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气氛美学的理论建构与批评实践“跨文化视野下的气氛美学”国际会议综述朱玉杰气氛美学是当代美学研究的新领域,年月日,由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和哲学学院、广西民族大学文学院主办,中国文艺评论基地(浙江大学)和浙江大学当代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中心承办的“跨文化视野下的气氛美学”国际会议顺利召开,此次会议汇聚了来自欧洲、亚洲、南美洲、北美洲、非洲等世界各地相关领域的学者、艺术实践者余位。国际美学学会会长罗德里戈?杜尔特()在开幕式致辞中表示他对气氛美学有浓厚的兴趣,认为气氛作为一种媒介能加深人们的审美体验。同时他表示自己正在筹备新一届的国际美学 大会,希望能收到气氛美学研究的相关论文。德国美学 学会副
2、会长迪特?墨施()是气氛美学的提出者格诺特?波默教授的学生,他认为,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下,人们的工作和生活都是非常不易的,气氛美学的视角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专注于当下。他认为,气 氛在日常生活中是无处不在的,比如建筑、装 饰、环境、表演等艺术都是靠气氛的烘托,但同时气氛是非常难以把握的概念,需 要有系统性的哲学思维和哲学分析,目前这方面做得还不够扎实。另外,对于气氛的跨文化理解也非常重要,他很开心这次会议邀请了来自世界各地不同国家的学者,这样大家可以在不同的文化视角下讨论气氛,互相补 充,互相 交流。本次会议采取线上线下的形式,对气氛这一当代美学中的前沿话题进行了充分的探讨。一、气氛作为新美学
3、的核心概念气氛作为新美学的核心概念是由德国学者格诺特?波默教授提出的。复旦大学朱玉杰,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 马克思主义美学。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王才勇教授表示他在世纪年代就读到了气氛美学的德语版,他认为波默是从日常用语中找到了气氛()词,赋予它美学意义,并将之发展成一个美学范畴。这与本雅明的灵韵()概念的提出是一样的,他们都是从日常生活中选取一个用语来解释新出现的 审美现象。王才勇教授认为,把“气氛”作为一个美学范畴去分析审美实践时,主要与作品的总体性相关。总体性指的是主体在感知一件艺术作品时,注意力从作品的细部转移到作品整体。他将审美活动概括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在物理
4、感知意义上捕捉审美对象的细节,并在这个基础上获得审美快感。西方基于摹仿的古典主义艺术便十分关注审美对象的细部。另一种是从对象的细部中走出,关注对象的总体性效果。王才勇教授将气氛与总体性勾连,认为气氛并不仅仅在于对对象细节的物理感知,更在于对象所引发的作用于主体感受的一种整体性效果。气氛美学与世纪下半叶西方兴起的新现象学有 密切关系。西南大学程赞追溯了气氛的现象学谱系,他认为从胡塞尔的“视域气氛”到海德格尔的“境域气氛”再到梅洛庞蒂的“具身气氛”,最后到施密茨的“情感气氛”,既是现象学运动之路,也是气氛由隐到显的过程。在施密茨的新现象学情感理论中,气氛作为显性概念正式登场,此时气氛与具身、空间、
5、情感四位一体。波默直接使用了施密茨的气氛概念。气氛作为美学的新概念是美学向生活世界的重返。浙江大学戴思羽认为 波默的气氛美学是一种哥白尼式的革命,它将传统存在论排除在外的、使物得以显现的不可见的媒介视为首要关注对象。从这个意义上说,美学所关注的并非被给予的物审美对象,而是物审美对象何以显现、何以被 我们知觉到 的基础和条件。事物的显现是一种溢出或者走出自身,走 到空间之中,被主体的身体性在场知 觉 到,这为分析现代艺术提供了一条独特的进路。她以绘画艺 术中的色彩和线条为例说明,色彩和线条并非传统美学中所认为的模仿现实的手段,而是使物溢出的典范,它们将物带了出来,使物成为可见的。同济大学杨光副教
6、授指出气氛经常被视为一种空间现象,但是基于主客二分框架下的西方传统空间理论并不适合用来描述气氛,新现象学出现之后,对空间有了一种新的理解。杨光认为 气氛是现象学空间的潜在品质,它是身体与外界的关系,这种关系是动态性、情感性的。同时,他将本雅明与海德格尔的观点进行了比较,认为气氛不是一个静态的空间框架,而是一个时间的过程,包含有时间维度的运动。同时,他简要地提到了自己正在做的颜色现象学项目,认为潜在的空间与空间在气氛中的实现二者是不同的,在这一实现中颜色或者色彩扮演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气氛美学综合了环境美学、新现象学、德国生活美学等理论,浙江大学李咏吟书评与会议综述教授由此出发,主要从气氛与人的审
7、美生存秩序建构、日常生存秩序 建构、文化生存秩序建构三个方面对气氛这一美学新 概念进行了理论思考。他认为自然的气 氛、艺术的气氛致力于主体审美生存秩序的建构。自然的气氛就是生命的气氛,他引人了尼采的节日思想,认为尼采最为推崇的便是释放自然生命本能的节日,这种节日气氛使人与自然达到和解,主体达到忘我状态。音乐、舞蹈、绘画等艺术中同样蕴涵着生命审美的气氛。人际关系的伦理气氛致力于日常生存秩序的建构,这种人际关系伦理有的基于宗教的指引,有的基于生存伦理与生活伦理的结合,良好的人际关系气氛与人的日常生存秩序息 息相关,当人际关系气氛紧张 时,社会气氛、文化气氛、政治气氛也会变得空前紧张。由此,气氛美学
8、除了关注个体生命、人际关系之外,还需要关注文化共同体。各种各样的节日庆典与节日仪式致力于人类文化生存秩序的建构。节日庆典的气氛有喜庆与庄严、神圣与自由等,在这种节日气氛中,人类实现个体生命的解放与共同体文化记忆的再次确认。以上便是气 氛美学的普遍存在价值,它为人类生存自由秩序的建构提供真正的 审美想象。二、气氛美学研究的中国话语气氛美学是当代西方学术话语体系下的产物,但这并不代表中国美学中没有类似的思想,本次会议的一大亮点是西方学者对中 国传统美学中与气氛有关的范畴、思想表现出浓厚的兴趣。美国艺术史家大卫?布鲁贝克()认为传统的欧洲哲学常因将精神、灵魂或自我意识等私人内心世界与自然事物、外部世
9、界分开而受到批评,气氛理论已成为调解这一分歧的途径。按照波默的说法,气氛将环境与人在环境中 的身体感受联系起来,它是环境的客观因素与人类的审美感受之间的中介,是准物质的和空间 的,但是它与中 国传统美学仍然存在着巨大的差异。波默所说的身体仍然是西方自然科学中所研究的身体,与人的审美感受无关。中 国传统美学不忽视对特定线条、形式、运动 或自然事物的感知体验,但更强调对环境的整体感知,这种感知与自我本性的觉醒联系在一起。他以陶渊明的饮酒?其五为例,认为 陶渊明从见到的南山的黄昏中获得了一种真意,这是一种天人合一的感觉。他同时提到了慧能的“虚空”“见性”以及“澄怀味象”“气韵生动”等中国传统美学范畴
10、,认为应该将波默的理论与中 国传统美学结合起来。中国学者也并未忽视中国传统美学的理论资源。北京大学彭锋教授从艺术本体论的难题切人,认为西方传统的形而上学将实体分为独立于心灵之外的物理对象与存在于心灵之中的想象对象,这两种实体似乎都很难用来描述艺术,因为艺术在材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料上是由物理对象构成的,但又包含了意图、情感等居于内心之中的现象。中国传统形而上学本体论的区分不是一分为二,而是一分为三,将实体分为道象器三个层面,其中艺术属于“象”的层面,这就解决了艺术本体论的 问题。“象”并非是一种实体,而是物质世界与精神世界之间、主体与客体之间 的一种 居间状态。正如郑板桥所说的从眼中之竹到胸中之
11、竹再到手中之竹的变化,“象”处于一种变动不居的状态。中国传统美学中的“意象”“意境”“写意”等都是与“象”具有家族相似的范畴。波默也用“和”或者“之间”来刻画气氛,将气氛视为某种介于主客之间 的东西。但“象”与“气氛”还是有不同之处,一方面,中国传统美学中 的“象”既意味着现象,也意味着表征,而“气氛”没有表征这一含义;另一方面,“气氛”比“象”更适合表达变化、流动、非同一性和不确定性。因此,中西美学之间可以形成深刻的对话,从而加深对美学和艺术的理解。浙江大学王杰教授从“韵”这一中国美学本土话语出发,对气氛与表征的问题进行了理论论证。正如彭锋教授所提到的,西方的气氛理论缺少表征这一维度,王杰教
12、授用“韵”这一范畴对气氛理论进行了补充。他认为,韵是古典文化下的一种审美交流机制,这种机制通过“远出”的声音以及全方位的回波来超越一维性的时间,通过声音的缠绕和回旋,把不可表达的历史原级性表征 为优美的形式。由此,表征出现实生活关系的文化符号或审美形式就具有了“韵”的属性和特点。从古典文化进人现代文化中涉及审美关系和审美制度的改变。如果说“韵”是古典文化语境下的交流机制或者媒介,那么“余韵”就是现代文化语境下的一种新的交流机制。古典文化语境下的“韵”是一种优美化的和谐,“余韵”则是一种在破损的形象中通过星座化的机制形成的一种优美化的崇高,这种崇高并非 精神与物质现实尖锐对立的崇高,而是审美人类
13、学意义上的审美价值在个体生命体验中的回旋和展开。王杰教授用“韵”和“余韵”来阐释气氛,扩展了西方气氛理论的内涵。气氛美学是基于人与自然、环境的审美关系提出的。深圳大学高建平教授对中西自然与环境美学做了历时的比较研究,他提到中国传统美学中的自然观,引用老子道德经中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说明 中 国传统美学通常将自然的艺术视为是最好的。他认为当代美学的发展与转型应 该重视自然美学。中国传媒大学张晶教授则从对中国古代诗词的研究出发,将气 氛与中国古代诗词中的美学范 畴联系起来。他认为诗词中的气氛是诗人感物的结果,即诗人的触物生情,因此,“感兴”是气氛之美生成的关键契机。诗人的情感有一
14、个“浓郁化”的过程,“浓郁化”是气氛营造的一个重要方式。中 山大学杨震副教授考察了 中 国传统美学中关于呼吸的思想,他认为波默的气氛美学虽然也提到嗅觉,但是并没有注意呼 吸在书评与会议综述审美体验中的作用。中国传统美学中有很多关于呼吸美学的思想,如“暗香”“鼻观”等理论可对波默的气氛美学形成补充。三、气氛美学如何连接艺术批评气氛美学是一种面向感觉的美学,它更强调主体身体性在场的审美经验,由此开启 了一种新的艺术批评方式。法国里尔大学安妮?布瓦西耶教授()从自己的一次具体的审美经验开始,回顾了自己被中国旅法女作曲家徐仪的音乐 剧作品清打动的经历,指出她要做的并非像音乐学家那样对清作正式分析,而是
15、试图接近和描述审美体验的悲怆()时刻,具体表现为她在听和看作品时是如何被抓住、被淹没,这是一种审美判断无法表达的方式。布瓦西 耶借鉴了神经学家欧文?施特劳斯()的思想,她认为施特劳斯的“悲怆”()与“气氛”()是同义的,都用来描述一个人在经验中感受到的东西,这种经验需要从空间性的角度去思考。徐仪的作品将音乐 与舞蹈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共鸣空间,在这种共鸣空间中听觉与视觉变成触觉,观众被抓住、被打动。维也纳大学副教授马蒂娜?特里塔尔()从气氛美学的 角度,注意到了当代艺术对“暮光”()的运用。她指出,暮光既意味着光线条件的模糊,也象征着一种怪异的情绪。在世纪的文学和绘画中,“暮光”便是一个
16、流行的主题,在当代艺术作品中,特别是在以光为基础 的空间装置中,“暮光”成了艺术探索的核心要素。她以自己设计的两个灯 光装置艺术为 例,指出可以通过光线 的运用营造特定的空间氛围,从而影响人们的情感和体验。北京大学的朱也关注的是中国艺术家陈曦的“逃跑的兔子”作品展,展览以奔跑的黑兔为主角,仿若一个寓言故事。她认为陈曦的作品展通过颜色、气味、空间的延伸、声音 等使参观者感受到一种震惊的氛围,此时参观者与艺术品在空间中的共同存在,展览的氛围是生产性的。复旦大学的潘靖之则聚焦世纪上半叶德国汉诺威州立博物馆馆长亚历山大?多尔纳的两次“气氛室”的展览实践,在第一次展览中,亚历山大?多尔 纳利用色彩、形式和布景为展览空间营造了一种整体的“历史观感”,强调“气氛”对主体性经验和智识的塑造功能,而在第二次展览中,亚历山大?多尔纳则更注重图像与观众身体之间的交互,体现了气氛空间的动态性。气氛一方面与主体的身体性在场相关,一方面与物通过其属性来表达其在场相关,从气氛的 角度去看待整个审美工作,艺术家的工作是制造气 氛,即让物通过某种属性从自身走出来,成为可被主体察觉的东西。格诺特?波默指出舞台艺术是气丨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