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全球新冠肺炎疫情下中国对外贸易和出口替代效应研究 41 全球新冠肺炎疫情下中国对外贸易 和出口替代效应研究*李婧婧 郝 悦 朱 祎 王庭锡 内容摘要: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受到严重冲击,国际贸易不稳定性不确定性加大。在此背景下,中国坚持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进出口贸易实现逆势增长,货物贸易总额占全球份额持续提升,成为全球贸易的“稳定器”。本文以中国进出口为研究对象,以贸易伙伴国新增确诊病例数和政策响应严厉指数为核心变量构建贸易引力模型,采用高维固定效应回归方法,定量测算新冠肺炎疫情及政府防控政策对中国进出口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疫情冲击下出口目的国(地区)进口需求增长
2、对中国出口具有拉动作用,欧美地区对中国的进口依赖程度较强。同时外部疫情对中国进口的影响并不显著,显示中国进口多元化格局进一步深化。关键词:新冠肺炎疫情;进出口贸易;贸易引力模型;进口多元化 中图分类号:F75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794(2023)03-0041-11 DOI:10.13778/ki.11-3705/c.2023.03.005 *李婧婧,2008 年毕业于英国拉夫堡大学,获理学硕士学位,现为国家统计局国际统计信息中心高级统计师,研究方向为世界经济。郝悦,2018 年毕业于北方工业大学,获理学硕士学位,现为国家统计局国际统计信息中心统计师,研究方向为世界经
3、济。朱祎,2021 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获经济学硕士学位,现为国家统计局国际统计信息中心助理统计师,研究方向为国际贸易。王庭锡(通讯作者),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在读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宏观经济学,邮箱:。一、引言 2020 年新冠肺炎疫情(以下简称“疫情”)暴发对全球经济造成极大冲击,全球供应链遭受严重破坏,面临产能不足、运输不畅等多方面挑战,供给端瓶颈凸显。同时,为缓解疫情对经济的冲击,主要经济体推出超宽松财政货币政策,刺激需求快速增长,加剧供需失衡,导致全球通胀压力大幅上升,经济循环受阻。从生产端看,主要经济体受疫情影响出现劳动力短缺、生产停滞,导致产能萎缩,最为显著的是能源
4、、原材料等大宗商品供给短缺。从运输端看,受疫情防控措施影响,国际航运条件恶化,全球运力不足矛盾凸显,国际运价大幅上涨,波罗的海干散货指数(BDI)持续徘徊在近 10 年来高位,运输不畅导致大量货物滞留港口,全球供应链压力指数升至有记录以来高位。从贸易端看,近年来,全球化进程受到挑战。一方面,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开启了“再工业化”进程,以政策引导的方式促进高端制造业回流。疫情的冲击使更多国家意识到产业链独立的重要性,加大了吸引本国企业回流的政策力度,缩短全球价值链。另一方面,贸易不确定性上升令各国收紧对粮食、能源、半导体芯片等重要战略资源的出口,加剧全球资源分配不平衡,降低了国际贸易效率。在复
5、杂严峻的国际经济形势下,中国经济面临进口受限、出口迟滞、输入性通胀等多重风险。得益2023 年第 3 期 调研世界 总第 354 期 42 于中国良好的疫情防控、稳步推进的复工复产以及精准有效的宏观调控,中国经济表现出更强韧性,积极稳健的财金政策为经济活动持续恢复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对外贸易实现逆势增长,为稳定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和抑制全球通胀做出了积极贡献。二、文献综述 负面的外生冲击会对经济运行和对外贸易产生负面影响。例如 2008 年,国际金融危机波及全球主要国家,作为突发事件对全球经济造成巨大影响,成为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焦点。裴平等(2009)基于月度数据实证研究了 2008 年国际金融危机对
6、中国出口的影响,结果表明金融危机引发中国主要出口目的国实体经济恶化,进一步导致中国出口下降1。Chor et al.(2010)基于贸易引力模型实证检验了金融危机通过信贷条件影响国际贸易的机制,认为对外部融资依赖性越高的行业受金融危机的负面冲击越大2。2018 年,中美贸易摩擦升级,成为国际贸易中重大不确定性因素。Kashyap et al.(2019)、Iqbal et al.(2019)认为中美贸易摩擦不仅对两国经济和贸易带来负面影响,而且对全球供应链和价值链的稳定造成冲击,价值链上任何国家贸易的福利都会遭受损失,国际贸易效率明显降低3-4。除了金融危机外,由突发疫情引发的外生冲击和不确定
7、性也可通过类似的渠道对一国经济造成负面影响。例如 2003 年,“非典”疫情的暴发引起了学界对于不确定性事件的广泛关注。杨翠红等(2003)定性分析了“非典”对中国主要行业消费造成的负面影响,认为短期内将对旅游业、交通运输业和餐饮业等服务业的消费造成直接冲击,如果疫情持续半年以上,将冲击大多数行业,严重影响经济发展5;刘涛雄等(2007)基于预测模型估算了大流感对中国经济的影响,认为在温和情形下,大流感暴发将造成当年中国 GDP 下降 0.9%,严重情形下将下降 5.1%6。2020 年,全球暴发新冠肺炎疫情,与 2003 年“非典”的冲击不同,此轮疫情的影响范围不再局限于一国,而对全球的生产
8、、供应链和货运等产生全面影响。因此疫情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是当前学界的重点研究课题。例如,李志萌等(2020)定性分析了疫情对中国产业和消费的影响,认为消费链、产业链、供应链、资金链、流通链等高度衔接是经济动态循环的基本要素,但受疫情影响,流通供应链阻断下的消费循环链迅速萎缩,由此带来产业链、资金链等环节的紊乱,疫情的滞后效应及扩散效应带来的影响依然需要较长时间得以修复7。何波(2020)认为疫情蔓延打乱了全球产业链运转体系,加剧了中国产业链面临的多重挤压态势,部分产业链海外转移风险加大,但中国工业基础牢固,经济韧性强劲,疫情对中国在全球产业链地位的影响可控8。罗志恒(2020)
9、认为疫情将从供需两端同时冲击宏观经济,并影响到中观行业和微观主体,疫情的短期冲击非常大,但不会改变中长期中国经济走势9。由于宏观经济数据存在滞后性,以上关于新冠肺炎疫情对中国经济影响的研究多采用定性分析方法,局限在对已有数据的描述性统计。但也有少数学者基于计量模型尝试进行了定量分析。黄永明等(2021)着眼于疫情对中国不同经济部门的影响分析,采用动态非正常程度投入产出模型定量分析了在乐观、中观和悲观三种预期下疫情对中国各部门造成的损失10。徐海峰等(2020)采用19952020 年进出口数据实证分析了金融危机、中美贸易战和疫情等不确定性事件对全球进出口贸易的影响,结果表明不确定性事件将会通过
10、降低收入、冲击产出、减少财富三种途径导致进出口需求减少,并认为中国具有较强抵御不确定性事件冲击的能力11。三、疫情对全球及中国贸易的影响分析(一)疫情中的全球贸易“V”型反弹 新冠肺炎疫情以来,全球贸易遭受严重冲击,世界贸易组织(WTO)数据 显示,2020 年全球货物贸易额较 2019 年下降 7.4%,为 2015 年以来新低。在 2020 年低基数效应、大规模经济刺激政策、防 世界贸易组织数据库(WTO STATS):https:/stats.wto.org。全球新冠肺炎疫情下中国对外贸易和出口替代效应研究 43 疫限制措施逐渐放宽等因素影响下,2021 年全球贸易触底反弹,全年货物贸易
11、额达 44.9 万亿美元,超过疫情前 2019 年水平,年增速达 26.4%,创 1974 年以来新高。WTO 最新数据显示,2022 年上半年,全球货物贸易额达 24.9 万亿美元,较 2021 年同期增长 18.6%,远超疫情前增速水平,全球贸易额实现“V”型反弹。图 1 全球货物贸易额年增速(%)资料来源:WTO。全球贸易恢复性反弹过程中,大规模经济刺激政策在推升全球需求较快增长方面扮演了较为重要的角色。2020 年以来,以美欧为首的发达经济体推出了大量经济刺激政策,有效拉动了全球需求。WTO数据显示,2021 年美洲成为全球货物贸易主要需求地,其中,北美货物贸易量较 2020 年增长
12、12.3%,南美增长 25.4%,分别创 2010 年以来和 1981 年有记录以来新高;欧洲、亚洲等其他五大地区货物贸易量增速也均超 7%。在全球供应链不畅影响下,大规模经济刺激政策带来的流动性过剩和需求扩大也推动了大宗商品价格及运价高涨。世界银行数据显示,2022 年 9 月,国际能源价格指数(2010 年=100)较 2020 年 4 月低点上涨近 4 倍,非能源价格指数上涨 51.0%,其中农产品、化肥、金属和矿产涨幅均超 40%。同时,供应链阻滞令全球运价大幅上涨。2022 年 9 月末,波罗的海干散货指数(BDI)较 2020 年 5 月低点上涨 3.5 倍;波罗的海集装箱运价指数
13、(FBX)较 2020 年 2 月低点上涨 2 倍。低基期效应叠加价格上涨,全球贸易额短期内显著增长。WTO 数据显示,2022 年上半年全球货物贸易额同比增长 18.6%,但由于全球通胀高企及主要经济体经济放缓,预计 2022 年全球货物贸易量增速仅为 3.5%,远低于 2021 年 9.7%的增速。虽然全球贸易额实现“V”型反弹,但贸易商品中,抗疫医疗产品占据较大比例。2022 年 7 月 WTO发布疫情背景下医疗商品贸易:20192021 年的发展报告显示12,2021 年,全球医疗商品贸易额达2.7 万亿美元,较 2019 年大幅增长 30.9%,两年平均增长 14.4%。医疗商品贸易
14、额占全球份额由 2019 年的 5.3%升至 2020 年的 6.6%,2021 年仍保持在 5.9%的相对高位,医疗商品贸易的大幅增长是遏制全球贸易进一步下滑的重要因素。从贸易流向看,北美及欧洲地区成为全球医疗商品主要需求地,其中,2020 年美国、德国、法国、英国医疗商品进口额较 2019 年增长均超 40%,亚洲则成为主要供给地,2020 年亚洲在全球医疗商品出口所占份额由 2019 年的 15.8%增至 21.4%,2021 年保持在 19.3%的较高水平。(二)20202022 年中国对外贸易初步分析与国际比较 在全球主要经济体货物贸易普遍收缩背景下,中国对外贸易整体实现逆势增长。从
15、贸易总额来看,中国货物贸易较快增长。2020 全年货物贸易额较 2019 年增长 1.7%;2021 年,中国货物贸易额首次突破 6 万亿美元,年增速达 29.9%;两年平均增长 14.9%,远高于美国(5.5%)、英国(0.2%)、日本(3.4%)、世界贸易组织数据库(WTO STATS):https:/stats.wto.org。世界银行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平台:https:/www.wor/dbank.org/en/research/commodity-markets。Wind 数据库。中国海关总署:http:/。2023 年第 3 期 调研世界 总第 354 期 44 印度(9.3%)、俄
16、罗斯(8.8%)、巴西(11.5%)等经济体。2022 年上半年,中国货物贸易额达 3.1 万亿美元,在上年同期高基数基础上增长 10.2%。从贸易额占比来看,中国货物贸易额占全球份额持续提升。2021 年,中国货物贸易额占全球份额较 2019 年上升 1.6 个百分点至 13.5%,是稳定全球供应链体系的主要贡献国家。而美国(10.4%)、德国(6.8%)、日本(3.4%)、法国(2.9%)、英国(2.6%)、韩国(2.8%)等经济体贸易份额较疫情前基本持平或有所回落。此外,中国对前五大贸易伙伴贸易增速普遍加快。2020 年,东盟超越欧盟成中国货物贸易第一大伙伴,贸易额较 2019 年增长 6.7%,中国对欧盟、美国、日本、韩国贸易增速也均保持正增长;2021 年,中国对前五大贸易伙伴贸易额进一步增长,年增速普遍超 15%。在全球主要国家因疫情和管控措施而产能不足时,中国出口较快增长,有效弥补部分市场需求缺口。2020 年,在全球货物出口额大幅下降 7.2%的背景下,中国货物出口额较 2019 年增长 3.6%,达 2.59 万亿美元;2021 年进一步增至 3.36 万亿美元,再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