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2-2023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期末考前总复习记叙文阅读鉴赏一、 记叙文阅读知识点汇总1、记叙文的六要素时间、地点物、起因、经过、结果。2、记叙文的顺、人序记叙文的顺序有三种,分别是顺序、倒叙和插叙。在使用的过程中,他们分别都能起到其他起不到的效果。、顺序顺序不仅仅可以体现在时间上的先后顺序,在空间方位上面也是一样的。其优点是脉络清晰、条理分明。这是记叙文的主要手法,不过也有缺点,就是不利于制造矛盾点和制造悬念。、倒叙倒叙的优点是埋下伏笔,突出重点,增强表现力和生动性。、插叙这是对主要情节进行补充,有利于刻画人物形象。3、表现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说明。4、描写方法人物描写:
2、外貌、动作、神态、语言、心理环境描写:自然景物描写、社会环境描写、正面描写、侧面描写5、抒情方法直接抒情:直抒胸臆间接抒情:寓情于景,借景抒情等。6、常见的修辞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反复、设问等。而“对比”即是表现手法,也是修辞手法。7、表现手法对比、象征、欲扬先抑、伏笔、衬托、托物言志等。8、分析标题的意义可以从内容上、主题上、线索上分析,有些时候,也可以起到有设置悬念的作用。9、关键词的有含义题目中一旦出现考察关键词的含义,一般就从这个方面来说明:结合上下文的语境,注意其深层含义,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言外之意。10、关键句子的作用关键句子的作用一般有五个。点名题旨;描写方法的句子;总结全文的
3、句子;引用的句子;承上启下的句子。在表达的时候,将方法记住,答题的时候就不用慌,对上就行。11、分析人物形象描写方法、细节、其他人的衬托12、环境描写的作用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写作对象、时代背景等;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推动故事情节发展;体现人物形象,展示人物性格;突出深化主题;使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增强感染力。13、修辞的作用:比喻、拟人:生动、形象地突出缩写对象某某特征;排比:增强语势,长于抒情,更具表现力;夸张:突出特征、揭示本质、增强印象;反复:强调、抒情强烈;设问:自问自答、引人注意、启发思考;反语:增强讽刺意味,更深刻、更有力度。14、赏析句子的表达效果:运用的“某某”修辞
4、手法/表现手法/表达方式,写出了人物/事物“某某”的特点/形象,(或交代了人物“某某”的身份/地位/处境/经历,或表现了人物“某某”的心理/心情,或揭示了人物“某某”的性格特征/精神品质),表达了作者“某某”的思想感情(或揭示了文章“某某”的主题)。二、 专项练习(2022春河南洛阳七年级统考期中)阅读送报的少年,完成下面小题。送报的少年放暑假的时候,给我家送报的换成了一个十七八岁的少年。我家住6楼,每天清早8点多钟的时候,便有一阵轻捷的脚步声急急地上楼来了。不论晴天雨天,他都来得很准时。门没开的时候,他轻轻地把报纸塞进报筒。门虚掩着的时候,他便会礼貌地喊一声:“万老师,报纸来了!”我曾与他闲
5、聊过,得知他每天凌晨5点就起床,每天要为两百多户人家送报,而且都是楼房住户,他每天要爬一万八千多级台阶。骄阳似火,送报的少年每天大汗淋漓地骑着车子穿街过巷。一大早,他的短袖衬衣就湿透了一大截,但他的车铃却拨弄得很快活,小圆脸上闪着一双清亮的眼睛,见人就腼腆地笑着。他的日子似乎无忧无虑。7月下旬的一天,少年来送报时对我说:“今天报上刊登了高考录取分数线!”我说了声谢谢。少年便下楼去了。这时,我那儿子闻声从床上翻起,接过报纸急匆匆地翻阅,高兴地说:“妈,我可以上邮电大学了!”我既高兴,又对儿子那种少爷做派很不满意。8点多钟了还穿着睡衣,卧室里空调还在呼呼作响。每天几乎都是这样,千呼万唤才起床洗漱,
6、然后,打开电视,靠在沙发上一边饮酸牛奶,一边不停地换电视频道我说:“高考完了可以休整休整,但不能天天这样睡懒觉,一个青年有没有志气抱负,就看他能不能早起床!”儿子不屑地说:“你那观念早过时了!”我说:“你看看人家那送报的少年,每天5点就起床了!”儿子笑得更嚣张:“他是干什么的?我是干什么的?我是新世纪的第一代天之骄子,我进了大学,还要攻读硕士、博士,还要出国留学!”一个大雨滂沱的日子,送报的少年头一次误点了。上午9点半钟,才出现在我家门口。他浑身衣服湿透了,像一个落汤鸡,胳膊上有一道摔伤的血痕,报纸也打湿了一角。他像一个做了错事的孩子般嗫嚅着说:“对不起,我摔了一跤,自行车也不能转了,连报纸也
7、弄湿了”我刚说了声“没关系”,儿子却夺过报纸狠狠地一摔:“换份干的来,这份不能看!”我一边解围,一边把儿子推进房里。转眼到了8月底,儿子接到邮电大学的入学通知书,高高兴兴地清点行囊准备上学了。这天8点刚过,送报的少年准时出现在门口了,他把报纸交给我后,笑吟吟地说:“万老师,从明天起,这报纸还是由我爸爸送。”我随口问:“那你呢?”少年说:“我被北京大学录取了,明天去上学。”我惊讶得不知说什么好。那少年又补充道:“我爸是个下岗工人,身体不好,以后若送迟了,您多包涵!”少年深深地朝我鞠了一躬,便下楼去了。1结合全文内容,具体分析送报少年是个怎样的人。2这篇文章的题目是“送报的少年”,作者又为什么花了
8、大量的笔墨描写“我”的儿子?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3如果你是文中的“儿子”,当你得知送报少年考进了北京大学,你的心理会产生怎样的反应或触动?4文章结尾处画横线的句子,有什么作用?(2022春河南驻马店七年级统考期中)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拥抱善良雨下得更大了。我紧紧攥着伞,逆风走在冷雨里,鞋子早已被积水浸湿了,湿漉漉的凉意从脚底一路袭上心口,整个人仿佛一块被雨水泡得肿胀的海绵。风很大,街道空旷,店铺再没有平日里热闹的气氛。偶尔擦肩的几个行人也戴着口罩,低着头,步履匆匆。记不清走了多久,我终于发现一家开门的药店,绿色的招牌亮闪闪的,像一片小小橄榄叶。虽然才七点钟,可是药店门口已经排起了长长
9、的队伍,大家都沉默不语,彼此默契相隔,自觉站成等差数列。我用力跺脚,想让自己暖和一些,可溅起的泥水打湿裤脚,周身愈发冷了。我想着在服务区坚守岗位的母亲,她已经连续没日没夜地值了一个多星期的班,因物资紧张,单位每三天只提供一个薄薄的口罩,需要员工自己想办法清洗,反复使用。母亲抵抗力很差,平时接触到感冒患者,就可能被传染上,一旦咳嗽起来就要好几天。我实在不敢想象以母亲的体质,一个几天不换的口罩怎么能抵得过肆虐的病毒呢?我已经在网上连续抢购了几天,终于排到了号。希望今天可以幸运地买到口罩,给母亲和其他工作人员送过去。“不行,你没有在网上进行预约,口罩不能卖给你!”呵斥声将我的思绪拉回了现实,我顺着声
10、音望去,药店的工作人员拦在门口,一位老奶奶站在屋檐下,她穿着黑色的粗布棉裤,已经湿到膝盖,最醒目的是她脸上的红色格纹棉布口罩,这种布制的口罩据说没有任何防护效果,所以奶奶后面的人都自觉地和奶奶拉开了距离。我也下意识地将自己的口罩捏紧了一些。她似乎没有注意到大家的疏离,也忘记了撑开已经收好的伞,只顾着一遍遍地请求那个工作人员,雨水从屋檐上大把大把落下来,从她银白色的发间滴落,皱纹里渗满了水滴。“师傅,求求你,就卖给我一个吧。我从老家进城看孙子,刚上汽车就收到儿子说他家小区没有口罩不给进出,我实在不知道怎么办了呀”“你这样让我们也很为难,口罩不是我家的,大家都辛辛苦苦在网上预订了好几天,我给你了对
11、别人也不公平啊!这时候,谁不等着急用啊。”另一个工作人员见状,眉毛拧得紧紧的,“你家有亲人,别人家也有亲人。要不你再换地方买买看,不能在这里耽误大家的时间了。”大家见状纷纷催促着老奶奶,药店的工作人员没有办法,只能喊下一个顾客进来登记取口罩。老奶奶颤巍巍地站在大雨里,看着接二连三拿着口罩出来的人,突然蹲坐在门口的台阶上,很小声地哭了起来。我的心里突然有些不忍,疫情当头,每个人都人心惶惶,生怕自己也被传染,大家都老老实实地做防护措施。可是总有一些老人,因为信息不畅通,不会使用网络,没有办法买到口罩,他们只能戴着棉布口罩,为了孩子、亲人和生活四处奔波。我握紧刚刚领到的三个口罩,脚步不听使唤地走到她
12、身边,可是内心有个声音在耳边响起:“你不顾你妈妈了吗?在网上预约了好几天才有货,你把口罩给了别人,不知道还能不能买到新的口罩。”正在我纠结的时候,老奶奶起身了,她拖着大包小包,撑开伞,慢慢走向雨中。这时,一个青年急忙追上了老奶奶,他们距离我有些远,淅沥的雨声里,我听不清他们在说什么,只见奶奶突然丢下伞,双手合十,准备弯腰鞠躬,被男孩一把扶了起来。紧接着,他从自己口袋中拿出刚买的口罩拆开,仔细打量着正反面,最后摘掉了奶奶的棉口罩,替她戴上了蓝色的医用口罩。口罩明亮的颜色,像雨过天晴后的一片小小蓝天。雨越下越大,密集的雨点俯身冲向地面,砸在树叶上,像一记响亮的耳光。我仿佛听到远处有潮水倒灌入耳,而
13、我的心里,也像是有什么东西正在催云成雨,眼睛不可抑制地湿润起来。为这个男生的善良,也为自己的犹豫。我总是忍不住想起那个男生的背影,他教会了我二次成长,教会了一个脆弱的人学会用爱和暖与苦难相斗。让我明白,即便在被疫情打乱的情境里也要保持着自己的本心,去拥抱善良。(选自小品文选刊2020年第5期。作者:卢唯琪。有删改)5本文围绕“口罩”写了哪几件事情?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概括。6本文第段写母亲的工作状况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7做批注是记录阅读思考和感悟的重要方式,批注角度有语言赏析、感悟、疑问等,请仔细阅读本文第段,摘录一句话并任选一个角度做批注。摘录:批注:8文章通过第一人称“我”来
14、讲述故事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2022春河南新乡七年级统考期中)阅读望北哨所,完成小题。望北哨所这是她第一次来望北哨所。望北,她已经很熟悉了。他军校毕业,分配到部队后的第一封来信,地址就写着“望北”。望北在她的心里如诗如画,再加上哨所,她莫名地会想到某些古诗词,有着大气、苍凉、凄美之感。他在信中是如此描绘望北哨所的:高原,陡峭的山石,呼啸的山风,洋洋洒洒的落雪自从他去了望北哨所,一切都变得不一样了。有手机却没有信号,他们只能通过信件联系。冬天,哨所和山下邮路不通,到了春天,她会一口气收到他写给她的几十封信。读信的顺序只能依据邮戳的时间,有时邮戳上的时间相同,她只能随机拆开一封信。这样读信,
15、时常让她有种时光倒流之感:前一封信他还在描述哨所上看到的夕阳、界碑、边境线,下一封信又是满山大雪,茫茫一片了。几十封信,让她恍若在不同的世界里穿梭着。最近一次见到他,是他探亲休假,他变黑了变瘦了,说话也惜字如金。他解释说,哨所人不多,消息又闭塞,信息少,大脑的某根神经就沉睡了,话语自然就少了。在他休假这段日子里,他们见面时话很少,分开时就用短信交流,就像他们又回到了两地。似乎在这时,他才又恢复到以前的样子:风趣、幽默、刚毅假期快要结束时,两人计划了他们的人生大事,等春节一过,就是两个人的“本命年”了。他们要在这年的夏天完成终身大事。她对望北充满了渴望,甚至整个西藏对她来说都充满诱惑。她还学会了
16、一首歌:坐上了火车去拉萨,去看那神奇的布拉达,去看那最美的格桑花呀,盛开在雪山下他们计划好了,就在秋天,藏北最美丽的季节,雪山脚下开遍了格桑花,她去望北哨所,他带她去看神秘的布达拉,开启他们的新婚之旅。她终于来了,先是飞到了日喀则,又坐上了长途运输车。公路在悬崖峭壁间盘绕,她果然看到了一片又一片的格桑花,像怒放的生命之火。她的心也随之燃烧起来。车队在盘山公路上越驶越高,她感到头疼恶心,视线也模糊起来。司机是个老兵,拿出氧气让她吸,告诉她,望北哨所的海拔比此地还要高出一千多米。她吸着氧,思绪似乎清晰了一些。当车行驶到海拔四千多米时,她感觉整个人似乎死过了一回。两天之后,车队终于行驶到雪山脚下。大
17、雪封锁了他们的去路,到处都是皑皑白雪。老兵失望地告诉她,望北哨所去不成了。雪消融之时,才是他们上山的时候。山下还是格桑花盛开的季节,望北哨所已经提前进入了冬天。她绝望地站在车下,顺着老兵的指引,看到了山顶的一排石头房子。“那就是望北哨所。”她看见房子外聚集了一排士兵,一起向山下招手。她知道,他一定在人群中。可是她分不清哪个是他。她想起来了,在他上次探亲时,她为“本命年”买了两条红绸腰带,每人一条。春节后,她还写信提醒他把红腰带系上,红色代表着喜庆、成功、忠勇和正义。她从腰间解下那条红色的绸带,冲着山上挥舞,在大雪皑皑中,那条红绸带是那么醒目鲜艳。突然,她看到山上人群中也飘起了一条红绸带,那一定
18、就是他了她再次得到他的消息时,雪已经融化了,一封电报告诉她,他在巡逻路上她终于来到了哨所,只看到了他的墓地。她来了,他却失约了。不,他在履行自己的约定,永远在望北哨所等她离开望北哨所,她把那条红绸带留在了山上。下山走了好久,她回望哨所时,一切都模糊了,似乎唯有那条红绸带仍在风中飘舞,似乎是他在为她送行。泪水模糊了她的视线,唯有那一点红,越来越醒目。9结合选文,简要分析第段“她”对望北已经很熟悉的原因。10第段写“她”还学会了一首歌,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请结合选文简要回答。11你认为选文的主人公是谁,请结合全文说明理由。(2022春河南洛阳七年级统考期中)童年读书莫言我童年时的确迷恋读书。那时候既
19、没有电影更没有电视,连收音机都没有。只有在每年的春节前后,村子里的人演一些血海深仇、三世仇之类的忆苦戏。在那样的文化环境下,看“闲书”便成为我的最大乐趣。我体能不佳,胆子又小,不愿跟村里的孩子去玩上树下井的游戏,偷空就看“闲书”。父亲反对我看“闲书”,大概是怕我中了书里的流毒,变成个坏人;更怕我因看“闲书”耽误了割草放羊;我看“闲书”就只能像地下党搞秘密活动一样。后来,我的班主任家访时对我的父母说其实可以让我适当地看一些“闲书”,形势才略有好转。但我看“闲书”的样子总是不如我背诵课文或是背着草筐、牵着牛羊的样子让我父母看着顺眼。人真是怪,越是不让他看的东西、越是不让他干的事情,他看起来、干起来
20、越有瘾,所谓偷来的果子吃着香就是这道理吧。我偷看的第一本“闲书”,是绘有许多精美插图的神魔小说封神演义,那是班里一个同学的传家宝,轻易不借给别人。我为他家拉了一上午磨才换来看这本书一下午的权利,而且必须在他家磨道里看并由他监督着,仿佛我把书拿出门就会去盗版一样。这本用汗水换来短暂阅读权的书留给我的印象十分深刻,那骑在老虎背上的申公豹、鼻孔里能射出白光的郑伦、能在地下行走的土行孙、眼里长手手里又长眼的杨任,等等等等,一辈子也忘不掉啊。后来又用各种方式,把周围几个村子里流传的几部经典如三国演义、水浒传、儒林外史之类,全弄到手看了。那时我的记忆力真好,用飞一样的速度阅读一遍,书中的人名就能记全,主要
21、情节便能复述,描写爱情的警句甚至能成段地背诵。我还记得从一个老师手里借到青春之歌时已是下午,明明知道如果不去割草羊就要饿肚子,但还是挡不住书的诱惑,一头钻到草垛后,一下午就把大厚本的青春之歌读完了。身上被蚂蚁、蚊虫咬出了一片片的疙瘩。从草垛后晕头涨脑地钻出来,已是红日西沉。我听到羊在圈里狂叫,饿的。我心里忐忑不安,等待着一顿痛骂或是痛打。但母亲看看我那副样子,宽容地叹息一声,没骂我也没打我,只是让我赶快出去弄点草喂羊。我飞快地蹿出家院,心情好得要命,那时我真感到了幸福。我的二哥也是个书迷,他比我大五岁,借书的路子比我要广得多,常能借到我借不到的书。但这家伙不允许我看他借来的书。他看书时,我就像
22、被磁铁吸引的铁屑一样,悄悄地溜到他的身后,先是远远地看,脖子伸得长长,像一只喝水的鹅,看着看着就不由自主地靠了前。他知道我溜到了他的身后,就故意地将书页翻得飞快,我一目十行地阅读才能勉强跟上趟。他很快就会烦,合上书,一掌把我推到一边去。但只要他打开书页,很快我就会凑上去。他怕我趁他不在时偷看,总是把书藏到一些稀奇古怪的地方,就像革命样板戏红灯记里的地下党员李玉和藏密电码一样。但我比日本宪兵队长鸠山高明得多,我总是能把我二哥费尽心机藏起来的书找到;找到后自然又是不顾一切,恨不得把书一口吞到肚子里去。有一次他借到一本破晓记,藏到猪圈的棚子里。我去找书时,头碰了马蜂窝,嗡的一声响,几十只马蜂蜇到脸上
23、,奇痛难挨。但顾不上痛,抓紧时间阅读,读着读着眼睛就睁不开了。头肿得像柳斗,眼睛肿成了一条缝。我二哥一回来,看到我的模样,好像吓了一跳,但他还是先把书从我手里夺出来,拿到不知什么地方藏了,才回来管教我。他一巴掌差点把我扇到猪圈里,然后说:活该!我恼恨与疼痛交加,呜呜地哭起来。他想了一会儿,可能是怕母亲回来骂,便说:只要你说是自己上厕所时不小心碰了马蜂窝,我就让你把破晓记读完。我非常愉快地同意了。但到了第二天,我脑袋消了肿,去跟他要书时,他马上就不认账了。我发誓今后借了书也决不给他看,但只要我借回了他没读过的书,他就使用暴力抢去先看。有一次我从同学那里好不容易借到一本三家巷,回家后一头钻到堆满麦
24、秸草的牛棚里,正看得入迷,他悄悄地摸进来,一把将书抢走,说:这书有毒,我先看看,帮你批判批判!他把我的三家巷揣进怀里跑走了。我好恼怒!但追又追不上他,追上了也打不过他,只能在牛棚里跳着脚骂他。12本文主要讲述了作者童年读书时遭遇的一些故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读书时遭遇的故事内容。(1)_;(2)扎在草垛里被蚊虫咬出了一片疙瘩,耽误了喂羊;(3)_;(4)_,正入迷时被哥哥抢走。13说说为什么我看“闲书的样子总是不如我背诵课文或是背着草筐、牵着牛羊的样子让我父母看着顺眼”?14作者对书的迷恋描写得生动而富有感染力,请以第四段的相关内容为例,作简要赏析。15你在读书时,有没有像作者那样“投入”或“
25、忘我”的经历。请把你的阅读经历描述出来。(不超过100字)(2022春福建龙岩七年级校联考期中)阅读下面文字文,完成下面小题。爱心菜侯发山鸡叫头遍的时候,老王和老伴就在大棚里忙活开了。等到扳倒一畦畦白菜,老王的头上已经冒起热气。他甩掉棉衣,坐在田埂上歇息。老伴嗔道:“现在还是三九天,能的你?”“一干活就热乎了。”老王站了起来。老伴没有动,用袖子擦拭一下鼻尖的汗珠:“不能不去?”老王瞪了老伴一眼:“废话,吐出的唾沫咋能舔起来?”“大年三十,人家都往家跑,你呢,就会唱反调。”老伴一边埋怨一边和老王往袋子里装白菜。“不中!”老王忽然叫道。老伴吓了一跳,抱着一棵白菜怔在那儿。老王瞅着老伴手里的白菜,说
26、:“这棵留下,咱过年吃。”老伴这才注意到手里那棵菜,样子有点萎缩,叶子泛黄,便放到了一边。再装菜时,就专拣那些个头大、菜叶新鲜水灵的。天刚放亮,白菜全都装上了车,满满当当的。老王前后左右看了看,脸上荡出满意的笑容。老伴迟疑了一下,说:“弄点饭,吃了再走?”“来不及,路上凑合吧。”老王说罢,扭开车门跳上驾驶室。这时,他的手机响了起来,是县城百家乐超市的杨经理打来的,让他送一车白菜。“杨总,不好意思,今个儿不能给你超市送了。价钱好商量?再涨价也不行,真不是钱的事儿不说了,古得拜!”老王挂断电话,发动车子迎着曙光出发了。到了第三天,杨经理从微信上得知,老王是去湖北武汉送白菜了!“怪不得不给我送,原来
27、是去发国难财了。听说武汉的蔬菜贵得离谱,白菜十几块一斤呢,老王这一车菜,差不多有两万斤,他这一趟可没少赚。”杨经理气得想打电话奚落老王几句,可觉得不能得罪老王,毕竟以后还合作呢。一念至此,他便开车去找老王,现在是非常时期,需要备点货。一到村口,杨经理就被拦下了。杨经理忙说:“我是超市的,需要找老王进菜,疫情再严重,咋说也不能影响老百姓的菜篮子吧。”老大爷高声说:“老王昨晚才从武汉回来,没回村,也没回家,在他的大棚里自我隔离呢。”杨经理听闻,撇了撇嘴,心说老王发烧才美哩,谁让他挣昧心钱哩。老大爷似乎知道杨经理的心思,又补充了一句:“老王可是俺们村的骄傲,他不要一分钱,往武汉送了两万斤白菜。”“啊
28、?”杨经理吃了一惊,内心一震。老王的大棚在村外的河湾里,距离大棚还有十多米,杨经理把车停了下来。这时,大棚里的老王戴着口罩从铁房子里出来了,大声说道:“杨总,啥事?”“大棚里还有其他蔬菜吗?能不能再配一车?”“黄瓜、番茄、柿椒,这些都有,差不多能装一车。价格跟其他大棚一样。要不然人家会骂我老王八。”“可以,要好的,这次可不是超市上架,我是打算捐给武汉。”“好啊,你咋送?”“发物流。”“别搞那个,还是我送吧,路线我熟。”“好,运费咋算?”“说啥运费呢,给我加箱油就中。杨总,武汉老乡要问起,咋说呢?得有个由头吧?”杨经理往前走了两步,带着敬意说:“咱河南简称豫,豫字15画,湖北简称鄂,鄂字11画,
29、多出来的四画刚好是心的距离!所以,咱送的菜就叫爱心菜!”老王笑了,指了指他的货车。杨经理转过脸去,这才看到车厢上悬挂着的横幅“河南爱心菜”。16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以“鸡叫头遍的时候”开篇,交代了时间之早;“老王和老伴就在大棚里忙活开了”设置了悬念,引起读者的阅读期待。B文章画波浪线的句子形象地写出了杨经理完全不相信老大爷的话,为下文他去找老王做铺垫。C“能的你”“吐出的唾沫咋能舔起来”“不中”等口语,富有地域特色,让文章更有生活气息。D文章中的老王和教材中杨绛笔下的老王都是普通人,但他们都努力发出微光,以真诚之心温暖这个世界。17文章篇幅短小,细微之处凸显人物精神
30、。请品析下面划横线的句子。天刚放亮,白菜全都装上了车,满满当当的。老王前后左右看了看,脸上荡出满意的笑容。18杨经理对老王产生什么误会?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误会。19文中的老王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请结合小说内容简要分析。(2022春辽宁盘锦七年级统考期末)阅读选文,完成下面小题。骄傲的红薯周海亮母亲很少去看她的儿子,近些日子尤为如此。有时在校门口匆匆见一面,母亲塞给儿子零食和钱,表情局促不安。然后母亲说,该回去了。儿子说再聊一会儿吧,眼神却飘忽不定。母亲笑笑,转身,横穿马路,走出不远,又躲在一棵树后面偷偷回头。她想再看一眼儿子,哪怕是背影。儿子却不见了。儿子像在逃离,逃离母亲的关
31、切。母亲很满足一个读大学的儿子,高大英俊,学生会干部,有奖学金还有什么不满足的呢?并且她知道,儿子正在偷偷恋爱。她曾远远地看过那姑娘一眼,瘦瘦高高,和儿子很是般配。可是今天她很想见儿子一面。今天,她有了充足的借口。老家人送她一小袋红薯,个儿大皮儿薄,脆生生地喜人。煮熟了,香甜的红瓤化成蜜,直接淌进咽喉里。母亲挑了几个大的,煮熟,装进保温桶,又在外面包了棉衣,然后骑上她的三轮车。儿子从小就爱吃红薯,一路上母亲偷偷地笑。她想,应该叮嘱儿子给姑娘留两个。这是冬天,街上的积雪未及清理,就被车轮和行人轧实,变成光滑的冰面。家离学校约五公里,雪还在下,母亲头顶白花花一片,分不清是白发还是雪花。她把三轮车在街角停下,想到马上就能见到儿子,母亲再一次偷偷地笑了。所以,她没有注意到开过来的一辆轿车。车子在冰面上滑行好几米才停下来。司机摁响了喇叭,母亲一惊,忙往旁边躲闪,却打一个趔趄,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