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年 月第 卷第 期黑龙江教师发展学院学报 :收稿日期:基金项目:黑龙江省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警察院校学生生命教育课程开发和实践的行动研究”()作者简介:成晓霞(),女,山东海阳人,副教授,硕士研究生,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生命教育研究。“乌卡时代”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困境与构建策略成 晓 霞(黑龙江公安警官职业学院 警务心理教研部,哈尔滨 )摘要:当今世界正在经历“乌卡时代”,其所表现出来的易变性、复杂性、模糊性和不确定性给大学生的生命教育带来了巨大冲击。“乌卡时代”生命教育的价值导向应从激活自我主体力量、尊重自然生命的本真诉求、增加生命实践的体验几个方面着力。拓展生命教育的多元化模式,构建家
2、庭、学校和社会一体化的生命教育模式,加强师资队伍生命教育素质的建设,可以作为“乌卡时代”大学生生命教育的构建策略。关键词:乌卡时代;生命教育;构建策略中图分类号:文献标志码:文章编号:()当今世界正面临着百年未有之大局,知识的加速更迭催生了万物互联的时代。而全球性的经济危机、自然灾害频发、全球气候变化、局部地区冲突等事件为世界带来巨大冲击。新冠肺炎疫情更将这种不确定性推上一个新高度,经由互联网营造的虚拟“在场感”和“代入感”,又随着时代化的媒介传播,广大民众在认知和情感上加剧了对“乌卡时代”的共鸣。所谓“乌卡时代”()即指当代世界所具有的易变性()、不确定()、复杂性()、模糊性()的特征。是
3、用四个英文单词的开头字母组合而成的缩写词,中文发音像“乌卡”因而命名。“乌卡”一语最早出现是在 年,是美国陆军战争学院对 世纪 年代初苏联解体的反应 。近些年,“”这个词用途越来越广泛,人逐渐用于代表当下“不可控”环境的各个方面。“乌卡时代”带给所有人的感受如同盲人摸象:人类社会的未来到底会走向何方?个体如何应对由此带来的机遇与挑战?生命的价值在于什么?在这个社会中人要如何自处?这些问题缺乏准确、固定、实体性答案。当今时代所表现出来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对个体来讲如同在悬崖边行走,而抑郁、焦虑的情绪容易在公众中蔓延。在动荡变革的时代困境中,如何重建安稳的精神家园,如何让迷茫的生命得到安稳,这是生命
4、教育要回答的时代命题。尤其对于人生观、价值观正在形成期的当代大学生,如何定义生命,如何应对这些变化对生命带来的冲击,如何认识生命的价值,实现生命的融合与成长都是大学生生命教育的一大挑战。一、“乌卡时代”对大学生生命教育带来的冲击(一)生命价值观更加工具理性一直以来,科学技术的持续进步,社会环境的超速变化,影响着人类的生活形态,同时也对教育领域带来了巨大冲击,尤其对高等教育的教育观念、教育模式、课程体系、教育方式都带来了巨大的影响。现在,网络课堂、慕课、人工智能成为了高等教育方式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不仅有效拓展了大学生的视野,而且促进了信息的广泛交流。但不容忽视的是,大学生的生命价值观随着科技的发
5、展发生了异化。物质回报被很多大学生过度重视,强调知识和技能的获得,诸如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等这些高级的精神需要也以物质作为实现指标。将人类价值的实现等同于物质财富的累积以及对他人财富的超越。对大学生的生命意义、道德人格、精神培育被过分轻视。高等学校关注更多的是就业市场所需要的人才技能,注重实用知识与技术技能的培育,追求利益最大化,教育模式的市场化、功利化特征明显,强调“何以为生”,推崇工具理性,忽视学生生命素养的教育,“以生为本”还只是停留在口头上,学生对于“为何而生”这件事的反思不够。对学业成绩、文凭等外在因素过分看重,导致“内卷”严重,大学生的生命情感淡漠,精神世界空虚,对生命和未来感到
6、迷茫,精神内耗严重,伴随着内驱力不足,使得个体出现生命活力不足等严重现象。在此背景下,大学生生命教育仅作为稳定大学生情绪,防止危机事件发生的工具,弱化了生命教育的主旨要义,忽略了生命教育为塑造健全人格、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价值诉求,这种舍本逐末的教育背景与方式亟须加以整改。(二)大学生生命目标迷茫,具有不确定性“空心病”在当代大学生群体中并不少见,其根本原因在于一直以来都是将知识学习、学业竞争作为奋斗目标,过分强调单一的功利主义价值取向,缺乏生命体验,当面对多元评价标准的大学生活,在可以探索自我、发现自我的时候,无法找到生命存在的价值,无法体验生命的丰富性、多样性,进而感到迷茫失措,内心缺乏对生
7、活意义感的追求,最后失去奋斗的方向。由于对生命意义的弱化,导致大学生缺乏对生命应有的敬重,以及对生命价值的轻视,甚至会做出放弃生命的极端行为。亚里士多德曾言:人生最终的价值在于觉醒和思考的能力,不只在于生存。人的发展过程就是生命成长的过程,生命历程本身就是一种价值。大学教育的最终目的在于“使受教育者成为自己”,要在教育活动中注重发展学生的个人价值,能够获得受益终身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让其在社会生活中准确找到自己的位置。(三)大学生缺乏生命实践、生命体验智能设备的普及使得大学生在网络世界中便可以获得丰富的在线学习资源,打开互联网即刻就能体验到世界的多样性,而线上的沟通十分顺畅,可得性又强,尤其存在
8、匿名隐身的因素使得交流不再有更多的顾忌。游戏、短视频等休闲方式更加具有刺激性。网络的开放、生活的快节奏、知识的超速更迭、意识的碎片化和主观能动性的弱化,使得“乌卡时代”的大学生越来越沉浸在虚拟世界。但是网络带来学习便利的同时也使得一些大学生走上了对网络世界过分沉溺、与现实世界脱轨、与实体社会生活分道扬镳,以及正常人际功能受损 的歧途。同时,黄色、暴力、谩骂等网络黑暗面对个体产生了极大的负面影响,甚至很多大学生主动脱离父母管教,且没有形成自律,生命丧失方向,沉溺于网络世界,无法完成学业而被退学,甚至产生极端行为,由此造成了恶劣的后果,最终彻底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在现有的高等教育中,学生学习兴趣的
9、激发依旧是停留在为了完成教学任务的阶段,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就是为了完成既定的教学内容,授课机械化、固态化已成常态,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接受技能单一,造成了学生生命意识的养成及生命情感的体验被忽视这一现象。师生间缺少情感交流,学生的潜在需求没有得到满足,单向的教育方式使得教学机械化,遮蔽了学生的生命活力。教育的本质在于育人,高等教育的教育范围极为广泛,其中生命教育贯穿于各个方面。其目的之一便是教给大学生对生命意义的求索和追求美好生活的方式。大学生需要更多的实践来体验生命的内涵,不但要从理论层面了解如何保持生命存在的状态、如何正确对待生活的多样性以及掌握基本的生命发展知识,还要通过开展各方面的综合活
10、动,通过大量的实践去身临其境地感悟生命的意义与价值,让其感受到生命的美好。二、“乌卡时代”生命教育的价值导向在“乌卡时代”的宏观环境下,个体已经无法规避这些挑战,当代大学生如何快速地适应且能够积极地应对“乌卡时代”,如何在时代危机中塑造生命的价值,寻找心灵的栖息之地,成为了当今生命教育的重大挑战。肖川教授认为:生命教育是真实、良好和理想的教育的代名词,它标志着教育的方向,规定了教育的质量,阐明了教育的内容,引出了教育的主题 。生命教育要对大学生的生存、生活、发展的质量负责,其教育的宗旨在于为学生享受生命和发展生命打下基础,指导大学生朝着更健康、更完善的方向发展。生命教育是“树人”的教育,是一种
11、教育者的主动行为,需要穿越变化,穿越时代,在不确定中寻找确定,是将生命教育的价值导向切入大学生对个体生命的认知与发展的需要,引导大学生追求生命的完善,追寻生命的美好,提升生命的价值。(一)激活自我主体力量“乌卡时代”复杂性的特征,表现在世界万物之间的关系变得越来越错综复杂,很多事物之间交融性越来越强。就像手机,不再只是联络的工具,更兼具工作、消费、娱乐的功用。面对这样的问题,传统思维方式难以全面地应对和解决,创新、灵活的应对方法已经成为个体必不可少的能力。但是在教育领域,教学方法、师生互动依旧沿袭传统的经验模式,即使再新奇的技术手段出现,其目的也还是在于知识的增长、技能的掌握,并未照顾到学生的
12、主体性,更谈不上对生命的尊重和与自我意识的对话,导致学生面对复杂多变的世界依然采取僵化的应对模式。当人类把所有精力都放在追求外在的安稳与享乐中时,就会迷失在外在因素具有不确定性的洪流中,很难找到灵魂的归所,认识不到生命价值的高贵。以此为契机,重视生命教育的重要性便不言而喻了,教师应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机会来引导他们发挥主观能动性,保障生命在场,能够把握当下,认识到自我价值,并以此来有规划地进行提升。调动主观能动性,通过独立思考,不断扩大时间范围和领域,在自我觉知的过程中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从而认识到自身力量的强大并加以提升。让自己的外在机体活动与内在心理活动保持一致性,完成生命的融合。(二)尊重自
13、然生命的本真诉求生命的自然属性是个体的基本属性,自然生命是实现个体生命价值的基本前提。生命教育要以学生个体的自然生命为基础,遵循自然生命的发展规律,敬畏生命,认识生死维度下生命的可贵,以自然生命的时间限制为出发点,明悉何为生命,切身感受到生命的来之不易。引导个体认识生命的意义,对自身价值以及生命价值倍感珍惜,以按照本能的生存方式度过每一个生命阶段,进而激发生命活力,绽放生命的光芒,构筑坚实牢固的生命家园,引发人们对生命的思考,从而完善自身的生命形态。要将塑造学生生命价值观作为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在大学教育中让学生学会尊重生命、珍惜生命、热爱生命,让每一个生命更加美好。(三)增加生命实践的体验“
14、乌卡时代”所呈现出的易变性和不确定性使得稳定性、掌控感成为每个个体的期盼。然而追求安逸的生存环境,追寻一成不变的结果,会使个体失去主动思考的能力,甚至与社会脱节,处于“乌卡时代”更会将这种弊端无限扩大。因此把握当下,提高随机应变的能力,才能得到生存和发展。追求单个目标的稳定可能会随着环境变化无法实现,但是人生的宏观目标和价值观可以保持稳定,在保持本源的前提下伴随着社会进步加以调整,就可以应对“乌卡时代”的易变性。薛定谔曾说:“人活着就是在对抗熵增定律,生命以负熵为生。”而人活着就是“熵”减的过程,饿了就去吃饭,困了就去睡觉,病了就去治疗,屋子脏了就去打扫干净让其从一个“混乱”状态转化为另一相对
15、“稳定”的状态 。个体的生命历程就是发展自然生命、社会生命和精神生命的丰富性和多样性的历程。生命教育要增强对生命感受的敏感性,掌握主动权,避免被大环境支配,要为当下的存在赋予实际的价值,积极地从事展现其生命力量的实践活动,释放强大的生命能量,唤起真实情绪和潜在情感,激发生命的本质力量,厘清、确定和追求满足自身需要的生命价值,感受生命的丰富与美好,达到对自我的认同和期望。通过自我意识的萌发和审视,有计划地调整人生方向进而体验到生命的意义。三、“乌卡时代”大学生生命教育的构建策略“乌卡时代”的生命教育要超越狭隘的科技理性,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便要同时发展,寻找其平衡点,将人生经历放置于教育的本质与内
16、涵中,引导学生将生命教育的宗旨内化为约定俗成、坚定不移的价值观,多方位地、全面地激活学生生命发展的多元性和独立性,密切关注学生的成长环境,结合实际情况,将生命教育做到普及化。要在实际工作中尊重个体的独特性,帮助个体实现独有的个性化的生命追求。(一)拓展生命教育的多元化模式 以高校现有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作为基础,普及生命教育生命教育的成效关系到大学生的切身利益和生命安全,在大学开设专门的生命教育课程与主题项目是非常理想且高效的方式,但考虑到我国高等教育资源有限,可将生命教育板块融入到现有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有效利用现有资源普及生命教育。目前我国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已相对完善,无论在人员配备还是设备支撑上都比较完善、正规。将现有的心理健康教育平台予以扩充,将生命教育板块融入其中,构建心理健康教育与生命教育的融合模式,在关注学生心理健康的同时,帮助学生加强对生命的认知,从根源上引导学生对生命的尊重,从源头上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如在大一新生的心理健康普测中增加学生关于生命意义感知的内容,加强对大学生生命意义、生命价值的分析与解读,为进一步开展生命教育提供重要的基础数据。将现有的大学生心理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