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 卷 第 期 年 月 ().胡春艳霍冠行.“伟大建党精神”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意蕴.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伟大建党精神”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意蕴胡春艳 霍冠行(河南理工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河南 焦作)摘要: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讲话”中所阐述的 字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精神核心 具有深刻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意蕴 涵盖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真理观、实践观、矛盾观和群众观 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求真精神、实践精神、斗争精神和奉献精神 是无数中国共产党人在工作过程中的真实写照 也是中国共产党人百年来努力与付出的精华之所在 因此 只有深入理
2、解伟大建党精神 才能践行和发扬伟大建党精神 走好新时代长征路关键词:伟大建党精神 中国共产党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强调:“一百年前 中国共产党的先驱们创建了中国共产党 形成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 践行初心、担当使命 不怕牺牲、英勇斗争 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并明确指出“这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五四运 收稿日期:修回日期:基金项目:河南理工大学建党 周年重点项目(/)河南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作者简介:胡春艳()女 河南商丘人 博士 副教授 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
3、动以后 马克思主义在全国范围内的广泛传播为伟大建党精神的生成提供了理论指导 一代代先辈为拯救黑暗时期的旧中国所进行的不懈探索成为其形成的现实依据 在中华民族精神的激励下 无数仁人志士的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与时代特点相融合所创造出的彪炳史册的贡献是伟大建党精神形成的精神力量 年 野蛮的帝国主义者入侵中华 实施了惨无人道的暴行 使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在国家危难之际 救亡的道路也随即开展 中国共产党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勇挑救民于水火的历史重担 在救亡的道路上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和牺牲 谱写了一首又一首壮丽的奋斗之歌 使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迎来了历史性的飞跃 结束了中国历史上的至暗篇章 开启了崭新
4、的一页 马克思主义认为 社会发展的历史过程是连续性与阶段性的统一 中国共产党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过程既是连续推进的 又具有不同时期、不同阶段的任务和特征 正是在不断推进中国发展的过程中所涌现的英雄模范、所撰写的动人事迹 共同形成了一系列各具特色的伟大精神 汇聚成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 作为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之源 伟大建党精神具有深刻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意蕴 涵盖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真理观、实践观、矛盾观和群众观 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求真精神、实践精神、斗争精神和奉献精神 是无数中国共产党人在工作过程中的真实写照“人无精神则不立 国无精神则不强”新时期 深入挖掘伟大建党精神的深刻内涵对我们走
5、好新时代长征路 发扬党的光荣传统 赓续红色血脉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坚持真理、坚守理想”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求真精神 蕴含着马克思主义真理观“坚持真理、坚守理想”的伟大建党精神要求中国共产党人在实际工作中始终坚持以科学的理论为指导 以人民幸福和民族复兴的使命为己任为实现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 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严谨的工作态度和坚定的理想信念 蕴含着马克思主义真理观首先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伊始就将马克思主义作为科学原则指导党的实践 经过无数革命先辈的探索与付出 使党的事业和人民的幸福不断向前推进 使中国的面貌焕然一新 表明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以及在中国的适用性 但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浓厚的辩证法
6、色彩 认为真理虽然是客观事物及其规律在人的头脑中的正确反映 但当其超过一定适用的“度”就会向其对立面 谬误进行转化 以真理为指导会使主体走向光明的未来 而以谬误为指导则会使主体陷入黑暗的泥潭 因而 在建党之初 如何检验马克思主义能否作为真理挽救中国成为首要任务 马克思曾说:“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也就是说 中国共产党人的实践活动成为了验证马克思主义是否符合中国实际情况的硬核要求“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 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行 就在于它是一种科学的理论 正确地揭示了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 指出了人类社会最终走向共产主
7、义的必然趋势 为无产阶级实现自身解放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 百年前 帝国主义列强发动战争 依靠船坚炮利一步步打开中国的大门 严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 使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面对空前的灾难 中国人民奋起反抗、不屈不挠 社会先进分子开始寻找新的出路 在救亡图存的过程中 从洋务派的“师夷长技以制夷”“中体西用”到资产阶级改良派的戊戌变法 再到资产阶级革命派的三民主义理论纲领 各种救国方案相继出台 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 但都以失败而告终“中国迫切需要新的思想引领救亡运动 迫切需要新的组织凝聚革命力量”年 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的十月革命的胜利为苦于探索之际的知识分子点燃了黑暗中的火炬 给濒
8、临危亡之际的中国照亮了前行的道路 经过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和对比后 以李大钊为首的先进知识分子们意识到马克思主义不仅具有科学性 其要求无产阶级运用革命手段解放自身的观点还具有实际的可行性 只有马克思主义才能救中国 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革命性表明了只有马克思主义才能推翻反动势力的统治 为危在旦夕的民族提供解放自身的武器其次 中国共产党人不仅将马克思主义作为真理性原则指导实践 还在实践中丰富了其基本内涵 这是由真理的本性和特点所决定的 马克思主义作为真理具有客观性 是对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反映和经验总结 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问题指明了共产主义是社会发河 南 理 工 大 学
9、学 报(社 会 科 学 版)年第 卷展的最终阶段这一必然的历史趋势 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和救亡图存的时代背景下 中国共产党以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作为工作的前进方向 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全党、强党兴党 同时 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无产阶级实现自身解放的理论武器具有相对性 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它并没有穷尽一切真理 需要在实践中检验并不断完善 正如恩格斯所言 马克思主义只是“提供了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因此要想真正认识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就要站在客观的立场 以实践的、发展的眼光来看待 年毛泽东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命题他认为在实际工作过程中不能仅抽象地使马克思主义“化”中国
10、 还要结合本国特色能动地使中国“化”马克思主义 只有对症下药才能药到病除正是在这一理论的引领下 中国共产党人并没有把马克思主义作为一成不变的“公式”套用各种难题 反而创造性地将马克思主义同社会发展的具体实际相结合 逐渐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 因而 随着认识的不断深入 在社会发展的不同时期 中国共产党人对“真理”和“理想”坚持坚守的表现形式也不尽相同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中国共产党人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国情相结合 创造性地通过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这一革命道路 解决了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 完成了救国大业 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创造了根本的社会条件 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 中国共产党人以
11、苏为鉴 积极探索中国道路 在政治、经济、文化和外交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显著成就 实现了兴国大业 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中国共产党人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作为继续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本质要求 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为国家的发展提供了充分的体制保证和充足的物质条件 推进了富国大业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中国共产党人继续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 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了更为完善的制度保障、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 总而言之 百年以来 中国共产党始终秉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12、 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形成了一系列富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思想 为党和国家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根本遵循 二、“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实践精神 蕴含着马克思主义实践观“践行初心、担当使命”的伟大建党精神要求中国共产党人要将为人民服务这一宗旨贯穿于社会主义事业的全过程 同时还要勇担民族复兴的时代大责 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在实践中谋发展的精神 蕴含着马克思主义实践观首先 中国共产党的事业发展过程中无不贯穿着实践这一根本前提 理论产生的目的是为了指导实践 没有具体的实际行动 再宏伟的目标也只能是海市蜃楼 实践贯穿于中国共产党人的百年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实践是主体发挥主观能动性
13、实际地改造客观对象的活动 是理论与现实的统一 鲜明的实践性给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程打下了深深的烙印 一方面 中国共产党人的实践精神首先表现在:在民族危难、人民苦难、社会动乱之时 担当起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时代重任 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浴血奋战 领导中国革命推翻了“三座大山”的压迫 使中国人民实现了从卑躬屈节到不卑不亢的历史性转变 另一方面 中国共产党人的实践精神还表现在为人民谋幸福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始终把人民的利益摆在心中的最高位置 在工作中秉持自己的初心和使命 达民愿、解民忧 赢得了人民的拥护 并将初心和使命融入于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建设与改革的全过程和新时
14、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征程当中 顺利完成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任务其次 中国共产党人在深入理解实践特性的前提下又合理运用这一改变世界的根本方法 一方面 中国共产党人牢牢把握住实践的直接现实性的特点 坚持党的领导 贯彻群众路线 对党忠贞不渝 为人民排忧解难 促进了社会的发展 取得了人民的信赖与支持 实践的直接现实性表明了实践不是仅仅停留在主体思维层面的精神活动 还是通过主体作用于客体而引发的客观对象变化的实际活动 不论是构成实践的各个要素或是实践所引发的变化都展现了实践作为改造世界的物质活动与抽象的思维活动的不同 马克思主义与以往唯物主义的不同之处在于是否能将人的能动的实践活动作为理解事物
15、的出发点 因而 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理想第 期 胡春艳等:“伟大建党精神”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意蕴不是一句口号而是要将其化作实际行动 实践的直接现实性要求中国共产党人必须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尊重社会发展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客观规律 在实践中更好地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 此外 中国共产人在党事业建设的过程中还注重对实践的自觉能动性的把握 实践的自觉能动性是主体运用自身能动性来改造客体的活动 要求中国共产党人在处理不同问题时采取相应措施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灵活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实践 另一方面 实践还具有社会历史性 是历史与现实、过去与未来相互联系的有机统一 这意味着在实践活动中 处于一定的社会
16、关系中的中国共产党人 不可避免的要受到某种程度的制约 但对于中国共产党人而言 不论国内国际环境如何变化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始终是矢志不渝的 百年来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以初心赢民心 以生命践使命”的奋斗标识 中国人民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交给了中国共产党 中国共产党人秉持“我将无我 不负人民”的坚定信念 坚持以人为本、对民负责的工作态度 一以贯之践行初心、担当使命 创造了一系列彪炳史册的贡献 向人民交出了一份满意答卷 赢得了人民的拥护 三、“不怕牺牲、英勇斗争”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斗争精神 蕴含着马克思主义矛盾观“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的伟大建党精神要求中国共产党人要不惧艰险 在面对国内外各种风险挑战时 不怕流血、勇于斗争 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敢于拼搏、敢于斗争的精神 蕴含着马克思主义矛盾观首先 中国共产党历来就十分重视矛盾规律的重要作用 并在中国发展的不同阶段抓住问题的主要矛盾进行伟大斗争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 矛盾是事物各要素或事物之间既排斥分离又互相贯通的性质和趋势 而“社会是在矛盾运动中前进的有矛盾就会有斗争”建党以来 中国共产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