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等建筑教育 2023 年第 32 卷第 4 期JOURNAL OF ARCHITECTURAL EDUCATION IN INSTITUTIONS OF HIGHER LEARNING Vol.32 No.4 2023“双一流”背景下建环专业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效果评价标准王树刚,王继红,吴小舟,张腾飞,赵金玲,端木琳(大连理工大学 土木工程学院,辽宁 大连 116024)摘要:随着国家“双一流”建设方案的实施,创新创业教育成为建设一流本科教育、一流学科、一流大学,以及全面提升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现实需求。为充分保证创新创业教育质量,对创新创业教育能力培养效果开展科学评价显得尤为重要。然
2、而,在现阶段本科生人才培养方案的课程要求中,特别是对创新创业课程的学习效果要求,至今尚未形成相应的评价标准。围绕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的主题与课程,重点分析课程指导团队、教学计划及考核评价特点,举例说明创新创业相关课程中应满足的学习效果要求,阐明创新创业课程类型、学习目标和评估类型之间的关系,构建创新创业教学效果评价标准。以大连理工大学建环专业为例,依托创新创业能力训练与实践(上/下)专创融合课程,应用示范所构建的创新创业教学效果评价标准。在国内首次将该标准融入建环专业本科生人才培养方案,弥补了现有培养方案中缺少量化标准的不足,相关教学经验和成果有望向同类高校相近专业辐射。关键词:创新创业;评价
3、标准;人才培养;建环专业;双一流中图分类号:G642;TU-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2909(2023)04-0018-07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在“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1上指出,创业能力是学生学习的“第三本护照”,“创业教育”与学术教育、职业教育同等重要。美国、英国、日本、德国、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为适应知识经济对人才的要求,特别重视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的培养,建立了高度完善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具备全民创新创业的氛围、条件和环境2。2015年,国务院颁布 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在国家层面全面推进创新创业教育。2017年,随着国家“双一流”建设方案的实施,
4、创新创业教育成为建设一流本科教育、一流学科、一流大学,以及全面提升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现实需求。由此可见,依托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既是建设doi:10.11835/j.issn.1005-2909.2023.04.003欢迎按以下格式引用:王树刚,王继红,吴小舟,等.“双一流”背景下建环专业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效果评价标准 J.高等建筑教育,2023,32(4):18-24.修回日期:2022-07-25基金项目:教育部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新工科背景下建环专业创新创业教育虚实结合实践平台的开发与应用”(E-CXCYYR20200916);高等学校本科教学改革与教学质量工程建
5、设项目“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建设”(ZL201837);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双创课程建设”(202102022016)作者简介:王树刚(1963),男,大连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教授,博士,主要从事建筑热环境中热质传递多尺度建模研究,(E-mail);(通信作者)王继红(1984),女,大连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室内环境营造方法与能源利用研究,(E-mail)。18王树刚,等“双一流”背景下建环专业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效果评价标准创新型国家的根本要求,也是“双一流”高校建设周期内面临的紧迫任务3。培养全体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6、就是要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高校人才培养全过程。这种“广谱式”创新创业教育的核心理念是“面向全体学生”“结合专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4。当前,高校实施创新创业教育存在一些不足,如片面注重创新创业教育的通识性,忽略与学科专业教育的紧密结合,将培养措施独立于整个教学环节之外,没能将创新创业的内核与实质融入专业教育中,无法与专业教育形成完整的互相嵌入的体系5;关注少数学生如何获得“竞赛获奖的成果”,却忽视了多数学生创新思维、创业意识、创新能力的培养等,教育过程缺乏人才培养顶层设计及全过程渗透融合6;在创新和创业类实践项目实施过程中,对学生之间的协作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培养不够重视,导致学生之间的能
7、力互补效果不够明显。同时,也不够重视学生和政府及相关行业人员的沟通协调能力培养7。因此,当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应重点关注人才培养模式、培养体系、教学评价等,在创新性专业理论和教学改革的支撑下科学地开展相关教学活动。目前,有关创新创业教育培养模式8-10、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系11-13等方面的教学实践及研究,已获得足够的重视。但是,针对创新创业教育教学评价方法及标准的建立,还存在诸多不足。单纯结合专业背景下创新创业内涵,提出学生对专业学习的要求及评价方法,从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对创新创业教育教学的针对性评价强度,不利于反馈真实教学效果14。同时,针对创新创业教学评价,诸多教育工作者和学者提出了层次分析
8、法、多维可拓物模型法、模糊评价方法等量化方法15-16。此类方法虽然能够通过量化指标反馈创新创业教育效果,但是模型中引入过多的约束条件和假设,严重影响了评价结果的真实性和可靠性。除此之外,在创新创业教学评价过程中,不同学科、不同课程、不同实践活动缺乏统一的评价标准,使得评价结果存在显著的差异性,无法在同类专业教学活动中进行对比。因此,亟待在本科生人才培养方案的课程要求中,特别是创新创业课程的学习效果要求等方面,建立完备合理并具有一定通用性的教学评价标准。创新创业教育是学校、学部、基层教学单位、学生多位一体、上下联动的系统教育过程,其体系建设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和不可预见性。学校提供教学条件和学校、
9、学部、基层单位共同建立完善的质量保障体系。学校从制度、环境,学院从专业配套、课外环节,基层单位从课程实施、教学环节共同推动创新创业教育的开展。大连理工大学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本科专业(简称建环专业)正在实施的20202023级本科生人才培养方案,已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专业课程体系中。在课程实施与教学环节上推动创新创业教育的开展,就需要制定相应的评价标准。实际上,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考核或评价标准是由多种标准组合而成的一种评价体系。该标准必须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创新创业课程或相关课程考核时注重学生的学习效果或教师的教学效果。综合上述研究现状,本文重点围绕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的主题与课程,分析课
10、程指导团队、教学计划及考核评价特点,举例说明创新创业相关课程中应满足的学习效果要求,阐明创新创业课程类型、学习目标和评估类型之间的关系,建立创新创业教学效果评价标准。一、创新创业教育的主题与课程创新创业教育的主题与课程设置,需要充分考虑学生所需要的能力、教师教学方法及利于学生开展创新创业的外部环境。一般认为,创新创业能力可以通过教师讲授获得,但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学方法及教与学的环境。突破以教师为中心、注重知识传播的传统教学方法,探索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多样性学习特征,充分考虑学生个体的经历、观点、背景、天赋、兴趣、能力和需求,在课程教学中实现个性需求与创新实践的紧密融合。以此激活学生创新创业
11、需求,引导学生规划职业目标,制定行动计划,并在课程学习中不断修订自身的需要和要求,真正开启创新创业之旅。19高等建筑教育 2023 年第 32 卷第 4 期在避免与建环专业本科生培养方案冲突的情况下,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仍以辅修课为主。此类课程应重点关注课程指导团队、教学计划及考核评价。其中,课程指导团队建议由建环专业教师和校外创新创业导师(商业伙伴)组成,从而可将教育、研究和环境三个中心议题紧密聚焦在创新创业课程教学中,如图1所示。课程教学计划,可依托学校统一设置的创新创业基础课程模块实施。同时,结合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基于项目与案例的课程设计、小型发明创造实践项目、科研训练项目、课外创新创业
12、自主实践项目、专创融合项目式课程等,将创新创业教育教学融入专业课程体系。此外,课程教学还需考虑创新创业非技术层面的问题。例如,如何营造创业氛围、增加创业机会及激励创业主体,如何塑造个人坚定信念和顽强毅力来平衡创业心态,如何通过积极合作、远程交流、信息融合等促进企业实践参与度,如何在充分保证时间、问题、权利、机遇等方面创造自学习条件,如何创造支持性环境与有效参与机会提高组织适应能力和学习能力,如何自由探索组织创新过程的“想法先行”“需求优先”等不同思路的新方法,如何提高创新创业社会参与度及完善保障机制,以及如何平衡个人自主权与创业企业战略的需求,并在开发和探究之间找到契合点等17。不同于传统基础
13、和专业课程的考核评价,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效果具有明显的不可预知性,相关课程难以采用成绩考核的方式评价,需结合教学形式和预期成果确定。总体上,应对学生侧重如下几个方面评价。首先,能够发现生活工程中的相关专业问题,提出“简单创意”及初步解决方案。其次,能够针对实践中的“专业性”问题,从可能的技术方案中优选方案以解决实际问题,初步论证技术方案可行性并撰写技术总结。最后,能够结合专业知识和创意,总结某类工程问题解决方法,进一步提出新颖的解决方案。同时,学会开展研究现状分析,掌握技术方案论证方法,独立撰写完整的技术报告。表1给出了创新创业相关课程中应满足的学习成果要求示例。考虑到创新创业知识和学习成果的
14、大容量,表1中的学习成果要求只是建议,但仍然可以说明,通过创新创业的相关课程教学,学生所能够掌握的能力技能及需要重点评价的方面。图1创新创业三大主题结构表1创新创业相关课程中应达到的学习成果示例课程类型入门专业基础应用专创融合课程基础知识基本原理与方法,例如创新基础、创业环境等专业知识创新思维,例如专业基础的理论前沿与发展等专业热点与发展趋势创新思维,例如行业创新创业背景与工程项目市场分析等技能与能力能够运用所学原理和方法,论证“简单创意”选题案例、设计与制作流程,提出初步解决方案,论证初步设计步骤能够合作完成创新流程,理解研究现状分析的意义,学会初步论证技术方案理解创业活动,学会撰写商业计划
15、书与技术报告20王树刚,等“双一流”背景下建环专业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效果评价标准二、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效果的评价标准为了更好地评价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中学生掌握的基础知识、技能和能力,需制定科学合理的评价标准。关于创新创业教育的基础知识掌握评价,是较容易制定评价标准的。可以用常规作业的形式对学生进行考核,检验其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或在虚拟环境中的知识运用能力。同时,也可以增加“简单创意”的选题案例,针对实际工程提炼理论问题,提出初步解决方案等,由此制定相应的评价标准。关于创新创业教育的技能和能力掌握评价,可以考查学生运用所学到的理论知识,通过实战(或模拟)创新创业实践项目,独立/合作完成创新大作业、个
16、人/团队设计作品、工程模拟项目的技术报告、商业计划书的情况等制定相应的评价标准。也可以通过工程实践、创新实践、创新创业计划大赛等校级、省部级竞赛,引导学生跨学科、跨学院参与创新创业竞赛项目,以“课程学习、活动分享、联合参赛、项目合作”为牵引和手段,根据竞赛过程和结果,制定全方位评价标准。针对创新创业课程中学生学习效果的要求,同时结合国内外高等教育中通行的评价形式,特别是自2013年我校建环专业开设专业概论与学科前沿必修课以来,已积累的有关开放式“创新大作业”考核形式的诸多经验,构建出大连理工大学(以建环专业为例)创新创业教学效果评价标准,见表2。需要注意的是,学生选修创新创业辅修课程,即表现出了有成为创新企业家的意愿和愿景,在满足主修课程要求的基础上,其实就已初步确定了个人的未来发展方向。同时,选课学生还需进行心理与综合素质测试,测试应从多个方面展开,例如,思维能力、个人素质、奉献精神,以及个人的抱负和团队意识等。进入学习效果评价阶段的学生,默认为均已通过以上主观因素测试,因此在本文建立的评价标准中未重复列出。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课程类型以及课程中应用的评价类型也在同步更新。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