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老办法”依然管用--读《爱问“为什么”的教师成长快》所思.pdf

上传人:哎呦****中 文档编号:2753182 上传时间:2023-11-29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1.4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老办法”依然管用--读《爱问“为什么”的教师成长快》所思.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老办法”依然管用--读《爱问“为什么”的教师成长快》所思.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老办法”依然管用--读《爱问“为什么”的教师成长快》所思.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老办法”依然管用读爱问“为什么”的教师成长快所思樊菊华摘要:虽然教学一直主张创新,但是,一些老先生、老传统留下的“老办法”,依然光彩夺目。“读”“给”“减”“调”这些老办法依然管用,教师应扎扎实实运用这些“老办法”,简简单单地教语文。关键词:爱问“为什么”的教师成长快;“老办法”;教师成长123暑假里认真读了何捷老师的爱问“为什么”的教师成长快,我发现书中许多“为什么”也是自己教学中的困惑。读完此书,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老办法”依然管用”。虽然教学一直主张创新,但是,一些老先生、老传统留下的“老办法”,依然光彩夺目。何捷老师通过细读课堂实录、躬身课堂实践,为我们揭开了精彩课堂背后的秘密一无论

2、入自已的个性化理解。他可以通过朗读,让是备课还是上课,“老办法”依然管用。学生听读领会文意。一、“读”:把教材读通教师备课是个老话题,研读教材是其中这里所说的“读”,是指把教材读“通”,认的基本环节。放眼当下,不少教师会把备课真解读教材的意图,知道教材编排了哪些知的主要精力放在教法和教学过程的研究上,识点,掌握教材的知识结构。细数名师备课,过分追求课堂教学形式的新颖以及表面的热采用最多、最简单、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读”。闹,教材没看几眼,就急于翻看现成的教学参于永正老师把读当作最有效的备课手段。他考书,查找、套用名师的教学方法。这其实是一遍一遍地读,每读一遍都要在书上标注:哪里要停顿,哪里要重

3、音,哪里要连读带过,哪里要着力拖长。于老师的书上密密麻麻做着各种记号,这些记号就像帮他解开教学密码的钥匙。贾志敏老师直接把读上升为背,教一课背一课。背诵中融合使用停顿、缓急、延长、重读等各种朗读技巧,把读背当作一门艺术。支玉恒老师注重读的技巧,会在读中融本末倒置。教学中,要让学生学好语文,前提视野教育研究与评论2023年8 月是让他们拥有丰富的知识和良好的语感。而做到这一点,依然离不开读。让学生学会各种读,朗读、默读、浏览读,做到在读中积累知识,在读中捕捉信息,在读中增进理解,在读中增长见识,在读中提升能力,在读中涵育素养。当然,作为语文教师,首先自已要会读。教师也应像学生一样大声朗读课文,同

4、时计时。这样朗读后,教师不仅熟悉了课文,还掌握了朗读时间,课堂安排就可以更合理。还有,要求学生背诵的课文,教师也必须背诵出来。我刚开始教学时,不大喜欢朗读课文,有时看一遍就备课了。课教多了,也就慢慢意识到了读的重要性。每次备课前我也会读课文,常常一边读一边画出生字、新词及含义深刻的句子。凡是生字、拿不准读音的字,都一一查字典,注拼音。凡是新词、拿不准的词,都查词典,弄明白,做到不仅“意会”124还能“言传”。时间久了,我就尝到了读的甜头,教材的解读更上一个层次,上课时更加得心应手。“朗读是活的,跃出纸外,赋予作品生命”,把课文读“活”,把教材读通,教学也就成功了一大半。二、“给”:给时间,给方

5、法这里的“给”,我的理解是,在课堂上既要给学生朗读、思考、写作业的时间,还要教给学生科学适切的学习方法,让学生“会学习”。先说给时间,这是爱问“为什么”的教师成长快一书给我的启示。如果不给学生时间,教师在讲台上口若悬河、眉飞色舞,那学生就成了“录音机”和“打字机”,只是机械地听和记,充其量应付回答教师设计好的问题,是很少会主动动脑、动心、动情、动手、动嘴的。这种状态下的学生,实际上是没有真正参与到课堂教学中的。何捷老师在书中说:“在老宝贝 们的课堂上,你会发现学生是真正的学习主人。他们有充分的时间读课文,做批注,写生字,争鸣辩驳。原来老宝贝 们都把握了一个给 字诀:给时间,让学生把书痛快读完,

6、把话完整说出,把思考的内容想透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舍得给学生时间,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我认为,凡是学生一看就会的,教师不必去讲,让学生自已去读就行了;学生不懂或有疑问的,教师要给足时间,组织他们通过自主思考、小组讨论等形式,自主解决。再说给方法。这是读完这本书我自己想到的。有次听薛法根老师执教番茄太阳,训练学生概括主要内容。学生第一次概括,注意到了作者心情的变化,但是没有把“我”和明明之间发生的事情说清楚。薛老师提示学生要准确恰当地描述两人之间的事情,学生想到了“一起生活,一起说话”。薛老师再提示学生语言可以再简洁一些。学生就给出了“和谐相处”这样准确又简洁的概括。薛老师通过随机插话,润

7、物细无声地“给”了学生学习的方法,让学生明白了概括主要内容需要用词准确、恰当、语言简练,要把意思概括完整等,从而使教学效率最大化。我们在教学中也要注重方法的给予。此种给予,看似给的是个体的学生,实际上给予的是全班学生。三、“减”:减去多余琐碎的设计有教师抱怨:“现在的孩子怎么了,上课不是做小动作,就是和同桌讲话,每节课我都精心设计,苦口婆心,可学生我都不知道该怎么教了。”是呀,我们都在用心备课,精心设计,可教学效果往往不尽如人意,问题出在哪里呢?先从何捷老师的爱问“为什么”的教师成长快一书中“取点经”:于永正老师在高尔基和他的儿子一课的教案中,仅仅写了六句话;贾志敏老师的教学流程,都体现在20

8、23年8 月教育研究与评论视野板书上,且寒寒无几,一目了然。名师的“老办法”,就是教学设计时一减再减,让教学环节少之又少。“减”,意味着教学设计简单化,减去多余琐碎的设计,留出学生生成的空间。记得刚工作那几年,我恨不得每一句话都事先设计好。如果课上学生没有按照既定的教学设计达成“目标”,我真会急到不知所措。在平时的教学中,我竭尽全力追求“详尽”,总想多教学生一点一一这个要教,那个要教,不知不觉40 分钟就过去了,完全忽略了学生能否消化。于是,被“加法”加持的学生,本应能在课堂完成的作业,只能利用课后时间完成。久而久之,学生学得累,教师教得也累,关键是效果还不理想。后来备课时,我尝试着削枝剪叶,

9、尽量简化教学环节,比如,在各个教学环节把主干知识设计为贴近学生兴趣和生活的几个清晰的板块,简明扼要地上课。渐渐地,我发现,教学简洁了,学生的学习反而更真实、更有效了。当然,教学讲求一个“减”字,并不是简单化,而是要上升到策略层面,切实让学生在课堂上学有所思,学有所得。四、“调”:依据课标灵活调整教学“调”,说得通俗一些,就是灵活调整;说得“官方”一些,就是“依标调整”。按照何捷老师书中的解释,就是对课程标准的精准把握:不超标做离谱的事,不减标做弱智的事,不越界做旁的事,不拐弯抹角做浪费生命的事。课程标准是教材设计的基础与依据,是课堂教学目标落实与否的重要标准。贯彻课程标准,必须落实到具体的教学

10、行为中。而这样的“落实”,离不开一个“调”字。何捷老师在书中也为我们指点了迷津。贾志敏老师每完成一部分设计,都要对照课程标准,看看自已达成了什么要求;如果没达到,就会再备课,灵活调整教学,使之更贴近“标准”。支玉恒老师被誉为“非语文老师,上出最语文的课”,是因为他“走正道”,老老实实、一丝不苟地一再调校自己的课,认真落实课程标准。工作至今,我已经经历了多次语文教学改革。每个新学期,我都会仔细阅读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本学期语文教学的要求。在备课的时候,也会牢牢把握课程标准这个“纲”。说到这里,我想起了自己教学中一个与“调”有关的案例。一次,我正带着学生齐读牛肚子里的旅行,读到“青头顾不得疼痛,

11、一骨碌爬起来大喊”的时候,班上一个调皮的学生直接在地上打了个滚。其他学生愣了二下,随后哄堂大笑。当时我也愣了一下,不过很快意识到这个学生的这个动作就是他对这句话中青头表现的理解。我赶紧调整了自已的教学设计,把原本为学生讲解“一骨碌”的教学环节调整为让这位学生说一说自已刚才表演的是什么动作,之后又表扬他对“骨碌”这个词理解深刻。这一处理,很好地调动了其他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教师灵活利用动态生成的资源,促使学生不断思考,引领学生不由自主地走进主动发现的“语言场”,这也是“调”的一种表现。“老方法”,就这么简单一一返璞归真,简单教学生,简单教语文。(樊菊华,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同里实验小学。)125视野教育研究与评论2023年8 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业资料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3 wnwk.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ICP备202405992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