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2年高考语文真题(北京自主命题)(原卷版).docx

上传人:a****2 文档编号:2828950 上传时间:2024-01-05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30.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高考语文真题(北京自主命题)(原卷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22年高考语文真题(北京自主命题)(原卷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22年高考语文真题(北京自主命题)(原卷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2022年高考语文真题(北京自主命题)(原卷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2022年高考语文真题(北京自主命题)(原卷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2022年高考语文真题(北京自主命题)(原卷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2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北京卷)语文本试卷共10页,150分。考试时长150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本大题共5小题,共18分。阅读下面材料,完成15题。材料一屠呦呦从葛洪的肘后备急方中获得了新思路,提取出青蒿素,荣获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这让世界看到了中国古籍的惊人价值。对于古籍的界定有多种说法,其中较为通行的是:1911年以前、以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为主要内容、采用中国传统的著作方式、具有中国传统装帧形式的书籍。古籍的类型除了大量的汉文古籍,还有丰富的民族文字古籍。近年来,随着传统文化热的兴起,认识和了解古籍

2、成为一种需求。古籍的价值是多重的。古籍的载体材料主要包括纸张、织物和墨。这三种材料由于产生或制作的年代不同,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比如元代以前印书主要用麻纸、皮纸,明代以后大量用竹纸,通过载体材料体现出的文物价值显而易见。浩瀚的古代文献记载着中华民族五千年绵延不断的文明,为了解先人的政治、文化、制度、风俗等提供了重要的资料。这就是古籍的文献价值。古籍在加工制作过程中,使用的材料以及制版、印刷中所体现出来的工艺都具有珍贵的艺术价值。人们看到一部古籍,往往还未翻阅,就已为其精美的外观和典雅的色调所征服。对文献研究者来说,文献价值是古籍的“皮”,其他价值则是古籍的“毛”,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据中国古籍

3、总目著录,存世古籍总量大约有20万种。其中一些珍贵的古籍具有很高的文物价值、文献价值和艺术价值。这些珍贵古籍不仅包括全本,还包括具有重要历史文献价值的残本、散页等。元代及元代以前版印、抄写的古籍已万不存一,流传至今者是我国现存古籍中最珍贵的文化遗产。这些古籍非常稀有,很多作为文物被珍藏在图书馆,读者很难一睹其庐山真面目。(取材于李致忠、梁爱民等的相关文章)材料二古籍的传承性保护是一种新兴的古籍保护理念。以往,古籍保护提倡原生性保护与再生性保护。原生性保护指保护古籍文物本身,可谓之“存形”;再生性保护指对古籍的影印、缩微复制和整理出版等,可谓之“移形”。不过,这两种方式主要解决古籍“藏”与“用”

4、的问题,而古籍的“藏”与“用”长期局限在特定的机构与学者群体中,未能引起普通大众的广泛注意。传承性保护则是利用各种更易于接受的方式将古籍推向大众,让古籍“活”起来,实现古籍从“藏”到“用”最后至“活”的飞跃。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为这一飞跃提供了条件。人工智能处理古籍的过程大体包含四步:首先,将古籍扫描并处理成图像文件。其次,通过光学字符识别技术,将图像文件中的文字识别为计算机可处理的电子文本。再次,通过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对所获取的文本进行基础性加工,包括自动断句、标点以及词语切分等。最后,识别并抽取文本中的专名(如人名、地名、书名)等概念与知识,为后续深入的古籍知识挖掘提供基础性支撑。目前,研究

5、者引入序列标注模型,在计算机自动断句、标点、专名识别等领域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所谓序列标注,即输入字符串,预测每个字符在该位置的专名属性以及是否在该位置断句。例如,输入“论语云管氏而知礼孰不知礼”,模型应预测为“(B-BOOK)(E-BOOK)S(B-PER)(E-PER)OOSOOOO”,其中,“B-BOOK”表示书名开头的字,这里指“论”;“E-BOOK”表示书名结尾的字,这里指“语”;“S”表示其后应断句的字,这里对应“云”和第一个“礼”;“B-PER”表示人名开头的字,这里指“管”;“E-PER”表示人名结尾的字,这里指“氏”;“O”表示不做任何操作。每一个字都对应一个或一组符号。研究

6、者通过多种机器学习模型,训练计算机自动标注文本序列的能力,进而使其完成自动断句、标点、专名识别等任务。模型预测的综合准确率均达到90%以上。由此,海量的典籍就可以转化为数字化、结构化的文本,从而降低普通人阅读古籍的难度,实现互联网环境下古籍的传承性保护。让古籍“活”起来的尝试还有很多。典籍里的中国等节目不断涌现,各地古籍存藏单位联合举办“中华传统晒书大会”,延续古人“曝书护书”的习俗,不仅晒古籍珍宝,也晒修复、装帧等相关技艺,有的还能让人现场体验。(取材于周余姣、胡韧奋等的相关文章)1根据材料一,下列不属于古籍的一项是( )(3分)A三国志史传散页(刊刻于明代,2018年发现于日内瓦图书馆)B

7、韩柳文研究法(林纾,1914年铅印本,研究韩愈、柳宗元古文的著作)C秦妇吟残卷(唐韦庄,1900年发现于敦煌藏经洞)D春秋左传(明代刻本,记载春秋时期历史的史书)2根据材料一,下列对古籍的理解与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古籍采用的纸张体现了古籍的文物价值。 B中医古籍所记载的药方体现了文献价值。C艺术价值不只包括古籍版印工艺的价值。 D古籍的其他价值都附着在其文献价值上。3根据材料二,模拟计算机对“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的序列标注,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苏子”应标为“(B-PER)(E-PER)”。 B“愀然”应标为“OS”。C“正襟”应标为“OO”。 D“问客”应标为

8、“SO”。4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理解与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改善古籍的收藏条件属于原生性保护,可以保护其文物价值。B修补古籍的残损处属于再生性保护,意在保护其艺术价值。C实现古籍从“藏”“用”到“活”,只能依靠人工智能技术。D人工智能可以处理古籍,并能深入地挖掘出古籍蕴含的知识。5请综合材料一和材料二,简要说明为什么要让古籍“活”起来。(6分)二、本大题共5小题,共18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610题。夏为天子,十有余世。殷为天子,二十余世。周为天子,三十余世。秦为天子,二世而亡。人性不甚相远也,何三代之君有道之长,而秦无道之暴也?其故可知也。古之王者,太子乃生,固举以礼,故自

9、为赤子而教固已行矣。故太子乃生而见正事,闻正言,行正道,左右前后皆正人也。夫与正人居之,不能毋正,犹生长于齐不能不齐言也;与不正人居之,不能毋不正,犹生长于楚之地不能不楚言也。及秦而不然。其俗固非贵辞让也,所上者告讦也;固非贵礼义也,所上者刑罚也。凡人之智,能见已然,不能见将然。夫礼者禁于将然之前,而法者禁于已然之后,是故法之所用易见,而礼之所为难知也。若夫庆赏以劝善,刑罚以惩恶,先王执此之政,坚如金石;行此之令,信如四时;据此之公,无私如天地耳,岂顾不用哉?然而曰礼云礼云者,贵绝恶于未萌,而起教于微眇,使民日迁善远罪而不自知也。孔子曰:“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毋讼乎!”为人主计者,莫如先审取

10、舍;取舍之极定于内,而安危之萌应于外矣。安者非一日而安也,危者非一日而危也,皆以积渐然,不可不察也。人主之所积,在其取舍。以礼义治之者,积礼义;以刑罚治之者,积刑罚。刑罚积而民怨背,礼义积而民和亲。故世主欲民之善同,而所以使民善者或异。或道之以德教,或驱之以法令。道之以德教者,德教洽而民气乐;驱之以法令者,法令极而民风哀。哀乐之感,祸福之应也。秦王之欲尊宗庙而安子孙,与汤武同,然而汤武广大其德行,六七百岁而弗失;秦王治天下,十余岁则大败。此亡它故矣,汤武之定取舍审,而秦王之定取舍不审矣。夫天下,大器也。今人之置器,置诸安处则安,置诸危处则危。天下之情与器亡以异,在天子之所置之。汤武置天下于仁义

11、礼乐,而德泽洽,禽兽草木广裕,德被蛮貊四夷,累子孙数十世,此天下所共闻也。秦王置天下于法令刑罚,德泽亡一有,而怨毒盈于世,下憎恶之如仇雠,祸几及身,子孙诛绝,此天下之所共见也。是非其明效大验邪!人之言曰:“听言之道,必以其事观之,则言者莫敢妄言。”今或言礼义之不如法令,教化之不如刑罚,人主胡不引殷、周、秦事以观之也?(取材于汉书贾谊传)6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秦无道之暴也 暴:短促 B所上者告讦也 讦:揭发C道之以德教 道:引导 D祸几及身 几:大多7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3分)A秦为天子,二世而亡 天下之情与器亡以异B是故法之

12、所用易见 秦王之欲尊宗庙而安子孙C使民日迁善远罪而不自知也 世主欲民之善同,而所以使民善者或异D而所以使民善者或异 今或言礼义之不如法令8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岂顾不用哉 难道反而不用(赏善罚恶)吗B皆以积渐然 都凭借积累渐变使社会达到这种状态C汤武之定取舍审 商汤和周武王审查并制定治国的方略D人主胡不引殷、周、秦事以观之也 人主为什么不引用殷、周、秦的史实来考察上述言论呢9根据文意,下列理解与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培育美好的品德要从小做起,应该营造良好的环境,近朱者赤,近墨者黑。B一般人的智力有限,可以明了已经发生的事情,不能预见将会发生的事情。C

13、君主面对各种不同的言论,必须有正确的辨别之道,那就是要以事实验证。D君主的治国方略不一定会应验于国之安危,百姓哀乐才是国之安危的根本。10请归纳文章第三段从哪几个方面论述了礼义的作用。(6分)三、本大题共5小题,共30分。阅读下面诗歌,完成1113题。(共12分)病柏【1】杜甫有柏生崇冈,童童状车盖。偃蹇龙虎姿,主当风云会。神明依正直,故老多再拜。岂知千年根,中路颜色坏【2】。出非不得地【3】,蟠据亦高大。岁寒忽无凭,日夜柯叶改。丹凤领九雏,哀鸣翔其外。鸱鸮志意满【4】,养子穿穴内。客从何乡来,伫立久吁怪。静求元精理【5】,浩荡难倚赖。注释:【1】此诗作于上元二年(761)秋,杜甫时居成都草堂

14、。【2】中路:中途。【3】出:生长。【4】鸱鸮:猫头鹰。【5】元精理:事物根本的道理。11下列对诗句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前六句写柏树枝繁叶茂、高大轩昂之态,表现出诗人的赞美之情。B“岂知”两句写柏的衰败,“岁寒”两句写凋零,流露出惋惜之情。C“客从何乡来”两句,诗人由病柏而想到故乡,抒发了思乡之情。D这首诗在结尾两句抒发胸臆,表达了世事无常、难以意料的感慨。12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A诗人善用比兴手法,此诗中的病柏与刘禹锡“病树前头万木春”有相同的寄托。B文似看山不喜平,此诗运用转笔形成了诗意的转折,其色调也从明朗转为黯淡。C杜甫借物抒怀,用柏树

15、的“蟠据亦高大”之姿隐喻了当时藩镇的龙盘虎踞之势。D此诗情感复杂而深沉,既有对现实的不满,也有对未来的希望,可谓沉郁顿挫。13咏物诗注重通过意象表达主题,这首诗中的主要意象有哪些?分别说明这些意象有何意蕴。(6分)14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共8分)(1)诗歌之妙在言有尽而意无穷。李商隐就善于表现含蓄蕴藉之美,如锦瑟中间两联:“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_,_。”(2)姜夔在扬州慢中描写了兵乱后扬州的沧桑变化:“_,_。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3)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饱受列强欺凌,因此绝不会将自己曾经遭受的苦难强加给其他国家与民族,正如论语所谓:“_,_。”(4)每个人都难

16、免有自己的知识盲区,遇到不懂的领域,应该虚心听取专业人士的意见,正如师说所谓:“_,_。”15根据要求,回答问题。(共10分)红楼梦甲戌本第一回开头,作者自道书名说:(空空道人)因空见色,由色生情,传情入色,自色悟空,遂易名为情僧,改石头记为情僧录。至吴玉峰题曰红楼梦。东鲁孔梅溪则题曰风月宝鉴。后因曹雪芹于悼红轩中披阅十载,增删五次,纂成目录,分出章回,则题曰金陵十二钗,并题一绝云:“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1)除了红楼梦外,这里还提到了小说另外四个书名。请从中任选三个,解释这些书名和作品内容有何关联。(6分)(2)小说第五回中,贾宝玉神游太虚幻境时听到的仙乐套曲就

17、叫红楼梦。今天的通行本也多以红楼梦为书名。结合作品内容,谈谈红楼梦作为书名的合理性。(4分)四、本大题共4小题,共18分。阅读下面作品,完成1619题。这城市已融入我的生命初到北京,我对这座城市非常生疏。那时内城和外城的城楼和城墙都还完好,有轨电车就在几座城门之间穿行。电车的铃声悦耳而浑厚,从西直门高高的城门洞里穿越而过,一路响过西内大街,响过西四和西单那时牌楼已没有了,只留下这永恒的名字供人凭吊直抵天桥。城楼高耸,白云蓝天,北方萧瑟的秋风,凝重而庄严。电车进了城,两旁一例灰色的胡同,胡同里一例苍劲的古槐。一切都说明这城市的悠久。这城市让我这个生长在温暖而潮湿的东南海滨的人感到了一种神秘。我知

18、道它的历史,我只能遥遥地怀着几分敬意望着它,那时的北京对我来说的确是生疏的。我觉得它离我很远,不仅是离我南国的家乡的距离很远,也不仅是它作为辽金以来的故都与我此际所处的时空相隔绵邈,还有一种心灵和情感的阻隔:那是灵动而飘逸的南方与古朴浑重的北方之间存在着的巨大的反差所造成的心理阻隔。那时的北京,对我来说是遥远的。我对北京从初来乍到的“生分”,到如今的亲切的认同,用了将近半个世纪的时光。北京接受了我,我也接受了北京。这包括它的语言、它的气候、它的居住、它的饮食、它的情调,都和我的生命密不可分。以饮食为例,在北京住久了,在国内外也跑了不少地方,比来比去,北京的烤鸭和北京的涮羊肉还是最好,不谦虚地说

19、,也还是天下第一。烤鸭的外焦里嫩,裹着吃的那蒸饼和甜面酱都是很有讲究的我常感外地做的烤鸭总不对味。至于涮羊肉,羊肉的质量,那薄得纸般透明的羊肉片,还有它的作料,芝麻酱、韭菜花,普天下找不到那种地道的感觉,真的是,一出北京城,味道就变了。老北京有很多食品是我所怀念的。最怀念天桥街边的卤煮火烧。记得是五十年代吧,去天桥看戏,在街边摊上吃卤煮火烧。昏黄的油灯、冒油的墩板、冒着热气的大海碗,使北京严寒的冬夜也变得充满了人间的温情。那气氛、那情调,现在是消失得无影无踪了。让人怀念的当然不只卤煮火烧这一端,还有北京的打卤面、羊杂碎汤,还有三分钱一只的大火烧。这些让人怀想的北京土产,是最本色、最接近平民的廉

20、价食品,现在都找不到了。现今即使在郑重标出“老北京”的哪家食肆里发现它们的痕迹,那多半也是“搽了雪花膏”的,它们早已失去了那种粗放的、不加修饰的平民本色和传统韵味了。在我的家乡,秀丽的闽江流过我的城市。那江水滋润着两岸的沃野,亚热带的花卉开得茂盛。福建是花乡,又是茶乡,茉莉花、白玉兰花,还有珠兰和含笑,这些都是熏花茶的原料。花多了,就缀满了妇女们的发间和衣襟。记得当年,母亲的发髻最美丽。那时母亲年轻,她每天都要用很多的时间梳理她的头发。梳毕上了头油,她总要用当日买到的新鲜茉莉花串成一个花环,围在她的发髻上。姐姐也是,她不梳发髻,那些花就缀上了她的旗袍的衣襟。这就是南方,南方有它的情调。而北方就

21、不同了,北京带卷舌的儿化音,胡同里悠长的吆喝声,风铃叮当的宫殿下面夏日慵懒的亭午,还有在凛冽的冰雪和漫天的风沙中挺立的松槐和白杨。南方的秀丽和北方的豪放,南方的温情和北方的坚定,南方的委婉和北方的强悍,其间存在着许多难以调和的差异,需要用极大的毅力和恒久的耐心去适应。幸运的是,我适应了并爱上了北京。北京是一本读不尽的书。我用将近半个世纪的时光阅读它,也只是一种似是还非的懵懂。我生得晚,来不及赶上在北大红楼的教室里找一张书桌,也没能赶上用稚弱的声音参加民主广场上的呐喊。但我认定我是属于它的。百年前,巴黎和会所引发的抗议掀开了中国历史崭新的一页。那一场为维护民族尊严而展开的抗议运动,最终触及了对于

22、文学乃至文化的变革,从而为中国在新世纪的再生写下了壮丽的篇章。这一切气贯长虹的思考和行动,就是生发在我如今处身其中的这座城市的。由此上溯,十九世纪末叶,也是在这座城市里,有了一次要求变革而爆发的维新运动。那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惨痛的流血事件,康梁出走,六君子弃市,这一切,我都未曾亲历,却都是我幼小心灵上的一抹壮烈和绮丽。后来,我从东南海滨风尘仆仆地赶来,在北大燕园的一角找到一片土,我把细小的根须伸向那片土,我吸取它的养分。我不能选择母亲,我却能选择我的精神家园。在半个世纪不长也不短的时间里,我朝夕呼吸着这座城市的气息。北海波光摇曳的湖面,留下了我的影子;东华门那条覆盖着丁香的御河边的林荫道,留

23、下了我的足迹;居庸关险峻的隘口,天坛美轮美奂的穹顶下,都是我曾经流连的地方。北京以它的博大,以它的沉厚,以它的开阔,以它的悠远铸造了我,不,是再造了我!它在我多汁液的南方的性格中渗进了一份粗放、一份激烈、一份坚定。我曾说过,我只是一粒蒲公英的种子,我从遥远的东南海滨被命运的小女孩吹到了这干涸而寒冷的北方。这里濒临沙漠,然而,这里是无尽的原野,这里给了我一片土,给了我柔韧的枝条和伸往地层深处的长长的根须。(取材于谢冕的同名散文)16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一例苍劲的古槐 一例:一列B相隔绵邈 绵邈:遥远C夏日慵懒的亭午 亭午:中午,午间D似是还非的懵懂 懵懂:尚未

24、完全理解17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作者来到北京后并不是很快就适应了北京的生活。B作者用“搽了雪花膏”巧妙地传达了怀旧的情绪。C作者不止一次使用排比手法表达了对北京的深情。D作者因为没能参加“五四”运动而感到非常失落。18作者在文章第六段中叙写了家乡的生活,请简要分析这部分内容在全文中的作用。(6分)19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结尾画线句的内涵及表达效果。(6分)五、本大题共3小题,共66分。20语言基础运用(共6分)2013年起,北京加大力度治理大气污染。2017年,在大气污染防治秋冬季攻坚行动部署会上,北京市委市政府提出空气治理要一微克一微克地去抠,由此开展“一微

25、克”攻坚行动,综合运用科技、执法、管理等手段,精准治理大气污染。2019年,北京PM2.5年均浓度值首次进入“40+”,创历史新低。截止2020年底,北京市环境空气质量的改善在“十三五”规划目标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与2013年相比,PM2.5、PM10、二氧化氮、二氧化硫的浓度值均大幅下降。这些治理措施也为2022年的北京贡献了清澈的“冬奥蓝”。(1)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句中的两个画线部分可以互换位置。B句中的“首次”换为“首先”,句意不变。C句中的“截止”应换为“截至”。D句中画线的语句没有语病。(2)不改变句意,请用“得益于”改写句,将改写后的答案写在答题卡上。(3分)21微

26、写作(10分)从下面三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不超过150字。(1)校学生会成立新社团“悦读会”,要拟一则招新启事。请你围绕“阅读带来审美愉悦”这一宗旨,为启事写一段话。要求:语言简练,有吸引力。(2)核酸检测排队时需要两米安全距离,一些社区为两米间隔线设置了安全贴心、形式多样的标志,有的是撑起的晴雨伞,有的是贴在地上的古诗词图片。请你选择一个检测点,依据其环境特点,设计两米间隔线标志,并写出设计理由。要求:语言简明,条理清晰。(3)请以“像一道闪电”为题目,写一段抒情文字或一首小诗。要求:感情真挚,语言生动,有感染力。22作文(50分)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不少于700

27、字。将题目写在答题卡上。(1)古人说,“学不可以已”,重视学习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在当代中国,人们对学习的理解与古人有相同之处,也有不一样的地方。请以“学习今说”为题目,写一篇议论文。可以从学习的目的、价值、内容、方法、途径、评价标准等方面,任选角度谈你的思考。要求:论点明确,论据充实,论证合理;语言流畅,书写清晰。(2)网络时代、疫情期间,很多活动转向“线上”,你一定有不少关于“在线”的经历、见闻和感受。请以“在线”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要求:思想健康;内容合理、充实,有细节描写;语言流畅,书写清晰。202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北京卷)语文参考答案一、(本大题共5小题,共18分

28、)1B 2D 3D 4A5答案要点:古籍具有文物、文献和艺术价值,属于文化遗产。一些具有很高价值的古籍因稀有而被珍藏在图书馆里,读者很难看到。原生性与再生性保护有一定局限,传承性保护可以将古籍推向大众。二、(本大题共5小题,共18分)6D 7C 8C 9D10答案要点:防患于未然,绝恶于未萌。潜移默化,起教于微眇。坚持礼义教化,则礼义积而民和亲。三、(本大题共5小题,共30分)11C 12B13答案要点:这首诗主要运用了病柏、丹凤、鸱鸮三种意象。病柏由盛而衰的变化,象征了唐朝从强盛到衰落的沧桑巨变;丹凤哀鸣,象征了正直之人被摈斥在外;鸱鸮意满,象征了奸佞小人盘踞于朝中。诗人借助这些意象表达了对

29、国运时局的忧虑。14(1)沧海月明珠有泪 蓝田日暖玉生烟(2)过春风十里 尽荠麦青青(3)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或: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 吾亦欲无加诸人(4)道之所存 师之所存也 或:闻道有先后 术业有专攻15(1)答案示例:以石头记为名,是因为全书写了石头记录的自己红尘历劫的故事。以情僧录为名,是由于书中人物因情而参透世相,有助人解脱苦恼之意。以风月宝鉴为名,因其是小说中出现的道具,有规劝人去淫向善之意。以金陵十二钗为名,因“十二钗”是小说主要人物,凸显“为闺阁立传”之意。(2)答案要点:“红楼”既可以象征富贵官宦之家,又可以象征闺阁。“梦”象征了作家人生如梦的幻灭感。书名中的温柔富贵与梦幻泡影

30、,是对全书贵族家庭之衰亡与红颜薄命之悲剧的整体概括。四、(本大题共4小题,共18分)16A 17D18答案要点:这段文字生动而充满温情,也提示了作者“多汁液的南方的性格”的来源。呈现了南方不同于北方的特点,与前文“心灵和情感的阻隔”形成了呼应。这段文字侧重写风物情调,上接饮食生活,下通历史底蕴,是全文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文脉的中段。很好地烘托了“融入”和“再造”这一主题。19答案要点:内涵:“无尽的原野”和“地层深处”喻指北京广阔的文化空间和深厚的历史底蕴。“柔韧的枝条”和“长长的根须”喻指作者在北京得到的成长和发展。这组比喻展现出作者融入北京、北京也融入了他生命的过程。效果:这段话形象生动,意味深长,将作者的情感表达得格外深沉,提炼和升华了文章主题。五、(本大题共3小题,共66分)20(1)C(2)参考答案:2022年北京清澈的“冬奥蓝”也得益于这些治理措施。21略22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考试真题 > 1.语文 > 2.按省份整理 > 1.北京历年语文真题

copyright@ 2008-2023 wnwk.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ICP备2024059924号-2