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Jul.2023/No.4本刊特稿“伦理形态”视角下当代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理论建构高广旭摘要推进当代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理论形态建构,既需要突破传统马克思主义伦理学“伦理科学”视角以及“科学伦理学”研究范式的束缚,探寻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研究范式新的生长点,也需要推动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研究范式的革新,尝试在“伦理形态”视角下确立“哲学伦理学”的新研究范式。“伦理形态”视角下当代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理论形态建构,通过打破马、中、西伦理学的学科壁垒和思想隔阅,在伦理现实和道德形态发展维度上实现三者的会通与融合,以期促进当代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理论内涵的丰富和发展,建构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
2、和中国气派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理论,构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伦理道德的价值生态。【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伦理学;伦理形态;理论建构;中国问题;伦理精神马克思主义伦理学在人类伦理道德思想史上具有独特的理论地位和思想价值。深入阐释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伦理道德思想,在此基础上建构面向当代中国伦理现实的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理论形态,既是给予当代中国伦理问题充分理论诠释和思想指引的必然要求,也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研究的重大课题。为此,本文在反思我国当前马克思主义伦理学既有研究范式及其生长空间基础上,提出当代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理论形态建构,需要突破传统马克思主义伦理学“伦理科学”研究视角,以“伦理形态”
3、研究视角重构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研究范式,推动马克思主义伦理学、中国传统伦理思想、西方伦理学理论(以下简称马、中、西伦理思想)的会通和融合,实现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理论内涵的丰富和发展,从而为深化马克思主义伦理学重大基础理论研究,为建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理论打开更为广阔的理论视野。一、“伦理科学”与马克思主义伦理学既有研究范式马克思主义伦理学在我国伦理学理论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自2 0 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我国马克思主义伦理学已经建立起基本的学科体系和理论框架;2 0 世纪90 年代以来尤其是2 1世纪以高广旭,哲学博士,东南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江苏省重点高端智库东南大学道德发展研究院
4、研究员(南京211189)。本文系江苏省社科基金重点项目“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理论形态当代建构研究”(2 0 ZXA002)和江苏省“公民道德与社会风尚”协同创新中心的研究成果。016来,更是在文本诠释和资料引介方面取得了重大的理论进展。然而,由于长期深受苏联哲学原理教科书的影响,马克思主义伦理学在塑造起科学理论形态的同时,在打破马、中、西伦理学研究的学科壁垒,克服多元伦理价值冲突所引发的道德虚无主义,进而面向当代中国伦理现实进行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现代中国形态建构等方面,愈发表现出思想发声不足甚至理论失语等问题。在这个意义上,反思马克思主义伦理学既有研究范式及其可能的生长空间,便构成当代马克思主义伦
5、理学研究驱需清理的理论地坪。首先,反思“科学伦理学”研究范式基本特征及其局限。众所周知,在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最初创立的过程中,苏联哲学原理教科书发挥了重要作用。虽然为我国马克思哲学科学体系的创立奠定了理论基础,但苏联哲学原理教科书自身所存在的僵化和教条的理论逻辑,也严重束缚甚至禁了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研究的发展。在这一背景下,我国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研究最初也由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在影响,主要走的是一条基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哲学理论创建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科学理论体系的道路。或者说,以创建科学形态的马克思主义伦理学为旨趣,构成了我国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研究在特定历史时期的基本底色。“科学伦理
6、学”研究范式强调,马克思主义伦理学在伦理学史上第一次完成了对于伦理学的“科学形态”塑造,其最鲜明的特征是“科学性”。“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完全建立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础上,从现实的社会关系,特别是从社会的经济关系来理解道德,并因此能够深刻揭示道德的根源、本质和各方面的规律,从而,使伦理学有史以来第一次彻底冲破唯心史观的罗网,变成真正的科学。”“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的形成,实现了伦理思想史上的革命变革,使伦理学以科学的面目出现在人类知识的海洋中。”母庸置疑,“科学伦理学”研究范式为构建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知识体系、为反思和批判中国传统伦理思想和西方伦理学理论的局限,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原点和思想指引。然而,当
7、代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理论使命决定了,它需要以更加多元和包容的精神气度面向中、西伦理思想和当代中国伦理现实。在这个意义上,当代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研究可以尝试一种“科学伦理学”与“哲学伦理学”对话相融合的研究范式创新。“科学伦理学”研究范式赋予马克思主义伦理学某个特定理论形态以一种绝对的合法性地位,把在特定历史条件下产生的分析工具普遍化为超越历史的一般原理。这为在特定历史时期反思和批判中国传统伦理思想和西方伦理学理论,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原点和思想指引。然而,这种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理论体系和架构,也不可避免地存在与哲学原理教课共同的理论问题。这就是,当我们将马克思主义哲学伦理学构建为一门关于伦理学或道德知
8、识本身的理论科学时,一方面,这突显了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思想高度和理论特质;另一方面,它也将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绝对化乃至教条化,从而关闭马克思主义伦理学与其他伦理学理论对话和融通的可能性。与之不同,“哲学伦理学”研究范式主张,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研究必须在特定的哲学反思形式下进行。所谓“哲学伦理学”,就是将马克思主义伦理学定位为一种在哲学反思层面构筑的伦理学理论。这一理论形式既植根于西方哲学伦理学传统之中,同时又是对西方哲学伦理学传统的反思、批判和超越。需要强调的是,“哲学伦理学”的提出,不是对“科学伦理学”的否定,而是强调避免把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问题域”禁在一般道德理论原理上,避免室息马克思主义伦
9、理学的开放性和包容性。众所周知,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和“文明的活的灵魂”。哲学之所以能够表征时代精神和罗国杰等:伦理学教程,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 5年,第45页。王育殊、王小锡:伦理学,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8 6 年,第1页。017推动文明进步,就在于哲学总是以独特的方式诊断时代问题和凝炼文明内涵。不同的哲学思想和哲学流派总是以“个体性的名义”讲述着“人类性的故事”。同时,由于诊断时代问题和提炼文明内涵的视角不同,不同哲学思想和哲学流派总是以“相对的绝对”的方式表征时代精神。在这个意义上,对于马克思主义伦理学作为表征时代精神的哲学理论自觉,构成诊断时代伦理问题和提炼时代伦
10、理精神的逻辑前提。由此,当代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研究呕需增强对“哲学伦理学”研究范式的关注,即自觉关注研究视角和研究方法的批判性和融通性。其次,在聚焦“问题研究”中深化实践哲学研究范式。伦理学就其本质而言是一门实践哲学,作为实践哲学的伦理学以人的伦理道德生活为基本研究对象。这决定了,伦理学的理论旨归并不是创建脱离人类实践活动和社会历史现实的纯粹理论体系,而是为破解人类伦理道德现象的谜题、为指导人类伦理道德发展进步提供思想指导和理论支撑。因此,伦理学研究在其精神品格上始终秉持实践哲学的研究旨归,当代马克思主义伦理学也应当在研究范式上自觉深化实践哲学的理论特质。如果说伦理学就其精神实质而言始终是一种实
11、践哲学,那么马克思主义伦理学则是这种实践哲学精神的典范。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实践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理论特质。以实践观点和实践唯物主义为哲学基础的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理应坚持和深化实践哲学的研究范式。而坚持和深化实践哲学的研究范式,要求马克思主义伦理学聚焦当代中国人伦理道德生活的“问题研究”。“问题研究”是引领马克思主义伦理学实践哲学研究范式的主题。马克思主义伦理学作为实践哲学是以解决实践问题为导向的,但这不意味着马克思主义伦理学发挥与应用伦理学实践问题相同的作用,也不意味着马克思主义伦理学具体地或实际地解决伦理道德问题。而是要求马克思主义伦理学在哲学的世界观和方法
12、论层面具有实践哲学的高度,以理论的方式再现实践问题。换言之,马克思主义伦理学应自觉以“问题研究”为导向,以理论化的实践问题为对象,从伦理世界观和伦理方法论的层面,为破解现代社会所突显的伦理道德难题提供理论实践性的指引。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要在面向当代中国伦理道德的“问题研究”中,突破理论研究与实践研究的对立状况,在理论研究中深化实践研究,在实践研究中推进理论研究。只有如此,实践哲学作为当代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研究范式才能真正得到贯彻和发展。诚如有学者所言:“在当代中国人的伦理生活变迁中去理解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研究范式的转换,有助于我们理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发展逻辑,更好地确立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新
13、范式、新焦点、新概念和新理念。”面向“当代中国人的伦理生活”理解当代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研究范式的转换,就是将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思想精髓和理论内涵与当代中国伦理现实问题结合起来。在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中,建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伦理学话语体系。在这方面,虽然国内学界已经做出了相关的探索,然而对于如何以新的研究范式整合既有研究成果,使其成为揭示当代中国社会伦理道德难题的思想资源以再现当代中国社会的伦理现实,以及如何在此基础上构筑一种以马、中、西伦理思想会通为思想主体,理论话语与实践问题有机融合的学术体系、学科体系和话语体系,依然是呕需我们进一步推进的新时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研究的重大课题。
14、最后,激活国外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研究成果的理论价值。建构当代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理论形态,既需要立足当代中国社会的伦理道德状况,构建中国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问题逻辑,也需要充分借鉴国外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研究成果,在中、西伦理学理论的对话中,扩展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研究的国际视野。曲红梅: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研究的范式转换,道德与文明2 0 2 2 年第2 期。018众所周知,马克思主义并非是一种坚持欧洲中心主义的狭隘学说,而是科学揭示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社会理论。因此,当我们构建马克思主义伦理学当代理论形态时,便不可能只考虑中国的社会伦理问题,而应该以马克思主义伦理学本身所具有的现代性批判意义和人
15、类性的视野和胸怀,关注人类社会的伦理道德发展问题及其未来发展路径。在这个意义上,国外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研究无疑为我们提供了重要研究视角和理论借鉴。当然,我们需要以客观理性的态度对待西方马克思主义伦理研究,看到西方马克思主义伦理研究的局限性及其对于解决当代中国社会道德伦理问题的局限性;更需要以一种总体性的视角把西方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纳入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理论形态建构之中,注重其在这一建构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实践证明,任何封闭僵化的理论都不可能有强大的生命力,马克思主义伦理学从其诞生之初,就是在批判和继承人类已有伦理学理论成果的基础上形成的。当前,建构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当代理论形态,批判借鉴国外马
16、克思主义伦理学研究成果,既需要进一步加大重要研究文献的译介力度,更需要关注国外学界关注和讨论的热点问题,在与国外同行的对话中,发出中国声音、凝炼中国话语。从而实现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研究从“引进来”到“走出去”的根本转变。只有如此,建构一种具有开放性、生长性和生命力的当代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理论才得以可能。基于以上反思和探讨,我们看到,虽然学界既有研究成果在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研究范式方面作出了重要理论贡献。然而,传统教科书的“科学伦理学”研究范式在强调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绝对理论高度的同时,也把马克思主义伦理学封闭化、教条化。实践哲学研究路向虽然是对于这一传统研究范式的内在反思和自觉突破,但是缺乏“问题研究”的实践研究往往偏执于理论与实践的一隅,而无法实现真正的实践研究。国外马克思主义对于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的探讨和阐发,虽然对于深化马克思主义伦理学基础理论研究具有重要参考意义,但是其要么纠缠于历史唯物主义与道德是否融含的问题,要么陷人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批判是否遵循正义原则的争执之中,所以无法为建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伦理话语提供科学适切的理论支持。因此,当代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研究似乎陷入了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