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滨州市产学研深度融合发展研究.pdf

上传人:哎呦****中 文档编号:2746144 上传时间:2023-11-29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666.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滨州市产学研深度融合发展研究.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滨州市产学研深度融合发展研究.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滨州市产学研深度融合发展研究.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强化目标导向,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滨州市近年来结合自身特点优势,着力推动产教融合型和实业创新型“双型”城市建设,旨在通过创新带动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因此,加大对滨州市产学研融合发展的研究,探索适合当地创新发展的路径,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1滨州

2、市产学研融合的现状和成效1.1政府引导,建立常态机制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完善科技创新体系。优化配置创新资源,优化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科技领军企业定位和布局,统筹推进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加强科技基础能力建设,提升创新体系整体效能。滨州市深入践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主动创新产学研合作机制,与各高校、科研院所开展多形式、多领域、全方位的科技合作与交流,探索出“企业出题点题、政府牵线搭桥、高校院所参与”的产学研合作新模式。滨州市人民政府先后与清华大学研究生院、天津工业大学、山东科技大学、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中科院沈阳分院等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成立中科院山东综合技术转

3、化中心、滨州中心和滨州铝谷中心,铝谷中心成为中科院在山东设立的第一个县级、也是唯一具有行业特点的转移转化中心。滨州市举办高层次外国专家齐鲁行渤海英才 科创滨州暨“一带一路”科教融合发展对接活动、滨州人才节高校技术成果对接会、渤海科创发展大会专题发展论坛、中科院专家滨州行等合作对接活动,吸引国内外优质科技创新企业认识滨州、汇聚滨州。1.2产研融合,打造示范样板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加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强化目标导向,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发挥科技型骨干企业引领支撑作用,营造有利于科技型中小微企业成长的良好环境,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滨州市人

4、民政府出台一系列政策强化企业在产学研融合中的主导作用,不断完善创新生态,先后出台了滨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全市技术转移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 滨州市全面推动产学研协同创新管理办法(试行)滨州市技术转移转化服务机构管理办法,持续建设和完善技术转移体系,20202021 年连续两年技术合同成交额增加 50%以上。收稿日期:2022原12原16曰修回日期:2023原01原10作者简介:解忠信(1985),男,山东滨州人,硕士,讲师,主要从事习近平经济思想、国家安全、乡村振兴、贸易金融研究,E-mail:。通信作者:冯莹莹(1985),女,山东滨州人,硕士,副教授,主要从事财务管理、政治经济学研究,E-ma

5、il:。滨州市产学研深度融合发展研究解忠信1,冯莹莹2摘要:为解决滨州市在实施产学研深度融合发展战略中存在产学研融合氛围不浓、服务理念不强,产学研中试阶段融资难、缺乏风险补偿机制,产学研融合专业化水平低,缺乏产学研融合高端平台等现实问题,提出需要通过政府、企业、科研院所共同努力破除弊病,推动产学研融合健康发展。关键词:科技创新;产学研;融合发展;滨州市中图分类号:F124.3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674-9146.2023.08.017(1.中共滨州市委党校(滨州行政学院),山东滨州256603;2.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山东滨州256699)文章编号:1674-

6、9146渊圆园23冤08原017原04科 技 创 新 与 生 产 力SCI-TECH INNOVATION&PRODUCTIVITY第 44卷第 8 期2023年 8 月Vol.44No.8Aug.2023科技创新与生产力 2023年第 44卷第 8 期西王特钢与中科院金属研究所开展战略合作,以股权换技术,打造了创新驱动、引智转型的“西王模式”,双方共建了全国第一条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高端装备用钢清洁智能制备示范线”,成功研发高端特殊用钢 120 余种。在西王集团等龙头企业的示范带动下,滨州市企业与中科院的合作取得一系列共赢成果,如侨昌化学有限公司与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所联合开发的除草剂系列农

7、化产品,被认定为国家重点新产品,截至 2021 年 12 月,累计推广使用面积超过 333 万 hm2;邹平大展纳米新材料公司与中科院金属材料研究所在碳纳米管、纳米轮胎、石墨烯等领域的合作,加快了产品高新技术产业化,提高了在国内同行业中竞争力。1.3多方参与,共建创新平台创新平台是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优质创新资源的主要承载机构,能最大限度地攻关技术、最具效率地扩散创新、最大力度地支撑产业。近年来,滨州市围绕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以建设技术创新平台、实施技术创新项目、开展产学研协同创新为重点,引导企业加快技术改造步伐,加快产业链、价值链向中高端攀升,全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滨州市瞄准

8、国际一流目标定位,启动渤海先进技术研究院建设运营,与 106 家国内外高校院所、科技服务机构开展对接,打造集科研、办公、生活、休闲、教育、医疗等功能为一体的科技创新合作平台1。由魏桥创业集团、中国科学院大学、中信信托三方合作共建魏桥国科(滨州)研究院,打造铝业、纺织产学研合作基地,实现科学家、实业家、金融家“握指成拳、深度合作”。在加拿大筹建运营“山东省滨州市海外人才和科技项目(加拿大)工作站”、设立滨州市海外创新中心,成立滨州国际人才交流协会2,开拓了国际科技合作新渠道。1.4打造创新品牌,助力产业升级激活创新驱动的内生动力,需要打造创新品牌,吸引符合创新需求的资金、技术、高素质人才等多种生

9、产要素的聚集。创新品牌一旦打响,其影响力具有指数级传播的特点,可以快速地让市场感知,获得更大的市场价值。近年来,滨州市致力于创新品牌的打造,依靠渤海先进技术研究院科创平台,打造“渤海科创汇”活动品牌。累计举办化工、新材料类产学研合作对接交流会等四期较大规模的“渤海科创汇”系列活动,滨州市人民政府分别与齐鲁工业大学(省科学院)、中国科学院人才交流开发中心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发布全年技术交流活动清单,进行技术需求项目揭榜挂帅,截至 2021年 12 月,滨州市共签署产学研合作协议 1 387 项、引进 14 家京津科技服务机构;聚焦人才培养、技术转移,着力优化科技型中小微企业一站式

10、、全周期服务体系,举办“滨州市创新人才锻造计划”“渤海科创星火计划”等系列培训活动,累计举办20 余场次,参训人员达 800 余人。2滨州市产学研融合存在的主要问题2.1产学研融合氛围不够,服务理念有待提高产学研融合氛围不足。目前从事研发活动的企业大多为国有企业和地方老牌且实力雄厚的大企业,而广大的中小微企业受限于自身财力、人力等因素,暂不具备自主研发的能力,中小微企业自主创新的意愿不足。截至 2021 年 12 月,滨州市全市规模以上企业有研发活动的 290 余家,仅占滨州市全市规上企业总数的 20豫左右,多数企业经济效益不是很好,承担不起研发失败造成的沉没成本。尤其在当前全球经济形势遇冷,

11、中美贸易战愈演愈烈的大环境下,企业自身还存在融资难的情况,没有更多的资金投入产学研合作。有些中小微企业创新意识不够,满足于维持现状,对未来发展技术储备重视程度不高,对引进的新技术、新科研成果能否实现产业化信心不足,导致陷入了“创新动力不足创新能力弱创新失败可能性大创新动力不足”的恶性循环怪圈,服务理念有待提高。2.2产学研中试阶段融资难,缺乏风险补偿机制科技成果无法有效地商品化、产业化,导致科技成果与产业化发展之间出现断层,被称为科技成果转化的“死亡之谷(valley of death)”现象。这种现象普遍存在于各国创新活动中,中国尤其明显。数据显示,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率仅为 10%左右,远低于

12、发达国家 40%的水平。如何跨越这一“死亡之谷”,是科技创新发展的重中之重。研发的中试阶段是企业科创成果转化的关键阶段,是跨越“死亡之谷”的必由之路。中试阶段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3,但在这个阶段由于技术还不够完全成熟、市场前景还不明朗,企业出于风险考虑,往往不敢承担中试项目的投资。目前,滨州市缺少相应企业的产品中试补偿机制3,社会风险基金只愿意投向业已成熟的项目,对于处于中试阶段的项目采取保守的观望态度,由此导致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对产学研合作实现成果转化项目的资金不足,科研成果转化难。18 2.3产学研融合专业化水平有待提高产学研深度融合需要专业化的团队及专业人才,它是一个系统工程,不能单打独

13、斗,需要建设和完善鼓励产学研融合的体制机制。产学研融合涉及研发、市场、人才、资金、管理等方面,专业性强,要求相关人才需要熟悉经济形势、产业导向、科研成果、技术需求、政策规定,并且还要具备高超的谈判技巧和谈判策略。滨州市作为山东省经济欠发达的地区,对于创新型专业人才的吸引力不足,对于创新型风险投资的吸引力不够,以上因素交织叠加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滨州市产学研融合的专业化,制约了产学研的深度融合发展。2.4缺乏产学研融合高端平台产学研融合的高端平台可以有效集聚区域产学研综合资源,为创新解决资金、人才、项目成果转化等各种问题。截至 2021 年 12 月,滨州市全市层面尚未建立一个能够整合所有企业的产

14、学研融合平台。目前,滨州市仅成立了 1 家市级产融中心,该中心由滨州市地方金融监管局牵头,滨州市财金集团组建,滨州产融综合服务有限公司承担建设、运营。产融中心主要功能是缓解市域内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慢、融资贵的实际问题,为金融机构和企业供需双方提供融资对接服务。但该平台仅融合了“产”和“融”,未将“学”融入,且产融中心层次不够高端。目前,滨州市未建立大院大所和高等院校的科研成果、高层次人才团队信息收集机制,对各类不同企业的需求不够精准,导致产学研融合方式比较单一、内容不够丰富。3滨州市产学研发展的对策建议3.1加快产学研合作载体建设以渤海先进技术研究院作为滨州市全市产学研融合的金字招牌和重要

15、载体,通过项目合作、资源共享、技术协作等方式,加强国际国内合作交流,与大院大所建立长期合作关系,打造滨州市的科技研发转化中心、科技企业孵化中心和科技产业集群。构建线下+线上产学研对接生态,结合“滨科云”科创服务平台的建设运营,围绕科技成果转化、科技机构培育和科技型人才培养,组织高校院所行业的专家、企业家、金融机构、中介机构进行对接交流。3.2进一步完善技术转移体系建设鼓励支持各高校、职业技术学校、科研单位把学科优势、科研优势与地方发展需求、企业发展需求结合起来,实现“产教融合”“科教融合”,加快形成良性互动格局。坚持“市场主导、政府推动、改革牵引、创新机制”的原则,加快推进各县市区实体性技术转

16、移平台建设,拓宽技术转移通道,建立科技成果精准推送机制,确保年内技术合同登记成交额增长 30豫以上。加大技术转移奖励力度,支持技术转移机构和技术经理人(技术经纪人)等开展技术成果交易服务,并在滨州市内转化;对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经备案的省级、市级技术转移服务机构,开展技术成果交易服务,并在滨实现转化的,按技术交易合同实际成交额给予适当的资金奖励。3.3积极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挖掘“十强”产业,比较优势,摸清央企、国企、龙头企业产业布局意图,找准融合对接发力点,主动承接京津冀产业转移。强化主导产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创新平台嫁接联合,支持高层次人才团队来滨州市转化项目。通过政府投资基金形式,每年支持高层次人才团队项目不少于 50 个。重点支持所属领域符合滨州市产业发展规划,包括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科技服务业及利用高新技术提升传统产业等领域,科技团队携带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国内一流或国际先进水平并且较为成熟的科技成果,开展科技成果转化、产业化,一般能在自公司注册之日起一年或两年内转化为产品并形成销售收入,在滨州市注册,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公司。支持方式建议以股权、债权等形式支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业资料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3 wnwk.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ICP备202405992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