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三全育人”视域下高校思政教育模式创新研究.pdf

上传人:哎呦****中 文档编号:2753391 上传时间:2023-11-29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879.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全育人”视域下高校思政教育模式创新研究.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三全育人”视域下高校思政教育模式创新研究.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三全育人”视域下高校思政教育模式创新研究.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年第期第 卷(总第 期)淮 南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学 报J OUR NA LO FHUA I NANVO C A T I ONA L&T E C HN I C A LC O L L E G ENO,VO L,S e r i a lN o “三全育人”视域下高校思政教育模式创新研究李水兰(闽西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福建 龙岩 )摘要:“三全育人”可实现思政教育全覆盖,是将思政教育质量最优化、切实推动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效措施.当前,高校思政教育“三全育人”中存在全员育人尚未形成协作效应、全过程育人无法有效衔接、全方位育人联动性不足等问题.对此,高校应构建“有机协同”联动体系,推进全员育

2、人;落实“一体贯通”育人体系,推进全过程育人;打造“多维融合”服务机制,促进全方位育人,全面提升高校思政教育质量.关键词:三全育人;高校;思政教育;模式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三全育人”可构建一体化育人体系,为高校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培养“全能人才”贡献力量.新时代思政教育工作已成为重要战略任务,高校需做好顶层设计,紧抓关键内容,全面推进,精准发力,构建教学、管理、服务、文化等多方面协同育人的新格局.对此,高校应将思政教育“三全育人”模式构建作为重要研究课题,切实落实“三全育人”综合改革,打造全员参与、全过程用力、全方位着力的思政教育模式.一、“三全育人”基本内涵将

3、思政教育贯穿于高校教育教学各环节中,实现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与全方位育人目标可构建高校人才培养新生态,为高等教育步入全新发展轨道提供引擎动能.“三全育人”即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全员育人主要是指使高校各部门与全体教职工均参与到思政教育中,将其看作自己的根本任务,在密切协调、紧密配合中开展相关工作,形成“人人有责任、人人负责任”的育人格局.全程育人主要是指保证思政教育贯穿于学生生活、学习与就业的全过程中,避免出现各阶段思政教育相脱节的情况,践行“持续用力、久久为功”.全方位育人主要是指创新教育理念、丰富教育开展方式,将课内课外、线上线下、校内校外等有机结合,使社会组织、家庭等均参与到

4、思政教育中,使思政教育由平面转型为多维立体,真正做到“处处用力、处处有力”.在思政教育中落实“三全育人”理念可全面整合高校教育资源,完善思政教育体系,切实提升思政教育育人质量.高校应积极转变思政教育模式,创新思政教育思维,着力构建思政教育“三全育人”新模式,在遵循学生发展规律、高校育人规律的基础上将思政教育覆盖到不同领域、形态与结构中,切实提升思政教育实效性,为学生成长为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优秀人才注入新动能.二、高校思政教育“三全育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一)全员育人尚未形成协作效应首先,高校育人主体之间难以形成资源共享.高校育人资源分布在教学、管理、服务等多个部门,在协同育人过程中,各部门忽视

5、信息沟通与互动,导致分布在各部门的资源无法有效“流动”,难以充分发挥资源育人价值,最终造成资源浪费.其次,无法充分调动育人主体积极性.高校育人主体并未充分认识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性,并且,大部分高校缺乏相关评估与激励机制,导致育人主体在协同育人中的积极性与内生动力不足,直接阻碍全员协同育人的落实.(二)全过程育人无法有效衔接首先,思政教育并未贯穿到高校人才培养全过程中.思想政治理论课主要在大学一年级与二年级开设,大学三年级、四年级除“形势与政策”专题讲座外并未开设专门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这不仅违背学生思想道收稿日期:基金项目:福建省科学技术协会创新战略研究项目:生态化视角下福建科技工作者

6、服务创新创业创造的平台建设研究(项目编号:R );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学党史、悟思想、学意见、见行动”主题专项课题:“红旗不倒精神”当代价值的理论研究及实践探索(项目编号:MX Z Y XWX J)作者简介:李水兰(),女,福建长汀人,讲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马克思主义理论.德品质养成中的渐进性与连贯性原则,还无法形成完整的思政教育生态系统.其次,在学生成长过程中,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校内教育与校外教育等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脱节,无法通过连接各阶段思政育人要素实现思政教育的长期效应.(三)全方位育人联动性不足首先,课内外缺乏联动.高校在将思政育人元素融入课堂教学内容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育人工

7、作仅停留在传授学生理论知识层面,并未将知识传授与实践育人相结合.其次,线上线下缺乏联动.大部分高校已拓展思政教育线上教学平台,但仅是将线下教学内容照搬到网络空间,学生仍处于被动接收思政理论知识的层面,无法与教师进行有效互动,导致线上育人与线下育人无法形成优势互补.最后,家庭、学校、社会等缺乏联动.家庭、社会承担着不同育人职责,但并未明晰其应担负的育人职责,无法充分挖掘、利用其育人资源,难以形成高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这也是全方位育人的堵点.三、高校思政教育“三全育人”模式的构建(一)构建“有机协同”联动体系,推进全员育人首先,政府应提高对思政教育的重视程度,对其进行全面领导,鼓励社会主体

8、积极参与其中,为高校强化思政教育实效性提供新的育人资源,帮助高校突破落实“三全育人”中的难点.其次,高校应完善体制体系,推动全校教职工踊跃参与到思政教育中.一方面,高校党委应分批、分层组织教职工参加政治学习、民主生活会等,推动其树立协同育人理念,引导其由“要我育人”转变为“我要育人”.另一方面,高校应优化考核评价工作,将各部门是否结合工作职责落实思政教育作为重要考核标准,为表现优异的部门或个人颁发“教学突出贡献奖”“辅导员突出贡献奖”“管理服务优秀奖”等,将其作为选拔优秀教职工、晋升管理人员的重要依据,充分调动教职工协同育人积极性.最后,高校党委应提高对思政教育工作的重视程度,将其纳入重要工作

9、范畴,推动思政教育与教育教学、科研、学科建设、发展规划等工作同向同行,并对思政教育工作进行统筹领导,自上而下层层推进,落实育人主体责任,在党委统一领导下切实推动各部门协同育人,搭建一体化思政教育新格局,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二)落实“一体贯通”育人体系,推进全过程育人将思政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各阶段.首先,高校应提高对新生教育的重视程度,开展理想信念教育、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专业认知教育、行为规范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规范学生行为举止,坚定学生理想信念,并帮助学生明晰未来发展方向.其次,抓好中间环节.在大学二年级,高校应注重依托专业教学培养学生专业素养,夯实学生专业基础.高校还应定期开展专业知识

10、竞赛、专业技能讲座等,提高学生对本专业的认同感,推动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专业知识与技能学习中.在大学三年级,高校应鼓励学生参加各类学科竞赛与科研活动,在锻炼学生实践能力的基础上培养学生求真务实、严谨慎重的态度与创新意识.最后,重点关注大学四年级学生.高校应面向大学四年级学生开展职业理想教育与就业指导教育,并依托新媒体平台大力宣传张桂梅、王兰花、石光银等榜样人物优秀事迹,熏染学生价值观念,升华学生就业理想,多维度推动学生树立正确择业观念、形成高尚就业理想.打通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首先,教育部门应做好顶层设计,在规划发展时将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视为一个整体,以思政理论课为突破点,做好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

11、两阶段思政教育的衔接.教育部门应结合各阶段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个性特征、成长需求等设计思政理论课教学内容,保证从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的思政理论课是逐层推进的,使学生在思政理论课学习伊始就已进入了系统化的思政教育模式,为循序渐进、由表及里开展思政教育夯实基础.其次,高校应为思政教师搭建与基础教育思政教师沟通交流的桥梁,如,定期开展思政教育研讨会、学术交流活动等,通过活化基础教育思政教育资源、调动各学段师资力量实现思政教育的“全贯通”.高校还应与积极与当地基础教育学校合作搭建思政教育专题网站,并携手制定“思政课堂教学互访互听”制度,为各阶段思政教师随时沟通交流搭建平台,更好地实现思政教育资源共享,多维

12、度推动各阶段思政教育精准衔接.衔接在校教育与离校教育.首先,做好假期离校前教育.在假期放假前,高校应通过班会、主题讲座等形式引导学生注意分辩虚假信息,避免虚假信息为自身生活带来不良影响,并强化学生自我安全意识.其次,在学生离校期间做好思政教育.在学生离开校园的期间,高校应将辅导员发展为与学生沟通的“桥梁”,定期安排辅导员将学校最新工作安排传达给学生,并了解学生在生活或社会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将其反馈给第期李水兰:“三全育人”视域下高校思政教育模式创新研究学校.高校应整合反馈信息,依托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平台做好教育引导工作,并大力宣传社会主流价值.最后,在学生返校后及时做好返校教育.寒暑假、实习期

13、时间较长,相较于在校学习期间学业压力较小,学生极易产生懒怠情绪.所以,在学生返校后,高校应密切关注学生心理变化情况,组织教师积极反馈学生学习状态,将相关信息反馈给思政教师,由思政教师结合学生实际情况调整教育内容,主动与学生沟通交流,帮助学生解决思想方面的困惑,并引导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心理,推动学生全身心投入学习中.(三)打造“多维融合”服务机制,促进全方位育人构建课内、课外全方位服务育人机制.首先,发挥宿舍育人功能,使学生在生活中接受教育.生活环境可在无形之中熏染学生思想、引领学生成长.高校可定期开展宿舍文化评比活动、检查宿舍卫生,为表现优异的宿舍颁发奖状与奖品,并将其作为评选优秀学生、选拔学

14、生入党等重要参考,通过组织与学生自身利益密切相关的活动使学生认识到集体生活在自身发展中的重要意义,推动学生积极参与到宿舍文化建设中,从细微之处改变学生.其次,强化学生会、社团等学生组织的建设,为学生开展自我管理与自我教育提供平台.一方面,高校应选拔政治立场坚定、综合素养较高、有一定工作能力且乐于服务学生的学生骨干,将其发展为学生会或社团干部,并组织其定期参加思想教育与业务培训活动,强化其思想道德修养,并系统提升其组织协调能力、管理能力与创新精神,为其定期组织开展相关活动、发挥学生干部示范引领作用筑牢根基.另一方面,高校应划分出专项资金支持学生会或社团开展各类活动,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思政教

15、育,为学生搭建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平台.最后,强化思政教育实践教学,课上、课下全方位推进思政教育,为学生将思政教育内容融入自身知识体系与行为规范中注入新动能.一方面,高校应处理好思政教育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之间的关系,确保两者有效衔接,全方位提升思政教育实效性.另一方面,高校应不断创新实践教学开展方式,根据学生思想现状与特点挖掘具有育人价值、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积极性的活动.高校应保证实践教学能够覆盖到每一位学生,结合大部分学生需求开展实践教学,确保学生对实践教学的认可度,充分发挥实践教学育人价值.构建线上、线下全方位服务育人机制.一方面,高校应开设专门用于思政教育的微博账号、微信公众平台等,由

16、思政教师轮流管理,依托其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呈现思政教育内容,并通过提出问题的方式组织学生围绕理论知识开展讨论活动,在思维碰撞中深化学生对思政教育内容的理解认知,有效打破传统学生被动接收知识的局面.高校应引导思政教师及时转发社会正能量、国家最新方针政策,强化学生民族自豪感;并评价社会热点事件,及时引导舆论方向,引领学生思想观念.另一方面,高校应整合微课、慕课等优质网络教学资源,依托腾讯会议、学习通等平台开展线上教学,使线上教学成为线下教学的重要补充.高校还应积极创新思政教育线下教学,灵活应用讨论式、讲授式、现场教学等教学方式与音频、视频等,提高线下教学质量,构建线上、线下协同育人新生态.构建校内、校外全方位服务育人机制.首先,高校应做好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教书育人等工作,多维度开展思政教育,并积极与家庭、社会建立联系,统筹协调各方育人资源,打造一体化思政教育模式.其次,高校应依托网络社交平台强化与学生家庭的联系,定期开展“云家长会”,帮助家长了解学生在校生活、学习情况,并向家长系统讲解家庭教育方法,引导家长带领学生从身边小事做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利用身边的红色资源对学生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业资料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3 wnwk.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ICP备202405992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