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Z世代”下高校文化育人的价值追求及体系建构.pdf

上传人:哎呦****中 文档编号:2753257 上传时间:2023-11-29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880.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Z世代”下高校文化育人的价值追求及体系建构.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Z世代”下高校文化育人的价值追求及体系建构.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Z世代”下高校文化育人的价值追求及体系建构.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西南科技大学高教研究2023 年第 2 期(总第 147 期)“Z 世代”下高校文化育人的价值追求及体系建构雷媛媛(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 福建福州 350007)摘 要:与互联网技术迅猛发展同步成长的“Z 世代”(Generation Z)已然成为当前高校的生力军。“Z 世代”大学生有其独特的观念认知、价值取向及行为方式,给高校立德树人工作带来了新问题和新挑战。本文聚焦高校文化育人工作,阐述了大学校园文化的结构及价值追求,剖析了“Z 世代”大学生群体存在的思想偏差,通过深挖高校育人“文化力”,打造育人“文化圈”和“文化场”来积极构建高校文化育人体系,以达对“Z 世代”大学生精神家园的正本清源。

2、关键词:“Z 世代”;高校;文化育人;价值体系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文化自信是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从高等教育的发展历史来看,大学不仅仅是一个知识的高地,更是道德高地、文化高地。文化凝聚着学校的办学理念和教育特色,是学校赖以生存的根基,引领着学校的价值追求和行为导向。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1同时,他还特别强调“要更加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以文化人以文育人”是文化的价值旨归。高校文化育人的本质就在于以人类文化的正向价

3、值为导引,教化人走向道德、理性、真善美,感知感性美、理性美、灵性美,从而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追求。然而,随着“Z 世代”大学生成为高校学生群体的主力军和全媒体时代“无人不网、无时不网、无处不网”的生活、学习场景演变,高校校园文化的圈层现象和青年群体亚文化特征日益凸显。如何进一步彰显高校校园文化的41基金项目:本课题为“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科研创新团队 社会主义现代化:理论基础、实践要求和教学融入研究项目”(项目编号:Jvpx21190)和“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 2020 年院级科研项目”(项目编号:KY20200305)阶段性研究成果。价值追求,“应势而为”构建高校校园文化体系成为亟待关注的重要

4、问题。一、高校文化的结构大学是以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创新为主要功能的独特社会组织。大学文化是在办学治校的长期发展中砥砺出的价值取向、信念目标和行为准则,深刻影响及涵育着学子的成长成才。大学文化有着丰富的内涵与外延,不只是多种文化元素的简单物理叠加,而是多个维度多种样式的文化元素所蕴含的“文化力”相互交融、作用、催化、沉淀的结果。英国社会人类学家、功能学派创始人马林诺夫斯基指出文化可以大致划分为三个层次: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物质文化2。除了马林诺夫斯基提到的这三类,大学校园中人与人之间相互交互而形成的特定行为示范准则也是大学文化的重要组成内容,本文称之为“行为文化”。这四者之

5、间联系紧密、相互作用,其中精神文化起到引领统帅的作用,决定着制度文化、物质文化与行为文化的发展方向。(一)高校的精神文化精神文化是一所高校校园文化的内核,在校园文化结构中处于最高层,起统领作用,包含一所大学的办学理念、办学宗旨、办学目标等。(二)高校的制度文化制度文化是一所高校在办学过程中为了实现办学目标的需要而主动创制出来的一些列规范体系,包括一系列的教学制度、管理制度、科研制度、保障制度等。(三)高校的物质文化物质文化是高校校园文化的空间物质形态,是校园文化的有形部分和物质基础,是校园精神文化的物质载体。一般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环境文化,比如校园视觉识别系统设计、校园环境规划、校园楼

6、宇景观建设、校园花草树木优化等;另一部分是设施文化,比如图书资料、教学仪器、实验设备、文体活动设施、校园网络设施等。(四)高校的行为文化行为文化是高校办学传统及理念在全体师生员工的一言一行上的可感知的具体表现,是一所高校公共关系、行为规范的综合表现,是学校育人活动中最直观、最广泛也是最深刻的部分。二、“Z 世代”大学生群体的价值观偏差“Z 世代”(Generation Z)是指 1995-2009 年间出生的一代人,他们一出生就与网络信息时代无缝对接,受数字信息技术、即时通信设备、智能手机产品等影响比较大,所以又被称为“网生代”“互联网世代”“二次元世代”“数媒土著”等3。“Z 世代”大学生迎

7、来了高度自由的网络生存空间,然而网络生态的盘杂也一定程度上干扰了学生群体对主流价值的认知和认同。互联网技术丰富了“Z世代”大学生的生活,主流向上,但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一)“泛娱乐化”带来核心价值观的遮蔽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大数据时代下51的新时代大学生被各式各样的“泛娱乐样式”裹挟,取媚迎合大学生兴趣点和心理倾向的“私人定制款”信息实时推送。这种“野蛮式”“裂变式”的网络信息传播样态,使得大学生群体醉心于娱乐热点的不断更迭以及网络爽文、偶像剧、真人秀的视觉按摩。碎片的、娱乐的、浅层的甚至低俗的文化片段、短视频等包裹吸食着大学生的精神世界,缔造着一个“大众狂欢、娱乐至上”的幻境

8、。鱼龙混杂的网络生态在“流量”“看点”中稀释和旁落了主流价值观念。主流意识成为了沧海一粟。沉浸的文本阅读被碎片化的网页浏览取代,深刻的思辨被“及时享乐”“游戏人生”的群体口号淹没,品味礼赞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更是遥不可及。优秀文化和鲜活历史的曲解、丑化、戏谑、遮蔽带来的是“Z 世代”大学生大众娱乐过后的精神贫瘠、思想焦虑,信仰缺失。(二)“佛系”口号下的功利主义盛行“佛系”观念是新媒体时代“丧文化”的典型表现。“Z 世代”大学生越来越喜欢以“佛系”自居,以“人间不值得”“我只想躺平”自嘲,在标榜不争不抢、追求平和、淡然的假象下畅饮“丧文化”的“毒鸡汤”。细思深究,不难

9、发现“佛系”只是当下年轻人在焦虑重压下的一种自我消解。看似云淡风轻的背后,实则是为了掩饰那些即便努力仍无法成功的挫败感,更似弱肉强食世界里弱者自我防护的说辞。这种逃避现世,颓废悲观的态度正在逐步侵蚀大学生的内生动力。另一方面,纵观大学生的行为表现,在一部分大学生群体中“佛系”仅仅是一句口号。在学习目的、入党动机、择业就业等涉及自身利益方面,他们仍表现出巨大的功利主义。虽然在大学生群体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集体主义观念和奉献社会精神仍居主流,但也无法忽视的是具有浓厚世俗色彩的功利主义正在逐步侵蚀大学生的思想4。(三)“网红”之风盛行下的审美庸俗化在“流量经济”“粉丝经济”的刺激下,“网红文化”

10、在“Z 世代”大学生群体中受到火热追捧。从“草根”到“网红”,从默默无闻到百万粉丝仅仅在一夜之间。这种一举成名带来的巨大经济收益,使得当前大多数学生群体丢弃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里“艰苦奋斗”的主流价值观念。随之而来的是人人都在琢磨如何“吸金”。学生群体的“猎奇”心态更甚,不断追求视觉上的满足、感官上的刺激,标榜特立独行,对新奇的事物一定程度上追捧和模仿。在现如今的大学校园,学生群体大胆出位的举动并不稀奇,各类恶搞照片层出不穷,同性接吻、扮鬼、女生画胡子、男生扮女生等行为时而有之,搞怪无度,哗众取宠。学生群体更是利用 PS、电影剪辑、方言配音等手段,把恶搞之风推向极致,恶搞对象也由影视作品转向现实

11、生活中的名人,直至红色经典、英雄人物,就像曾经一度在网络上发酵的“杜甫很忙”。这些网络文化乱象使的大学生深陷网络旋涡之中,影响着这一群体的审美志趣和行为方式。三、“Z 世代”高校文化育人体系的构建策略 时代呼唤有灵魂的大学,文化是大学之61魂,它深深地蕴含在校园之中。大学生正处于人生成长阶段的“拔节孕穗期”。面对“Z世代”大学生校园生活呈现出的新样态及这一群体价值认同的新问题,高校要因势而谋、应势而为,进一步发挥出文化育人对人才培养的促进作用,积极探索办学新模式。当前高校可以尝试通过深入挖掘一所高校潜在的“文化力”,精品培育“文化圈”,不断拓展“文化场”等手段,形塑“和心固志”“和雅养正”“和

12、而不同”的文化育人体系,以深厚的校园文化底蕴涵育、缤纷的校园生活浸润、形式多样的各类平台教化,从而影响学生的信仰教育、情怀养成、全面和谐成长。(一)依托“寻根工程”深挖“文化力”,赓续校史文化瑰宝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万物有所生,而独知守其根。要正本清源“Z 世代”大学生群体文化乱象,首先之要就是给大学生群体提供一片富含“养分”的肥沃土壤,即富有文化涵育力的大学校园。高校既是文化命脉的传承者,又是文化发展的推广者。本质上说就是要继承传统文化又要超越传统文化,探索现实又面向未来,以文明进步、教育现代化为目标创新性地传承文化,实现高校文化传承的价值。一所好大学必然有它深厚

13、的文化底蕴和独有的文化自信,有其强大的文化作用力。这种渊远流长的“文化力”潜移默化地促进校园师生由精神到行为的整体演变。故而,高校要积极扬弃,革故鼎新,在校园“文化力”的挖掘和积聚上下功夫,打造校园文化名片。特别是要注重对校史的梳理。校史文化是一所高校的血脉和灵魂,蕴含着文化育人的富矿,它是使其区别于其他高校的文化基因。在高校文化育人工作中,可以深入开展“文化寻根”工程,充分挖掘校史、校情中蕴含的德育、志育、美育元素,结合校史档案室建设、校史系列丛书编写、校史记录片拍摄等工程充分挖掘校史文化中蕴含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为高校文化育人工作铸就可亲、可敬、可学、可行的“文化瑰宝”。(二)依托“塑魂工程

14、”形塑“文化圈”,涵育学子成长成才“文化圈”概念是由德国民族学家 R.F.格雷布纳首先提出的。他认为,文化圈是一个空间范围,在这个空间内分布着一些彼此相关又各具特色的文化丛或文化群5。高校在积极构建文化育人体系进程中可以致力于打造具有学校特质的各类校园“文化圈”,致力于学生德智体美劳各个方面的提升。诸如,结合理想信念教育,积极打造师生“和心固志”的“信仰文化圈”。“和心固志”旨在信仰教育。马克思主义是我国大学最鲜亮的底色,切实抓好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是一项极其重要的政治任务。高校的人才培养工作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根本,通过集中教育、社团活动、志愿服务等加强对学生的理想

15、信念教育,从而达到培根铸魂、和心固志的目标。再者,结合社团活动,培育“和雅养正”的“社团文化圈”。“和雅养正”,意为“人和德高,才学大雅”,旨在将“全人教育”理念贯穿于高雅文化、先进文化等校园文化育人之中。高校可以充分发挥第二课堂的育人作用,通过开展诸如经典71诵读、高雅艺术进校园、寻访年俗社会实践等优秀文化系列活动、校园文化“四大节”等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最后,聚焦人才培养,培育“工匠精神”的“专业文化圈”。大学的重要目标是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每所高校的办学定位不同、每个学生的特质不同决定了高校育人工作不是“一刀切”的“流水线作业”,要努力做到“和而不同”,意为注重专业的特殊性,因材施教,

16、结合专业特色开展各类实践活动,培养专业化、个性化学子,让每位学生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轨迹,散发光芒,从而形成符合时代发展且具有学校自身特色的育人模式。(三)依托“植根工程”打造“文化场”,提升校本文化认同灵境育英才。可见富有魅力和感染力的校园文化,可以衍生出一股强大的精神力量,在潜移默化中无声润物,以文化人,增强大学生文化认同,涵育文化自信。这就要求高校要积极打造“芝兰入室”般的全景式校园文化环境,这其中包含校园“物质文化场”的打造和“非物质文化场”的拓展。众所周知,大学物质文化是大学文化的空间物质形态,是大学精神文化的物质载体。一方面,“物质文化场”的建设致力于挖掘校园艺术环境的育人元素。诸如,在充分挖掘自身蕴涵的校本文化瑰宝的基础上,凝练升华校园文化精神,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全面打造校园视觉识别系统,推进校园山水景观以及校舍楼宇、广场校道、桥梁亭台、文化长廊等系统建设,结合校史、校情推进办学成果展、校史馆建设,巧借自然、人文之物,彰显建筑之美、庭院之美、校园之美,体现高校培育目标和审美意象,打造一室一舍皆有爱,一草一木皆传情,一墙一路皆文化,一课一讲皆育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业资料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3 wnwk.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ICP备202405992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