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产出导向法”在学术英语之外壳名词教学中的应用.pdf

上传人:哎呦****中 文档编号:2753008 上传时间:2023-11-29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2.9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产出导向法”在学术英语之外壳名词教学中的应用.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产出导向法”在学术英语之外壳名词教学中的应用.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产出导向法”在学术英语之外壳名词教学中的应用.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8外语教育研究前沿(原名中国外语教育)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in China2023年5月May 2023第6卷 第2期Vol.6 No.21 外壳名词外壳名词研究源于Halliday&Hasan(2001)的经典著作英语的衔接 (Cohesion in English),特指英语中发挥语篇衔接和信息推进作用的一类概念抽象名词。外壳名词(Schmid 2000)又称概指名词(Halliday&Hasan 2001)、标签名词(Flowerdew 2003)、立场名词(Jiang&Hyland 2018)等。Flowerdew(2006)和Flowerdew&F

2、orest(2015)基于自建学术论文语料库总结了外壳名词的用法,详尽阐释了外壳名词在学术语篇中的预指和回指功能,列举并归纳了外壳名词的典型构式。例如,在“We develop a gradient-based algorithm to minimize the objective function and demonstrate its effectiveness numerically with deep neural networks.”中,外壳名词algorithm发挥了预指功能,它的语义由其后的不定式来阐明。而在句子“A t-test is applied to test for a

3、 difference in the mean degree of risk reduction.This process is conducted separately for each risk proxy.”中(Aktas&Cortes 2008),process发挥回指功能,它本身的语义需要回看前句来得到确认。外壳名词和表明其语义的短语或句子构成“外壳+内含”复合体,帮助读者处理大块信息,发挥重要的语篇衔接功能。但是,正如Larsen-Freeman(2015)所指出的,语言学研究成果很难走入课堂。目前外壳名词囿于文本研究,未得到学术英语教学研究的充分关注(Benitez-Castro

4、&Thompson 2015)。外壳名词在学术文本中高频出现(卫乃兴、张毓 2016),但却是中国英语学习者的盲点,他们很少在产出中使用外壳名词去整合概念、推进信息,影响了语言产出的复杂性和连贯性(刘芹、王心怡 2016;孙海燕 2017)。外壳名词的有效教学路径亟待 探索。“产出导向法”在学术英语之外壳名词 教学中的应用1王 宇 杜宛宜大连理工大学 2023 外语教育研究前沿(原名中国外语教育)(2),28-36 页提 要:外壳名词具有语篇衔接和信息推进作用,在学术英语写作教学中具有重要价值,但相关语言学领域研究成果尚未在我国学术英语教学中落地。本研究采用行动研究方法,探索如何运用“产出导向

5、法”在学术英语课程中进行外壳名词教学。课堂观察、问卷、访谈和产出文本分析等多维数据结果验证了“产出导向法”指导外壳名词教学的有效性。本研究为应用“产出导向法”开展中国特色学术英语教学提供教学案例。关键词:外壳名词;“产出导向法”;学术英语教学中图分类号 H31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6105(2023)02-0028-09DOI:10.20083/ki.fleic.2023.02.0281 本文受教育部首批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面向高素质涉外人才培养的公共外语课程体系改革与实践”(项目编号:2021110028)的资助;系“产出导向法”云共同体研究成果之一。笔者曾在“产出导

6、向法”云共同体的大班学习中展示教学设计,得到专家以及促研团队的悉心指导,深表谢意。中国特色外语教育教学理论与实践研究专栏王 宇 杜宛宜292 运用POA进行外壳名词教学的理据“产出导向法”(Production-Oriented Approach,简称POA)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外语教学理论,旨在克服我国外语课堂“学用分离”问题,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文秋芳 2017,2018)。POA教学紧密围绕“场景驱动产出”和“输入促成产出”两个教学理念和驱动、促成、评价三个教学环节展开。其中,促成环节遵循精准性、渐进性和多样性设计原则,既包括对输入的加工,也包括完成输出活动。教师提供输入材料,设计系列活动,“

7、帮助学生将从输入材料中获取的接受性知识转换为产出性知识”(文秋芳 2020:51)。目前,POA在通用英语教学中的有效性已经得到验证(张伶俐 2017;张文娟 2017)。在学术英语教学中,POA也开始发挥指导作用。陈浩、文秋芳(2020)将POA应用于学术英语写作中的名词化教学,依据促成设计原则,精准应对名词化产出困难,取得良好效果。该研究验证了POA应用于学术英语教学的可行性,为POA应用于外壳名词教学带来了启示。采用POA进行外壳名词教学的主要理据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虽然外壳名词相关语言学领域研究成果丰富,但尚未在我国学术英语教学中落地,缺少可供一线教师借鉴的教学方法和路径。POA驱动

8、、促成和评价三个环节的教学设计框架能够帮助教师确定适切的教学目标,并据此选用合适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文秋芳 2020),为本研究将外壳名词研究成果在课程教学中“落地”提供了教学设计框架。2)研究表明,学术语篇包含信息密度高的词汇和大量复杂句式(Hyland 2017;姜峰 2019)。本研究中外壳名词的语篇功能和其他学术语法一样,复杂抽象,认知隐晦(王骏等 2017),学习者自己往往“注意不到输入中的特定语法特征”(张雪梅、鲁艳芳 2021:12)。POA的“输入促成假设”强调教师设计与输出任务精准对接并具有针对性、可学性和促成性的输入活动,辅以显化教学手段和连贯的教学流程,帮助学习者在理解

9、和运用之间搭建桥梁,为克服学生对外壳名词语篇功能“注意”不足的教学难点提供了设计抓手。3)POA的“输出驱动假设”让学习者先尝试情景产出,意识到特定语法在产出中的作用,激发学习兴趣。这和语法教学研究提倡在基于语境的产出中开展课堂教学(Nassaji&Fotos 2011)是一致的。基于以上原因,笔者决定采用行动研究方法在学术英语课堂中开展基于POA的外壳名词教学,探索有效的教学路径,帮助学生运用外壳名词提高语篇逻辑能力。本研究尝试回答两个研究问题:1)如何采用POA进行外壳名词教学?2)其教学有效性如何?3 研究设计3.1 教学对象研究场所为一所985高校,教学对象为计算机专业本科三年级选修“

10、学术论文写作”课程的学生。大多数学生已通过全国大学英语六级考试,有参与本专业教师引领的科研项目经历,希望通过本课程提升学术英语能力,为将来的学术论文写作做准备。行动研究开始前,他们已经完成该课程18个学时的学习,能够阅读计算机领域的论文,掌握了体裁分析方法和论文摘要的结构。3.2 教学材料笔者自建了包括500篇论文的计算机学科论文语料库,并基于语料库工具以及Flowerdew&Forest(2015)的外壳名词教学研究,筛选出计算机学科论文摘要写作中的15个高频外壳名词作为教学目标词汇,再提取包含目标词汇的语料作为教学材料,并录制了针对外壳名词教学的视频。3.3 教学流程概述研究者遵循POA“

11、驱动促成评价”的教学流程进行了教学设计,并担任主讲教师。在驱动环节,教师课前发布了驱动场景和产出任务,要求学生阅读一篇给定论文,并基于该论文撰写一篇摘要,做到结构完整、语篇连贯。学生先完成尝试产出,再学习教学视频,了解外“产出导向法”在学术英语之外壳名词教学中的应用30壳名词的概念、语篇衔接功能和高频搭配。在课上,教师以该论文摘要为范文,组织学生对比范文和学生产出文本,引导学生发现产出文本中存在的问题,即句子之间的语义逻辑性不强,缺乏多样化的语篇衔接手段,尤其在外壳名词的产出上存在较大“缺口”。例如,图1中的专家样本通过problem、approach、method、task这4个外壳名词衔接

12、语篇,读者很容易理解上下文。而学生产出文本的逻辑性较弱。教师使用外壳名词将前两句话修改为“The grayscale photograph has lost so much information.To solve this problem,a plausible colorization could be produced by the semantic and surface texture of them.”,这引发了学生对外壳名词语篇功能极大的学习兴趣。在促成环节,教师依据认知规律,组织学生完成从低认知难度到高认知难度的促成活动。评价环节包括课上师生合作修改尝试产出,课后学生运用外壳名

13、词撰写一篇计算机专业方向的原创摘要,并进行同伴互评、教师点评以及优秀文本展示。图1 专家样本和学生产出文本的对比4 行动研究本研究分为两轮行动研究(见表1)1。POA促成环节是课堂教学的主要环节,对产出质量发挥关键作用(邱琳 2019)。限于论文篇幅,本研究主要报告两轮行动研究中的促成环节。1 笔者曾开展过多轮基于POA的外壳名词教学探索,以不断优化和改进教学设计。限于文章篇幅,本文仅选取两轮具有代表性的教学行动研究进行汇报。王 宇 杜宛宜314.1 第一轮行动研究4.1.1 教学设计与实施在第一轮行动研究的促成教学中,笔者聚焦15个目标外壳名词,设计了从单词到句子,再到语篇的产出练习,逐步促

14、成学生对外壳名词的 掌握。1)以单词为单位的促成为帮助学生熟悉目标外壳名词,笔者组织学生将15个外壳名词按照纯名词(如algorithm)、动词名词化(如evaluation)、兼有动词和名词词性(如approach)三类进行词汇练习,加深对这些高频词汇的记忆。2)以句子为单位的促成外壳名词的语篇衔接功能是教学重点,因此笔者设计了识别和描述两个练习来帮助学生掌握预指和回指功能。以model为例(见例1),笔者带领学生对model的语义进行分析,发现其语义模糊,需要通过其后的过去分词和后置定语来明确意义,最终确定model是发挥预指功能的外壳名词。例1:In this paper,we desi

15、gn a model called Garakabu2,which were used to verify the HSTM designs against Linear Temporal Logic(LTL)properties.接下来,笔者带领学生通过语料库工具探索外壳名词和动词以及介词的搭配。笔者首先呈现外壳名词和其前面的动词以及其后的介词之间的高频搭配,然后通过开展填空练习进行产出训练。针对外壳名词和动词的高频搭配,设置了无需进行词性转换的词句配对练习(见例2),以及需要进行词性转换的外壳名词填空练习(见例3)。例2:task algorithm idea objectiveWe de

16、velop a 3D object detection _ that uses latent support surfaces to capture contextual relationships in indoor scenes.(答案:algorithm)例3:apply evaluate limit analyzeTo address this _,in this paper,we introduce a novel GAN conditioning scheme based on Action Units(AU)annotations.(答案:limitation)最后一个活动是综合运用外壳名词的语篇功能以及搭配知识进行句子翻译的产出训练。翻译活动要求学生将中文翻译成英文,目的是帮助学习者理解在论文写作过程中,从中文向英文切换时如何使用外壳名词提升语篇逻辑(见例4)。例4:在本文中,我们开发了一种基于图像的渲染技术,该技术基于从镜头获取的有限透视图集重建光场。(答案:In this article,we develop an image-based rendering te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业资料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3 wnwk.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ICP备202405992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