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1年吐魯番學研究綜述.pdf

上传人:哎呦****中 文档编号:2755971 上传时间:2023-12-13 格式:PDF 页数:33 大小:3.4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年吐魯番學研究綜述.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2021年吐魯番學研究綜述.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2021年吐魯番學研究綜述.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亲,该文档总共3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年吐魯番學研究綜述林達梁天呈(上海師範大學)本年度中國大陸地區的吐魯番學研究成果頗爲豐碩。據不完全統計,吐魯番學研究專著及相關圖文集出版(含再版與譯著)近部,公開發表的相關研究論文達餘篇。以下將年中國大陸地區的吐魯番學相關研究成果分爲概説、歷史、社會文化、宗教、語言文字、文學、藝術、考古與文物保護、少數民族歷史語言、古籍、科技、書評與學術動態十二類專題擇要介紹如下。一、概 説本年度總括性研究成果涉及絲綢之路的概念及其研究意義、吐魯番學人研究、西域出土文獻刊佈和介紹、西域考察團研究等方面。絲綢之路概念及其研究意義方面。周偉洲中國絲路學理論與方法芻議(西域研究年期)回顧了中國絲路學的發展歷程,重點

2、梳理了年代以來絲綢之路的定義、本質、内涵、外延和斷代問題,對絲路學的定義、理論和方法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楊巨平編 古國文明與絲綢之路(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系統考察了希臘化王國、帕提亞帝國、貴霜帝國、羅馬帝國、薩珊波斯帝國、粟特人和斯基泰人通過絲綢之路與中國進行的文化交流。馬曼麗、李丁 絲綢之路發展史(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論述了絲綢之路主要通道的形成、發展和貿易交往等内容。耿彬、劉全波西行文獻的價值與意義(敦煌學輯刊年期)回顧西周至近代的西行文獻,指出其對西域交通、西北宗教和文化景觀研究的學術價值及現實意義。吐魯番學人研究方面。沈衛榮陳寅恪與佛教和西域語文學研究(清華大學學報年期)敘述和討論了陳寅

3、恪對佛教語文學等學科的貢獻,指出陳寅恪將東方文本語文學與中國傳統考據方法結合在一起,開創了佛教與西域語文學研究的學術新風。羅豐黄文弼與絲綢之路(科學出版社)通過大量的歷史照片、文物照片及檔案資料,生動展現了黄文弼先生的生平履歷和主要成就。劉瑩新發現唐長孺先生整理吐魯番文書筆記概述(文物年期)從宏觀上介紹和論述了三本唐長孺吐魯番文書筆記的内容以及筆記之間的相互關係,並指出了唐長儒先生筆記的學術價值和當代學術史價值。同作者 關於麴氏高昌“義和政變”學術史的新發現 讀唐長孺先生整理吐魯番文書筆記零拾(西域研究年期)發現唐長孺先生丙本吐魯番文書筆記中已有對“義和政變”的認識,認爲重光年號應歸屬麴伯雅。

4、張莉 樓蘭未了情 侯燦先生未完成的樓蘭研究寫作計劃(吐魯番學研究年期)以 樓蘭的發現 編寫提綱 和 樓蘭研究與探查 爲中心,梳理侯燦先生的樓蘭考古與研究工作,指出這兩本書稿具有前後繼承性,認爲其研究内容和學術思想是樓蘭學術史上的重要部分。西域出土文獻刊佈和介紹方面。王振芬、孟憲實、榮新江編旅順博物館藏新疆出土漢文文獻(中華書局)收録旅順博物館藏 餘件新疆出土漢文文獻的彩版圖片和解題,依館藏編號爲序編排,每件文獻儘量都以原大影印,全彩録入,並在圖版下注明館藏編號和目前看來最適當的定名,爲絲路研究提供了新的資料。榮新江、史睿編 吐魯番出土文獻散録(中華書局)收録各地散藏吐魯番文書件,分“典籍”和“

5、文書”兩大類進行解題和録文,爲吐魯番學研究提供了新的資料。趙超漢魏南北朝墓誌匯編(修訂本)(中華書局)依據拓本及照片録文,收録從漢魏到北周及高昌時期共計方墓誌材料,另附疑僞誌目録條,爲後續的研究工作提供了便利。西域考察團研究方面。李吟屏世紀末世紀初外國人對帕米爾地區的探險考察(絲綢之路研究集刊 第六輯)梳理了世紀末世紀初外國人對帕米爾地區的考察歷程,重點介紹了戈登、楊哈斯本、斯文赫定、斯坦因和大谷光瑞組織的考察活動,並分析了中國考察隊和外國的區别和差距。俄波波娃著、楊軍濤譯奧登堡第二次俄羅斯新疆探險考察(年)(敦煌吐魯番研究第卷)以奧登堡日記、信件和檔案爲文獻材料,對奧登堡的第二次新疆探險考察

6、的歷史背景、考察過程和收穫進行了整理。李梅景 奧登堡新疆考察文物獲取途徑 以俄國駐烏魯木齊領事克羅特科夫與奧登堡往來信函爲中心(敦煌研究年期)以奧登堡和克羅特科夫的往來信件爲研究對象,指出奧登堡文物獲取主要有清理挖掘和收購兩種途徑。王子燁榮赫鵬在帕米爾的四次探查活動考述(西域研究年期)對榮赫鵬四次帕米爾探查路綫進行了考證和勘定,並認定其探查活動具有侵略性、軍事性、政治性和地理勘察等特性。居政驥、許建英年德國阿斯米斯的新疆考察報告(西域研究年期)根據阿斯米斯的秘密報告,列舉其中的經濟和交通作用,指出阿斯米斯的新疆經濟考察報告對中德經貿發展所起到的作用。吐送江依明德國西域探險團與德藏回鶻語文獻(敦

7、煌學輯刊年期)敘述了德國西域探險團在中國西部地區的考古探險活動,梳理中外學者對被盜走的回鶻語文獻的研究成果。年吐魯番學研究綜述二、歷 史歷史方面的研究成果包含政治、法律、經濟、軍事和西北史地等方面。政治方面的成果主要集中於中央政權對西域的經營、民族關係與對外交往、制度史研究等方面。漢唐時期中央政權對西域的經營方面。張德芳從出土漢簡看漢王朝對絲綢之路的開拓與經營(中國社會科學年期)根據出土漢簡勾勒出漢王朝對絲綢之路不同路段所採取的不同經營措施,指出絲綢之路並非是一條任意行走的“網”,而從一開始就是中華文明與西方世界直接對接的結果。王子今 論“西北一候”:漢王朝西域決策的戰略思考(西域研究年期)認

8、爲“東南一尉”與“西北一候”體現了漢代對外交往的兩個戰略方向,而班超定遠使得絲綢之路草原交通和海洋交通都受重視的新局面得以實現。張瀚墨 延長中心,羈縻邊疆:早期政治地理模式影響下漢帝國對西域的經營與書寫(中國人民大學學報年期)從史記和漢書對西域不同的描述入手,揭示東周以來的理想王朝地理政治空間構想對漢代邊疆經營政策的影響,並認爲是漢武帝邊疆政策導致這一模式的偏離,而東漢的羈縻政策讓失序重歸平衡。武晶、劉琴兩漢經營西域戰略下絲綢之路沿綫的屯田發展研究(西域研究年期)指出兩漢時期絲綢之路沿綫的屯田區隨著西域統一進程而發展壯大,形成沿絲綢之路南北兩道分佈的格局,城市建設隨之興盛,中原地區的先進生産技

9、術也傳播到了西域,加速西域民衆的中華文化認同。李斯立高懷遠:漢代西域使者與邊疆經略(西域研究年期)分析漢代西域三通三絶的複雜形勢,揭示兩漢西域經營歷年的具體方式差異,考察漢代邊疆經略歷史進程中西域使者所發揮的作用。王海、續楠“斷匈奴右臂”戰略與漢朝西域經營(西域研究年期)指出漢代人觀念意識中“斷匈奴右臂”有不同層面的含義,表河西、列四郡是戰略前提,取西域三十六國是關鍵,時人已經認識到天山北路在“斷匈奴右臂”戰略中發揮的決定性作用。孫聞博輪臺詔與武帝的西域經營(西域研究年期)指出輪臺詔標誌著在李廣利投降匈奴後,漢武帝對西域經營策略的調整,而昭、宣二帝向西域進取的突破性成功和西域都護的建立,則是對

10、武帝基業的繼承。樊麗沙、楊富學 司馬遷“行國”史觀及其對後世的影響(史學史研究年期)分析史記中對西域各國的描寫,發現司馬遷將“不土著”“隨畜遷徙”視爲行國的特徵,並指出司馬遷“行國”觀念對畜牧經濟的誤解和對後世史學的影響。張萍 唐王朝對楚河、塔拉斯谷地的經營與中亞文化遺産(社會科學戰敦煌學國際聯絡委員會通訊綫年期)分析了唐王朝在楚河和塔拉斯谷地的經營和影響,羅列了這些區域歷史時期的聚落遺址地點,並通過分析出土文物,指出唐朝曾經直接控制塔拉斯谷地。白玉冬、張慶祎碎葉出土殘碑再考 唐伊犁道行軍相關史事蠡測(敦煌學輯刊年期)指出此碑爲一方漢文墓誌或壁記殘片,可能與顯慶年間伊犁道行軍攻滅西突厥有關,顯

11、示高宗年間唐朝對北方少數民族進行了成功的羈縻統治,征調鐵勒部落攻滅西突厥的歷史。董永强 平高昌前後的争論與唐初西域政策的轉向(唐都學刊年期)分析了唐朝決策層在出兵高昌等問題上的巨大分歧,勾勒出唐朝西域政策轉變的歷史進程和原因,並利用吐魯番出土文書揭示唐朝對高昌直接的民政管理措施。王玉平 唐代伊吾軍的遷移與伊州屯戍佈局的形成(中國邊疆史地研究年期)指出東突厥的西侵使伊州屯戍重心向北轉移,移駐甘露川之後,伊吾軍爲中心的烽燧交通得以建立,軍鎮屯田和烽鋪屯田爲防制東突厥西侵和保障絲綢之路安全起到了重要作用。明清中央政府對西域的經營方面。代維明代邊疆經略視域下回回通事群體研究(回族研究年期)對回回通事的

12、構成及在明朝西北邊疆經略中的作用進行考察,由於吐魯番的東進和部分回回通事涉及不法之事,回回通事地位逐漸下降。陳躍、韓海梅明代哈密危機與嘉峪關開閉之争(安徽史學年期)全面梳理和探討了明政府嘉峪關開關與閉關之争,指出“大禮議”開啓了明朝對西域政策的轉變,明朝綜合運用多種手段,承認吐魯番吞併哈密,重新確立治理西域的新秩序,爲明後期西北地區的穩定發展創造條件。李阿慧“西北藩屬”與“東方問題”重審近代西北邊疆危機的兩個視角(北方民族大學學報年期)認爲近代西北邊疆危機既是基於中華禮秩的西北藩屬體系的瓦解過程,也是歐亞大陸國際背景下東方問題的擴展。白京蘭常與變:唐清西域治理之比較(中國邊疆史地研究年期)從族

13、群文化背景、天下體制、機密制度、治邊法制及近代轉型五個方面具體分析,比較唐、清西域治理之異同,闡明了唐代於清代西域治理之規定性,清代於唐代西域治理之連續性以及唐、清二代西域治理的相異性。曲强 吐魯番伯克莽噶里克歸附始末考 兼論清朝對吐魯番的初步治理(清史研究年期)通過敘述莽噶里克攜吐魯番歸附始末,分析清廷邊疆統治的方針和策略變遷,指出清朝對吐魯番統轄的方針經過四次變化,有一家獨大和分而治之兩種模式。民族關係與對外交往方面。馬智全漢朝與西域的貢賜貿易(敦煌研究年期)指出漢朝與西域的貢賜貿易在政治上表明西域諸國歸順於漢,經濟上促進了漢與西域的物資交流,思想上則源自儒家“來遠人”的王道年吐魯番學研究

14、綜述思想,貢賜貿易是漢代絲綢之路暢通繁榮的重要保障。張龍海兩漢時期中國與奄蔡、阿蘭交往芻論(外國問題研究年期)通過分析里海和黑海以北出土的兩漢器物,進一步證實了史料記載中中國與奄蔡、阿蘭存在的直接、間接交往與貿易活動,中國對奄蔡、阿蘭的文化習俗産生了一定影響。葉德榮 漢晉時期京師西域侍子及其佛教行事(學衡年期)對漢至西晉時期西域佛教傳播漢地的具體途徑進行探討,從朝貢關係角度考察西域侍子在漢地京師的官方身份、活動空間的官方性質及其佛教行事來説明佛教最初傳入漢地的途徑是朝貢。景凱東開元二十五年崔希逸襲擊吐蕃事件探析 以王言爲中心(吐魯番學研究年期)以王言等文獻材料,勾勒出唐蕃和平局面下潛藏的危機,

15、揭示出崔希逸襲擊吐蕃事件背後,是唐、吐蕃雙方與突厥、突騎施等其他强國間一系列政治軍事博弈,這一博弈直接影響了開元後期唐蕃戰争和東亞戰略形勢的走向。王力准噶爾蒙古與俄國貿易的類型及其特點(中國邊疆史地研究年期)梳理了准噶爾蒙古與俄國貿易的類型及其特點,分析准噶爾蒙古對俄貿易商品結構,以及影響雙方貿易的主要因素。制度史研究方面。劉安志唐代解文續探 以折衝府申州解爲中心(西域研究年期)對 唐開元二十一年()九月某折衝府申西州都督府解 進行了考釋,確認其爲西州某折衝府上西州都督府倉曹的解文,據以復原了唐代折衝府申州解的解式。趙貞從敦煌吐魯番文書談唐代的“身死”(中國史研究年期)通過對敦煌吐魯番籍帳文書

16、的分析,指出唐代的身死不但包含死者家屬的申報,還包含了官府的勘驗,由於涉及死者户籍的注銷、勞役的免除,唐代對於死亡人口的勘驗十分嚴格。張林君唐代監牧置廢發展考論(農業考古年期)梳理了唐代監牧制度發展的三個階段:唐初、高武時期和唐中後期。每個階段都反應了統治者對監牧的治理情形,顯示了朝廷對戰備資源的需求及其背後隱含的政治變遷。張林君 唐代監牧基層勞動群體探微(江漢論壇年期)利用敦煌吐魯番出土文書和傳統文獻,對唐代監牧基層組織的構成、監牧基層勞動者的充任及待遇,監牧基層勞動的内容等方面進行了深入探討。孫麗萍 吐魯番文書唐西州高昌縣狀爲送闕職草事復原研究(敦煌吐魯番研究第卷)分析了唐西州高昌縣狀爲送闕職草事的三個文書,將文書定名爲唐西州都督府案卷爲高昌縣闕職草事 並重新録文,復原出該職草案卷處理的流程,考證出文書的判官、年代。李兆宇吐魯番所出唐果毅高運達等請過所(?)殘文書 初探(西域研究年期)通過考證阿斯塔那號墓地所出唐果毅高運達等請過所(?)殘文書,理清幾種筆記先後書寫順序,闡明了其與同敦煌學國際聯絡委員會通訊墓所出 唐垂拱元年()康尾義羅施等請過所案卷之間的關聯,對該文書的性質進行了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业资料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3 wnwk.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ICP备202405992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