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全能教育的提出2012年1月11日湖北第二师范学院与东湖开发区教育文化卫生局签订了合作共建“湖北第二师范学院附属小学(原广岭小学迁建)”协议。广岭小学原为一所村小,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建新校区拆迁至学校北门易地重建,人、财、物由东湖开发区投入,办学管理由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负责,教师主要是原来村小学的教师。我被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指定为驻校专家,负责学校办学理念设计、学校章程起草和学校发展规划的制定、指导学校办学实践等项工作。领受任务后,我对当时的小学教育现状进行了深刻反思,认为小学教育主要存在过于重视考试科目,忽视体德美等非考试课程;过于重视学习结果,忽视学习方法和学习过程;过于重视知识灌输,忽视习
2、惯态度尤其是能力培养;过于重视学习成绩,忽视身体发育和品德养成等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探索一条符合小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办学模式,提出了“全能教育”办学模式。“全能教育”办学模式依据2010年7月颁布的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坚持健康第一”思想,以及小学阶段学生身心发育和行为养成的规律提出,凸显“健康第一”,强化“体、德、美”为特色的办学模式。当年申报的“小学阶段实施 全能教育 办学模式创新研究”课题获得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2013年度重点项目立项,并在湖北第二师范学院附属小学进行办学实践。“全能教育”认为,教育必须遵循人的天性,根据人的身心发展不
3、同阶段的特点实施。小学阶段正是学生身心发育、品德和审美能力养成的关键期,在学习文化知识的同时,更应该重视“体、德、美”的教育,尤其要重点关注学生的身体发育。所以,小学阶段的教育应该把学生的身体健康发育放在第一位,品德和审美能力养成次之,智育又次之,再辅之以创造教育、合作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社会生活教育,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全能教育”办学模式的理念建构与实践谭细龙(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教师教育学院,武汉430205)摘要:“全能教育”顺应党和国家“健康第一”的教育要求,结合小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提出“体育、德育、美育、智育、创造教育、合作教育、心理教育、生活教育”八个方面全面发展的办学模式,概括
4、提炼了“全能教育”的核心理念体系,并从培养目标、教育内容、实施途径、保障制度、激励措施等五个方面构建了“全能教育”“体、德、美、智、创、合、心、生”八育全面发展的教育内容和实施体系。关键词:全能教育;小学教育;办学模式;健康第一中图分类号:G62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344X(2023)07-0094-06收稿日期:2023-02-05基金项目:2013年度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小学阶段实施 全能教育 办学模式创新研究”(13d123);2019年度河南省高等学校重点科研项目“豫南贫困山区教育振兴促进乡村振兴的战略研究”(19A880032)作者简介:谭细龙(19
5、56-),男,湖北通山人,教授,研究方向为教育管理、教师教育。2023年7月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Jul.2023第40卷第7期Journal of Hubei University of EducationVol.40 No.794谭细龙:“全能教育”办学模式的理念建构与实践展。因此,我们认为小学阶段的教育内容和排序应该是“体、德、美、智、创、合、心、生”。这种教育内容排序既符合小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又符合党和国家“坚持健康第一”的办学要求,更有利于消除学校“应试教育”弊端,具有理论创新和实践推广价值。二、全能教育提出的依据“全能教育”是全面发展学生能力的教育。“全能教育”要求面向全体学生,培
6、养学生的全面能力,关注学生能力发展的全过程。“全能教育”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以“培养体、德、美、智、创、合、心、生八项能力全面发展的健康尚德、善思笃行、活泼儒雅的公民打好基础”为小学阶段的教育目标。长期以来,在应试教育和校园安全的双重压力下,许多学校只重视考试课程,忽视学生的身体发育、品德养成和审美能力培养,创造教育、合作教育、心理教育、生活教育鲜有涉及,学生的全面发展受到严重制约。一些学校害怕发生学生伤害事故,学生的课间活动、课外活动都受到严格的限制,体育课不能正常开设,“每天阳光体育1小时”基本上成为有名无实的“口号”,学生的体质严重下降。一些教师只重视学习结果,很少关注学生的阅读习惯
7、和书写姿势等学习过程,每天的“眼保健操”督促不严,甚至在“眼保健操”的音乐声中有不少教师在“拖堂”讲课,“眼保健操”“课间操”能认真按穴位、按节拍做的学生不多。学生的近视率随着年级的升高而急剧增加,根据笔者对武汉市部分小学的调查,小学六年级学生的近视率基本上都超过了50%。为了扭转这种状况特提出“健康第一”的“全能教育”办学模式,并以湖北第二师范学院附属小学作为实验基地,依托湖北省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小学阶段实施 全能教育 办学模式创新研究”,试图探索出一条符合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符合小学教育规律的办学模式。“全能教育”认为,教育必须遵循人的身心发展规律,不同学段应该侧重点不同。中华人民
8、共和国教育法 提出“培养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教育方针中“德、智、体、美”的排序是对整个教育的要求,学生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其发展的侧重点是不同的,不能“一刀切”,小学的教育内容排序应该是“体、德、美、智”,这样的排序使“体、德、美”真正能够受到重视,使“健康第一”思想真正能够得到落实。古希腊人亚里士多德在 政治学 一书中指出:在教育儿童时,“我们必须首先训练其身体,然后启发其理智”。1毛泽东认为:“小学之时,宜专注重于身体之发育,而知识之增进道德之养成次之。”“德智皆寄于体。无体是无德智也。”“体育于吾人实占第一之位置。体强壮而后学问道德之进修勇而收效远。”2
9、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要求:“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确保学生体育课程和课余活动时间,提高体育教学质量。”中共中央 国务院 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强调:“坚持健康第一,实施学校体育固本行动。”小学不仅仅是体育的关键期,也是音乐、美术、舞蹈、体操等艺术教育的关键期,体、美、艺技能如果在小学阶段没有打好基础,长大以后再想学习会非常困难。所以,小学阶段的“固本行动”应该把学生的身体健康发育放在首位,小学阶段的培养目标排序应该是“体育、德育、美育、智育”。“全能教育”认为,学生具有各方面能力的潜在基础,教育的主要作用是唤醒学生的潜能、发展学生的
10、能力,由此提炼出“全能教育”的核心理念和实践体系:95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23年第7期三、全能教育的实践举措“全能教育”认为,学生在不同年龄阶段其能力发展的侧重点不同,教育要遵循学生不同年龄阶段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有针对性地施行,教育理念也只有落实到教育实践中去才能产生实际效果。由此,我们从培养目标、教育内容、实施途径、保障制度、激励措施等方面构建了涵盖“全能教育”“体、德、美、智、创、合、心、生”八个方面的教育内容和实施体系:(一)健体教育在于健学校体育的目的在于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健”是学校体育的核心价值所在。健康是人生存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人生没有健康,所有的学识和能力都将失去依托,
11、是故“无体是无德智也”。学校体育不仅仅对学生健康成长有利,还有助于促进学生其他方面的发展。体育锻炼和体育运动,“对青少年思想品德、智力发育、审美素养的形成都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3学校体育也对培养学生“奋发向上、顽强拼搏的意志品质,实现以体育智、以体育心具有独特功能”。4这些论述都体现了体育头等重要的地位和对德智美“不可替代”的促进作用和育智育心的“独特功能”。由此,我们对体育提出了下列实施举措(表1)。表1体育培养目标、教育内容和实施措施培养目标教育内容实施途径保障制度激励措施掌握体育健身技能,养成热爱体育运动、珍惜生命健康、自觉锻炼的习惯,每人至少学会1种棋类,掌握2种以上运动技能传授生
12、理知识,训练运动技能,培养健身能力,养成锻炼习惯体育课、课间活动、眼保健操、课间操、体育社团、阳光体育活动实行大课间制度,“两操”课间30分钟,每天阳光体育1小时每月每班评选3-5位“健体之星”(二)道德教育在于善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德是人的灵魂,是做人的根本,修德是人的修养的首要任务。孔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5陶行知认为:“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坏,纵然使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无甚用处。否则,没有道德的人,学问和本领愈大,就能为非作恶愈大。”6这些论述都说明了立德树人的重要性(表2)。表2德育培养目标、教育内容和实施措施培养目标教育内
13、容实施途径保障制度激励措施培养爱父母、爱家乡、爱国家、爱他人、爱环境、守规则、懂礼貌的好儿童“道德与法治”教材、传统德育经典、乡土知识、礼仪规范、校纪班规等“道德与法治”课、主题班会、主题报告会、日常行为评价开足 道德与法治 课时,重视学生的日常行为细节,重视过程性评价,把学生的日常行为表现计入成长档案每月每班评选3-5位“礼仪之星”(三)艺术教育在于美“美是纯洁道德、丰富精神的重要源泉。”7美育在小学通过音乐、美术、舞蹈等艺术类课程实现。美育首先应当是美的精神、美的趣味等日常生活美的发现、感受和创造美的能力。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没有审美教育就不会有任何教育。”8“美是道德纯洁、精神丰富和体魄
14、健全的有力源泉。”9可见,学生精神世界的形成与美育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让学生在普通的日常生活里发现美、追求美的生活情趣是最重要的美育目标(表3)。表3美育培养目标、教育内容和实施措施培养目标教育内容实施途径保障制度激励措施学会硬笔、软笔书写,学会五线谱、简谱,至少学会2门乐器;领会基本的舞蹈动作含义,会跳健美操、韵律操和一般舞蹈,熟悉基本的绘画技法硬笔和软笔书法,五线谱、简谱,基本舞蹈动作,基本绘画技法书法课、音乐课、舞蹈课、美术课,课外兴趣小组,合唱团,舞蹈队开足书法、音乐、舞蹈、美术等课程课时,每月学校举行一次才艺展演,每学期开展一次以上春游、秋游和社会实践活动每月每班评选3-5位“才艺之
15、星”96谭细龙:“全能教育”办学模式的理念建构与实践(四)智慧教育在于真智育即开发智慧能力的教育,也称为“学问教育”,强调培养学生的学习(求真)能力和提问(穷理)能力。“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10提问是学习的起点、动力和贯穿学习全过程的主线。因此,我们应该着力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让学生乐于发现问题,主动提出问题。华裔诺贝尔奖得主李政道认为:“学,就是学习问问题,学怎么样问问题,这才是学问。”11教是为了不教,“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12学问是求真穷理的活动,需要学生亲身参与学习过程,把求真穷理落实在学习行动上。所以,我们不能把学校办成教师的“教堂”,而
16、要办成学生自主学习和实践的“学堂”(表4)。表4智育培养目标、教育内容和实施措施培养目标教育内容实施途径保障制度激励措施培养良好的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力等。掌握适合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提问和思考习惯除国家课程规定的内容外,学习辩论术、逻辑学、珠心算课堂教学,兴趣社团,辩论赛,珠心算比赛启发式教学,备课要写导学案,教师课堂讲授时间不超过三分之一,严格控制课外作业量,鼓励布置课外实践性作业每月每班评选3-5位“乐学好问之星”(五)创造教育在于劳劳动是人类得以生存和延续的基础,没有劳动就没有人类社会。“劳动是整个人类生活的第一个基本条件劳动创造了人本身”,13劳动创造了人和人类社会,劳动也改变着从事劳动的人的本性和创造能力,即达到劳动育人的目的,“生产劳动同智育和体育相结合,它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14陶行知认为:“教育不能创造什么,但它能启发儿童创造力以从事于创造工作。”15人类的一切成果都离不开劳动,创造也同样离不开劳动。劳动不仅仅创造“经济价值”,更具有重要的“人生价值”和“精神价值”,“人世间的一切幸福都要靠辛勤的劳动来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