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2卷第1期2023年3月Vol.32 No.1Mar.2023滇西科技师范学院论丛“双减”政策下云南农村薄弱学校课堂 提质增效的途径与方法罗利群高婉玉罗利群高婉玉(云南民族大学教育学院,云南 昆明(云南民族大学教育学院,云南 昆明650504)摘 要:作为我国义务教育阶段最为薄弱环节,农村薄弱学校不仅反映“双减”政策落实的力度,而 且关涉中国教育事业的总体发展速度。在厘清“双减”政策下云南农村薄弱学校课堂教学改革逻辑转向的 基础上,从管理机制建构、教育资源挖掘、教师团队建设和教学方法创新四个方面阐述课堂提质增效的途径,提出培养核心素养与重视情境教学、构建核心理论与把握学科概念、践行单元教学
2、与坚持整体视角、把握 评价导向与促进学习进阶等课堂提质增效的方法。关键词:“双减”政策;农村薄弱学校;课堂教学;提质增效、引言2021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 办公厅颁布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 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以 下简称“双减”政策),体现了党和国家对 义务教育中存在问题的高度重视。作为我国 义务教育阶段最为薄弱环节,农村薄弱学校 不仅反映“双减”政策落实的力度,而且关 涉中国教育事业的总体发展速度乳农村薄 弱学校是指在农村基础教育中,存在综合教 育教学水平低下、社会声誉较低、设备设施 落后等问题的学校,相对当地其他学校来说,其社会期望值较低,教育教学的整体形象较
3、 差。由于这类学校在学生来源、办学条件、师资力量和学校管理等方面存在问题,导致 其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难以令人满意。而“双 减”政策的出台,对地处西南边陲的云南农 村薄弱学校提出更高的要求和全新的挑战。在此背景下,探讨云南农村薄弱学校课堂提 质增效的途径和方法,对“推进义务教育薄 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助力乡村薄弱学 校提高教育供给质量,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 教育的更高需求,有效回应教育提质增效和 教育现代化,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二、“双减”政策下云南农村薄弱学校 课堂教学改革的逻辑转向中小学生学业负担过重一直是我国教育 界的一大痛点和难点,对此,教育部颁发了 一系列的减负措施,囿于中华上千
4、年来科举 考试制度、“学而优则仕”的人才观念以及 根深蒂固历史文化的影响,加之受城乡教育 资源不均衡、商业资本过度涌入教育空间、社会阶层流动通道逐渐窄化及功利性文化观 念甚嚣尘上等诸多因素的威胁,使得我国在 减负政策的实施方面几经波折,并出现学生 学业负担不降反升的现象。通过对云南地区*收稿日期:2022-10-4作者简介:1.罗利群(1966-),女,四川宜宾人,云南民族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博士,主要从事民族教育研究;2.高婉玉(1995-),女,广东揭阳人,云南民族大学教育学院2020级教育学原理专业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 教育人类学研究。本文系2022年云南民族大学研究生科研项目“双减政策下
5、云南农村薄弱学校课堂提质增效途径与方法的案 例研究”(项目编号:2022JW06)阶段性成果之一。21第1期滇西科技师范学院论丛第32卷中小学的调查,发现云南地区农村薄弱学校 的课堂教学效率普遍不高,学生、教师和家 长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校外培训和课后作业 上,这严重地消解学校课堂的教学效果,进 而破坏中小学的教育生态。而学生、教师及 家长之所以将重心偏移到校外和课后辅导,从更深层面上是其教育观念出现偏差。因此,在提出课堂提质增效的途径与方法之前,需 对课堂教学的育人功能与价值进行重新归位。(-)“双减”:课堂教学育人初衷的 回归教育的本质是育人,即立德树人是教育 的宗旨。作为我国传统教育思想和
6、马克思以 人为本教育思想的精髓,立德树人是贯穿我 国教育事业发展的命脉和灵魂,同时,也是 落实“双减”政策的终极目标。云南农村薄弱学校在落实“双减”政策 的过程中,应以保障学生权益为宗旨,以减 轻学生的学业负担和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为重心,因而,课堂教学在落实“双减”政 策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一方面,“双 减”政策的实施,使教师主动反思教学,通 过精进教学过程以达到减轻学生学业负担的 目的。教师在校内教育教学中应做到“应教 尽教”,加强教育资源的有效供给,以确保 学生在校内能“学足学好”。这在一定程度 上可以避免出现学习任务被转移到校外、课 后,以及将本属于教师的教学任务转移到学 生和家
7、长身上的情况;另一方面,“双减”政策要求严格管理校外培训机构。在校外培 训机构逐利和家长教育焦虑的双重作用下,学生校外培训负担越来越重。正是学校课堂 教学已然无法满足学生和家长的教育期待,使得他们将教育依托于校外培训机构,这不 仅加重了家长的经济负担,而在经济、权力 上具有相对优势的家长通过持续的高额教育 投入,不断巩固其教育优势与垄断优质教育 资源,从而破坏教育的公益性和普惠性,使 得大量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无法平等地享受 当地的教育资源。综上,聚焦课堂教学,使 学生在课堂上“学足学好”是治理学校教育 生态的关键。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教师与学校应突破传统应试教育的藩篱,回 归课堂教学的育
8、人初衷,使学生树立正确的 学习观、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促使其 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二)“双提”:向课堂教学要质量与 效率“双减”政策强调学校应提高课堂教学 的质量和效率,确保学生在课堂上“学足学 好”。学校应根据“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 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教育方针,制定教学质量的评价标准。此外,教师根据 相关课程标准中对育人目标的科学定义,结 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具体学科教学的特 殊性,拟定教学目标、教学计划、教学方案、教学评价等指标。换而言之,教学质量是根 据教育目标对一定的教学活动进行客观评价 的结果,它具有指向性和稳定性的特点。所谓“双提”指提高教学质量和服务水平,即提
9、高课堂教学的质量与效率。当前,社 会公众普遍存在“唯分数论”的教学评价观,这种观念下容易诱生出功利性价值取向。学 生家长将注意力转移到校外培训机构,在资 本市场趋利裹挟和焦虑贩卖中逐渐加入破坏 教育生态的队伍。可见,减轻学生学业负担、发挥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以及改善云南农 村薄弱学校教育生态的关键是提高农村薄弱 学校的教学质量。“双减”政策的落实,核心在学校,关 键在于师资保障。在“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与“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育人观指引下,教师教学效能的高低直接影响课堂教学的质 量和效率。换言之,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的 提高需要依托教学效能的提高。教师教学效 能是教师完成预期教学目标的重要参照
10、,回 归教育的本体价值诉求要求提高教师的内生 动力、提升学生自主发展的内源性动力和“人 学”为体的永恒动力。提升教学质量与提 高教学效能两者既是手段与目标的关系,也 是相互依存的关系:一方面,教师在不断进 行教学反思中革新教学理念、改进教学方法、整合教学资源,以满足学生对知识、技能、情感等多元需求,即教师在向内寻求发展的 22罗利群高婉玉:“双减”政策下云南农村薄弱学校课堂提质增效的途径与方法过程中达到落实国家教育政策的目标;另一 方面,为提高教学效能,学校应充分考虑学 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学科教学目标等因素,制定科学的教学质量评价标准,为教师开展 教学活动提供科学的教学质量评价标准。由 此,提
11、升课堂教学质量和提高教学效能是落 实“双减”政策的内在要求。(三)“双减”与“双提”:教改的逻 辑遵循在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 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O三五年远景目 标的建议书中,明确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 的目标,指明了“十四五”期间教育改革的 方向。在此背景下,“双减”政策通过减轻 学生学业负担和课外培训负担,以促进学校 教育的“双提”。教学变革的根本动力在于 适应民众的现实需求,在优化教学理念、创 新教学方式、调节教育场域等诸多影响因素 的关系中探寻平衡教育生态的途径,以满足 民众对高质量教育的需求。而教学效能和教 育质量的提高将改善教育生态,促使教学变 革向纵深方向发展,形成与教
12、学变革根本动 力的协同演进关系。“双减”和“双提”的教学变革也遵循 学生认识事物的基本规律,即由简单到复杂、由浅到深。在探讨相关教学变革的实践逻辑 之前,需要先厘清教学改革的总体逻辑:一 是“双减”政策给学校教育带来了发展契机。在国家“双减”政策的实施背景下,家长、学生、学校等更加注重学校场域的育人价值,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师道尊严进一步得 到弘扬,学校课后服务空间得以延展,家校 协同机制得以建构;二是“双减”政策为中 小学教学带来了全新的挑战。如何提高学校 课堂教学效率、如何运用学校资源进行课程 建设、如何保障教师和学生的合法权益等,都是“双减”政策下学校教育亟待解决的难题。这不仅关涉教师
13、教学质量和效率的提高,更 关乎学校本体性功能的回归。因而,从整体 上看,“双减”和“双提”的教学改革逻辑 遵循教学育人的宗旨,直面新政策带来的机 遇并有效地回应教改难题,在教学理念、教 学方式、教学评价手段等多个维度上保持一 致性和连贯性,进而实现高质量的教育目标。三、双减”政策下云南农村薄弱学校 课堂提质增效的途径“双减”政策对云南农村薄弱学校提出 更高要求的同时,也使其迎来了良好的发展 契机。为实现云南农村薄弱学校课堂的提质 增效的目的,从管理机制建构、教育资源发 掘、教师团队建设和教学方法创新这四个方 面阐述课堂提质增效的途径。(一)构建管理机制在管理机制建构方面,采取相关措施落 实“双
14、减”政策。其一,云南农村薄弱学校 应定期组织全体教师研习党中央和云南省关 于“双减”政策的内容和方针政策,依据学校、学生的现实状况,通过问卷调査和访谈等方 式,了解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从学生的 行为习惯、劳动育人、美育渗透等方面出发,制定适合本校学生学业减负的规定;其二,完善学校的教学管理机制。以强化课堂质量 和效率为宗旨,从作业的精准、教学时长的 安排、课间活动设计等方面进行全面部署,使课后为课堂服务,切实保障学生课堂学习 的效率和教师课堂教学的质量;其三,建立 家校协作机制。鼓励家长参与学生的课后学 习,并担负学生课后学习的监督责任,加强 教师与家长的沟通,在沟通中了解学生的学 习情况,
15、使教师能正确引导学生发扬长处、家长能掌握育人的基本原则和方法,为学生 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二)挖掘教育资源在教育现代化时代背景下,数字教育资 源的发掘成为落实“双减”政策的重要途径 之一。首先,深入解析课程标准,整体设 计数字教育资源建设。依据国家中小学课 程标准,通过现代化技术整合教学资源,合理安排教学大纲和教材模块的内容,以达 到优化数字教育资源的目的。数字资源不仅 能使教学内容更加生动,同时要求对碎片化 知识的重构,通过将学科知识与生活内容相 联系,使日常教学与学生的经验知识结合起 来,体现数字教学的跨学科理念、培养核心 23第1期滇西科技师范学院论丛第32卷素养的宗旨。总之,数字教育
16、资源的发掘应 当建立在科学技术手段的基础之上,充分认 识课程标准,做好数字教育资源的整体设计,根据教学实施的具体情况,做好资源脚本设 计及通过精细制作与审核来储存和管理资源。(三)强化教师团队“双减”是途径,“双提”才是目的。其中,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强化教师团队是“双提”的内在要求。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平衡各学 科、各班级之间的教学水平,提升教师的科 研能力,进而稳步推进学校教学和科研工作 的顺利开展。学校应不定期举行教师教学经 验分享会、教学“沙龙”、教学质量评估会、优秀教师经验分享会等,并将这些活动进行 精细化管理。鼓励教师参与教学研讨和科研 项目,详尽地制定方案,健全教学研讨和科 研立项机制,做到“减负不减质”。采用集体研讨和个人备课相结合的方 式,每个年级指定一名学科组长,不定期地 开展集体研讨活动。研讨主要以总结一周的 教学执行情况、明确教学内容、讨论教学重 难点、分享教学经典案例与教学心得等内容 为主,充分调动组内教师的教学积极性。集 体研讨结束后,各科任教师根据学生身心发 展特点和自身的教学特点对个人的教案、教 学大纲进行整改,并认真撰写教案。(四)创新教学方法教学方法直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