时也是疾病反应的外在表现。内外伤辨惑论辨阴证阳证记载:“卫者卫护周身,在于皮毛之间也是荣卫失守,皮肤间无阳以滋养,不能任风寒也”,说明了卫气不仅循行在皮部,更是留存于皮部之中。所以皮
7、部能发挥卫外功能是基于分散在周身之间的卫气。因此机体正气的盛衰、抗邪能力的强弱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皮部卫外功能的强弱。浅针可以通过刺激浮络调和营卫,增强卫外功能。局部近治理论:近治作用是腧穴的共同属性,意在腧穴均具有治疗其所在部位局部及邻近组织、器官的病症,即腧穴所在,主治所及。以痛为腧:灵枢 经筋曰:“以痛为输,即其痛处是也”。以痛为腧是针灸治疗痛证的重要理论依据。即对于某些病症将疼痛局部或压痛点作为穴位进行治疗,临床称为阿是穴,又可称为压痛点。.西医方面 浅针起效主要通过搔爬针柄产生振颤刺激穴位。浅针产生的振颤可使机体产生共振,振颤以经穴为中心向四周扩散,或沿着经脉循行路线双向传导,达到治疗目
8、的。一方面,浅针操作时刺激腧穴所引起的神经冲动经由外周传入中枢,通过激发神经元活动,从而释放神经递质,促进垂体分泌促肾上腺激素与内啡肽的分泌,同时调节神经和内分泌系统。浅针还可调动人体免疫系统与神经、内分泌系统协同作用,从而提高痛阈。此外,浅针通过刺激传导痛觉神经,可以切断痛觉纤维的传导,同时传导信号使脊髓背角细胞产生抑制疼痛刺激反应,从而发挥镇痛效应。另一方面,浅针通过振颤与机体产生共振从而发挥治疗作用,与现代康复中的局部振动疗法不谋而合,其产生的振动波可直接作用于组织、肌腱、肌肉,同时可刺激机体产生神经、体液等调节反射,从而改善踝关节肌肉功能、降低肌张力,修复局部组织损伤,促进韧带重塑,改
9、善局部代谢促进淋巴、血液回流,减轻损伤局部炎症反应,消除局部肿胀。浅针的镇痛作用与普通针刺相同,通过局部刺激产生神经递质,从而减轻患者局部疼痛,对急慢性软组织损伤产生的疼痛均有非常好的疗效。与此同时,研究发现对肌肉、肌腱局部进行振颤刺激,可提高疼痛阈值,降低疼痛感。浅针镇痛的临床应用.偏头痛 蔡耿辉等采用推拿配合浅针治疗偏头痛 例,治疗组取浅针和推拿同时进行,对照组口服阿司匹林片,结果显示治疗组疗效更佳且复发率更低。浅针通过其独特的振颤,在施术同时与头面空腔引起共振,促进循经感传,增强腧穴效应。邱煌煜等运用浅针治疗肝阳上亢型偏头痛。根据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的治疗原则。初诊选取双侧百会、率谷、
10、风池、合谷、太冲,采用浅针泻法每穴 ;复诊取百会及双侧太冲、太溪,采用浅针补法每穴 。患者 次就诊后疼痛缓解,后经巩固治疗,便未再发。偏头痛是一种反复发作性疾病,病程迁延反复。临床常用刮痧、推拿、针刀等治疗,但往往只能暂时缓解,长期疗效不佳。浅针即时镇痛效果很好,并且长期疗效优于其他疗法。.颞颌关节紊乱综合征 李建辉等对比单纯封闭与浅针联合封闭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治疗组取患侧下关穴、听宫穴、合谷穴,先行推法后行泻法,联合封闭注射耳前颞下关节窝;对照组单纯封闭注射治疗。后进行疗效评估,治疗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治疗组较对照组症状改善更加明显,浅针面部腧穴增强消炎镇痛、疏通经络之效。.带
11、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是带状疱疹皮疹消退后遗留的疼痛,呈刺痛、灼痛,单纯药物难以治愈,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纪婷等运用浅针治疗 例左颈、头部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选取同侧合谷、阿是穴平补平泻,每穴 个刺激量。个疗程治疗后疼痛范围逐渐缩小,个疗程治疗后,疼痛消失。李先兰运用浅针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症对比单纯应用甲钴胺治疗,发现浅针止痛起效快且持续时间光明中医 年 月第 卷第 期 .长。带状疱疹又称蛇串疮,主要由于湿热内生、毒蕴肌肤、经络阻滞,因而出现水泡、红肿、疼痛。其后遗症期,中医辨证其病机为本虚标实,疼痛主要由于局部经络阻滞,不通则痛。但由于其病程长,久病致虚,故后期为虚实夹杂。临床常
12、用的治疗为刺络放血、梅花针叩刺等,均为有创且刺激较强,患者常不耐受,浅针无创,既有活血通络之效又有补虚之功,补虚与泻实动态平衡。.膝骨关节炎膝骨关节炎主要以软骨退行性病变为中心,引起关节囊相关肌腱、肌肉出现病变,关节出现疼痛、肿胀。洪昆达等采用浅针配合委中放血治疗急性期膝骨性关节炎 例,发现浅针联合放血疗法较普通针刺能更好降低急性膝骨性关节炎患者血清中、及关节囊中炎症因子的释放,降低关节滑液炎症因子水平从而改善急性期肿胀疼痛。还发现浅针联合放血能抑制白细胞介素、肿瘤坏死因子含量,从而抑制炎症,减轻患者症状。浅针通过抑制局部炎症因子,促进抗炎因子释放,改变局部循环促进炎症吸收。.肱骨外上髁炎肱骨
13、外上髁炎是前臂外侧肌腱在肱骨外上髁反复牵拉受损出现的慢性劳损性疾病,其临床表现主要以局部压痛,活动受限为主。陈静采用浅针联合双氯芬酸钠 例,观察组采用浅针联合双氯芬酸钠,对照组采用单纯双氯芬酸钠,发现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分对比,观察组对疼痛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在肘部阿是穴接受治疗时,出现针感由肘关节向上、向下传导的情况,并且向下扩散的范围更广。也有患者诉出现类似于电针般的针感。吴明霞研究发现浅针不仅能通过以经穴为中心的振动波向四周扩散,还可沿着经脉循行路线双向性感传。浅针通过梳理局部筋经,调节局部循环,使营卫气血畅达,通则不痛。总结体会根据诸多医家研究及临床经验总结,浅针在镇痛方面
14、疗效确切。素问 刺要论指出:“病有浮沉,刺有浅深浅深不得,反为大贼”。临床发现对于浅表皮部、经筋,如头面部、四肢等处的病变,深刺、强刺激往往疗效不明显。浅针通过刺激皮部,以外治内,由表及里,调和气血,通达血脉,使人体阴阳平衡,达到治疗目的。浅针镇痛具有操作简单,疗效显著,方便安全等优势,且在镇痛方面疗效确切。浅针通过其振颤致气的特点,较于普通针刺几乎是无创无痛。因疼痛就诊的患者往往对疼痛不耐受,比较抗拒且较难接受有创且刺激较强的治疗方式,特别是对于慢性疼痛的患者来说,长期生理心理都受疼痛折磨,在进行有创刺激性较强治疗时,依从性较差,也较难配合治疗。这类患者通常较迫切需要看到疗效,往往情绪比较紧
15、张、急切,强刺激易引起患者对治疗的抗拒抵触心理,浅针无创无痛的特点,患者易于接受,能较好配合治疗,有利于避免医患矛盾。浅针疗法虽然患者主观感受刺激小,但实际上浅针的刺激量并不逊色于普通针刺,其产生的振颤可以提高局部腧穴的敏感性,促进循经感传,增强针感。浅针不仅可以镇痛,同时还可调节气机、调畅情志,研究发现浅针治疗缓解疼痛的同时还可激活大脑奖赏系统,产生放松和愉悦的主观感受。有学者认为这种正性情绪是大脑对疼痛缓解的奖赏,这种情绪的产生可以消除患者对慢性疼痛的带来的焦虑、抑郁情绪,让患者对治疗及疗效产生期待,可以增强临床疗效和患者治疗依从性。目前关于浅针镇痛相关机制机理研究尚未明确,相关文章甚少。
16、浅针具有操作简单、易于形成不同病种的标准化治疗方案、患者不易脱落等优势,有利于进行临床研究,有利于进一步扩大临床应用范围,为针灸临床研究提供新思路,进一步为针灸临床疗效提供更加有力的证据。写此文以期引起更多医家关注,更深入研究浅针镇痛,为临床提供更多经验。参考文献 ,张钰,等 疼痛新定义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柳围堤,杨卫新 肌筋膜激痛点形成机制的研究进展 航空航天医药,():温秀云,符文彬 内经针灸镇痛特殊思维探讨 河北中医,():黄之光黄廷翼浅针术福州: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何芙蓉,郑美凤 福建地区浅针疗法及其临床应用 陕西中医学院学报,():梁清湖 浅针疗法临床疗效观察 中医杂志,():王颖 机械振动疗法作用机理研究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蔡耿辉,汪流,林秀瑶 推拿配合浅针治疗偏头痛的疗效分析 针灸临床杂志,():邱煌煜,陈娇凤 黄廷翼浅针疗法治疗偏头痛验案举隅 按摩与康复医学,():李建辉,陈丰,陈守芳,等 浅针合封闭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 例 福建中医药,():纪婷,李俐 浅针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验案 中国民间疗光明中医 年 月第 卷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