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福州党校学报2 0 2 3 年第3 期“生态福建”对“美丽中国”建设的实践性功能董晨光(华侨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福建厦门3 6 1 0 2 1)摘要:美丽中国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科学指导与我国各地生态文明建设相结合的实践结果。福建作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主要孕育地和实践地,具有丰富的生态资源和生态建设经验,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生成和发展提供主要的实践场域。在美丽中国由一地走向一国的自然生成中,生态福建发挥着转承与验证的重要功能。步入新时代,福建将继续发挥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的重要角色,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不断探索经验和方法,为推动美丽中国建设提供福建智慧、贡献福建力量、谱写福建篇
2、章。关键词:习近平;生态福建;美丽中国;生态文明中图分类号:X3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 6 7 4-1 0 7 2(2 0 2 3)0 3-0 1 7-0 7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我们要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统筹产业结构调整、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在当前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中,继续推进绿色发展取得更大的进步,让美丽中国焕发出新的时代魅力,成为一项重大课题。美丽中国的时空演进逻辑清晰地表明,习近平同志从地方到中央的生态文明实践历程与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生成
3、与发展呈现出现实的同构性,地方生态文明建设是美丽中国整体性生成的必要环节和量变过程;美丽中国建设的未来发展依靠地方生态文明建设的探索创新,并以之推动美丽中国总体提升。由此,考察我国地方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性功能,是推动美丽中国目标实现的重要途径。福建的生态建设真切见证着美丽中国建设由部分试验到整体推广的实践升华。生态福建建设不仅包括习近平同志在福建时期的生态文明建设,而且包含习近平同志离开福建后至今,福建在党中央的领导下进行的生态文明建设。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福建一直积极探索美丽中国建设的新思路、新模式、新作为,为实现美丽中国目标提供福建智慧、贡献福建力量、谱写福建篇章。收稿日期:2 0 2
4、3-0 3-2 8基金项目:福建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2 0 2 0 年度重大项目“从“生态福建到“美丽中国研究”(项目编号:FJ2020ZTZ005)阶段性成果。作者简介:董晨光,华侨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哲学、生态学。8福州党校学报2 0 2 3 年第3 期一、生态福建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生成和发展提供实践“场域”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一般规律的总结。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生成与发展是建立在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基础之上,它集中体现了“通过实践而发现真理,又通过实践而证实真理和发展真理”2 的科学道路。通过对习近平生
5、态文明建设历程的回顾,可以清楚地看到,从梁家河时期一直到在中央工作,习近平同志在福建就历经十七年多亲自参与建设的时间,相比较其他地方时间最长、可塑性最强。福建一直沿着习近平同志亲自擎画的生态建设蓝图,奋力谱绘新时代福建生态画卷。生态福建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提供了主要的实践“场域”。(一)生态福建建设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原则的先行探索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习近平同志在以往生态文明建设经验基础上作出的科学探索。在厦门时,习近平同志一开始就对城市发展作出了“人工生态系统”的科学定位,认为“使特区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相互和谐、相互促进,这也是厦门市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之一”3 。这一重要论述是将人与自然
6、和谐共生原则贯彻在城市生态建设中的早期表达。作为“人工生态系统”的城市必然包含着人与周围环境共存、共生、共融的和谐关系,呈现出一种绿色、循环、永续发展的美好状态。相互和谐、相互促进不仅是作为一个“人工生态系统”追求自身稳定性的必然要求,也是人民追求自己美好生活的科学道路。在福州时期,习近平将生态环境保护与城市发展融为一体,既提升了福州的城市生态环境质量,又让生态环境治理的成果惠及人民群众。之后,在福建的生态省建设中,习近平同志以“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可持续发展省份”4 作为整个福建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之一,并围绕这一目标在经济发展、资源保障、城镇人居环境、农村生态环境、生态安全等方面进行合理安排、
7、系统部署可见,习近平从厦门到福建省的生态实践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的最初体现。(二)生态福建建设是“两山论”的早期实践“两山论”的生成离不开习近平同志在福建生态实践的经验积累。习近平同志在福建工作时期,一直秉持着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相统一的思想,把“既要绿水青山,又要金山银山”体现在治理赏竺湖、西湖和制定城市发展战略规划等具体的生态治理和规划中。在福建省委工作时期,针对当时部分地区存在面源污染的问题,习近平强调“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赢得经济的一时发展”5 3 5,是“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理念的先行勾勒。习近平在宁德工作时,以“潜力之山,兴旺之林”6 作为闽东脱贫发展战略的关键要素
8、。2002年,习近平在三明市调研时甚至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作出了相对直接的表达,他说:“现在看青山绿水没有价值,长远看这是无价之宝,将来的价值无法估量”。5 8 纵观习近平同志在福建进行的这些生态建设活动,都能为“两山论”找到早期的实践基础。(三)生态福建建设是“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证”的始发倡导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特质就是把生态建设与民生事业进行了有机统一,反映了生态文明建设的人民立场。生态建设的措施准不准,效果好不好,最终需要人民群众来评判。习近平同志在福建工作时期,针对当时的餐桌污染问题,通过对源头和流通环节的整治,结合水土、河流治理等措施,保证了人民群众的食品安全和
9、生态环境质量。针对当时省内的河流、湖泊污染等问题,福建省委省政府不仅在生态环境治理上下大功夫,还结合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推出人居、旅游、公共服务等高层次的生态产品,让人民群众共享生态建设带来的成果。生态福建建设着眼于人民群众最关心的生态福州党校学报2 0 2 3 年第3 期问题,积极动员人民群众广泛参与,构建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生态建设机制。福建生态省建设总体规划纲要明确指出要“建立社会公众参与的有效机制”,主张要开展各类公众生态环境保护活动,加强群众对各种涉及生态环境违法活动的监督,提升群众的各项生态权益。(四)生态福建建设是“山水林田湖草沙是生命共同体”的发展维形20世纪末,福建省部分地区水土流
10、失、河流湖泊等水域污染非常严重,这不仅阻碍了当地经济社会的良性发展,而且极大地危害到当地居民生产、生活安全。针对长汀县水土流失的历史“顽疾”,习近平同志在经过5 次深人调查研究后,进行合理规划,充分利用政策、资金支持,下了大力气治理,减少水土流失面积,使当地的水土资源恶化趋势得到根本性扭转。2 0 1 2 年以来,长汀水土流失治理继续“实施小流域综合治理、坡耕地整治、崩岗治理等一批重点生态建设工程”7 1 2 8 0,形成了长汀生态系统治理的典型经验。从1 9 9 9 年的水患治理开始,莆田市木兰溪生态治理秉持着“一任接着一任干”的不懈精神,采取“全流域系统治理的方法”,实现了木兰溪全流域的生
11、态治理与经济、文化等一体化发展,成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典型案例。1 7 2 9 3 正是这些区域生态环境的系统性治理与保护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山水林田湖草沙是生命共同体”充实了丰富的内涵。(五)生态福建建设是绿色发展理念的初步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是习近平同志把握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趋势,结合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实际,对当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提出的根本遵循之一。生态福建建设正是绿色发展理念的“先行者”。福建省早在实施生态省建设伊始,就以发展生态效益型经济为抓手,深人开展资源永续利用和良性循环的人居环境等方面的生态建设。2 0 1 0 年7 月,厦门市被国家发改委列为第一批低碳城市,开展低碳城市试点工作,为
12、我国应对气候变化,促进绿色发展作出贡献。福建在“十二五”期间,以建立绿色低碳产业结构为目标,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在“十三五”期间,福建省更是将绿色发展理念融人到生态省建设的具体要求中去。2 0 1 6 年福建作为首个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之一的重点任务就是深化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建立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体系,给其他地区探索改革路径,积累经验。二、生态福建为美丽中国建设从一地走向一国进行转承与验证回顾习近平同志个人从地方到中央的生态文明建设历程,生态福建的转承与验证功能首先表现在从一村一县、一市一省到一国空间上的延续扩展;其次表现为经一省的试验(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后,总结经验推广至一国的实践乃至为世界文明
13、提供示范榜样。生态福建建设既是美丽中国量变的积累过程,又是美丽中国质变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生态福建到美丽中国的实践体现了质量互变的辩证发展过程。生态文明建设需要遵守什么样的客观规律,如何发挥生态福建的转承与验证功能,发现并避免偶然性不良因素的干扰,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积累经验、完善制度,保障美丽中国建设健康、有序、顺利地向更高层次迈进,对这些问题的现实回应,伴随着习近平同志的生态实践全过程。习近平同志在福建工作期间就已经探索出一系列非常具有前瞻性的理念认识和行之有效的生态城市建设经验。之后,福建省按照习近平同志的思路进一步推动生态建设向纵深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一)生态福建着力发挥生态城市建设的
14、示范效应生态福建将城市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相统一。习近平在厦门时统筹岛内岛外生态环境保护,促进城乡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在福州时“统筹好开20福州党校学报2 0 2 3 年第3 期发和保护的关系,做保护性的开发”8 。城市的生态系统性特征要求人们制定专门的城市发展规划,把生态建设融人到城市发展,即基础设施建设、专项环境污染治理、生态环境保护的法规建设等各个方面,充分考虑城市的大气环境、水环境、噪声污染等问题。福州市2 0 年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设想为此提供了一个典范,构建一种绿色、低碳、循环的城市发展新模式。厦门的低碳城市建设在产业结构低碳化、能源结构优化、节能和提高能效、推行低碳建筑、完善交通体系
15、、废弃物处置、城市碳汇、绿色消费等方面取得巨大成效,9 为我国其他城市的低碳发展提供了经验参考和模式选择。(二)生态福建有效推广美丽乡村建设的创新思路习近平同志在福建工作时期就走出一条“生态脱贫”“生态致富”的发展道路,成为美丽乡村建设的早期实践。福建一直将美丽乡村建设作为生态省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系统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发挥乡村优势资源,推动美丽乡村建设全方位提升,形成了一批典型经验,如“绿盈乡村”建设模式。“绿盈乡村”是福建省探索乡村振兴、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典范,它通过乡村水污染、水土流失、小流域水环境等方面的生态环境治理,形成了生态宜居的农村新面貌,发展出“百园千道”生态产品共享工程。福建
16、深人开展“生态银行”试点,吸引文化旅游、农业种植、水产养殖等各类重点项目落地八闽农村,形成富有特色的“两山转化”经验和模式。2 0 2 0 年底,福建“绿盈乡村”建设模式向全国推广;在此之前,由福建省牵头制定的美丽乡村建设评价国家标准于2 0 1 8 年1 2 月2 8 日公开发布,这一标准也是福建以及省外美丽乡村建设对美丽中国实践验证和成果转承的集中体现(三)生态福建努力开拓海洋生态建设的地区特色福建的海洋生态建设从一开始就是整个生态省建设中的重要一环,在建设思路上以构建永续利用的资源保障体系为方向,通过海洋功能区的划分、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以及污染治理等方面实施。经过不解努力,生态省建设的最初规划已经全部达成,特别是福州滨海新城岸段人选我国生态环境部公布的2 0 2 1 美丽海湾优秀案例之一,成为福建海洋生态建设的典型代表。在福建省“十四五”海洋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中,福建的海洋生态建设突出“美丽海湾”的示范引领作用,统筹陆海生态环境保护与污染防治,把促进海洋生态环境治理与人民群众对“美丽海洋”的切身需求联系起来,精准施策,打造一批“美丽海湾”先行示范区。福建的海洋生态建设起步较早、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