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骈文研究第六辑 王子安集理校刍议汪政内容摘要:唐代杰出文学家王勃在其短暂一生中创作了大量优秀的作品,尤其在骈文领域,可谓独步千古。然其文集亡佚已久,虽自晚明以降辑佚、校勘者不乏其人,亦颇有建树,但终因传世文献有限而难以为继,迄今未有相对完备的本子。立足当下的条件,对现有材料合理运用理校的手段,或能取得突破,解决较多其他校勘方式难以有效解决的问题。关键词:王勃;王子安集;理校王勃()字子安,唐绛州龙门(今山西万荣县)人。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以文赋齐名,并称“王杨卢骆”,又称“初唐四杰”。虽曰齐名并称,然王之成就实非三人所及。郭宗林听雨园杂志:“唐初以王、杨、卢、骆并称,其实王之天分学力,迥出三
2、人之上。”王勃诗文俱佳,但主要成就在于骈文。自六朝以来,骈文繁荣已久,但当时文风的整体倾向是柔媚含蓄、矜持拘谨,而王文正以其充沛的情感、阳刚的格调、磅礴的气势,极力扭转文坛风气,创造出一种昂扬奋发、巨丽超华的境界。另外,就技法而言,之前的骈文在对偶的工整、辞藻的华美、平仄的谐合、句式的多变方面还未臻尽善,而王文以收放自如的格局、左右逢源的事典、灵动跌宕的句法、抑扬顿挫的声律、工稳妥贴的对仗、雕龙起凤的词采,在最大程度上完善并定形了骈文的艺术形式。故唐人杨炯王勃集序赞曰:“八纮驰骋于思绪,万代出没于毫端。契将往而必融,防未来而先制。动摇文律,宫商有奔命之劳;沃荡辞源,河海无息肩之地。以兹伟鉴,取
3、其雄伯。壮而不虚,刚而能润。雕而不碎,按而弥坚。大则用之以时,小则施之有序。徒纵横以取势,非鼓怒以为资。长风一振,众萌自偃积年绮碎,一朝清廓。翰苑豁如,辞林增峻。反诸宏博,君之力焉。”此论绝非谬奖。纵观整个骈文史,初唐实乃绝顶之巅,当时骈文艺术所达到的高度可谓空前绝后,而王勃堪称屹立巅峰的第一人,他的存在既是中国骈文史上的奇观,也中国文学史上的奇观。清蒋清翊注,汪贤度校点王子安集注,上海古籍出版社 年版,第 页。清蒋清翊注,汪贤度校点王子安集注,第 页。王子安集理校刍议一、前人对王勃文集的整理工作然而天妒英才,其人英年早逝,其文也亡佚久矣。四库全书总目王子安集:“唐书文苑传称其文集三十卷,而杨
4、炯集序则谓分为二十卷,具诸篇目。洪迈容斋随笔亦称今存者二十卷(清蒋清翊按,今本容斋四笔作二十七卷),盖犹旧本。明以来其集已佚,原目遂不可考,世所传初唐十二家集仅载勃诗赋二卷,阙略殊甚,故皇甫汸作杨炯集序,称王诗赋之余,未睹他制。”其友杨炯作序的王子安集早已不知所踪。现存的王勃诗文集版本有:张逊业于明嘉靖三十一年()辑刊十二家唐诗二十四卷,其中有王勃集二卷;张燮于明崇祯十三年()编纂初唐四子集,其中王子安集十六卷(多辑自文苑英华);项家达于清乾隆四十六年()校刊初唐四杰集,其中王子安集十六卷(商务印书馆四部丛刊本);清同治十三年()蒋清翊校注王子安集注二十卷(清光绪九年吴县蒋氏双唐碑馆刻本)。此
5、外,杨守敬日本访书志著录卷子本古钞王子安文一卷,并抄录其中逸文 篇(实为 篇,其中 篇残缺);罗振玉永丰乡人杂著续编(民国十二年上虞罗氏贻安堂凝清室刻本)中收录其据日本古钞本抄录的王子安集佚文一卷。今人整理本有:聂文郁选注的王勃诗解(青海人民出版社 年版)据张逊业刊本选录诗 首;何林天校注的重订新校王子安集(山西人民出版社 年版)以张燮刊本为底本进行校勘,参校全唐诗乐府诗集初唐四杰集文苑英华以及日藏王勃集残卷本。汪贤度点校的蒋清翊王子安集注(上海古籍出版社 年版)以张燮本互校点勘。汪政、沈泓选注的王勃文铣(浙江古籍出版社 年版)以蒋清翊校注王子安集注(清光绪九年吴县蒋氏双唐碑馆刻本)为底本,参
6、照张燮辑王子安集(商务印书馆四部丛刊本)和罗振玉辑永丰乡人杂著续编王子安集校记(民国十二年上虞罗氏贻安堂凝清室刻本)整理而成。二、前人整理工作存在的不足及其原因综上所述,前人在王勃文集的校勘、辑佚、注释工作上可谓尽心尽力,然目前所见的王勃文集在文字上仍有大量缺漏和可疑之处有待解决。例如夏日诸公见寻访诗序(王子安集注本):“停琴绿水,仲长统之欢娱;置酒青山,郭子期之宾客。人探一字,四韵成篇。”别本在“郭子期之宾客”下有“足可银钩”四字,可见其间必有脱文。又如江浦清永瑢等四库全书总目,中华书局 年版,第 页。骈文研究第六辑 观鱼宴序:“道之存矣,超然四海之间;言可传乎,千载之后”。“千载”之前缺二
7、字。再如秋日游莲池序:“烟霞召我,相望道术之门;文酒起予,放浪沉潜之地。少留逸客,塞雁飞鸣。北斗横而天地秋,西金用而风露降。”前后皆为对偶句式,独“少留逸客,塞雁飞鸣”两句不协,故其间必有阙文。凡此种种,不可枚举。这并非由于整理者的水平不济或疏忽大意,而实在是因为传世文献的缺失,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王勃文集散佚已久,直到明末才有人留心整理,其间年代久远,又始终没有发现完备可信的旧本。杨炯王勃集序:“君平生属文,岁时不倦,缀其存者,才数百篇。”可见早在唐代,王勃死后不久,他的文章便大多散佚,当时整理的文集也仅仅搜罗到其一小部分作品而已。三、为何要采用理校的方式抛开散佚篇章不论,单就现存文本的诸
8、多问题,便给读者带来极大不便。从文学欣赏的角度而言,阅读原是赏心悦目的审美过程,尤其对追求完美的读者而言,阅读这种瑕疵连连的文本会产生目中揉沙的不适感。在现有文献的条件下,解决该问题的唯一途径是理校,并且可能需要采用较为大胆激进的理校方式,才可能大致扫除现有文本的诸多缺陷。理校作为校勘方法之一,即据理推断,以定其正误的校勘方法。段玉裁曾说:“校书之难,非照本改字不误不漏之难,定其是非之难。”在校书过程中,遇到无古本可据,或数本互异,而无所适从,又必须定其是非之时,只能综合运用文史等诸种知识,据理作出推断。一些校勘大家,常能运用此法解决问题。其实清人蒋清翊在校勘王子安集注的过程中就多次运用理校的
9、方法。例如秋日游莲池序:“相望道术之门。”蒋清翊按:“望疑忘字之讹。庄子大宗师:人相忘乎道术。”上吏部裴侍郎启:“匡弊俗者,非一日之卫。”蒋清翊按:“卫似术字之讹。”上许左丞启:“延首下风,匍匐文章之府。”蒋清翊按:“章疑昌字之讹。”不独蒋氏,他人也对王文做过理校。例如与员四等宴序:“自嵇阮寂寥,尹班超忽,高筵不嗣,中宵谁赏?故今惜芳辰者,停鹤轸于风衢;怀幽契者,伫鸾觞于月径。”高步瀛唐宋文举要按:“作故是,故下今字殆令之讹。”再如,上武侍极启(其一):“白鹤摧辉,影灭青胡之宝。”高步瀛唐宋文举要按:“青胡疑青砂或青丘之讹。拾遗记卷一曰:舜葬苍梧之野,有鸟衔青砂珠,积成垄阜,名曰珠丘。”这些理
10、校大都言之成理,收效颇佳,可惜仅为偶然一用,未能广泛开展。但主要是因为理校这种方法是校勘中要求最高、难度最大而又最危险的做法,使用不当或学识不济,就容易清蒋清翊注,汪贤度校点王子安集注,第 页。高步瀛唐宋文举要(第三册),上海古籍出版社 年版,第 页。高步瀛唐宋文举要(第三册),第 页。王子安集理校刍议陷于主观武断。但有时因材料缺乏而又非校正不可时,亦不得不用此法。四、王子安集理校实例有鉴于王勃骈文成就之高及其现有文献缺漏之甚,对王文进行深入理校可谓不得已而为之。以下即笔者理校蒋清翊王子安集注(清光绪九年吴县蒋氏双唐碑馆刻本)的实例(说明:不包括诗歌;有疑问的字词加着重号)。(一)北?海虽赊,
11、扶摇可接 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北”字诸本皆同。这两句显然是化用庄子逍遥游故事,“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如书所载,大鹏借助“扶摇”风去往的目的地是“南冥”,而不是“北冥”。所以“北”字疑为“南”字之误,可能由于原稿模糊,传抄者惑于庄子逍遥游篇首“北冥有鱼”一语而妄改,因为以王勃的出世之学,实在不当有此纰漏。此外,据张志烈初唐四杰年谱考证:“此文作于上元二年,勃年二十六。初,勃父福畤受其牵连左迁为交趾县令,勃陪同赴任,于
12、九月途经洪州,重九与滕王阁之宴,作有此文。”王勃此行千里迢迢赶赴的目的地也正是南海交趾,所以作“南海虽赊,扶摇可接”便恰合文章的创作背景,如作“北海”则与情理、典故皆不通。(二)河阳採?犊,光浮一县之花 九月九日采石馆宴序“採”字诸本皆同。此句显然是用晋人潘岳故事。世说新语容止“潘岳妙有姿容”刘孝标注引语林:“安仁至美,每行,老妪以果掷之满车。”其中“河阳”是地名,在今河南省孟州西,因为潘岳曾任河阳县令,后多以“河阳”指称潘岳。“一县之花”是指潘岳任河阳县令时,曾在全县遍种桃李,因而传为美谈。全句他处皆无疑问,唯有“採犊”二字不可解。“採”为动词,仅有“摘取”“选择收集”等为数不多的意项,用在
13、此处,令人费解。综合来看,这个“採”字极有可能是“采”字之讹,形似而误。如用“采”字,那么句意便可疏通。“采”是色彩的意思。“犊”是小牛,这里指代牛车。“采犊”指的是光彩的牛车,符合语林中对潘岳的描述,并且与后文“彭泽仙杯,影浮三旬之菊”形成对偶,因为“采”“仙”二字均为形容词。王勃秉承家业,学究天人,其作消亡殆尽,其学鲜有人知。其实,王勃仅见于著录的著作就有:周易发挥五卷、次论语十卷、大唐千岁历颜氏汉书指瑕十卷、平台钞略(一作平台秘略)十篇、合论十篇、黄帝八十一难经注元经传百里昌言二卷、舟中纂序五卷、医语纂要论一卷、古君臣赞十篇等。上述著作除个别篇章(如黄帝八十一难经序平台秘略论赞被收入文苑
14、英华),余皆亡佚。骈文研究第六辑 (三)星驰一介,留美迹于芳亭?;云委八行,抒劳思于彩笔 宇文德阳宅秋夜山亭宴序 “亭”字诸本皆同。根据上下文义,可以推断这两句意谓对方派使者连夜给自己送来一封书信(邀请赴宴)。“一介”指一个人,这里特指一个信使。云委:如云之委积。此喻笔法的形态。八行:后汉书窦章传:“更相推荐。”李贤注引汉马融与窦伯向(章)书曰:“孟陵奴来,赐书,见手迹,欢喜何量,见于面也。书虽两纸,纸八行,行七字。”谓信纸一页八行。后世信笺亦多每页八行,因以称书信。唯有“芳亭”二字不可解,明明在说书信的事,怎会凭空冒出一个“亭”字。遍查众书,未见相应典故。因而,此“亭”字疑为“笺”字之误。芳
15、笺,指芳香的信纸,与下句的“彩笔”对偶工整。且“美迹”是对来信者书法的称赞,笔迹当然只可能留在“芳笺”上。(四)单父歌?鱼 宇文德阳宅秋夜山亭宴序“歌”字诸本皆同。蒋清翊王子安集注:“歌疑讹字。”但未能明确究竟是何字之讹。此句化用吕氏春秋具备宓子贱故事:“宓子贱治亶父三年,巫马旗往观化于亶父,见夜渔者,得则舍之。巫马旗问焉。对曰:宓子不欲人之取小鱼也,所舍者小鱼也。巫马旗归告孔子曰:宓子之德至矣,使民暗行,若有严刑于旁。”单父(又称亶父):春秋鲁国邑名。故址在今山东省单县南。孔子弟子宓子贱为单父宰,甚得民心,孔子美之。见孔子家语七十二弟子解。据上下文义及吕氏春秋的记载,“歌”疑为“舍”字之误。
16、“单父舍鱼”意谓单父的渔民完全听从宓子贱的教导,主动放弃捕到的小鱼。如作“歌鱼”便不可解。(五)王子敬琅邪名士,尝怀习?氏之园 新都县杨乾嘉池亭夜宴序“习”字诸本皆同。这句显然是采用王献之故事,晋书王献之传:“献之字子敬。少有盛名。尝经吴郡,闻顾辟疆有名园,先不相识,乘平肩舆径入。”晋书明确记载“顾辟疆有名园”,故“习”疑为“顾”字之误。(六)杏圃扬徽,渔叟请绪?帷之赏 卫大宅宴序“绪”字诸本皆同。这二句化用庄子渔父故事,据载孔子在缁帷杏坛讲学时,曾向渔父请教。杏圃:即杏坛。相传为孔子聚徒授业讲学处。庄子渔父:“孔子游乎缁帷之林,休坐乎杏坛之上。弟子读书,孔子弦歌鼓琴。”缁帷:喻林木繁茂之处。后指高人贤士讲学之典。从上下文义与庄子 原本来看,此处“绪”疑为“缁”字之讹,形似而误。(七)辕门旧迹,银龟成大将之家;鼎路初平,玉马受三?台之策 唐故度支员外郎达奚公墓志序 “三”字诸本皆同。疑为误字。“三”为数字,“三台”与前句的“大将”不对偶。骈文清蒋清翊注王子安集注卷五,清光绪九年吴县蒋氏双唐碑馆刻本。王子安集理校刍议发展到王勃所处的时代,与早期骈文的要求已有不同,在对偶方面非常严格,通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