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成渝地区肉牛产业调研报告.pdf

上传人:哎呦****中 文档编号:2744156 上传时间:2023-11-29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2.0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成渝地区肉牛产业调研报告.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成渝地区肉牛产业调研报告.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成渝地区肉牛产业调研报告.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SIKCHUANAGRCULTURALSCENCEAND TECHNOLOGY四川农业科技2023年第8 期工作研究成渝地区肉牛产业调研报告石溢,易军,王巍,甘佳,方东辉,贺芳,阿果约达,马晓琴,詹素琼,付茂忠,邓小东*(四川省畜牧科学研究院/动物遗传育种四川省重点实验室,成都6 1 0 0 6 6)摘要:为摸清成渝地区肉牛产业发展现状和面临的主要问题,通过线上线下问卷调查和现场走访的方式,随机对成渝地区6 个主要养牛市(重庆市、南充市、宜宾市、巴中市、广元市、达州市、泸州市)共计5 3家养殖企业(专业合作社)开展了调研。调研发现,川渝地区肉牛品种单一、牛源缺乏、品牌效益不显著等共性问题,针对

2、相关问题提出了相应对策和建议。旨在为行业主管部门和养殖企业提供参考和借鉴,促进我国西南地区肉牛产业高质量发展。关键词:成渝地区;肉牛产业;问题;建议西南地区是我国肉牛养殖的主要产区之一,四川省和重庆市是西南地区肉牛养殖的重要组成部分 1 。根据2 0 2 2 年国家统计年鉴,2 0 2 1 年底全国肉牛存栏9 8 1 7.2 万头,西南地区肉牛存栏2 9 45.3万头,西南地区肉牛存栏量约占全国的30%。2 0 2 1年底四川省和重庆市肉牛存栏9 37.9 万头,四川省和重庆市肉牛存栏约占西南地区31.8 4%2 。西南地区气候以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夏季高温高湿、冬季低温高湿,地貌以丘陵和

3、山地为主。西南地区的气候和地貌与传统的养牛发达地区有较大差异。因此,为摸清四川省和重庆市养牛产业发展现状和面临的主要问题,随机选择成渝地区6 个市(重庆市、南充市、宜宾市、巴中市、广元市、达州市、泸州市)共计5 3家养殖企业(专业合作社)为调研对象,开展线上线下问卷调查和实地走访,针对发现的问题,提出意见和相应解决办法,旨在为西南地区肉牛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1调研对象基本情况1.1养殖企业数量及分布团队总计随机调研了成渝地区5 3家肉牛养殖企业(专业合作社),分别为重庆市5 家、南充市5家、宜宾市8 家、巴中市9 家、广元市5 家、达州市1 5家和泸州市6 家。1.2养殖企业规模调研的养殖企业

4、(专业合作社)肉牛存栏规模为1 5 0 头(含5 0 头)总计5 家,5 0 1 0 0 头(含1 0 0收稿日期:2 0 2 3-41 2基金项目: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肉牛产业市场供给评价研究(2 0 2 2 J D R0 0 6 8);四川肉牛创新团队(sccxtd-2023-13)。作者简介:石溢(1 9 9 0 一),男,硕士,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E-mail:。*为通讯作者。头)总计5 家,1 0 0 2 0 0 头(含2 0 0 头)总计2 4家,200500头(含5 0 0 头)总计1 3家,5 0 0 1 0 0 0 头(含1 0 0 0 头)总计5 家,1

5、 0 0 0 头及以上仅1 家。养殖企业规模和占比见表1。表1 养殖企业规模及占比规模数量(个)150头(含5 0 头)550100头(含1 0 0 头)5100200头(含2 0 0 头)24200500头(含5 0 0 头)135001000头(含1 0 0 0 头)51000头以上1总计532肉牛养殖现状2.1肯散户逐渐退出,规模化成趋势20世纪的牛改标志着西南地区养牛业开始转型,经过几十年的发展,西南地区主要经历了3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随着农业机械化的不断发展,耕牛逐渐退出历史的舞台,农村耕牛逐步转向肉用,此阶段是我国肉牛产业发展初期。第二阶段,随着城镇化发展,农村劳动力大量涌人城镇

6、,造成农村劳动力严重匮乏,此阶段肉牛存栏量出现下滑趋势。第三阶段,也是目前西南地区肉牛的发展阶段即散养向规模化集约化转变的集中饲养阶段或者规模化初期。近年,在政策的刺激下和肉牛价格上涨的驱动下,川渝地区肉牛产业高速发展。从全国来看,川渝地区肉牛产业发展还相对滞后。虽然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中新建和改建了一批肉牛养殖场,但是绝大部分养殖场依然延续传统饲喂和管理模式。因此,成渝地区肉牛产业还将长期处于规模化初期。.83占比(%)9.43%9.43%45.28%24.53%9.43%1.89%100%工作研究2 0 2 3年第8 期2.2美养殖品种单一,缺乏专门化肉用品种至2 0 世纪七十年代开始

7、,川渝地区陆续引进西门塔尔、利木赞、夏洛莱等西方国家良种肉牛开展本地黄牛的杂交改良 3。由于用利木赞、夏洛莱等大型肉牛品种直接改良本地黄牛,杂交胎儿过大易造成本地黄牛难产,老百姓接受程度低。因此,川渝地区主要用中型乳肉兼型牛种西门塔尔牛为父本进行杂交改良。经过持续5 0 多年的杂交改良,川渝地区肉牛改良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在四川省宣汉县畜牧科技人员以宣汉黄牛为母本,以西门塔尔牛为主要父本,培育出了建国以来第六个、黄河以南第一个培育牛新品种一一蜀宣花牛,打破了南方培育牛种的空白,促进了我国西南地区乃至全国肉牛业的发展 4。根据本次调研发现,5 3家养殖企业(专业合作社)全部都存栏西门塔尔牛或其杂交

8、后代,仅有2家养殖企业存栏安格斯牛。这同时也说明川渝地区肉牛养殖品种单一,缺乏专门化肉用品种。肉牛养殖品种的单一化必然会造成牛肉产品的同质化,可能进一步造成养殖企业(养殖户)和加工企业的恶性竞争。另一方面,养殖品种的单一化容易造成肉牛品种退化,影响肉牛的生产能力。2.3牛源短缺,特别是极度缺乏良种犊牛近年我国肉牛价格持续上涨,肉牛产业发展形势良好,但是牛源短缺已成为影响肉牛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特别是在西南地区极度缺乏优质特牛和架子牛。一方面是因为母牛繁育技术和犊牛管理技术难以掌握。另一方面,饲养母牛成本大,饲养母牛较饲养育肥牛成本回收慢。调研发现,5 3家企业中仅有1 1 家自繁自育场,其余4

9、2 家都需要外购特牛或者架子牛,还有少部分养殖场饲养了少数母牛,但是不足以满足本场的需求。几乎所有需要外购犊牛或者架子牛的养殖场均到东北购买,这也说明东北已经成为西南地区主要的牛源供给地。2.4品牌效益不显著,一二三产业融合不够紧密川渝地区肉牛产业整体效益不高,除了品种的因素外,缺乏龙头企业带动和品牌效益不明显也是重要因素。现有的肉牛产业还处于低端化,产业小而弱,只处于买卖原料的阶段,中高端加工利用环节缺失,产业衔接难度较大,一二三产业融合不够紧密。通过调研发现,5 3家养殖企业(专业合作社)有5家的经营模式为“养殖+屠宰+餐饮”,占比不足10%,而且均是小作坊模式,不成规模。2.5缺乏优质草

10、料西南地区草山草坡资源丰富,有丰富的草料资源用于肉牛产业发展。但是随着规模化养殖逐渐取84四川农业科技SICHUAN AERCULTURAL SCENCE AND TECHNOLOGY代散户,西南地区肉牛养殖主要是舍饲养殖。在调研的5 3家养殖企业(专业合作社)中,仅有9 家为“放牧+补饲”,占比为1 6.9 8%。肉牛的舍饲养殖需要存储大量的草料,但是由于西南地区气候潮湿和牧草的季节性等问题,草料缺乏一直是制约西南地区肉牛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为解决优质粗饲料缺乏的问题,近年各级地方政府加强了宣传和政策引导,通过粮改饲项目的落实,开展了青贮饲料种植和加工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各地扶持了一批青贮加工

11、企业和新建了一些秸秆收储运中心,充分利用现有的秸秆资源,加大了对地源性粗饲料资源的挖掘和利用,比如酒糟、花生壳、红薯藤等 5 。这些举措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粗饲料资源的紧张,但是由于我国西南地区土地碎片化严重、气候潮湿等自然因素,优质饲草还是严重缺乏,特别是干草缺乏最为严重,潮湿的气候容易导致干草滋生黄曲霉素。饲喂带有黄曲霉素的饲草,可以引起发胃肠炎、肠出血、腹泻等症状,严重的甚至引发牛胚胎死亡、先天性缺陷等 6 。在调研的过程中发现,5 3家养殖企业(专合社)的干草都需要从北方调运,成本在1 0 0 0 1400元/t。因此,在条件合适的地区大力推广“放牧+补饲”饲养模式,不仅能充分利用现有的

12、草山草坡资源,还能节约成本。3对策及建议3.1以培育新品种为目标开展杂交改良良种是肉牛产业发展的关键,是肉牛产业核心竞争力的体现。四川省地方牛种资源丰富,仅地方黄牛品种就多达有9 个,包括巴山牛、川南山地牛、峨边花牛、三江牛、平武牛、甘孜藏牛、?山牛、空山牛和斜卡牛 7 。根据不完全统计,川渝地区引人的外国良种牛包括西门塔尔牛、荷斯坦牛、利木赞牛、夏洛莱牛、安格斯牛等用来改良本地黄牛。用大型肉牛品种改良杂交本地牛,产生的杂一代个体体型庞大,容易造成母牛难产,用小型肉牛品种改良本地牛,产生的杂一代体型较小。因此人们普遍选用西门塔尔牛进行本地牛的杂交改良。经过接近五十年引进西门塔尔牛的持续改良,川

13、渝地区本地牛改效果显著,现在基础母牛群绝大部分都是西门塔尔牛或西门塔尔牛的杂交后代。但是随着市场和经济的发展,大型肉牛品种和优质肉牛品种愈发受到养殖户和消费者的喜爱。由于我国选育技术体系不够完善,再加上引进的肉用型种牛在遗传基础上并不是顶级的种公牛,没有自主的供种、制种的技术体系,引入的种公牛一直都是“引进一退化一再引进一再SICHUAN AERICUETURAL SCENCEAND TECHNOLOGY四川农业科技退化”,因此在国内直接引入国外品种的肉牛开展肉牛生产很难成功。虽然用大型牛种直接杂交改良本地牛容易造成难产,但是可以用高代西杂母牛为基础,导人大型肉牛血缘,其杂交后代同时拥有大型肉

14、牛、西门塔尔牛和本地牛的血缘。三元杂交后代不仅体型高大,还兼备本地牛的抗逆性、耐粗饲等优良性状。川渝地区经过接近五十年的西门塔尔牛杂交改良工作,已经具备导人大型肉牛品种血缘的基础。在进行杂交改良的同时,必须做好改良规划和记录,以培育新的肉用品种为目的开展杂交改良。3.2政府、科研机构、养殖企业三方攻关,缓解牛源缺乏现象基础母牛的数量和质量是肉牛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能繁母牛的存栏量是关键。因此,发展基础母牛和增加优质能繁母牛数量是未来发展肉牛产业的重中之重。要解决牛源缺乏问题,必须依靠政府、科研机构和养殖企业三方联合攻关。在政府方面,应出台母牛良繁补贴相关政策。比如达州宣汉县依托依托四川省山地

15、肉牛产业集群项目,对饲养能繁母牛的养殖企业(户)进行补贴,直接刺激了养殖户饲养能繁母牛的积极性。发挥龙头企业带领作用,鼓励肉牛养殖龙头企业采取母牛租赁扩繁方式,将基础母牛租赁给养殖户饲养,同时联合经融企业采取母牛保险、肉牛改良补贴等激励措施推动基础母牛扩群增量。科研机构方面,应开展能繁母牛和特牛饲养技术研发,不断完善母牛营养与饲养管理技术;研究母牛不同妊娠阶段的营养调控技术;利用现代化的技术,比如超数排卵、性控技术、胚胎移植技术等迅速扩繁良种肉牛。同时,还需加强母牛养殖技术培训,特别是能繁母牛养殖集中区的技术培训,增强基层地区技术人员队伍建设。企业方面,应立足长远,放眼未来,加大基础母牛的存栏

16、数量,切忌因牛肉价格上涨,舍弃母牛养殖板块。3.3加快本地粗饲料资源的开发力度西南地区草山草坡资源丰富,但是土地碎片化严重一直是制约草山草坡利用的因素。近年各地均在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牧草种植基地也可以参照高标准农田进行适当改造,便于粗饲料的种植、收割、运输。同时,农业机械研究部门应加强适用西南地区的小型农业机械研发工作,减少种植、收割和运输粗饲料成本。研究南方粗饲料(构树、桑叶、木薯叶、甘蔗梢等)利用技术,研究不同粗饲料组合对肉牛生产性能影响,充分利用2023年第8 期工作研究当地常见廉价饲草资源,制成低成本日粮,降低饲草成本。3.4培育龙头企业,打造品牌效益发展肉牛产业离不开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实现肉牛产业的高效益离不开品牌效应。要实现西南地区肉牛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引进来”和“走出去”的发展战略。“引进来”是指在大力培育本土龙头企业的同时,积极开展招商引资,引进知名的肉牛养殖、屠宰生产、肉制品加工及其相关的大型肉牛产业化龙头企业,带动本土肉牛产业高质量发展。“走出去”是指多出去向成功企业学习先进养殖观念和技术,不断完善不足,最终走出属于自己的发展道路。3.5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业资料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3 wnwk.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ICP备202405992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