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赢在高考·黄金密卷】备战2020年高考历史全真模拟卷12(考试版).docx

上传人:a****2 文档编号:2819022 上传时间:2024-01-04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776.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赢在高考·黄金密卷】备战2020年高考历史全真模拟卷12(考试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赢在高考·黄金密卷】备战2020年高考历史全真模拟卷12(考试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赢在高考·黄金密卷】备战2020年高考历史全真模拟卷12(考试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赢在高考·黄金密卷】备战2020年高考历史全真模拟卷12(考试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赢在高考·黄金密卷】备战2020年高考历史全真模拟卷12(考试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赢在高考·黄金密卷】备战2020年高考历史全真模拟卷12(考试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备战2020年高考全真模拟卷12历 史(考试时间:50分钟 试卷满分:100分)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第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回答第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第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24三体石经刻于公元241年,因碑文每字皆用古文、小篆和汉隶三种字体

2、写刻,故名。刻本笔法与结构都很规正,常为初学者取作范本。这三种字体反映了A文字尚未实现统一B汉字演变的历史过程C当时字体流行的情况D汉字开始形成完整体系25唐建立之初,“均给天下民田”,达到了“力业相称,细民获资生之利,豪右靡余地之盈”;唐中叶以后,“有钱则买,无钱则卖”“人从私契”成了土地转移、让渡的基本方式与基本原则。唐朝经济领域的这一转变A有利于促进小农经济的发展B表明政府的经济职能发生了根本转变C是当时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D是古代中国经济重心南移的必然产物26宋代有一种叫作“沙公服”的衣服,夏天穿着凉爽舒适,很受欢迎,但因其质地轻薄,穿着较透,被认为有伤雅观,不合礼仪,故一度被统治者禁止

3、穿着。这表明A民众的社会道德观念显著增强B工商业发展冲击了等级观念C治国理念受到理学思想影响D统治者注重规范社交礼仪27利玛窦在中国札记中说,虽然我们已经说过中国的政府形式是君主制,但它在一定程度上是贵族政体如果没有与内阁大臣磋商或考虑他们的意见,皇帝本人对国家大事就不能作出最后的决定所有这类文件都必须先由大臣审阅然后呈交给皇帝。利玛窦认为中国明朝时A君主制不是中国政府的主要形式B内阁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君权C君主与内阁大臣有同等的决策权D内阁掌握着明朝的行政大权2819世纪80年代初,天津盛行各种卷烟及洋式饰品,连“洋人之侍僮马夫辈,口衔烟卷时辰表链,特挂胸前”,上海的妇女,更是以香水、墨镜、洋

4、烟为时髦用品.就连文士王帽也经常以“晶(玻璃)杯、洋皂,赠送朋友”。这表明,当时A崇洋现象成为消费的社会时尚B逐新趣异体现市民的精神追求C开埠通商改变民众的生活方式D西学东渐推动社会的重大变革291939年,毛泽东在论持久战的英译本序言中指出:“抗战在武汉、广州失守后正向着一个新的阶段有利于中国不利于日本的新的阶段发展,这个阶段就是敌我相持阶段。”这一论断A扭转了正面战场的颓势B正确分析了中国社会的矛盾C阻止了日本的进攻势头D鼓励了全国人民的抗战信心30陕甘宁边区政府自1941年初实行禁止“法币”在边区行使并推行边币政策。1946年12月边区政府重申禁令,并颁行战时严禁“法币”行使办法。边区的

5、货币政策A起初不利于国共团结抗战B宣告了国共关系破产C支持了边区人民的自卫战争D加剧了国内政治局势的紧张31新中国建交国家数量柱状图该柱状图反映出A新中国国际声誉得到极大提高B新中国致力于反对霸权主义C建国初期外交环境逐渐改善D新中国外交政策得到广泛认同32公元前5世纪后期,古希腊喜剧的关注点从对城邦的颂扬和批判,转移到私人和家庭生活方面,在烧菜煮饭、鱼肉价格、悍妇庸医这类话题上作文章。这实质上反映了古希腊城邦A遭遇公民的信任危机B个人主义得以纠正C建立于公民团体之上D社会道德普遍沦丧33下表为1640年至1688年英国革命中亲国王阵营和反国王阵营的社会成分示意图。对此解读正确的是,在英国A两

6、大阵营没有重大利益分歧B宗教改革是社会分裂的根源C革命后渐进式改良成为可能D阶层是区分政治阵营的依据34从1920年到1926年,苏俄(苏联)与外国资本家签订135个合同,并和美、英、日等国签订过为期20年或30年的金矿、锰矿、石油开发协定。这些外资项目都是有选择、有条件、受限制和受法律监督的,到一定年限,政府可以无偿地把租让企业收归国有。这表明当时苏俄(苏联)实行的经济政策是A苏俄应对战争的无奈之举B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恢复C体现苏联模式的基本特征D向社会主义阶段的迂回过渡35文艺作品能够折射历史的变迁。下列三幅画作的共同点是A都是现代主义美术的重要作品B都表现了工业的发展和社会现实C都强调

7、素描的完整性和准确性D都受到光学领域研究成果的影响第卷二、非选择题: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414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4547题为选考题,考生任选一题作答。41(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荷兰商人资本崛起于波罗的海,成长于地中海,兴盛于海外殖民地。16、17世纪,荷兰商人资本逐步主宰了波罗的海的贸易,并使之成为荷兰的“母体贸易”。此后荷兰商人资本大肆抢占威尼斯、热那亚“富源贸易”市场份额,运用自己的海上优势,逐渐控制了地中海世界的转运贸易。17世纪初,荷兰商人紧随葡萄牙、西班牙的海外扩张步伐,在大西洋和印度洋上开辟新的贸易路线,并先后创建东印度公司、西

8、印度公司,荷兰商业体系扩展到东西印度,把全球贸易中具有战略意义的物资如白银、香料控制在自己手中。荷兰人发展出近代的信贷、金融、薄记体系,把阿姆斯特丹建成世界上第一个现代意义的资本市场。到17世纪中叶,阿姆斯特丹成为欧洲新的国际转运贸易中心与货币金融中心。摘编自罗翠芳荷兰商人资本探微一兼谈西欧商人资本材料二 19251933年,经上海港完成的外贸进出口货值平均占全国港口的55%,国内贸易货值平均占全国港口的38%。1933年仅上海30人以上的工厂已达3485家,占全国12个大城市总数的36%,资本总值为19087万元,占全国12个大城市总资本额的60%。近代上海确立了其在全国棉纺织业、面粉加工业

9、等多种轻纺工业的统治地位。摘编自张忡礼主编城市进步、企业发展和中国现代化(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17世纪中叶阿姆斯特丹成为欧洲国际转运贸易中心与货币金融中心的原因。(12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近代上海在全国经济格局中的地位。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上海和阿姆斯特丹这两座城市的发展所体现的不同时代特征。(13分)42(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有一种爱国心,混杂着很多成分,其中既有对古老习俗的爱好,又有对祖先的尊敬和对过去的留恋。这种爱国心本身就是一种宗教,它不做任何推理,只凭信仰和感情行事。同所有的轻率的激情一样,这种爱国心虽能皙时地激起强大

10、的干劲,但不能使干劲持久。它把国家从危机中据救出来以后,往往便任其于安宁中衰亡。另有一种爱国心比这种爱国心富有理智。它虽然可能不够豪臾和热情,但非常坚定和非常持久。它来自真正的理解,并在法律的帮助下成长。它随着权利的运用而发展,但在进私人利益之后便会消减。节选自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评析材料中的观点。(任意一点或整体)(要求:观点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45(15分)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 晋察冀边区通过实行统筹开支、合理负担、征收救国公粮,并不断完善相关的规章制度,基本解决了军政开支的需求,但仍存在着不合理和不完善的地方。为使边区税收制度趋于科学化,1940年8月边区

11、政府颁布“双十纲领”。此后在认真研究和总结边区各地的丰富经验,并积极吸取其他抗日根据地的经验的基础上,1940年12月,公布晋察冀边区统一累进税暂行办法的实施细则。统一累进税是按照财产和收入而统一累计征收并有累进最高率及免征点的一种税收制度。规定:(一)资产中,应征者以有收入和用来营利者为限;收入中,应征者为土地收入、林木收入、合作事业收入、房租利息和各种工商业收入等。(二)农业累进税以土地为计算单位,财产与收入合计,以其平均每年的收获量为标准折成“标准亩”,在此基础上计算“富力”,折算纳税分数;工商业累进税将资金与收入分别计算“富力”,折算成纳税分数,按同一累进率征收。(三)根据家庭每人平均

12、“富力”之多少,分为12个等级,税率按等累进。(四)明确免征点,使赤贫人民免纳负担摘编自抗战时期晋察冀边区的税制改革(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晋察冀边区政府实行统一累进税的背景。(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晋察冀边区政府实行统累进税的特点及意义。(9分)46(15分)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材料 印巴分治引起了两国的领土争端,两国由于克什米尔的归属问题先后爆发了两次印巴战争,但是仍旧没能解决好这一遗留问题。印度原本希望在摆脱英国的殖民统治后能够成为整个亚太地区的领袖国家,但是巴基斯坦的出现对印度的大国地位和领土安全造成了极其严重的负面影响,而巴国内部东西两部分之间

13、矛盾的不断加深以及1970年巴国一场严重的自然灾害引发的国内局势动荡又给印度分裂巴基斯坦提供了绝好的机会。另外,美苏两国参与南亚地区性事务,使印巴之间达成和解的可能性更小。1971年11月21日,第三次印巴战争爆发。尽管这场战场持续了不到一个月,但直接导致孟加拉国的产生,印度分裂巴基斯坦的愿望得以实现,印度确立了其在南亚次大陆的霸主地位。此后,美印关系更加冷淡,苏印关系则持续升温,苏联进一步扩大了在南亚的影响。第三次印巴战争虽然结束,但并未能解决印巴之间的问题,反而使积怨更深。摘编自李孟一第三次印巴战争及其对大国关系的影响(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第三次印巴战争爆发的历史背景。(6分)

14、(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第三次印巴战争的影响。(9分)47(15分)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材料 明代海防问题始于洪武二年,“时倭寇数掠苏州、崇明,杀掠居民,劫夺货财,沿海之地皆患之。”为此,水军大将方鸣谦提出“倭海上来,则海上御之耳,水聚战舰,则倭不得入,入则傅岸。”成化至嘉靖年间,“倭警侵息者五十余年,边备废弛,”嘉靖三十一年“倭贼大扰于浙东”,俞大猷提出“贼之来必有海,海舟防之于海,其守务也。乘其初至而击之,不使得以相势合势而猖獗也”,他还发动军民大力整修沿海岸防公事,加遮板,多备弓弩火器,固守沿海城镇。同时,俞大猷十分重视军事器械的作用,大量建造坚固高大的福建楼船,并配备佛朗机(西式武器)。嘉靖四十四年秋,倭寇入犯福建,“大猷将水兵,继光将陆兵,夹击平南澳,大破之。”绵延数十省的抗倭斗争将俞大猷的海防思想推上了巅峰,但它是在明朝海防羸弱的背景下一种“弥补似的被动的反应”。摘编自沈济俞大猷的“大知”与海防思想(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俞大猷海防思想产生的背景,并概括其特点。(8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俞大猷的海防思想。(7分)7原创精品资源学科网独家享有版权,侵权必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考试真题 > 试题卷合集 > 赢在高考黄金密卷 > 历史【赢在高考·黄金密卷】备战2020年高考全真模拟卷 > 【赢在高考·黄金密卷】备战2020年高考历史全真模拟卷12

copyright@ 2008-2023 wnwk.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ICP备202405992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