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2-2023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期末考前总复习第四单元 知识点精讲一、 单元知识点叶圣陶先生二三事一、作者简介张中行(1909-2006),河北省香河县河北屯乡石庄(今属天津市武清区河北屯镇)人,著名学者、哲学家、散文家;“燕园三老”之一;主要从事语文、古典文学及思想史的研究。代表作有随笔集负暄琐话等。二、字音词义修润:修改润色。生疏sh:因长期不用而不熟练。商酌zhu:商量斟酌。恳kn切:诚恳而殷切。譬p如:比如。朦mng胧:1.月光不明。2.不清楚,模糊。累li赘zhu:指拖累、麻烦。别扭:(说话、作文)不通顺,不流畅。拖沓t:形容做事拖拉,不爽利。妥tu帖:恰当,十分合适。诲h
2、u人不倦:教导人特别耐心,从不厌倦。不耻下问:指向地位、学问不如自己的人请教而不感到丢面子。颠沛流离:生活艰难,四处流浪。以身作则:用自己的行动做出榜样。三、主题概述作者通过回忆与叶圣陶先生交往中的几件小事,表现了叶圣陶严谨自律、待人宽厚的节操和风范,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的追思景仰之情。四、文章结构第一部分(1):交代叶圣陶先生逝世的时间以及“我”悲痛的心情。第二部分(2):总写叶圣陶先生在品德方面有过人之处。第三部分(35):详写叶圣陶先生为人宽厚的一面。第四部分(68):从语文方面详写叶圣陶先生为人的另一面律己严。第五部分(9):提倡人们思考和学习叶圣陶先生写话的主张。五、鉴赏品读找出文章中
3、评价叶圣陶先生的语句,对照所记叙的事情,谈谈你的看法。1、在这方面,就我熟悉的一些前辈说,叶圣陶先生总当排在最前列。叶圣陶先生是单一的儒,思想是这样,行为也是这样。(高度评价了叶圣陶先生总是将立德放在第一位)2、叶老既是躬行君子,又能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所以确是人之师表。(这是对叶圣义气先生品德的过人之处总的评价)3、文字之外,日常交往,他同样是一以贯之,宽厚待人。(通过送客、回信两件事来表现叶圣陶先生待人宽厚)4、他还有严的一面,是律己,这包括正心修身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赞扬了叶圣陶先生事事躬行,严于律己)5、在我认识的一些前辈和同辈里,重视语文,努力求完美,并且以身作则,鞠
4、躬尽瘁,叶圣陶先生应该说是第一位。(高度评价了叶圣陶先生作文、做人力求完美,以身作则,鞠躬尽瘁)驿路梨花一、作者简介彭荆风(1929年11月22日2018年7月24日),出生于江西省鄱阳县,祖籍江西省萍乡市,中国当代军旅作家,历任昆明军区宣传部副部长、中国作协云南分会副主席、成都军区创作室主任、第六届全国人大代表。代表作品有驿路梨花鹿衔草断肠草师长在向士兵敬礼绿月亮解放大西南今夜月色好孤城日落太阳升起等。二、字音词义寨zhi:村寨,四围有栅栏或围墙的村子。撵nin:1.驱逐,赶走。2.追赶。扛kng:阿用肩膀承担物体。驿y路:驿道。迷茫:广阔而看不清的样子。陡峭qio:(山势等)坡度很大,直上
5、直下。露宿:在室外或野外住宿。竹篾mi:劈成薄片的竹条。简陋:(房屋、设备等)简单粗陋,不完备。悠闲:闲适自得。修葺q:修理(建筑物)。晶莹:光亮而透明。折损:损失。三、主题概述1977年,彭荆风发表于光明日报的短篇小说驿路梨花,是他在特殊年代经历了一般人难以承受的折磨、重新舒展开写作的双翼后,情不自禁抒发的对在云南边地与朴实、纯洁的少数民族人民诚挚相处时光的怀念,及对美好未来的呼唤。四、鉴赏品读1、本文情节扣人心弦,这样的效果如何产生?(体会悬念、误会的效果)明确:两次误会:第一次是正当“我们”猜测主人“可能是一位守山护林的老人”时,果然,一位须眉花白、手提火枪、肩扛米袋的瑶族老人出现了。“
6、我们”以为他是主人,他却说不是。第二次是等老人说出主人是哈尼族姑娘梨花时,看来问题得到了解答。“我们”和瑶族老人自然会把第二天见到的十四五岁的哈尼族小姑娘当成主人,然而又不是。三次悬念:第一次悬念: “ 我们 ” 正焦急时发现小茅屋, 却没有人, 没有灯。“ 我们 ” 产生这样的疑问:这是什么人的房子呢?第二次悬念: “ 我们 ” 认为瑶族老人是小茅屋的主人。老人说:“ 我不是主人。”到底谁是主人呢?第三次悬念:当 “ 我们 ” 要感谢哈尼小姑娘时, 她告诉 “ 我们 ” 房子是解放军叔叔盖的。文章从一个故事引出另一个故事,悬念选出,层层推进,情节的发展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起到了引人入
7、胜的作用。2、本文题目叫驿路梨花,也就是说课文要以梨花作为线索,找找看,文中关于梨花的景物描写到底有几处?读一读,仔细品味,分别起着什么作用?(1)白色梨花开满枝头,多么美丽的一片梨树林啊!一弯新月升起了,我们借助淡淡的月光,在忽明忽暗的梨树林里走着。山间的夜风吹得人脸上凉凉的,梨花的白色花瓣轻轻飘落在我们身上。(实写,以自然环境美烘托不平常的小屋,把读者带进优美的意境之中。)(2)这天夜里,我睡得十分香甜,梦中恍惚在那香气四溢的梨花林里漫步,还看见一个身穿花衫的哈尼小姑娘在梨花丛中歌唱(虚写,以自然美衬托人物美,使自然界的梨花与人物梨花相映生辉。也表达了作者对小茅屋主人助人为乐精神赞美。)(
8、3)我望着这群充满朝气的哈尼小姑娘和那洁白的梨花,不由得想起了一句诗:“驿路梨花处处开”。(引用诗句,是梨花寓意双关,点明文章的主题。充满朝气的哈尼小姑娘与洁白的梨花融为一体,花美人更美。“处处开”展示了雷锋精神不断发扬光大的旺盛生命力。)最苦与最乐一、作者简介梁启超(1873年2月23日-1929年1月19日),字卓如,号任公,别号饮冰室主人、饮冰子、哀时客、中国之新民、自由斋主人等。汉族,广东新会人。中国近代维新派代表人物,学者。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政治活动家、启蒙思想家、资产阶级宣传家、教育家、史学家和文学家。1898年参与“戊戌变法”,戊戌维新运动领袖之一。著有中外纪闻,著作大多收入饮冰
9、室合集。二、字音词义失意:不得志,不如意。达观:对不如意的事情看得开。契q约:证明出卖、抵押、租赁等关系的文书。监督d:察看并督促。如释重负:好像放下了沉重的负担。海阔天空:像大海那样广阔,如蓝天那样空旷,形容开阔,无拘无束,亦比喻言谈漫无边际,没有中心。悲天悯mn人:对社会的腐败和人民的疾苦感到悲愤和不平。三、中心论点概述中心论点人人必须尽责任(或“人必须对生活负责”“尽责虽苦却乐”)选文从最苦和最乐两方面来谈人生的责任,告诫我们:人生在世,必须要对家庭、社会、国家以及自己尽到应尽的责任,这样才能得到真正的快乐。四、鉴赏品读(1)作者是如何提出人生最苦的事是背着一种未来的责任的?作者先用了一
10、串排比设问句,提出关于人生最苦的许多答案,并且一一加以否定,然后再提出自己的观点,自然贴切,水到渠成。通过与贫穷、失意、老去、死亡进行对比,说明这些痛苦都有办法排除,而独有责任未了是无法排解的。(2)到底什么叫责任?它的范围有多大?作者是怎样层层深入阐述的?显而易见,欠钱没还,受恩没报,得罪人没赔礼,这都是未尽责任的表现。由此推之,对家庭、对社会、对国家,乃至于对自己,都是有责任的。接下去,作者用了三个“凡属”,概括了所有的责任。(3)作者如何阐述“责任完了,算是人生第一件乐事”的?作者引用了古语、俗语、孔子的话,从解除心理负担,体会有活力的人间趣味这个侧面,来论证自己的观点。(4)作者是怎样
11、阐述苦乐与责任之间的关系的?结论是什么?人因有责任而苦,尽大责得大快乐,尽小责得小快乐。你想解脱痛苦,就要尽责,想卸却责任将永远痛苦,快乐之权操在你手,苦中有乐,苦乐循环,才是人间趣味。(结论:要在尽责中寻找快乐。)短文两篇一、作者简介陋室铭刘禹锡(772年842年),字梦得,籍贯河南洛阳,生于河南郑州荥阳,自述“家本荥上,籍占洛阳” ,其先祖为中山靖王刘胜(一说是匈奴后裔)。唐朝时期大臣、文学家、哲学家,有“诗豪”之称。爱莲说周敦颐(1017年6月1日1073年7月14日),又名周元皓,原名周敦实,字茂叔,号濂溪,谥号元公,道州营道楼田保(今湖南省道县)人,世称濂溪先生。周敦颐是北宋五子之一
12、,宋朝理学思想的开山鼻祖,文学家、哲学家。二、主题概述陋室铭:文章通过对陋室的描写和赞颂,抒发了作者不慕容利、保持高尚节操的愿望,和不求闻达、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爱莲说:全文以物喻人,托物言志。作者通过对莲花的描写和赞美,歌颂了君子“出淤泥而不染”的品质,表达了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品格和对追名逐利的事态的厌恶和鄙视。”。三、鉴赏品读陋室铭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运用什么修辞手法?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铭文第一句在文中起什么作用?明确:采用比喻和类比的方法,一方面引出的中心,一方面表明即使陋室也有名,也有灵。)运用比喻、对偶起兴,以虚衬实,以山水引出陋室。2、“山不
13、在高”,“水不在深”类比什么?“有仙则名”、“有龙则灵”暗喻什么?前二句类比陋室,后两句暗喻自己。3、“斯是陋堂,惟吾德馨。”这两句在文中起什么作用?深刻含义是什么?“陋室”二字扣题。“德馨”二字统领全篇,是全文的核心。用“惟”字加强语气。这两句包含两层意思,一层是由于人的品德高尚,就忘却了室陋,另一层意思是由于人的品德高尚为陋室增光添采。4、本文是从哪些方面来表现作者的“惟吾德馨”的(本文从几个层面来展现陋室主人品德的高尚的)?周围景色:“苔痕上阶绿,草色人帘青。”写环境清幽宁静(环境幽雅);往来人物:“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写与人交往高雅脱俗(交往高雅);生活内容:“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14、。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写室内活动欢畅无虞(兴趣高雅)5、铭文最后一句引用孔子的话,有什么作用呢?讨论明确:总结全文,说明陋室不陋。作者以古代名贤自喻,表现了高雅的志趣。6、作者在首尾分别运用了比喻和类比手法,其意图是为了强调什么?答:强调作者的品德高尚,志趣高远。爱莲说1.“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这句话揭示了什么问题?2.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描写莲花的?并赋予了莲花哪些品格?3.作者描写莲花,为什么要先写陶渊明爱菊,世人爱牡丹?这样写有什么作用?4.为什么人们对“花”的爱好不同呢?两个“独”字,有什么作用?5.作者以物喻人,抒情言志。把菊花比作什么?作者对陶渊明的这种隐逸的生活态度是
15、不是完全赞赏呢?他也愿意隐逸吗?作者更多的则流露出什么情感?答案:1.描写莲花高洁质朴的句子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2.全文的中心句是:莲,花之君子者也。3.公园花展,观赏牡丹的人总比观赏其它花的人多,用爱莲说中的话来说,就是:牡丹之爱,宜乎众矣。4.描写莲美好形象的句子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5.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相对比,集中表现莲高洁品质,现在人们常用来比喻某些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而又洁自好的句子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这两篇文章在写作特色和思想内容方面有何相似之处?在句式上,两篇短文都讲究对仗,运用对偶等修辞手法,骈散结合
16、、节奏分明、音韵和谐,读起来朗朗上口,铿锵悦耳。在写法上,这两篇短文都对寄托情感的事物进行了生动传神的描写。陋室铭从陋室的居住环境、交往的人物和日常生活情趣等方面由表及里地刻画陋室主人高洁的情操;爱莲说则从莲的生长环境、体态香气、气质风度等方面来比喻君子的品行。在立意上,这两篇短文都运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陋室铭借“陋室”表现了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志趣;爱莲说借赞美莲花的“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来歌颂君子的坚贞气节。二、文学常识1.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也称“诗三百”,这些诗歌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主要艺术手法是赋、比、兴
17、。关雎蒹葭2.论语,是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共20篇,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曾周游列国,宣扬“仁政”,思想的核心是“仁”,孔子开了中国私塾教育的先河,相传有弟子三千,其中贤人七十二。3.孟子,此书是孟子及其门人弟子所作,儒家经典之一。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人,我国古代伟大思想家、教育家,儒家代表人物,被尊为“亚圣”,和孔子合称“孔孟”。政治上主张“仁政”“王道”“民贵君轻”,社会思想上主张“性善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鱼我所欲也4.墨子,此书现
18、在一般认为是墨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对墨子言行的辑录。墨子,是春秋战国之际墨家学派的创始人。主张“兼爱”“非攻”“尚贤”“节用”。公输5.庄子,是庄周及其后学的著作集,为道家经典之一。庄周,战国时人,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文学家,道家代表人物,主张“天人合一”“清静无为”。6.左传,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旧传为春秋时期左秋明所作,近人认为是战国时人所编,是一部史学名著和文学名著。曹刿论战7.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史书。主要记述了战国时期的纵横家的政治主张和策略,由西汉末年刘向根据战国史书整理而成。唐雎不辱使命邹忌讽齐王纳谏8.史记,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从黄帝到汉武帝长达三千年的历史
19、。被鲁迅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司马迁,字子长,西汉杰出的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陈涉世家9史书:编年体:左传资治通鉴;纪传体:史记及其他二十四史;国别体:战国策国语。10曹操,字孟德,东汉末年政治家、军事家、诗人。他的诗以慷慨悲壮见称。观沧海龟虽寿。11陶渊明,又名潜,字元亮,别号五柳先生,东晋著名诗人,我国第一位田园诗人。桃花源记归园田居饮酒五柳先生传12水经注,作者郦道元,北魏地理学家、散文家。水经是古代一部记我国河流水道的书,郦道元为之作注。三峡三、精美段落1、最爱,就是在樱花树下,看着樱花以完美的姿态降落,心想:它的生命消逝了,但,它的美好留下来。它如一个温柔的女孩,在笑着对
20、我说:“你呀,这个丫头,不知福,你多幸福”话未讲完,它缓缓落下,全心投入泥土的怀抱,我听见的最后一句是:“知福吧,孩子,这样多好啊”我静默了,不语。仰起头,如小燕子般呢喃:“我知道了,樱花,这是我最大的幸福!”2、走出了小巷,到了市中心,那里人群熙熙攘攘,我绕上平台在那里坐下了。一位年轻的妈妈牵着蹦跳的儿子的手走过我的前面。突然,儿子挣脱开妈妈的手,拣起了一张平卧在地上的广告纸,把它扔进了垃圾箱。儿子调头冲向了妈妈,妈妈兴奋地张开双臂抱住了儿子,带着灿烂的笑容。我举起照相机,拍下了第二张“社会新风尚”。3、追求到深处,那追求本身便化成了一种快乐。孔子礼乐,三月不知肉味;贝多芬双耳失聪,依然谱写
21、出他无法亲耳听到的乐章;居里夫人获得的奖章可以做孩子的玩具。这一切一切,都说明追求已融入了伟人们的血液,不需什么回报,追求本身已给我们心灵以安慰。追求也会成“痴”。据说,曹雪芹披阅十载而终于写成了红梦楼,当朋友探望他时,见到他还在痴痴地吟读着。朋友唤他,曹公抬头茫然一笑,又低头吟读起来。这部血泪凝成的红梦楼已使曹雪芹深深的陶醉进去。追求是他为自己、为他人创造了一个世界。这其中的滋味,唯有追求者才能理解的最真切。这便是境界。追求的最高境界,不追求的人,一生永不会感受得到。4、这便是一个由于自信而成功的真实故事。没有一个人是可以不经历挫折,失败和痛苦而成功的,但关键是你失败后的态度,是气馁还是自信
22、。当你气馁了,你也就无法再扬起航帆去海上一搏了,也就不可能踏上成功的第一级台阶了。但如果你是自信的,就意味着你没有被失败这个魔鬼打倒,你还是可以站起来的,那么,不论以后还会经历怎样的艰难困苦,你仍会站起来,目视前方,不停的向前摸索,向前走,哪怕很遥远,很漫长,哪怕你是艰难的爬行,你仍会向前、向前再向前,因为你心中永远拥有一股力量,那就是自信。这一切都是因为有自信,你相信自己可以,所以才会永不停息的向前冲。5、曾几何时,踌躇满志,而如今却有些黯然神伤,有些惘然。远处,万家灯火辉煌,点缀了整个沉寂的夜。那袅袅的,从远处传来,平添了我心中的一份宁静。也许是天性所致,也许是性格之因,我不能把自己的酸楚
23、带给无辜的他们,否则,我的心会更沉重。那种“身世浮沉雨打萍”的自叹,却在文天祥那“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而依旧“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豪言壮语中变得渺小了。6、有人说,读书没有什么好处。读书是一种负担,读书时犹如把自己关在一个密不通风的笼子里,读书仿佛在接受魔鬼训练一般,使你生不如死,读书是多么痛苦,它是致人于死命的毒药。这只是那些文盲的看法,我却觉得读书的好处多多。我认为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是人类无声的老师,书是我们的知心好友,书是营养的药丸,书是精神食粮,书让我们走进了一个极乐世界,那里简直是天堂。读书是一种美的享受。读书,让你像走进了仙境一样,读书让你的童年生活更加富有色彩,读书
24、陶冶了你的情操,减轻了你的疲劳,忘掉了你的烦恼,读书是五彩的调味料。与其叫我在玩中消耗时间,不如叫我到书的海洋中遨游。7、有梦想就有方向,它能引领着我们破茧化蝶,赢得人生的辉煌,我们风华正茂,无病无灾,更应该带着梦想,奔向未知的远方。8、犹记得小时侯,父亲在校门口等待的情景。他的目光不断地向嘈嘈杂杂的人群里观望,焦急却又耐心,当我终于与其目光对视时,他脸上便浮现出舒心的微笑,仿佛等待是一种幸福,等待是一种满足。然后我便跑上前去抓住他的手,将书包恶狠狠的摔进他怀里,蹦蹦跳跳地走在他前头,也不时地注意他匆匆的脚步。童年,我是一个要归家的孩子总要父亲的等待,父亲的等待也在我心里越积越厚重。而后,我才知道,这是一种爱,叫父爱。9、一路沿着走过去,更为惊奇的是:棵棵果树上结满了黄橙橙,沉甸甸的果实,一个个挂在枝头,把树压得弯下了腰。任秋风随意的摇晃,依旧是昂着笑脸,恰似一个“快乐天使”。接着映入眼帘的是一片黄金稻浪。在秋风中,此起彼伏,有如潮水一般,泛着点点金光。稻穗姑娘低头而含羞,我轻轻地抚摸着她那金黄的脸庞,顿时有一种被深深触动的感觉,思绪就像疯狂的野草蔓延着这就是农民伯伯不惜劳力种出来的粮食,真是“一份辛苦,一分收获”!刹那间,我的心头又涌起了喜悦之情:是的,只有不断辛勤耕耘着自己的心田,梦想才会发芽,开花,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