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六(上)第14课《在柏林》重点及主题归纳 (2).docx

上传人:a****2 文档编号:2795606 上传时间:2024-01-03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5.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上)第14课《在柏林》重点及主题归纳 (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六(上)第14课《在柏林》重点及主题归纳 (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六(上)第14课《在柏林》重点及主题归纳 (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六(上)第14课《在柏林》重点及主题归纳 (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六年级上册第14课在柏林知识点总结知识点一、多音字柏:b (柏林)bi (侧柏)b (黄柏)数:sh(数一数)sh(数学)假:ji(不假思索)ji(度假)二、近义词虚弱孱弱 沉思深思停顿暂停 大概可能寂静平静指手画脚评头论足不假思索毫不犹豫三、反义词缓慢迅速 健壮虚弱停顿继续 奇特普通寂静喧闹指手画脚沉默不语不假思索犹豫不决四、理解词语沉思:深思。奇特:跟寻常的不一样;奇怪而特别。指手画脚:形容说话时兼用手势示意。也形容轻率地指点、批评。造句:他总喜欢对别人指手画脚,很令人反感。不假思索:用不着想,形容说话做事迅速。假:凭借;依靠。嗤笑:讥笑。神志不清:知觉和理智不清醒。文中形容老妇人因痛失儿

2、子而极度悲伤导致的精神错乱。大概:表示不很准确的估计。五、句子解析1.一列火车缓慢地驶出柏林,车厢里尽是妇女和孩子,几乎看不到一个健壮的男子。这一环境描写渲染了战争带来的悲凉气氛,德国弥漫着的失败情绪;也是暗写战争惨烈,战死者众多。下文老兵夫妇的遭遇与这处伏笔照应。2.“一、二、三”,这个神志不清的老妇人又重复数着。反复出现的作用是:1. 暗示战争让老妇人失去了三个儿子;2. 表现老妇人内心无法言说的痛苦;3. 形成一个悬念,推动情节向前发展。3.车厢里一片寂静,静得可怕。“寂静”是表象,隐含了人们内心的“动”。车厢里的妇女儿童,哪一个没有丧夫失子或失去父母的苦痛!老兵的话,使他们陷入沉思,引

3、发了他们的共鸣,使他们联想到了自己的境遇。六、问题归纳1.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在一列从柏林驶出的火车上,两个小姑娘嗤笑由于失去三个儿子而发疯的老妇人,老兵说明原因及后续即将也上战场的故事。2.第一自然段的最后一句“一个老头狠狠扫了她们一眼,随即车厢里平静了”和全文最后一句“车厢里一片寂静,静得可怕”这两个“静”在内涵上有什么区别?第一处“静”只是基于老人眼光的威慑力,是外在的。全文结尾处的“静”是慑入人心的震惊和痛,是内心的流血。3.文章叙述的是一列驶出柏林的列车上的事,而课文的题目取为在柏林有何深意呢?柏林是这场战争的策源地。作者将文章的背景置于这列由柏林开出的列车上,可以想见,遭受到残酷战争的不仅仅是列车上后备役老兵这一家,老妇人由痛心到绝望到疯狂的心路历程,后备役老兵抛家弃妻的无奈和难以言说的巨大痛苦这是战争中一个家庭的毁灭,更是千万个笼罩于战争阴影下家庭的缩影。七、课文分段第一部分(1-2):写列车上一位神志不清的老妇人的举动引起了两个小姑娘的嗤笑,老兵对此很不满。第二部分(3):写老妇人变成这个样子的原因及老兵此行的目的。第三部分(4):写车厢里静得可怕。八、课文主题这篇课文写的是在一列从柏林驶出的火车上,两个小姑娘嗤笑由于失去三个儿子而发疯的老妇人,老兵说明原因及后续即将也上战场的故事。反映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伤害以及作者对战争的厌恶和对和平的渴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研资料 > 公开课真题

copyright@ 2008-2023 wnwk.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ICP备202405992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